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erge技術報告:2017年AI和機器人最終得分「A-」

2020-12-13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The Verge網站發表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2017技術報告,報告提到,相比相對平靜的AI應用方面,AI的學術研究更像是一場洶湧的洪流,實驗室和大學發表的論文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DeepMind等大公司取得了重大突破。機器人領域也有新的生機,企業正在將AI應用到工業機器人中。總體上,The Verge給2017年的AI和機器人領域打的成績是:A-。

像其他科技領域一樣,人工智慧今年也在蓬勃發展,但儘管有科學突破、資金過剩、新產品向消費者推出,這一領域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例如,公司驅動的炒作和譁眾取寵的頭條,媒體和專家之間需要有更好的溝通。其他的挑戰則更為細微,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解決,例如算法的偏見,以及科技公司收集數據和聚攏人才日益造成的AI壟斷。

AI學術研究像一場洶湧的洪流

讓我們先說積極的方面。2017年,人工智慧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雖然在看到各種某個產品應用了AI技術的新聞時,持懷疑態度是正確的,但這些仍然是積極的新聞。專家們將AI與電力進行比較,因為這兩者都是有潛力改變各行各業的資源。當然,每個領域都有特別重要的技術(例如,對於交通來說是自動駕駛技術),但是機器智能的一點小的實現都可能帶來很大的影響。

谷歌、蘋果、微軟和Facebook等大科技公司已經將大量資金投入到AI領域,但公平地說,最終的結果通常只是小範圍的。谷歌將AI內置到相機鏡頭上,可以自動捕捉拍攝家人的照片。而蘋果最新推出的動畫表情則是由面部識別技術支持的。這些東西不會改變世界,但它們共同創造了新的效率和新的體驗。

與相對穩定的AI應用相比,AI的學術研究更像是一場洶湧的洪流。在2017年,各個實驗室和大學發表的論文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DeepMind等大公司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DeepMind將AlphaGo算法的人類知識移除,然後在其他遊戲中證明AlphaGo算法的能力。)恭喜,但學術研究也有點受到限制,因為有一種情況是,目前的AI浪潮的核心的創新太少。但是,基礎研究並沒有停止,一些新方法正在展現出生命力。

自動化讓一些工作崗位消失

2017年,機器人領域也有新的生機,儘管這一年現有的技術和未來的前景都顯示出極限性。Kindred,Embodied Intelligence,Amazon和Ocado等公司正在將AI的成果應用到當前的工業機器人上,用於倉庫和裝配線的機器。這個領域的進步可能會對一系列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因為機器人幾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移動的場景工作。

在家用機器人方面,今年也有了一些進展,比如Mayfield機器人公司的Kuri,Misty Robotics還未公開的原型,以及LG和索尼的樣機。但是,這些並不代表重大突破,而是帶有笨重外殼的虛擬助理,其創新來自於改進的自然語言處理,以及網際網路服務,比如讓你可以通過對著機器說話訂購比薩。如果這就是你想要的家庭機器人,那麼你最好買一個Amazon Echo。

機器人發展最快的地方,似乎就是對工作場所的威脅,不僅僅是體力勞動,而是像法律和保險行業的白領崗位。在過去的一年中,新的研究證實,機器人確實會讓一些工作崗位消失,這確實可能增加不平等。但是,目前我們還無法回答情況究竟多糟糕。有報告指出,自動化造成的失業人數將高達8億。但是,如果政府積極主動,把錢投入教育,幫助勞動者進行再培訓,這一打擊可能會大大緩解。

Facebook的格言,「快速行動,顛覆創新」(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對於AI而言,可能是危險的。一些專家認為,失業並不危險,更大的威脅是低質量就業——自動化創造了少量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作崗位,卻把其他人推到了低薪和危險的工作崗位上。

這就是為什麼(attitude)對2018年的人工智慧發展如此重要。AI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潛力,同時,它的潛力也是我們需要如何謹慎實施的。「快速行動,顛覆創新」並不是我們在開發AI時需要的座右銘,尤其是AI這個技術將會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2017年是AI開始到處顯現的年份,那麼2018年就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年。

最終成績:A-

The Verge給2017年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最終成績是A-

加分項:

人人都在參與

研究取得突破

出現了一些改變生活的技術

需要改進的方面:

炒作太多

道德方面的關注不夠

最終負責任的是誰?

原文地址:https://www.theverge.com/2017/12/30/16832164/2017-tech-recap-ai-robots-machine-learning

相關焦點

  • 清醒話AI:為你分析技術可行性及未來趨勢
    年復一年,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熱門電影數不勝數,過去的2017年也並非例外。2016年,包括Wired(連線雜誌)、Forbes(福布斯雜誌)在內的一些出版物,以及VentureBeat,都熱切地預言2017年將是機器大勝人類(http://fortune.com/2017/08/12/elon-musk-ai-poses-vastly-more-risk-than-north-korea/)的一年,人工智慧將會引發新網際網路的開始(https://medium.com/@tedlivingston
  • 2019年十大AI創業死亡名單:無人車機器人為主 B輪最多
    Roadstar.ai:融資1.28億美元,死於A輪,內訌Roadstar.ai(深圳星行科技)創立於2017年5月。曾經是一度閃耀無比的明星明星無人駕駛公司,先後籌集到 1.28 億美元資金。2017年以899美元的價格向公眾發貨。其實早在去年年底,Jibo便傳出了不好的消息:將旗下智慧財產權資產和 IP 出售給紐約投資公司 SQN Venture Partners。
  • 斯坦福全球AI報告:中國機器人部署量漲500%
    人才需求報告顯示,近幾年,社會需要的AI相關人才大幅度增加,目前對有ML技能的人才需求最大,其次是深度學習。可以看出,ML人才需求也是這兩年增長速度最快的。報告統計,2017年,全球ML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從2016年到2017年的增幅尤為明顯。全球對AI人才的需求在2016年驟增。
  • 清華AMiner團隊:AI 之機器人學研究報告
    在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2017 年 9 月發表的「World Robotics 2017 - Industrial Robots」以及 2017 年 10 月發表的「World Robotics 2017 - Service Robots」兩篇報告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內工業和服務市場的發展和趨勢。
  • 《AI全景報告》聚焦中國;中國AI公司會議室取名簡史;AI投資理性
    【今日資訊頭條 | 劍橋2019年度《AI全景報告》聚焦中國,盤點全球AI大勢】來源:stateofai今年的報告額外關注中國,專門新設一章,介紹中國的AI技術、企業和應用的迅猛發展。松寶有話說:全球的AI,中國佔有一席之地。2.【業界 | XLNet訓練成本6萬美元,頂5個BERT,大模型「身價」驚人】來源:機器之心
  • 斯坦福發布2019全球AI報告:中國論文數量超美國,但論文影響力比美國低50%
    >近日,斯坦福聯合MIT、哈佛、OpenAI等院校和機構發布了一份291頁的"2019年度AI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中國AI論文數量超美國,但論文影響力美國比中國高50%;AI人才辭去學術界教職進入產業界的速度加快;自動駕駛最受投資者的青睞……現在戳右邊連結上 新智元小程序 了解更多!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今年AI發展如何呢?近日,斯坦福聯合MIT、哈佛、OpenAI等院校和機構發布了"2019年度AI指數報告"。
  • 2017年營銷技術產業規模約240億美元 AI驅動聊天機器人雙管齊下
    加拿大會計事務所摩爾·史蒂芬斯估計,2017年營銷技術(Martech)產業的規模約為240億美元。因此人工智慧將進入營銷技術世界。許多公司聲稱協助企業進行營銷;我們公布了關於營銷和人工智慧的報告,詳細說明了這種聯繫。
  • Indeed發布了AI 人才就業報告:機器學習工程師年薪 98 萬,但 AI...
    據獵聘此前統計,「2017 年 AI 技術類工程師的招聘量是 2014 年的 8.8 倍,數據類工程師的招聘量則是 2014 年的 5.9 倍,人工智慧相關崗位在技術人才招聘中的總比例從 10.83% 漲到 27.45%,是技術崗位中增幅最大的領域。」
  • 信息技術已納入必修課程
    人工智慧自從去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就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最熱的人工智慧再一次被寫入報告中,這已經是連續三次人工智慧被寫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並且在這次的兩會中,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絕對是2019的高頻熱詞,而且頻頻被頂上熱搜,如:ai機器人上兩會、ai合成主播上崗、
  • 2017 AI成熟度曲線圖
    有些機器人能夠使用語音與人類交互,有些具有特殊形態,例如倉儲機器人;有些有著通用/類人的外形。由於它們具有先進的傳感能力,智慧機器人可能可以與人類一同工作。代表企業:Amazon; Arimo; deepsense.io; Google;H2O.ai; Intel; Kaggle; Microsoft; Psiori; Skymind位置:距成熟應用2-5年機器學習定義:機器學習是一種旨在從一系列觀察中抽取特定知識和模式的技術學科。
  • Facebook的AI識菜譜,把皮卡丘認成了煎蛋……|技術前沿洞察
    矽谷Live / 實地探訪/熱點探秘/ 深度探討大家好,一周技術前沿洞察又來啦!不少小夥伴說很喜歡這個欄目,小探們在找的時候也覺得,不僅有趣,而且實實在在地促進科技進步。這周有啥技術進展呢:從6G 到海水淡化,從仿真AI 視頻到打通機器人的視覺和觸覺,一起來看!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7全球AI企業100強】即可2017年1月,在美國加州聖芭芭拉舉辦的創新峰會(The Innovation Summit)上,CB
  • 實錘了:「AI 翻車」事件已超1000+,特斯拉,微軟、谷歌、蘋果等全部...
    在醫療領域,機器人被廣泛用於外科手術中,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記錄顯示,機器人外科醫生在2000年至2013年期間共造成144人死亡,1391人受傷,並累計發生過8061起設備故障。
  • 巨輪智能:2017年年度報告
    Robojob系公司本年通過非同一控制下合併新增的境外子公司,其主營業務為「工具機--機器人」標準化產品集成,所處的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該子公司2017年通過自主研發非專利技術3項,公司本期資本化研發投入佔研發投入的比例因此較上年大幅上升。
  • 各種牛叉的AI產品,後面居然都是活人扮的……?!
    同時他表示,儘管創始人一直跟投資者說技術開發成熟度達80%,但實際上,他們公司的AI技術才剛剛起步,連靠譜的AI研發團隊都還沒有呢……當有媒體聞風前來,詢問Engineer.ai是如何使用機器學習和其他一些AI技術時,公司回復是,他們有利用自然語言分析需求和時間表
  • ...北大計算機所萬小軍詳解寫稿機器人的技術及應用| CCF-GAIR 2017
    在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程承辦的AI盛會「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的AI+分會場上,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萬小軍做了《機器寫稿的技術與應用》的演講報告。
  • 2017年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在日本東京舉行
    2017年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由亞太地區200多個廣播電視機構組成的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 縮寫ABU、簡稱亞廣聯)主辦,日本廣播協會(簡稱NHK)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由國家廣電總局授權參與此次活動。
  • 2019年十大熱門AI崗位及薪資報告:算法工程師平均年薪超10萬美元!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I 前線」(ID:ai-front) 儘管我們還沒有科幻電影中描述的那種個人機器人,但是人工智慧 (AI) 已經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分割的一個部分,福布斯 宣布「2019 年 AI 將成為主流」。由於有了 AI,我們可以 使用智慧型手機來存儲支票。AI 可以將收到的 垃圾郵件 自動清理到垃圾郵箱中。
  • 2020年中歐智慧機器人大會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論壇北京...
    2020年11月13-14日,2020年中歐智慧機器人大會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論壇以線上+線下模式在北京成功舉辦。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許心超 科技自動化聯盟副理事長王健   蘇州大學教授孫立寧首先登臺開啟上午的主題演講,孫教授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國家"十五"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在機器人領域深耕30年,他的報告主題為"機器人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
  • 樂高推出 Lego Boost ,把積木玩具變成可編程機器人|CES 2017
    雷鋒網消息,據外媒 The Verge,Cnet 報導,在本次 CES 2017 大展上,樂高為兒童和青少年玩家帶來了全新的 Lego Boost 系列。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Lego Boost 系列一共包含 5 款產品:一個名叫 Vernie 的機器人、一隻叫 Frankie 的小貓、一把吉他(Guitar 4000)、一輛多工用探測車 4(Multi-Tool Rover 4,M.T.R.4)和一個 3D 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