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世沉心
圖/網絡侵刪
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沒有處於同一水平線時,愛情就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
總有人問什麼是三觀一致?你愛喝咖啡,我愛吃大蒜,這不叫三觀不一致。你愛喝咖啡但是看不起我吃大蒜,還說吃大蒜不高雅,我愛吃大蒜又覺得你喝咖啡不實在、附庸風雅,這才是三觀不一致。
在好的感情當中,三觀一致才是長遠的根本。
No.1愛到深處是改變
培根曾經說過:「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當兩個人走到一起時,就已經成為一個集體,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需要兩個人不斷去改變,去維繫。可是如果只有一個往前走,另一個人只是原地踏步的話,愛情終究會讓他們越來越遠。
在電影《後會無期》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我和你的世界觀不同。」
「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很難想像,兩人到底要經過了多少事情才能說出這種刺人的話。直至現在,才明白,電影名稱的真正意義。
什麼是愛情?真正的愛情,是談戀愛的時候,我內向木訥,你開朗風趣;我附庸風雅,你細細聆聽;你疲憊不堪,我默默承擔。雖然性格不同,愛好迥異,卻能夠理解我做的每一件事。雖然有些事和你的期望大不一樣,但你可以說服自己去接受,這就是三觀一致的表現。如果我不善言談但善良踏實,你卻嫌棄我做事呆板、不懂風情,這則是三觀不一致的表現。
愛到深處是改變,人是一種會受環境影響的生物,即使內心再不情願,也依然會偏離自己內心原來的軌道,只是願不願意忍受這其中的痛苦,才是愛情最真實的體現。
No.2七年之癢的婚姻
從前總聽過一句話:「七年之癢」,可惜在沉心看來,這個日期真的應該改改了。與其說是七年,不如改成短短的3年時間。
從前牽手到戀愛,從戀愛到婚姻,大部分人都沒有愛情長跑的經歷,於是便匆匆忙忙步入婚姻的殿堂。
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到一個故事:
90後的小兩口,在同一家企業上班,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人在一起了。作為90後較早的一批,年齡擺在那裡,於是面對父母的嘮叨,只能倉促結婚。
結婚之後,原本興趣相投的兩個人,沒過多久,就突然無話可說,每天討論的不是柴米油鹽,就是家長裡短。也許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妻子對著丈夫說吃飯了,就連躺在床上,也是背對背各玩各的手機,享受自己的樂趣,很少交流。
在妻子打扮的十分精緻,想要和朋友去逛街時,丈夫說「現在都結婚了,你能不能多顧著點家?整天往外跑幹什麼!」然後自己打電話約兄弟一起出去喝酒。
在妻子逛街看上一個包,興高採烈的拿回家時,丈夫說:「這麼貴的包買回來幹什麼,現在都結婚了,你能不能勤儉持家一點。」說完自己轉身就買了幾千的遊戲皮膚。
等到丈夫歡天喜地的想跟妻子分享球賽已經到了賽點的時候,妻子想起之前丈夫的種種表現,於是脫口而出:「這球賽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看會電視劇呢?」
結婚後,所有的偽裝被全部撕下,最終各自一覽無餘。
也許,在戀愛的時候,每個人都給自己鍍上了一層包裝,這層包裝裡,掩蓋了自己的私心,掩蓋了自己的缺點,掩蓋了自己的部分性格,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每層包裝紙將會越來越薄,最後消失於無形。
這個過程就是戀愛,這也就是為什麼戀愛的時間要儘量拉長的原因。畢竟,戀愛考量人品,考量愛情,最重要的是考量三觀。
也許丈夫務實卻不懂妻子心中的浪漫,妻子希望得到關愛卻又嘴下不留情;丈夫覺得你尊重我,對我做的事肯定,我會全心全意關心你為家庭奮鬥;妻子認為你平時做事毛毛躁躁,從來不懂得關心我,我憑什麼關心你、尊重你!兩個人就這樣完美的錯過了。
這一切都說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管是家人、親友還是同事,在一起的一定是三觀一致的。
作者:一世沉心,用銳利的筆鋒刺入世界的心臟,做生而逢時的情感擺渡人。你好,陌生人,如果你有故事,可以講給我聽.......個人微信公眾號:i美一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