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法院打造一站式建設的泉港樣本

2020-11-12 福建高院

今年以來,泉州市泉港法院堅持多元解紛與訴訟服務相融合、訴訟服務中心與訴非聯動中心相協同的理念,以「精準服務」「便捷服務」「品質服務」為抓手,全面推進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打造「一站式」建設的泉港樣本。

以便民訴訟為切入點和著力點,泉港法院推動訴訟服務大廳、網上訴訟服務平臺、12368訴訟服務熱線綜合服務平臺「三位一體」,緊緊圍繞多元化解、立案服務、分調裁審、審判輔助、涉訴信訪「五大業務」建設開展工作規劃,發揮立案輔導、訴求篩查、案件甄別的「流轉站」作用,積極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推動訴與訪分離、訴與非訴分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糾紛,明確當事人訴求,引導進行訴前調解;對不願意訴前調解的依法登記立案,並進行繁簡分流。

為切實減輕當事人訴累,泉港法院還及時推行新收執行案件免開生效證明、生效證明簡訊隨案推送、生效證明出具埠前移等便民舉措,線上線下相結合,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腿」。

10月20日,泉港法院成功調解17件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原來,接收原告某房地產公司與被告邱某某等17戶業主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後,泉港法院高度重視這批群體性涉民生案件。為了提高效率,減輕群眾訴累,在研判案情,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該院優先適用訴前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由調解員對各方的調解意願及矛盾點進行摸底了解,組織各方及時進行溝通,促成雙方達成和解,房地產公司自動撤回了對被告的起訴。

該系列案件妥善處理的背後,是泉港法院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成功實踐。面對近年來案件量驟增的趨勢,泉港法院在提升訴訟服務的同時,不斷探索、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泉港法院引入律師、公證、特邀、商會、金融、醫調委和勞動仲裁、行政機關等參與調解,促進訴調「無縫對接」。2018年5月,泉港法院會同泉港區政府積極推進建立全省首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擴大減少涉訴案件、化解行政爭議途徑。

在打出多元解紛「組合拳」的基礎上,為滿足群眾多元需求,提高糾紛處理效率,泉港法院還積極在「分調裁審」上做文章。針對無法調解或當事人不願意調解的案件依法登記立案,立案後由分流員進行二次分流。對於事實較為清楚,證據較為充分的分流進入該院速裁中心,由速裁中心的法官進行審理;對於案件情況較為疑難複雜的則分流至該院民事庭進行審理,實現簡案速裁,繁案精審。其中,速裁中心按照「1名法官+1書記員」模式,配備速裁團隊。

張某訴莊某追索勞務報酬一案,莊某尚欠張某工資14.5萬元。今年初,張某多次催討款項均聯繫不上莊某,於是向法院起訴。因當事人不願調解,案件進入速裁中心。考慮到本案事實清楚,涉及工人工資且張某身處1167公裡外的安徽省阜陽市,為迅速解決糾紛,承辦法官在嘗試開展調解未果後,第一時間組織雙方通過「智慧庭審平臺」在線庭審並當庭宣判,短短幾日內便送達裁判文書。

泉港法院進一步推進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工作,設立電子文檔中心,實行以電子文檔同步生成為主要特徵的輔助事務集約化、一站式、流水線工作機制。推動將案件掃描、製作應訴材料、卷宗流轉等輔助性、事務性工作集中到訴訟服務中心,實行集約管理。同時,深化與郵政公司的協作機制,建立集約送達中心,由郵政公司負責預約送達、郵寄送達、直接送達、留置送達等送達實施事務,統籌案件送達程序,提高案件審理效率。今年9月,集約送達中心成立以來,僅兩個月共送達2342件,平均每次送達縮短3天,妥善送達率81%,提高14%。

相關焦點

  • 泉州泉港區小學有哪些? 泉港小學教育情況介紹
    泉州市泉港區南埔中心小學362804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南埔村泉州市泉港區南埔天湖小學362804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天湖村泉州市泉港區南埔柳厝小學362804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鳳翔村泉州市泉港區南埔仙境小學362804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仙境村泉州市泉港區南埔施厝小學
  • 福建泉州市泉港區:這裡老人為何長壽多?
    2013年,福建泉州市首個「中國長壽之鄉」授牌儀式在泉港區舉行;2020年,正逢泉港建區20周年,這裡百歲老人7年增長1倍,80歲以上老人近萬名。泉港區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地區,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石化產區,也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9年泉港人均GDP名列泉州市縣市區第1位。
  • 福建泉港:破解石化產城融合發展的難題
    泉港,因良港而得名,因石化而興城。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泉港區,拉開了這個福建石化基地建設的大幕。  20年來,從「蹣跚學步」到「風華正茂」,泉港一路奮進、一路奔跑,立足產業優勢,做足石化產業文化,以產業崛起帶動城市建設,以改善民生為最終落腳點,交出一份百姓滿意的厚重答卷。
  • 泉港警方公布首批156名懲戒名單
    今年以來,泉港警方嚴厲打擊販賣銀行卡、營業執照、對公帳戶、手機卡等涉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業」違法犯罪活動,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一步強化「黑灰產業」鏈條打擊。  9月8日,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對外公布: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公安部聯合下發《中國人民銀行 公安部對買賣銀行卡或帳戶的個人實施懲戒的通知》,由泉州市公安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泉州中心支行,對泉港分局前期上報的156名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人員實施懲戒。
  • 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閩南醫院與泉港醫院整合
    今年3月,泉港區政府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籤署了聯合辦醫協議,將其與泉港醫院進行整合,讓群眾更好地就近享受省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  從10月12日起,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閩南醫院就停止收治新住院患者,並將住院者統一安排到泉港區醫院,因為兩家醫院進行整合、聯合辦醫,將利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本部優勢醫療資源,改變群眾家門口看大病難的現狀。
  • 泉港五中3項目榮獲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日前,第17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完成終評,泉港五中科技創新代表隊「滿載而歸」,選送的9個項目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3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5個,榮獲一等獎的科技創新項目將參加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泉州市資訊|孝德泉港·家風傳承 泉港區舉行第三屆「網絡孝文化節」
    泉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孝德泉港·家風傳承 泉港區舉行第三屆「網絡孝文化節」金秋送爽,佳節又重陽。10月7日,泉港區第三屆「網絡孝文化節」之「孝德泉港·家風傳承」文藝展演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後龍鎮土坑村舉辦。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歌舞、快板童謠、公益講堂等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土坑劉氏家訓、泉港北管、孝德家風等「特色菜」,給現場的群眾送上一場文化盛宴。
  • 泉州泉港區:創新機制補齊醫療短板 讓難點變亮點
    2016年3月,泉州市泉港區政府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辦醫,組建了我省首家融合型醫聯體。醫聯體運作至今,門診量和出院病人數均同比增長10%以上,床位使用率接近100%,就診患者滿意度超過96%,實現大病重病不出泉港,讓患者在家門口好看病、看好病、看病省。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
  • 福師大泉港實驗小學施工招標,臺商投資區東西大道將提速改造
    4月28日,泉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福建師範大學泉港實驗小學(泉港區行政核心區實驗小學)工程招標公告》。去年3月31日,福建師範大學與泉港區政府籤訂合作辦學協議書,為福師大泉港實驗中學 、福師大泉港實驗小學揭牌。
  • 來泉港品紅茶,還能現場學習古法制茶工藝!好好玩!
    泉港區(古屬泉州府惠安縣)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區。1996年之前屬於惠安惠北一帶,2000年從惠安縣劃出,單獨分立一個區。面積306平方千米,人口36萬。泉港區規劃建設為現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福建省石化工業的龍頭地區,其轄區內的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市新港口,故取區名為「泉港區」。今天有幸受邀參與福建泉州泉港區「守正創新·興文化」新春遊學活動,為泉港旅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深感榮幸。泉港距離廈門大概有140KM,自駕過去遊玩,也只需要一兩個小時,很適合當天來回的一日遊行程。
  • 泉港碳九洩漏事件:這一周發生了什麼?
    「泉港漏油也不是第一次了,以為不過是汽油和柴油。」在沒有配備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周松平和其他救援民兵前往救援。直到第四天,他也不過只是帶了個一次性口罩。據當地通報顯示,截至11月8日15時,泉州市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汙吸附。
  • 泉港公布一批民辦幼兒園「黑名單」
    來源:泉港廣電  為規範我區民辦幼兒園辦園行為,維護廣大幼兒的合法權益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方便群眾,優化服務,經泉港區無證幼兒園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現將2020年第一批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不具備招生資格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13家民辦幼兒園名單(簡稱「黑名單」)向社會公布(名單見附表)。
  • 廈大教授林坤輝:泉港建設電商平臺區位優勢顯著
    廈門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 林坤輝 人民網福州12月13日電(李挺 李章亮)12月12日,廈門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林坤輝教授在參加首屆閩臺(泉州)電子商務論壇時表示,泉港設立兩岸電商平臺有著顯著的區位優勢,同時該平臺也是兩岸中小企業急需的
  • 泉州泉港小吃:好食在泉港 滿嘴好滋味
    泉州泉港,背山面海,地形多樣。追溯歷史的變遷,這是一片集中原文化、閩越文化、農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為一體的神奇土地,盛產各種農副產品、水產品及林業產品。泉州泉港當地人民勤勞能幹,運用智慧巧妙地採用本土食材,烹製出一道道別具當地特色的經典小吃美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品鑑體驗。
  • 泉港成立教育發展基金會 已募集基金超4億元
    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臺海網12月29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12月28日上午,泉州市泉港區教育發展基金會正式成立,選舉產生泉港區教育發展基金會首屆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至目前,該基金會共募集資金4.06億元。泉港區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別是眾多泉港鄉賢和知名企業積極響應,慷慨解囊,踴躍捐贈。
  • 泉港法院2020年第19期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新增11人)
    【總第116期】2020年10月13日 為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督促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弘揚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推進誠信泉州建設,我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規定,決定對以下失信被執行人予以公布。
  • 福建泉港舉辦峰古城文化節 閩南漁鄉秀出人文美
    中新網泉港9月30日電(劉真真 吳世榮)30日上午,以「書香半島·風情漁家」為主題的第二屆峰尾古城文化節在福建泉港拉開帷幕,古街古巷,古味古色,書香世家,漁家風情一一展現,帶來了一場人文之旅。  沿著石板路,走進泉港峰尾古城,厚重的石牆、精緻的地磚、木製的樓板……600多年的惠北漁民市井風情在古厝的門楣雕梁和漁航漁聯中盡顯了書香氣息。  「峰尾是泉州市的文化名鎮。早在南宋期間,『書香半島』因朱熹最得意的門生——峰尾人劉鏡在古城授學時就初顯端倪」,峰尾鎮圭峰文化研究學者劉宗訓介紹道,「最鼎盛時期,依託在祠堂內的私塾,多達四五十家。
  • 揭秘泉港百歲人瑞的「長壽密碼」
    李送蚵居住的福建省泉港區,2013年被評為泉州市首個經濟發展型「中國長壽之鄉」,2013年全區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7.6歲,超過「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指標2.6歲。到2020年,泉港區共有百歲老人65人,每10萬人口超過15人,現最高齡者111歲;80周歲以上老人9103位,佔總人口比重達2.12%。
  • 普洛斯智能物流產業園落戶泉港
    日前,第20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開幕,在當天舉辦的泉州市外資專場招商推介會上,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名客商和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敘情誼、共話合作、共謀發展,全市共20個項目籤約,投資總額19億美元,擬利用外資11.38億美元,涉及集成電路、現代物流、智能製造、高檔紙業、電子信息等領域,其中泉港區「普洛斯智能物流產業園項目」成功對接籤約。
  • 泉港成立教育發展基金會 募集資金4.06億元
    新華網福州12月29日電(王雄)12月28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教育發展基金會成立,共募集資金4.06億元。據介紹,建區20年來,泉港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教育強區戰略,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提升辦學條件,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保障教育均衡公平,全區教育事業呈現蓬勃向上的良好態勢,先後獲得福建省教育工作先進區、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