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老年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理財方式較為靠譜?」,現代經濟社會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有不少的退休的老年人手裡都有不少的資金積累。在有了很多的閒置資金以後,的確也有不少的老年人開始進行理財。但是這些年,常有老年人受騙,因為進行不合理的投資而導致虧本和損失的新聞出現。那麼,到底老年人要怎樣理財才算是穩妥的呢?
1、 大多數情況下,以安全為大前提進行理財
所謂的安全,就是不過分追求收益,所有的理財項目都儘量控制在一個較低的風險範圍內,不要選擇波動太高的理財產品。
首先,需要做到保本的理財。因為老年人已經退休,每月的固定收入未必有年輕人的豐厚,再加上老年人非常有可能因為一些疾病而不可避免的需要較大的花銷,所以資金的安全很重要。在能符合保本的理財中,銀行的大額存單就是一種好的選擇,一般來說,起存是20萬,在一些規模較小的銀行,大額存單還會推出5年期的存款,其利率也可以接近5%,是在低風險範圍理財中,利率算高的了。
其次,需要一些流動性較高的理財。其實老年人需要的日常花銷是很多的,這裡多的並不是衣食住行,反而可能是一些醫療的費用,這類費用往往很高,所以,有必要配置一種可以隨時兌現的理財方案。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的理財,就有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主要投資貨幣工具、銀行同業存款,高信用債券等等,所以安全性很高,虧損概率小,其收益也較固定,收益率可以達到3%-5%。再加上它可以隨時的申購和贖回,沒有手續費,也不影響從前的既得利益。所以是流動性很高的一款理財,其低風險性也很適合老年人選擇。
第三,儘量避免所謂的「保本高收益」產品。必須時刻清楚,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而高風險卻未必帶來高收益。而且,凡是理財都是有風險的,沒有哪一款的理財產品是可以絕對保證保本的。如果遇到推薦保本高收益理財的人,需要小心防範,很可能是針對老年人的騙局。
2、 有條件的老年人也可以追求收益為前提進行理財
前文所說的以安全為前提,主要針對的是一些沒有投資理財經驗,或者閒置資金不算太多的老年人,但如果一個人雖然年紀大,但是已經有豐富的理財經驗,也有豐厚的資金基礎,那自然還是可以像年輕人一樣,嘗試多種理財方式的。因為實際上,理財方式的選擇,並不是按照年齡劃分,而是根據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力,以及投資喜好來進行選擇的。
對於有大量閒置資金,且有一定理財基礎的老年人,除了低風險理財,還可以嘗試其他中風險、中高風險的理財。假如有超過百萬的閒置資金,信託類理財就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它背後有專業金融人士進行把控和調整,雖然是中風險的理財,但其收益率可以達到6%-10%,對於資金豐厚的人來說,可以在能承擔風險的範圍內,爭取高收益。
總的來說,一般情況下,老年人的理財,以安全、穩定為大前提,可以選擇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但是,如果有資金基礎,也有理財經驗的老年人,大可以繼續原本的理財計劃,嘗試更多理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