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2021-01-15 明月天心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我們會發現寺院裡香客不斷,寺院裡的香菸霧繚繞,寺院請香處人滿為患。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到寺院就燒香呢?燒香真的有用嗎?不燒香是否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怎樣燒香才如理如法呢?許多對佛教了解甚少的人,心裡可能存在諸多疑問。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佛前燒香的真正含義以及為什麼要燒三炷香。

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信佛走向極端和迷信,一遇到難事就把寺院香爐處大把大把燒香,上演著「燒高香、頭香」的戲碼,供養越多越貴心越安。這種思想是對三寶的極大不恭敬,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難道還會缺你的那根香嗎?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要妄想著以物質「賄賂」佛菩薩。世人往往急功近利,卻不知道求佛求的是誠心。燒香燒的再多,如果心不存良善,一切功夫都是徒勞。

還有一類人,燒香帶有邪念和玄幻之說,大把大把燒香,想要根據香的走勢判斷吉兇,這種思想是要嚴重杜絕的,是愚痴,是對佛法的曲解。甚至民間更有什麼所謂燒富貴香、平安香、發財香、消災香等等帶有錯誤導向的說法,都是錯誤的知見。做人,只要行的正、做的端,帶有一顆善良慈悲的心,不用燒香求佛,也是離佛菩薩最近的人。

佛前燒香,是佛門諸多供養中的一種。除了佛前供香,還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油、供樂、供食等供養行為,都是為了對佛菩薩表示感恩和恭敬,而非與佛菩薩「交易」。任何功利心的求佛,最終都只是感動了自己。任何供養,一定要用心至誠,不要華而不實,對佛菩薩對好的供養不僅僅只是那些豐富的物質,而是我們那顆清淨自在解脫的心。佛菩薩從來不缺世人的供養,但眾生卻那顆解脫煩惱的清淨心。

任何供養行為都代表一種表法,代表佛菩薩度化世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比如佛前供養花果,代表善因結善果,以提醒修行人要敬畏因果,不造惡業,種善因才能避免災禍。佛前點燈,寓意照破世間的黑暗,更指用智慧點亮人內心的智慧,照破無明煩惱。那麼,佛前供香,又有什麼深刻含義呢?

香在佛教裡被稱為「佛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香支一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聞之法喜。所以《爐香贊》裡唱到: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香支能令人靜心凝神,收攝身心,使人聞之內心安定,不生煩亂,利益無量苦惱眾生。佛前燃香,也代表「戒定真香」,告誡修行者要持戒修行,擁有禪定的境界和清淨的真如自性等。

佛前燒香,一般燒三支或一支,一支意在提醒大家要一心清淨不亂,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大家有看香的走勢這種錯誤思想。但大多數時候都燒三炷香,第一炷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皈依佛,覺而不迷。佛是覺者,是大徹大悟的人,皈依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其智慧,覺悟人生。

第二炷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皈依法,正而不邪。法是佛法,幫助眾生破除迷惘愚痴,皈依法,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第三炷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皈依僧,淨而不染。僧人是清淨福田僧,是續佛慧命的使者,擔任著弘法利生之重任。我們要十分恭敬出家人,若能發心供養,功德利益更是無邊。

這三株香分別代表佛法僧三寶,同時也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告誡修行人要熄滅貪嗔痴等惡習,勤修戒定慧,如此才是真正的受益。香支燃燒自己,利益他人,也傳達出它利他無我的奉獻精神,這也是我們需要敬畏和學習的。有些人在信與不信間左右搖擺懷疑,質疑佛菩薩的靈驗與否,稍有不合自己心意,就抨擊佛法,這是無知。佛教不是眾生的避難所,我們燒香燒的是恭敬香,是心香,更是因果香。

要想改變命運,靠的不是佛菩薩的加持,而是自身的「因果」,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心香」自然命運緩緩生香。「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存菩薩心腸,踐行菩薩之道,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願大家如理如法燒香,功不唐捐。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大多數人對為什麼要燒香及燒幾炷香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多燒必然不會怪,甚至覺得既然到寺院了,如果不給佛菩薩燒幾炷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佛菩薩。更有一些愚痴的信眾,信奉民間傳言,熱衷於燒高香、頭香,搶做功德,等等,這些行為對於正信佛教來說,都不是如理如法的,是不被支持的,對於信眾本身而言沒有利,反而容易走向功利、迷信的極端。
  • 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三」有何講究?
    無論是各種寺廟的聖壇,還是每家的小佛龕,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早已約定成俗了。但為什麼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是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什麼不可以為人正直接納?綜上得知,古時候插三炷香是合乎大家平時心理狀態和習慣養成的。但既然歸屬於宗教信仰中的風俗習慣規定,當然有其與眾不同緣由和含意。莊子齊物論裡說:「二與一為三。」孔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在道家中,「三」有很高的影響力,天地萬物由三生而出。此外,道家也有「三清」——上清、觀清、玉清三位尊神。
  • 燒香為什麼要敬三炷香,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不知道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寺廟還是去道觀,甚至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有上香這一環節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的燒三炷香。那麼,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三炷香。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民間有句俗語:「神三鬼四」。所以祭祀「神靈」的時候,一般都是凡事見「三」。比方說:叩拜三次、上香三支、磕頭三下等等習俗。那麼為什麼都是三呢?而不是四、五、六,越多越好呢?我們主要聊一聊這個神秘數字三。
  •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
    為何上香要燒三炷香?其中大有奧妙,寧願不燒也別燒錯燒香是我們經常會見到的事情,這也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化,不管是祭拜親人,還是祭拜佛祖,都少不了燒香這一步驟。但是燒香也有很多的門道,並不是隨意想怎麼燒就怎麼燒的,如果說不知道其中的奧妙,那麼即使燒香也不會獲得太大的效果。有的人說燒香就是一種迷信,沒有任何的作用,只是用來安慰自己罷了。但是不管怎麼說,它是古人留下來的傳統,自然會有屬於他自己的道理,就算不信,最起碼也是對美好祝願的一種期盼。
  • 上香為何要點三炷?每炷香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大廟宇的祭壇,還是各家的小香爐,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已經約定俗成了。但為何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者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何不能為人接受?「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比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等等。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為何燒香都是三炷,三炷香又有什麼含義呢?
    古往今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們做的相同的事情就是過年過節都要拜神拜祖先,而怎麼拜呢?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
  • 燒香拜佛時這幾點要注意,遵守規矩,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
    第一,講究心誠則靈我們去拜佛時,千萬不要剛剛燒完香嘴上喊著求佛祖保佑,轉身就開始懷疑到底靈不靈驗,你如果根本就不信佛不信菩薩,最好先不要去求佛,古話說:「心誠則靈」拜佛求菩薩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如果信任菩薩,就不要懷疑。
  • 為什麼中國人燒香一定要三根一柱?到底有什麼含義?可算知道了!
    為什麼中國人燒香一定要三根一柱?到底有什麼含義?可算知道了!當你運氣總是不好時,有人會建議你去燒香拜佛去去黴運;當你總是遇不到真愛時,有人會建議你去燒香求個姻緣;當你準備要考試或者升學時,有人會建議你去燒香求個順利。
  • 為什麼我們一般燒香都是燒三根?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為什麼我們一般燒香都是燒三根?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大部分人雖然是無神論者,但是還對鬼神有著敬畏之心,每逢過節過年的時候,都會上香祈福,燒香的時候一般都燒三根,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的網友表示,燒香的時候有神三鬼四的說法,指的就是用三根香的話,就是在向神仙們祈福,如果燒四根香的話,可能就會招來那麼一些不太吉利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呢?小編認為燒香只是表達了人們心中美好的期盼而已,它是文化,不是迷信。來聽聽農村的老人是怎麼說的。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四大禁忌要注意,不清楚可以了解下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每逢重大的節假日,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但是拜佛並非像是大家想像中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裡面其實有著許多的禁忌,並不是把香點燃插進香爐裡就夠了。對於一個老信徒而言,燒香拜佛有四大禁忌一定要注意,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知道。
  • 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
    歡迎大家來到貝拉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國很多家庭都有燒香拜佛的傳統,主要是為了往後的日子能一帆風順。但是在燒香的時候大家都約定俗成的燒三根,具體是因為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燒香只點三根,背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國古代,人們不論是打仗還是祈求生子,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去燒香拜佛。
  • 自古至今,燒香的時候為什麼只點三根香呢?分別代表什麼?
    文/玉濁清自古至今,燒香的時候為什麼只點三根香呢?分別代表什麼?不管在任何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產物,當然每個人的信仰和信奉都是不同的,有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燒香拜佛,也希望以後的日子能越過越順,同時也是為子孫後代祈福。雖然有可能我們個人並沒有去燒香拜佛過,但是難免也會看到別人是如何叩拜的,而燒香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在燒香的時候一般人都只點三根香,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只點三根呢?
  • 抬頭三尺有神明,燒香拜佛的講究和忌諱
    那麼燒香拜佛到底有什麼忌諱呢?燒香拜佛算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所以一定要規範姿勢動作,用自己虔誠的恭敬心去面對佛祖,燒香各個步奏都要莊嚴、神聖。人的心要靜下來,接受佛的洗禮。3、拜佛禮儀:前來拜佛的人心要虔誠,手要乾淨,因為手要作揖,要拿香所以要乾淨。前來拜佛在殿內說話要注意,勿議論,勿喧譁。不要對任何佛像指指點點。由於前來拜佛的人比較多,大殿內蒲團比較多,需注意,燒香拜佛時來往不要跨過蒲團,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燃一柱好香,透過鼻的嗅聞,能使心靈寧靜,息止心中的貪嗔痴,步入平和安樂之境。除了被用作殊勝的供品之外,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一炷香代表我們是一心一意的供佛。就是恭敬心供佛,這樣才會有功德。
  • 為何每逢初一和十五要燒香拜佛?只因是此日子,說出來你不得不信
    小時候,每到農曆的初一和十五,媽媽就會準備好貢品放在家裡供奉的佛前,然後吃飯前總是會去燒香祭拜,當時年紀比較小,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燒香拜佛,而且是固定的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好像是一個很神奇的日子。長大之後,查閱了許多知識,才明白,原來初一和十五是十齋日,所謂十齋日就是黑白無常在人間遊歷的日子,如果這幾天做了什麼不好的事,肯定是要好好拜佛去祈求原諒的,即使沒有罪過,在十齋日去祭拜,就會保你平安如意,也可以為家人們祈福,保平安。到了現在,依然會有很多很多人沿襲著這個風俗,所以每次到了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寺廟裡香火會特別的旺盛。
  • 燒香拜佛,燒香上供品,是先上供品還是先燒香?寺廟僧人這樣說
    記得許願一定要"擺好供品,再焚香",你許願的食物也要寫清楚,左邊右邊是誰為主啊,仙道無量度人福生無量天尊進廟焚香,見佛跪拜,每個修佛的人都懂的事理,那你瞭然燒香有什麼意義嗎?在佛教裡,香被譽為信香或戒定真香,其意義是持戒,得定,開慧,這也是修佛的從頭。那焚香燒稍微支為好呢?
  • 古代人燒香拜佛為什麼要燒三根?香忌兩短一長,人怕三長兩短
    燒香拜佛在古代社會是非常盛行的,現在雖然燒香拜佛的人沒那麼多了,但是作為一種習俗的傳承,當人們在發生大事時會去寺廟中祈福。祈福就一定要燒香,我們看到燒香時都是三根,偶爾會見人拿很大一把在燒,但幾乎見不到有人燒香的數量少於三根。
  • 過年去寺廟燒香拜佛,這4點禁忌需要記住,不懂的可以看看
    如今正逢春節,去燒香拜佛的人們不再少數。但每一個都熟知這燒香拜佛時的禁忌嗎?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但我們必須了解其中的講究,熟知這其中隱藏的奧妙,在拜佛的時候才能以更加虔誠的心求佛祈禱,那麼我們也更有可能實現我們心中的願想了。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4條「禁忌」,說這兩個字,心想事成!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非常相信鬼神說,每當遇到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困難,他們都會選擇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祈求保佑。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的富足,科技也不是很發達,所以人們也希望能夠通過燒香拜佛,也得到神靈的保佑,幫助自己能夠逢兇化吉,消除磨難。拜佛成了人們的心理寄託。
  • 寺廟燒香時為什麼有3、6、9之分?可不是迷信,不懂別瞎拜!
    我們不管進入哪座寺廟,我們都會在此祈福,燒香祈福。  燒香祈福的這個傳統,在古代就已經有了,一直延續至今。想必在大家的認知中,燒香一般只燒三根。三炷香的深意大家真的懂嗎?  那六根香呢?代表著什麼,其實這與佛教的認知相關,在佛教中點燃三炷香是為了給自己祈福,而六炷香是為了給兩代人祈福,那九炷香就寓意著福運庇護著三代。不同的根數,也有著不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