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活了100多歲,16字秘訣道出長壽原因,你能做到嗎

2020-12-18 史味兒

孫思邈一直以來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即是醫生也是道士,更是中國第一養生大師!這些身份足以撐起他「藥王」的美譽。「藥王」孫思邈活了142歲,16字秘訣道出長壽原因。

不管制藥還是煉丹都不在話下的孫思邈尤其注重養生,更有一套他的獨家理論。

正是因為這樣,孫思邈很長壽,雖說有很多記載的版本,但孫思邈至少也是超過100歲。

這在人均壽命只有四十到五十歲的古代來說,已經屬於超神的水平了。

據說孫思邈即使在60歲的時候,仍然身強力壯,猶如青年人一般。

「藥王」孫思邈活了100多歲,16字秘訣道出長壽原因:

《孫思邈方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裡食少、自然睡少」,寥寥16字,道出孫思邈真正的長壽原因。

口中言少:

所謂言多必失,惜字如金不僅能減少不必要的是非,從另一方面講,也是一種養生方式。

俗話說「日出千言,不病自傷」。如果長期消耗唾液,容易導致肺氣損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說了太多的話,會感到口乾舌燥,身體疲倦的原因。

孫思邈更是建議即使在吃飯、如廁、走路、或是躺臥的時候,都不宜說話,即使說話也要放慢語速。

就像我們所知道的瑜伽中的冥想,或是道家和佛家的打坐,其實都是以少言寡語、清淨養神為目的,從而達到養生的效果。

心中事少:

有很多人總會形容自己是操心命、心思多。這樣的人大多會鬱鬱寡歡、精神不振、愁眉苦臉。用正常人的思維想一想,這樣的狀態能健康呢?

一個人的思緒過多,必會傷神、傷肝脾,對身體的傷害更是無形的。

所以說凡事「難得糊塗」,何必庸人自擾?少糾結、少麻煩、少生氣。心情舒暢了,身體也必然跟著好起來。

腹中食少:

都說「病從口入」,少吃絕對比多吃好。

雖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因吃得太好或吃得太飽引發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

孫思邈一直以來提倡飲食要有節制,吃飯八分飽就足夠了。

吃得太飽會增加肝臟和胃腸的負擔,更會引起身體其它器官的損傷和提前衰老,並影響到人體的免疫功能。

自然睡少:

很多懶人都會以「恢復元氣」為藉口來個回籠覺或是所謂的補覺。但我們要知道「久臥傷氣」,睡太多覺的話反而會影響到身體的恢復。

其實孫思邈的這16字秘訣可比藥方好用。若你能夠做到「口中言少,心中事少和腹裡食少」,必然不會消耗過多,如此以來也不必靠睡眠來補充能量。

所以說在保證一定的睡眠質量的前提下,還是不要貪睡為妙。

都說中醫有五千年歷史,博大精深。但我們的「藥王」孫思邈將深邃的養生道理化作寥寥16字傳授給我們,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相關焦點

  • 活了100多歲的藥王孫思邈,關於長壽之道,他總結出了16字秘訣
    稍微對養生或歷史有點了解的,對孫思邈的大名都不陌生。孫思邈是一位濟世懸壺,擁有高尚品德的醫者和養生專家,被譽為「藥王」。孫思邈在養生方面很有造詣,提出了很多的理論,比如「治未病」、「消未患」等,他自己也在身體力行的踐行自己的養生理論,據記載,孫思邈在50多歲的時候,看起來還像個青年人。
  • 藥王孫思邈活了140多歲,臨死前告訴弟子:一定要把此藥方毀掉
    這兩位中醫始祖,擁有很多的共同點,醫術高明這就不用說了,而且他倆都很長壽,史書上,根據張仲景的活躍時間推算,他將近活了70歲,這在漢朝那個時候,這算是很長壽的了。而藥王孫思邈就更不用說了,史載,他是公元541年出生,當時還是西魏年間,直到唐高宗時期的682年才去世,享年142歲,這在人類長壽史上來說都是個奇蹟。
  • 文人中,巴金活了100歲,他的長壽秘訣卻只有4個字,值得學習!
    說起近代文人中長壽的幾位,我想到了最長壽的是楊絳,她活了104歲,女性文人中其次是冰心,活了98歲。而文人男性中,活得較長壽饒宗頤100歲,巴金也活了100歲。楊絳之所以長壽,從他的一部小說中《我們仨》可以看出楊絳是一位與世無爭的女性,和誰也不爭,和誰也不屑,她只在乎她們一家三口在一起快樂的時光,不論貧窮富貴,都能過。
  • 142歲藥王孫思邈,想要銷毀的藥房,究竟是啥
    在陝西耀州區城東的北五臺山有一座藥王祠,也是迄今保存最大的藥王殿。這座藥王殿主要是紀念孫思邈的,大家都知道孫思邈被後人尊稱為「藥王」。本文主要講述孫思邈臨終之前,銷毀某個藥方的故事,本文依據《舊唐書》來編寫。
  • 鍾南山很現實的語錄,他通過做實驗,卻道出了一個長壽的秘訣!
    長壽,一直是人類比較關注的事,也是科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在研究的,更是一些養生人在追求的。不論是哪個職業,相信人人都想要長壽的,除非他現在活著很痛苦,活著等於在受折磨,對未來沒有任何追求,才不會想要長壽。長壽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壽秘訣。冰心她的長壽秘訣是「熱愛生活,喜愛活動。」根據了解,冰心小時候也不是非常健康的,但就是因為她生性愛動,才活出了98歲高齡。
  • 「常欲小勞」,孫思邈活到一百多歲的養生秘訣
    藥王孫思邈有句名言:「道家養生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故也。」「常欲小勞」的養生原理,孫思邈沒有明言,只用了一個比喻。說它的原理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樣,都是因為運動的緣故。實際上,這種養生方法是源於古人對人體生理、病理的科學認識。
  • 天人合一說「藥王」——讀《新唐書·孫思邈傳》札記
    之所以最感興趣,一是因為他享有101歲的遐齡,是我心目中「仁者壽」的典範;二是因為他倡導了「天人合一」的養生理念,並將這一理念貫穿於《千金方》一書澤被後世。孫思邈對中國傳統醫學有著相當深入的研究,自幼就對《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歷代醫學經典下過一番苦功,加上自己行醫積累的豐富的臨床經驗,年紀輕輕醫術就很高明了,在四鄉八鄰小有名氣。
  • 藥王孫思邈在湘中龍山的民間信仰 1
    正因為龍山這樣的不懂事,卻惹起了旁邊大石山的不服氣(在今漣源市楓坪鄉與湖泉鄉接界處),它想:「你龍山美是美,哪能這樣亂來呢?一個山頭獨具一格。我且和你比比看。」,於是,它也一個勁的瘋長起來。漸漸地,它竟比龍山還高了。  這時候,藥王菩薩有點看不慣了,就勸大石山道:「喂,大石山,龍山有作有為,越長就越有作為,可你呢,草不生,樹不長,幾個大石頭,越長越有害,快莫長了吧。」
  • 他是中國古代長壽第一人,將長壽之謎藏於石碑,千年傳承發展
    俗話說人活七十古來稀,在中國古代能活七十歲,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但是在大唐盛世,卻有一個人他活過了一百歲。而且百歲高齡仍能著書立說,這個人就是藥王孫思邈。今天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去陝西省銅川市的藥王山巡訪孫思邈長壽之謎。在陝西省銅川市的藥王山,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群人圍著幾塊黑乎乎的石碑抄抄寫,寫一會兒,抬頭觀看一會兒,低頭沉思,神情專注。
  • 名醫孫思邈的養生秘訣:忌、動、樂
    孫思邈,隋唐時代名醫,他活了101歲。孫思邈的養生秘訣可概括為「忌、動、樂」三個字。  忌 指的是生活要注意節制檢點,禁忌放縱慾望。孫思邈有一首「四不貪歌」:酒色財權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面藏;有人能跳牆外來,不是神仙便壽長。
  • 宋美齡一生晝夜顛倒,為何能活到106歲?只有僕人知曉長壽秘訣
    宋美齡一生晝夜顛倒,為何能活到106歲?只有僕人知曉長壽秘訣 宋美齡是整個宋氏家族中活得最久的人,但是她從小的體質並不好,中年的時候還曾得過癌症,動過兩次大手術,而且她從年輕的時候就不喜歡養生,生活中煙不離手,晝夜顛倒,但是最終她卻活到了106歲,在那個年代是難得的長壽之人,那麼宋美齡究竟有什麼長壽秘訣呢?這件事只有她的貼身僕人知曉。
  • 128歲長壽老人公開長壽秘訣,很簡單就三點,你能做到嗎
    過生日的時候,總會來一句祝福語「長命百歲」,似乎長壽只能是個美好的願望。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長壽也並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位中國長壽之星,128歲長壽老人的長壽秘訣,方法很簡單,關鍵是要堅持。每個人都會經歷著從年輕到衰老的過程。她被稱為「小仙女」。我認為普通同事之間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的。不放棄該放棄的是無知。聽他的抱怨。
  • 能活到500歲的格陵蘭鯊,長壽秘訣是什麼?我們人類可借鑑嗎
    長壽一直是人類追逐的話題,從古至今,這個話題的熱度一直從未降過。不過可惜的是,從古至今,並沒有人真正地實現長壽!但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卻是海洋世界裡極為長壽的動物,我們普通人只能夠活到100歲,而它卻能夠活到400-500歲。從它的身上,我們或許能夠挖掘出長壽的秘密。它是誰呢?
  • 此人被稱為古代四大聖人之一,活到了102歲,長壽秘訣只有一個字
    由於一旦遭受到一些小病小痛,甚至是小感冒都可能會要人命,所以很多古人都擅長去研究養生之道,希望可以從中悟出更多秘訣,延長自己的壽命。作為四大聖人之一的柳下惠,儘管可能有些人已經把他忘掉,但是他卻是古代比較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在這個人的身上有一個難能可貴的品質是值得現代人學習的。
  • 想活到100歲?日本衝繩島民告訴你長壽飲食的秘訣
    想活到100歲?日本衝繩島民告訴你長壽飲食的秘訣 日本的人均壽命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衝繩島居民的百歲老人比例,在世界範圍內也能「
  • 127歲湖南第一壽星仙逝,她的長壽秘訣有這4條,你能做到嗎?
    田龍玉老人生於1893年,2012年以119歲位居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十大壽星」第九名。老人雖然仙逝了,但是她的一些特點有助於我們了解她長壽的秘訣。有學者認為:如果你的家族中確定攜帶有某種長壽基因,比如你的爺祖輩大都長壽,那麼你長壽的機率要比別人大得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長期抽菸喝酒,卻能長壽,當然,這不能成為你抽菸喝酒的藉口,因為如果不抽菸不喝酒,那些有長壽基因的人或許能活更久!而如果你沒有長壽基因,菸酒無疑會大大損傷健康。
  • 被吉尼斯認證的老壽星,活了117歲,跨越3個世紀,長壽秘訣僅4字
    一直以來長命百歲都是人們的夢想,誰不想多看一看這個精彩的世界呢?因此每一位百歲老人在生活中都是備受關注的存在,要是能夠聽Ta說一說過去的故事,感受一下時間的秘密,那也算得上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
  • 「長城本草」:大醫精誠,藥王孫思邈!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歷史長河中,最著名的藥王當推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他的傳世著作達七十七種,加上一些節本總八十六種,其中最著名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被後世奉為醫學聖典。很多藥王廟或設有藥王殿的宮觀中供奉的「九天採訪三界藥王天醫大聖」、「藥王孫大真人」就是孫思邈。
  • 孫思邈活了142歲,臨終前叮囑後人銷毀一藥方,至今還有人使用
    而古代一些比較有名的藥王,他們研製出來的藥就有非常好的治病的功效,這對於百姓來說可是一件非常的事情呢。但是,其中的一個藥王孫思邈活了142歲,在臨終前叮囑後人,一定要銷毀的一個藥方,但是至今這一藥方還在使用,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仲景為傷寒病人發明一味藥,孫思邈142歲去世前,卻建議銷毀
    導言藥王孫思邈就更別說了,史料記載,他是公元年541年出世,那時候還是西魏時代,直至唐高宗時代的682年才過世,壽終142歲,這在我們人類長壽有史以來來看就是個奇蹟。臨死前叮囑弟子:務必將這個藥方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