這是我的水坑!疣豬剛趕走羚羊斑馬,又來了水牛,這還沒結束

2020-12-23 動物與環境

這是我的水坑!非洲大草原每年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乾旱,當乾旱來臨,原本稀缺的水源對於動物們就變得越發重要,水源地也成了必爭之地。為了水源地,動物們全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上演著一幕幕野性十足的打鬥畫面。

疣豬是一種脾氣非常暴躁的動物,雖然它們的體型並不大,但是它們的格鬥能力非常強悍,即使是面對著獅子和鬣狗,疣豬也敢於拼死一搏。

兩隻疣豬霸佔了一個水塘,它們不允許任何動物來水塘喝水,企圖通過趕走水塘附近的所有動物來宣示「這是我的水坑」。

一隻體型巨大的羚羊來到了水塘邊,羚羊的體型明顯比疣豬大得多,但是這隻羚羊非常畏懼疣豬,疣豬只是向它衝了過去,就成功地嚇跑了它。羚羊離開後,一隻落單的斑馬來到了水塘邊,疣豬在斑馬面前顯得有些渺小。

斑馬本身的戰鬥力不俗,它們強壯的後蹄對疣豬絕對是一種威脅。然而當它準備喝水時,疣豬卻毫不猶豫地朝著斑馬發起了衝鋒。斑馬明顯被嚇到了,它放棄了喝水的打算,轉身逃離了水塘。在成功趕走羚羊和斑馬之後,疣豬依然顯得很亢奮,它們似乎不在乎自己面對的是什麼動物,也不在乎這個動物的大小,只要敢靠近水塘它們就會發起衝鋒。

這時候一群水牛來到了水坑邊,毫無意外疣豬向水牛發起了衝鋒,它想故技重施把水牛群也嚇走。但是水牛群並沒有把這兩隻疣豬放在眼裡,水牛群徑直走向水中,它們現在繼續補充水分。疣豬距離一隻水牛越來越近,難道它想要用自己的獠牙給水牛來個深刻教訓?(太膨脹了……)

水牛並沒有被這一幕嚇到,就連棲息在水牛背上的小鳥都對此無動於衷,水牛隻是低下了頭,對著豪豬衝來的方向亮出一對鋒利的牛角。眼看疣豬就要與水牛角對撞在一起時,神奇的一幕發生了,疣豬突然改變方向一閃而過,向著遠處跑去並快速消失。這一舉動應該是讓水牛非常驚訝,以至於攻擊者疣豬都已經逃跑,水牛依然沒有動彈,保持著低頭姿勢。

水牛群成功接管了水塘的控制權。如果是故事,到這裡好像應該結束了,然而這不是故事,卻遠比故事精彩!就在水牛群準備進入水塘泡澡的時候,一隻河馬突然從水塘中浮起,有些水牛明顯還沒有喝足水,它們渴望地看了清涼的水幾眼,疲憊的跟著水牛群離開了水塘。河馬:「這是我的水坑!」

相關焦點

  • 【虞城教師寫家鄉】130:王水坑水牛坑的傳說
    村北面有一條響河,而他的良田均在河的北面,耕種非常不方便,後來他在河的北面的一個水坑旁邊建了房子,在那兒住了下來,過了幾年,陸續又有幾戶人家從王雙樓遷居那兒。      這個大財主養了十二頭水牛,夏天天氣炎熱,他經常把水牛趕到那個水坑裡洗澡。有一天他把水牛趕到水坑裡,他就在坑旁邊的樹下乘涼,忽然之間他發現他的水牛多了一頭,他又數了一下,仍然多了一頭。
  • 母獅捕獵不成反被虐殺,為什麼非洲野水牛是獅子都發怵的存在
    近日,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一大群野水牛聚集在一個水坑旁,一隻母獅突然出現,想要偷襲,然而卻被野水牛發現,水牛不斷踩踏這頭離群的母獅,並用牛角不斷攻擊它,它被水牛像布娃娃一樣拋向空中、扔來扔去,最後,這隻母獅的屍體被扔進了水坑。
  • 「身邊暖警」水牛掉水坑 警民攜手救出
    6月14,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落別鄉可布村一頭水牛不慎掉水坑裡,在落別派出所民警和群眾合力下,成功將水牛救出。當天下午3時許,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公安局落別派出所接該鄉可布村村民王某某報警稱,其在放牛的時候,自家水牛不慎掉進了一水坑,無法爬上來,請求派出所救援。接警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查看情況,據王某某介紹,該水坑大概有2米深,已經裡面的水抽了部分出來,牛還是無法爬出坑。該水坑不僅深,而且狹窄,水坑四壁光滑,坑裡沒有支點,牛很難爬上來。
  • 也許很多人不相信,北極熊和棕熊的極限體重比非洲水牛還大
    非洲擁有全世界最遼闊的熱帶草原,生活著很多大型動物,其中出鏡率較高的有草原象、非洲獅、花豹、斑鬣狗、犀牛、長頸鹿、角馬、斑馬、尼羅鱷和非洲水牛,這些動物都是非洲的代表性動物,也是各種自然紀錄片中的常客,更有人評選出「非洲五霸」,這「五霸」就是草原象、非洲獅、犀牛、花豹和非洲水牛。這個「非洲五霸」源自以前的狩獵活動,因為獵殺這5種動物的危險性最高。
  • 斑馬的花屁股,羚羊的巴掌臉,長頸鹿的鵝頸,這種三不像的動物是
    長頸鹿、斑馬、羚羊相信大家都見過,它們是非洲大草原上很常見的動物,但是它們三隻如果結合在一起,你能想像出會有什麼樣神奇的物種誕生嗎?它也許會擁有斑馬一樣讓人迷離的花屁股……有羚羊一樣雋秀精緻的巴掌臉……有長頸鹿一樣細長優雅的天鵝頸……以上都不是小布的憑空幻想,在我大非洲,還真有這個物種存在,你不得不膜拜大自然
  • 斑馬條紋到底有何用?
    有些科學家認為,條紋是一種偽裝的形式,保護斑馬免落獅口。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條紋在斑馬的求偶儀式中起到關鍵作用。2014年,有研究人員發表研究稱,條紋能夠趕走蒼蠅,保護斑馬遠離蒼蠅經常傳播的疾病。
  • 幼兒園填臭水坑遭阻撓 一公司:這是我們的地
    幼兒園填臭水坑遭阻撓 一公司:這是我們的地 2016-11-15「幾年前,該公司在不遠處建了一棟兩層樓,之後被叫停了,一直荒廢至今,這明顯屬於違建。」李先生說。  幼兒園填埋臭水坑遭阻撓  「這是政府用地,我們只是把臭水坑填上了,想種些花草改善周邊環境,也符合『雙修』的要求,但卻遭人惡意阻撓。」
  • 儘管水牛方便養殖,但這幾個事項,需要注意一下
    可以說現在我國的養殖業還是很發達的,在養殖牛上,不單養殖的數量大,而且品種也比較多,所以現在也有不少人開始養殖水牛,在這麼多品種裡面,水牛的養殖成本其實算是比較低的,而且養殖的時候比較穩定,一般不容易出現什麼問題,現在國家也在鼓勵人們去養殖水牛,目前在農村經常可以看到水牛,主要是水牛的用處有很多
  • 揭開斑馬英語騙局真相,我來為斑馬英語正名!
    在成百上千的英語啟蒙軟體當中,可以說斑馬英語絕對是最為火爆的學習軟體了。近來發現關於斑馬英語的消息當中出現了斑馬英語騙局這類的消息,抱著一探究竟的態度,特意去了解了下斑馬英語的相關信息,才發現這個消息絕對是誤傳,雖然不知道從哪裡來,但我決定為斑馬英語正名。首先要說的是斑馬英語騙局這個消息是假的,斑馬英語是專注於為2-8歲年齡段的孩子提供英語啟蒙的學習軟體。
  • 雌獅賣力獵殺羚羊,卻被2頭雄獅分享,它只能吃「殘羹剩飯」
    這裡很熱,水越來越少,不遠處有一個水坑,所以羚羊一直在附近徘徊,羚羊早就發現了雌獅的身影,但它們並沒有理會,它們機敏地吃著青草。雌獅伏低身體一動不動地趴在草地上,只要找到時機它可以隨時發起進攻。兩頭雄獅也來到了羚羊群附近,它們並不是來幫助雌獅捕獵的,而是等待雌獅抓住獵物後,享用現成的羚羊肉。
  • 母獅獵食誤入水牛群遭踩踏飛拋空中摔地慘死,畫面曝光
    國外一名女遊客羅可思(Danica Roux)有天和家人到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Park)旅遊,意外拍下水牛群合力抵抗母獅的掠食,在水牛團結的包圍踩踏與攻擊之下,母獅竟活活被拋飛踐踏,最終凌虐致死,躺在水坑中。根據報導,羅可思與家人共遊國家公園時,恰好拍到大自然的驚奇時刻。
  • 做夢夢見水牛攻擊人 女人夢見水牛攻擊我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水牛攻擊我,建議如願出行,帶雨具。 夢見水牛攻擊我的心理學建議 這兩天的你,可能會因為一些事務而感到壓力沉重,但來自好朋友的支持鼓勵,也無形間給你的精神打氣了不少,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多多和朋友交換意見,充分的溝通和分享,能有助於你的思緒清晰,有利於之後面對各種狀況及難題。
  • 解讀 民謠《斑馬 斑馬》
    先來一段百度百科:"《斑馬,斑馬》是宋冬野的作品,歌曲講述了一個流浪的人愛上了一個被別人傷害過的姑娘,可是他卻沒有能力去安慰心愛的姑娘,也沒能力去給她想要的東西,表達了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他假設的這個繁華都市的現實,一個繁華又現實的城市,一個高貴美麗的姑娘,一個居無定所的人,姑娘只屬於這個城市,而這個城市卻沒有什麼會來挽留我,所以我要離開這裡
  • 羚羊夫人:要向他們學習
    喬治和佩奇按照豬媽媽的要求為家裡的各個物品分類放置,佩奇與喬治幹活幹的很快,佩奇還為豬媽媽拿來了汽水,豬媽媽看著孩子們這麼懂事大大的誇獎了他們。秋天了豬爸爸一家出去玩,喬治和佩奇很開心能在秋季裡去郊遊,大家穿上了秋裝戴上了帽子乘坐豬爸爸的汽車出發了,在車上佩奇還唱起了在幼兒園裡學到的新兒歌!
  • 三頭雄獅捕獵水牛,水牛卻突然不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獅子家族有一個獨特習俗,那就是獅群中年輕的雄獅成年之後,會把它趕出獅群獨自謀生,這樣的年輕雄獅會組成流浪雄獅聯盟,一同在草原上捕獵生存,因為體型大、食量大,這些流浪雄獅往往會盯上野水牛這樣的大型獵物。仗著自己的力量和速度都是頂級,這些雄獅才敢捕殺野水牛,追到獵物會拼盡全力把對方拽倒在地,只要水牛倒下了,就很難再用蹄子和牛角反抗,也沒辦法逃跑,所以水牛會努力站穩腳跟,不被獅子拽倒,這樣才能有反抗的機會。
  • 這就是傳說中的水牛?
    這就是傳說中的水牛?祝你一臂之力我喜歡那句哦哦喔喔~1以前一直不知道「量販式」KTV啥意思,後來看到網上有人說,「量販式」的意思就是沒公主,坐那兒乾唱。富二代沉重地說:「失戀,只是少了一個女朋友,我比這更鬱悶。」室友好奇地追問,富二代半天才說:「我一年沒回家,我老媽給我生了個弟弟,一夜之間,我少了一半家產……」3葡萄到了該熟的季節,可我家的葡萄還是綠油油的,不是別的原因,是施肥施的太多,養料太大。儘管口味也還不錯,但就是沒有人來收。怎麼辦?爸媽只好騎自行車去集市叫賣。
  • 坦尚尼亞的一些景點介紹,這是個旅遊的好去處!
    與坦尚尼亞北部的其他公園不同,他們來這個公園不是為了野生動物,而是為了有機會敬畏這座雄偉的雪山,對許多人來說,他們更是為了登上山頂。吉力馬札羅山可以在任何時候攀登,儘管最好的時期是在旱季,從6月下旬到10月。吉力馬札羅是一個世界遺產地,是100多萬年前由裂谷火山運動形成的。這座山從地勢較低的農田上升到雨林和高山草甸,然後在山頂出現貧瘠的月球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