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陝西1400年神仙古樹,傳為藥王孫思邈所植,102年前曾「顯靈」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和我一起,走走停停看世界。都說古地有古木,陝西境內有許多珍奇古樹,它們歷經千年風雨,仍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我去了陝西銅川境內的藥王山遊玩,這個景點在陝西境內頗有名氣,它是隋唐時期醫藥學家、養生學家孫思邈晚年的歸隱地。孫思邈被後世尊為「藥王」,於是這座山也成了「藥王山」。在藥王山南庵下院,有一株孫思邈手植柏樹。這株手植柏位於南庵孫思邈祀殿旁,如今這座大殿已經成為一個展示藥用植物標本的展覽館。古樹旁立著一塊標誌牌,上面簡單介紹了藥王手植柏的相關信息。關於這株藥王手植柏,還有一個神奇故事,102年前當地人曾經見過它「顯靈」。原本風和日麗的天空,忽然風雨驟起,只見柏枝也抖動、「嘎吱」作響,於此同時樹身扭轉,眾人驚呼藥王爺顯靈。從此,這棵樹就被人們叫做「正義樹」,並由此名聲大振。看著樹身上這些扭轉的紋路,我仿佛看到了當年藥王爺顯靈時,風雨大作、樹身扭轉的場景,還別說,再看古樹時,還真覺得它有些成仙的感覺呢。藥王山景區裡的有很多珍奇古樹,動輒上千年,其中柏樹最多。
2、2020年陝西普通高校美術類專業課統考今日舉行
藝考加油12月8日,是陝西省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美術類專業課統考的日子。今年,我省共設@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兩個考點。早上天不亮,來自全省的藝考生信心滿滿地走進考場,為即將開始的考試準備著,雖然天很冷,但是抵不過大家高漲的考試熱情。
3、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見證中國上千年歷史的歷史古都——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是陝西省會,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它,有雄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自信、大氣、包容的大國風範。它,滿腹經綸,博學多才。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又一個朝代興起,一個又一個朝代衰敗。即使曾經的長安如今已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今的西安,依然留存著「長安情懷」西安古城牆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4、不愧為陝西名家,一幅書法作品寫出了魏晉風流
白剛,齋號「三閒堂」,古都長安人,著名書法家,陝西省書協會員,西安市書法協會行書委員會副主任,西安中國書法院行書委員會主任,陝西盛世長安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藝委主任,渭河書畫院秘書長。
5、Shaanxi和Shanxi,哪個是山西,哪個是陝西?
沒有哪兩個省如山西與陝西這樣,省名在讀音上如此相似。山西的漢語拼音是Shanxi,陝西的漢語拼音也是Shanxi。曾有段時間,山西和陝西的地名在英文中的區分成了一個難題。不過這個難題後來解決了,山西在英文中寫成Shanxi,陝西在英文中寫成Shaanxi。位於黃土高原東部的山西省是我國文明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區域之一。與陝西省相望,山西省的北部出了長城就是陰山和大漠。山西南部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成為了當時很多邦國的中心,帝堯都城一說就在山西省臨汾市的襄汾縣。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民間向來有「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的說法。山西省簡稱晉,也稱三晉大地,就是這麼來的。山西省是我國古建築保留最多的省份,宋朝和遼金時代以及之前的木結構建築共有106座,佔全國的七成。山西的古建築並不是集中某一個地方,而是分散在省內各地,山西省也由此稱為了「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和「中國地上文物寶庫」。現在的三秦有時也指陝西省三個風俗不甚相同的區域,就是黃土高原的陝北,八百裡秦川的關中,與四川地理氣候相近的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