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7元文獻惹上官司 知網:已更新自定義充值

2020-12-11 人民網

  因7元文獻惹上官司 知網:已更新自定義充值

  蘇州大學學生小劉,因認為中國知網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並不給自己辦理餘額退款是在侵犯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故將中國知網的運營商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撤銷最低充值金額限制,並退還帳戶全部餘額。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最終法院判決,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小劉勝訴。而記者追訪發現,中國知網也於2月22日,更新了網站的支付頁面,增加了自定義充值。

  案件:買文獻設最低充值額 法院判知網規定無效

  2018年5月25日,大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他點擊「購買」按鈕後,彈出了一個充值頁面。充值中心提供了支付寶、微信、銀聯在線等不同的充值方式,但均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即個人用戶最低充值限額為50元。小劉為下載7元錢的文獻只能向帳戶充值50元。購買文獻後,小劉向客服提出了退還餘額的請求。但客服卻表示退款需要手續費,而且退款程序複雜,周期較長,建議小劉繼續使用。後因問題未解決,小劉將知網公司訴至法院。

  庭審中,小劉表示,中國知網在其網頁「答讀者問」一欄第19條寫道「充值的金額不能退回,購買充值的金額沒有時間限制,用完為止」,明文規定不能退款。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最低充值額限制及充值金額不能退還的規定是格式條款,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應屬無效。此外,中國知網通過最低充值金額限制,侵犯了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被告代理人則稱,個人用戶充值的餘額是可以退回的,只是程序複雜,還會扣除手續費,所以客服人員建議小劉繼續使用。庭審前,網站多次主動聯繫原告,但均被原告拒絕,網站已經將餘額退還至小劉的付款帳戶。網站幫助中心的問答不是合同條款,且網站已將該條問答刪除。此外,最低充值限額是一種商業慣例,出於為用戶使用效率考慮。網站即將增加0.5元簡訊充值的方式滿足小額付費的用戶需求,同時將研發單篇付費系統。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但對於小劉要求被告方退款的訴請,由於被告方已經退款,故對該項訴請予以駁回。由於該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以姑蘇法院判決為終審判決。

  該案主審法官表示,該案中,中國知網上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導致消費者為購買價格僅為幾元的文獻需最低充值10元至50元。雖然帳戶餘額可以退還,但中國知網稱退還需扣除手續費,故該網站對於最低充值額的設定佔用了消費者的多餘資金,且收取退款手續費也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所以該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認定無效。雖然最低充值金額較低,大多數消費者都可以承受,也未提出異議,但該做法的負面示範效應仍應引起重視並加以規範、指引,商家應在充值時允許消費者對於充值金額進行自定義。

  因同方知網公司在小劉提出訴訟後就已經退款,故法院對該項請求予以駁回。最終,姑蘇法院判決,知網公司在其經營的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駁回小劉的其他訴訟請求。

  追訪:官網充值頁面改了 移動端更新還在測試

  2月24日,北青報記者登錄中國知網網頁端充值中心發現,充值頁面已經更新,新增了一項「其他」的選項,點開以後用戶可以自己輸入所希望充值的金額,更加符合了消費者的多樣性需求。但「手機知網」安卓客戶端的銀行卡/支付寶充值和微信充值仍保留這30元的最低充值限制,知網卡和手機充值卡充值仍保留50元的最低充值限制。移動簡訊充值方式,可選擇0.5元、1元、2元等小金額充值方式。在「手機知網」IOS端的充值頁面中僅能通過APP Store中採用購買「智點」的方式進行充值,且最低金額為6元(6智點)。

  隨後,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中國知網,官方客服人員表示,網站於2月22日更新的網頁端支付方式,可自定義數值進行充值,而安卓和IOS端目前正在調試。如需購買,可通過手機瀏覽器登錄知網進行自定義充值。對於餘額退還相關業務,可直接撥打客服熱線提供本人信息,核實無誤後當天即可退款。

  據知網公司官網介紹,該網站是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創於1996年。該網站因涵蓋外文類、工業類、農業類、醫藥衛生類、經濟類和教育類等多種數字、資料、文獻,而成為學術論文的參考資料庫。

  北青報記者從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獲悉,在中國知網充值頁面改版前,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9.7億元,毛利率61.2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96億元。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主營業務收入就達到了5個億,毛利率為58.8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057萬餘元。

(責編:馬昌、袁勃)

相關焦點

  • 知網改了!因為7元被大學生起訴,知網更新自定義充值
    導讀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近日知網被大學生起訴一事引發關注,知網最新回應稱:已更新自定義充值。2018年5月,蘇州大學大三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
  • 被大學生「打敗「了後,知網最低充值從50元降為5角......
    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近日知網被大學生起訴一事引發關注知網最新回應稱:已更新自定義充值2018年5月,蘇州大學大三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
  • 知網改了!因為7元被大學生起訴,最少可以充…
    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近日知網被大學生起訴一事引發關注,知網最新回應稱:已更新自定義充值。
  • 知網改最低充值為0.5元 網友:知網再也不能悶聲「發大財」了
    2018年5月,蘇州大學大三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但中國知網「充值中心」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小劉為了下載這篇7元的文獻,充值了50元。在購買文獻後,小劉想將餘額進行退款,卻遭到了知網的拒絕。
  • 知網輸了!被大三學生告倒,最低充值金額已下調至0.5元
    但中國知網「充值中心」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小劉為了下載這篇7元的文獻,充值了50元。在購買文獻後,小劉想將餘額進行退款,卻遭到了知網的拒絕。  記者獲悉,最終法院判決,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小劉勝訴。中國知網也於2月22日,更新了網站的支付頁面,增加了自定義充值。
  • 被大學生「打敗」了後,知網最低充值從50元降為5角...
    《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但中國知網「充值中心」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小劉為了下載這篇7元的文獻,充值了50元。在購買文獻後,小劉想將餘額進行退款,卻遭到了知網的拒絕。小劉認為,中國知網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並不給自己辦理餘額退款是在侵犯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故將中國知網的運營商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撤銷最低充值金額限制,並退還帳戶全部餘額。
  • 因為7元錢,知網被大學生起訴,現在最少可以充……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2018年5月,蘇州大學大三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但中國知網「充值中心」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小劉為了下載這篇7元的文獻,充值了50元。
  • 「充值案」引關注 知網:最低可0.5元起充
    來自蘇州大學的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文獻時,因需付費7元而在「充值中心」裡充了50元。令小劉不解的是,根據知網規定,這50元沒用完不給退,交出去的錢成了潑出去的水。於是,小劉將中國知網的運營商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銷最低充值金額限制,退還帳戶全部餘額。
  • 知網改了!
    下載一篇文獻只要7元,但是需要最低充值50元才能購買…近日知網被大學生起訴一事引發關注,知網最新回應稱:已更新自定義充值。
  • 下載7元論文需先充值50元 大學生狀告知網勝訴
    很多大學生寫論文,通常要到中國知網上,查閱或下載一些參考文獻。而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要充值50元,一般人忍忍就過去了,但蘇州一名大學生卻較上了真兒,一紙訴狀將中國知網告上法庭。
  • 中國知網「紅與黑」:下7元付費論文要先充值50元
    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要先充值50元,且剩餘金額不退。為此,蘇州一名大學生將中國知網告上了法院。近日,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判決該大學生勝訴。  這樣的勝訴案例,或將成為這家學術論文參考數據平臺知網未來面臨的最大考量。不僅如此,包括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都曾因知網漲價問題一度宣布停用知網。
  • 中國知網因大學生一紙訴狀調整充值方式
    很多大學生寫論文的時候通常都要到中國知網上查閱或是下載一些參考文獻。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要充值50元,一般人忍一忍就過去了,但是蘇州的一位大學生和這件事兒較上了真兒。一紙訴狀把中國知網告上法庭,近日該案宣判。
  • 中國知網收費模式引爭議 法院:最低充值金額50元限制規定無效
    但由於其在學術資源上「大而全」的優勢,因此各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是中國知網的客戶。中國知網一直保持著60%左右的毛利率,而這也與其極高的市場佔有率有關,但是近年來已發生數起高校因不滿中國知網漲價而暫停續訂的新聞,其中不乏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  有說法稱,90%以上的中國學術資源檢索和全文下載來自於中國知網。
  • 「知網」被大學生告了,告贏了!
    《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付費7元。他點擊「購買」按鈕後,彈出充值頁面,隨後進入中國知網「充值中心」。充值中心提供了支付寶、微信、銀聯在線等不同的充值方式,但針對不同充值方式設置了數額不等的最低充值金額限制。小劉為下載7元的文獻,於是充值50元。
  • 大學生告贏知網後 帳戶餘額要退仍難
    據介紹,知網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簡單地說,它是一個學術論文的參考資料庫。  這回知網上熱搜是由於「最低充值費」被告了。來自蘇州大學的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文獻時,因需付費7元而在「充值中心」裡充了50元。令小劉不解的是,根據知網規定,這50元沒用完不給退,交出去的錢成了潑出去的水。
  • 買7元論文要充50元 大學生狀告知網列入江蘇高院典型案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買7元論文要充50元,大學生狀告知網列入江蘇高院典型案例蘇州大學學生劉某某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不得不先在中國知網充值50元。因餘額退款未果,劉某某將中國知網告上了法院,最終法院判決,中國知網充值中心關於最低充值額限制的規定無效,劉某某勝訴。3月11日,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江蘇省高級法院公布了江蘇法院2019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蘇州大學學生狀告中國知網一案被列入典型案例。
  • 知網該不該免費
    作為查找並下載學術文獻、論文、工具書等多種資料的主要渠道,知網在國內學術研究界的地位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其論文查重等服務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天下苦知網久矣」,戲謔之詞裡儘是大學生對於知網壟斷地位的不滿。「目前個人用戶在知網下載一篇論文,需要每頁支付0.5元的費用,折合下來,平均每篇論文需要付款3元左右,同時一年後如果需要再次下載,則要另外支付費用。
  • 揭秘中國三大文獻資料庫金主 知網前年豪賺2億
    有網友質疑翟天臨論文造假,知網作為中國最大的文獻資料庫和最有信譽度的論文查重軟體,是每個大學學子在論文寫作時必備的工具,作為博士生卻不知知網,這無疑是在挑戰網友的智商底線。知網作為同方股份(600100)合併全資持股企業,2017年淨利潤高達1.96億元,毛利率61.23%。
  • 翟天臨不知道的「知網」,被大三男生告了!
    知網到底是個什麼網站?中國知網創於1996年,因涵蓋外文類、工業類、農業類、醫藥衛生類、經濟類和教育類等多種數字、資料、文獻等而成為學術論文的參考資料庫。這兩天知網又火了這回是因為「最低收費」被告了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需要先在中國知網充值50元錢。因多次協商退還剩餘充值費用無果,蘇州大學法學院學生小劉將中國知網告上法庭。
  • 給老實人翟天臨的一封信:天下苦「知網」已久
    資料顯示,通過與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內容提供商達成合作,中國知網已經發展成為集期刊雜誌、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報紙、海外文獻資源等為一體的網絡出版平臺。中心網站的日更新文獻量達5萬篇以上。知道了知網是什麼,那麼,都有些什麼人用它呢?知網能用來做什麼呢?「不知知網」是反映你老實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