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泉港百歲人瑞的「長壽密碼」

2020-12-22 東莞時間網

101歲老人李送蚵,101歲老人肖妹妹

百歲老人肖妹妹與後輩們聊天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吳軍華 文/攝

■ 李菁雯

李送蚵今年101歲了,依舊耳聰目明,不僅能穿針引線,還在記者面前做起了一套自創的「百歲健身操」。12月1日,六代同堂、擁有百名兒孫的李送蚵老人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透露了自己的長壽秘訣:保持好心情,不要有太多想法;生活要有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每天堅持適量運動。

李送蚵居住的福建省泉港區,2013年被評為泉州市首個經濟發展型「中國長壽之鄉」,2013年全區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7.6歲,超過「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指標2.6歲。到2020年,泉港區共有百歲老人65人,每10萬人口超過15人,現最高齡者111歲;80周歲以上老人9103位,佔總人口比重達2.12%。

長壽之鄉,一般都是自然環境保持比較好或區域有特殊水土環境但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泉港區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為何也躋身於「長壽之鄉」?與自然生態型、水土元素型的長壽之鄉不同,經濟發展型「長壽之鄉」的最大特點是經濟快速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財富,為全社會提供更多保障與福利,使得人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進而延年益壽。「『中國長壽之鄉』如今成了泉港的一張名片,提升了泉港的知名度,反過來又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泉港區委書記梁炳輝說。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泉港「長壽之鄉」的密碼離不開依山傍海的宜居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豁達的心態和適量運動、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以及日益完善的養老保健服務等多種因素。

長壽密碼1:依山傍海的宜居環境

「從我小時候起,我奶奶就喜歡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生活各方面都能自理,洗衣、做飯、買菜等都是她自己做。」李送蚵老人的孫子莊建龍回憶說。李送蚵居住的泉港區山腰街道錦塔社區靠近海邊,湄洲灣溫潤的海風每天從她家穿窗而過。泉港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溼潤,平均氣溫20.5℃,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這裡四季常青,空氣清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氣候宜人的人居福地,全區的百歲壽星也多居於沿海鎮村。

長壽密碼2:食物豐富新鮮,飲食清淡搭配合理

在泉港區界山鎮獅東村,101歲的老人肖妹妹仍堅持每天自己買菜煮飯,她雖已年過百歲,還能很利索敲開海蠣。老人的拿手「絕活」是做泉港「粉團」,買食材、揉面、蒸煮等皆是她獨自完成。「我們來看她時,她總會下廚做一些粉團、鹹乾飯等,都是家鄉的味道。」肖妹妹的孫媳婦吳美瓊告訴記者。

泉港區是福建省重點生態綠色農業和漁業養殖基地之一,當地盛產龍眼、荔枝、枇杷、楊梅等20多種名優水果及茶葉、食用菌、蜂蜜等,海產品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天然綠色食品,天天出現在泉港百姓的餐桌上,成為食療養生的佳品。泉港人不但食物種類豐富多樣,而且重視健康飲食,粗細、葷素搭配合理,營養均衡。正在炒茄子的李送蚵告訴記者,她每天早早起床,喝一杯豆漿配餅乾,午飯煮地瓜粥,晚飯煮鹹粥,「想吃什麼就煮點什麼,清清淡淡,每天下午四五點就吃晚飯了。」 李送蚵說。

長壽密碼3:社會氛圍融洽,心態平和豁達

「泉港的老壽星們多擁有良好心態,平和豁達、心胸開闊、善良純樸,是泉港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泉港區總醫院院長鄭煒介紹說,泉港地處沿海,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之一,漢、回、畲、蒙古族多種文化在這裡交融,人們和睦相處,有良好的社交氛圍。「現在我沒什麼煩惱,孩子們都很孝順,吃一吃、走一走、玩一玩,多和鄰裡姐妹們聊聊天,心情自然就好。」前黃鎮後張村106歲的莊慶珠對現在的生活心滿意足。

長壽密碼4:作息規律生活自理,每天適量做些運動

百歲老人李送蚵每天三餐吃完後會做一套自創的「百歲健身操」,甩甩手、踢踢腿,手腳各活動36下。她每天都會到幾個兒子家裡坐會兒聊聊天,或是坐在家門口曬太陽。在李送蚵的孫媳婦眼裡,老人喜靜,性子不急不躁,飲食起居很規律,餐後運動的習慣已堅持了20餘年。

莊慶珠的兒子莊志玉說:「我媽一直和我一起生活,雖已年過百歲,可她能做的事從不讓小輩們代勞。她一生都很儉樸,身上衣物破了,她都會自己穿針縫補。」

泉港區山腰街道海濱村103歲的程有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她喜歡自己從井裡提桶水來洗臉,洗完臉再澆花,有空還會餵養雞鴨、掰一掰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百歲老人們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順應自然的規律作息,生活自理不麻煩別人,喜乾淨、愛運動,保持樂觀無憂的心情等。

長壽密碼5: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

「我有6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很孝順,一日三餐都回來煮飯給我吃,天亮還會幫我倒尿桶、梳頭。「程有不停誇讚著孩子們。程有的長子高錦賢坦言:「家中有老就是寶,母親高壽是我們做子女的福氣,我們對父母就應該孝順,這樣下一代也會看在眼裡孝順我們。」

泉港區南埔鎮南埔村105歲的麥欽娘也逢人就誇孩子孝順:「孩子們都很孝順,我想吃什麼,就把飯做好了端過來,每天都要來看看我。今年我身體差一點,大兒子還會來給我洗衣服。」

泉港人從49歲以後,歲數逢九逢十都要舉辦壽慶,俗稱「做十」。祝壽當日,親朋好友都會送來壽桃、壽麵、壽糕、紅燈、壽聯等作為祝壽禮,祝願老人健康長壽,讓老人身心愉悅。雖然並非每個家庭都很富裕,但子女們都能給老人一個舒適乾淨愉快的生活環境。正是這種尊老敬老的文明風氣,潛移默化影響到每個家庭、每個人,讓生活在這裡的老年人無憂無慮,老有所依。

長壽密碼6:日益完善的老年保健服務體系

「我現在生活特別好,子孫內外有上百人,個個都孝順。有得吃有得用,每個月還能領到錢。」泉港區山腰街道菜堂村106歲的張晏娘一臉幸福地說。泉港老人從70歲開始可領取區政府發放的高齡補貼,按年齡段每人每月50元、80元、100元、500元不等。

泉港建區2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泉港老齡事業的發展,老年人群體也享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泉港現有70個居家養老服務站、1所綜合福利中心、6所鄉鎮敬老院,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緊急救援、精神關懷、康復護理等服務。近年來,泉港還積極創新社區居家養老衛生服務方式,開展了「醫養結合式」託老養老服務工作,將醫療服務拓展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敬老院、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等養老服務機構,每周定期安排籤約醫生坐診,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

泉港區還十分重視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了一批區、鎮(街)、村(居)老年活動中心及老年健身點,為老年人鍛鍊身體、豐富文化生活創造條件。社區積極鼓勵老年人參加書畫、攝影、北管、南音、雕藝、盆景等各類文藝團體(協會),舉辦老年人文化節、健身運動會、書法展,組建老年腰鼓隊、舞蹈隊,組織登山活動、門球邀請賽以及太極拳、太極劍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愉悅了身心,豐富了文化生活,又強健了體魄,泉港的老年人自然就健康長壽了。」 泉港區老齡委辦專職副主任朱雙遠說。

相關焦點

  • 高看一眼Vlog丨福建這個區有65名百歲老人,他們的長壽密碼是……
    這裡百歲老人的長壽密碼還有…… 這次 「高看一眼」帶您探訪 「長壽之鄉」的密碼2020年初統計,泉港全區百歲老人共計65人。
  • 福建泉州市泉港區:這裡老人為何長壽多?
    2013年,福建泉州市首個「中國長壽之鄉」授牌儀式在泉港區舉行;2020年,正逢泉港建區20周年,這裡百歲老人7年增長1倍,80歲以上老人近萬名。泉港區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地區,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石化產區,也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9年泉港人均GDP名列泉州市縣市區第1位。
  • 50年研究啟示,揭秘百歲老人長壽經
    今天的推文將為大家介紹長達半世紀的百歲老人研究,科學家得到的健康啟示,或許有助於咱們以更好的健康狀態老去。願時光派每位讀者都「只老年紀,不老身體」,aging well,做百歲老人!在七八十歲歷經生老病死的主流外,有極小部分「生存大師」輕輕鬆鬆跨世紀,他們就是百歲老人。百歲老人緣何長壽,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 永嘉百歲老人頭髮裡藏著長壽密碼 看看報告怎麼說
    「長壽與環境、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文化等密切相關,而百歲老人比例的高低,主要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周吉省坦言,醞釀5年之久,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幫助下,《永嘉縣長壽環境調查與評估》報告出爐,它是浙江省首份長壽環境調查,永嘉長壽的秘密自此有了權威解析,這也是永嘉申請「世界長壽之鄉」的前期準備。
  • 40年百歲老人調查:長壽之鄉的3個關鍵,和吃和運動沒太大關係
    在近期發布的針對百歲老人的研究文章中,發現長壽之鄉的幾個關鍵,和吃和運動其實沒太大關係~百歲老人多在南方,廣西是個好地方國內關於百歲老人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但是大多數研究都沒有形成規模,在1980年代開始,國內針對百歲老人進行了更加系統的調查,繪製出一副歷經40年的動態長壽地圖。
  • 江蘇對4千名百歲老人長壽調查:報告結果顛覆所有人三觀!
    在南京舉行的《歡度百歲——江蘇長壽老人風採》出版座談會上,新鮮出爐了一份「江蘇省百歲老人調查報告」。報告對百歲老人長壽原因、生活方式進行了探究。比如,現代養生提出,吃素食長壽、吃醃菜致癌,可對這些百歲老人並不適用。結論或許並不完全科學,但這對當今公眾追求健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 江蘇對4千名百歲老人長壽調查:報告結果顛覆所有人三觀
    之前,在南京舉行的《歡度百歲——江蘇長壽老人風採》出版座談會上,新鮮出爐了一份「江蘇省百歲老人調查報告」。報告對百歲老人長壽原因、生活方式進行了探究。比如,現代養生提出,吃素食長壽、吃醃菜致癌,可對這些百歲老人並不適用。結論或許並不完全科學,但這對當今公眾追求健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 中國最美的十大長壽村盤點 以後養老就去這些地方!
    「長壽密碼」的發現,不僅能為老人常見病症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借鑑,建立老年健康疾病的預警系統,還能參照壽星們的膳食結構,進行養生、食療的開發,意義非同尋常。彭山區長壽之鄉彭山,古稱武陽,建制於秦,屬眉山市管轄。至今巳有2300多年的歷史,素以「忠孝之邦」、「長壽之鄉」著稱。忠當屬東漢張綱,忠直敢言,不畏權勢,孝首推西晉李密。
  • 鹽城出了個「長壽村」,百歲壽星有5位,年齡最大是……
    6月18日,端午假期,記者獲得一個「驚人」信息,就在這個橫港村,共有5位百歲老人(不久前去世一位),年齡最大的達104歲。104歲的周義朋老人還能行走自如。該村現有人口3712人,80歲以上近百人,90歲以上達22人。
  • 臺103歲老人領人瑞津貼 竟被追繳20萬「老農年金」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報》11月28日報導,臺中市對百歲老人發放人瑞生活津貼,沒想到臺灣「農委會」最近竟發公文,要求領取人瑞津貼的老農,繳回老農津貼。潭子區有百歲老農被追繳近20萬元新臺幣,老農質疑道「安奈咁有道理?」(註:這樣難道有道理嗎?)
  • 泉州:揭秘地道口碑泉港浮粿店鋪吃貨必看
    泉港名小吃,大家首先想到就是炸浮粿,香香酥酥的炸浮粿,美味誘人。頂著大太陽、陰雨天、狂風暴雨為大家尋找好吃的地道好口碑泉港浮粿店,今天為大家先推薦一家,這家的浮粿和蚵餅都是一級棒!別墨跡,啥別說了哈!眾多網友表示,沒吃過泉港浮粿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泉港人了。下面要為大家揭秘一家在泉港峰尾公開的、地道的泉港浮粿和海蠣餅(蚵餅),沒吃過泉港峰尾這家「魯娘蚵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泉港峰尾人。泉港炸浮粿又稱「泉港普粿」、「泉港普甲」、「泉港炸糕」。小編來到這家「魯娘蚵餅」店的時候,早已很多在排隊購買。
  • 超級長壽:細胞毒性CD4 T細胞與β-煙醯胺單核苷酸NMN產生協同效應
    科學家們由此推測,細胞CD4毒性T細胞可能就是超級人瑞長壽的重要因子。 人類目前的生命極限在110—115歲之間,壽命超過100歲的老人,歷來在世界上都非常罕見,而超過110歲的,更是寥寥無幾。科學家曾對日本61763位超過百歲的老人進行分析,發現超過110歲的老人,只有146位而已。加拿大公開的一項數據也顯示,110歲以上老人約佔總人口十萬分之一。
  • 漳州今年共276位人瑞,詔安112歲阿公阿嬤最高壽(組圖)
    女性比男性長壽,幾乎是全國各地的普遍現象,只是各地具體比例有不同。  從去年開始,漳浦趕超詔安,成為壽星人數最多的縣(市、區)。  解讀:百歲老人晚年能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離不了晚輩的悉心照料。從居住情況看,僅有1位老人獨居、1位老人入住養老機構。
  • 壽鄉蕉嶺擁有「長壽密碼」 百歲老人健康快樂頤養天年
    對於長壽,他們都有什麼秘訣呢?在長潭鎮上村村生活了一輩子的徐福招老奶奶今年已經103歲了,這位百歲老人不但皮膚白皙、紅潤,還愛跟大伙兒開玩笑。據她的家人說呀,老人的長壽秘籍是她長年用蕉嶺特產養生,會是什麼呢?一起去看看。記者來到103歲的徐福招老奶奶家裡時,老人家正在自家院子裡曬太陽。老人雖然頭花已經花白,但精神氣可不差。
  • 日本超級人瑞的長壽秘訣:平時常吃當地一種特產,輕鬆活到117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最新報告顯示,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是平均壽命84.2歲的日本,其中75歲以上的老人佔了12.5%,90歲以上也有2%,連續32年蟬聯全球最長壽人口國家,而日本人的養生之道在於食。
  • 馬來西亞112歲華裔老人逝世 長壽秘訣:簡單飲食
    馬來西亞112歲華裔老人逝世 長壽秘訣:簡單飲食
  • 世界最長壽老人大川美佐緒去世 享年117歲(圖)
    資料圖:世界上最長壽老人大川美佐緒。資料圖:大川2013年被金氏世界紀錄公司認定為世界最長壽女性,後成為世界最長壽老人。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有關人士透露,作為世界上最長壽老人獲金氏世界紀錄公司認定的大川美佐緒,於當地時間4月1日早晨6點58分在大阪市內一家特別養老院去世。享年117歲。  大川2013年被金氏世界紀錄公司認定為世界最長壽女性,後成為世界最長壽老人。她1898年出生於大阪,是和服店老闆的四女兒,有3個子女,孫輩有4人,曾孫輩有6人。
  • 長壽秘密:郵政編碼還是基因編碼?
    今年3月9日,金氏世界紀錄組織確認日本老太太田中加子的年齡為116歲零66天,她由此成為「全球在世最長壽老人」和「全球在世最長壽女性」。在她之前,居住在日本橫濱市西區的都千代在2018年7月22日去世,享年117歲。再早一些的2017年4月30日,印尼爪哇島的世界男性人瑞戈多在家中去世,他的身份證上顯示,戈多活了146歲。
  • 愛吃番薯愛鬥嘴 揭秘百位百歲老人長壽秘訣
    101歲的徐獻章和101歲的田蘭菊記者從麗水市縉雲縣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21年1月1日,縉雲比去年同期又新增百歲老人43人,百歲老人總數達112人,再創歷史新高。112位老人的男女性別比例,男性38位,佔總數33.93%;女性74位,佔總數66.07%。
  • 走進中國十大「長壽之鄉」 揭秘長壽養生秘訣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就派術士徐福遠渡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古代的方士為了延年益壽,隱居山林煉食仙丹……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但是對於長壽秘訣的探索,我們從未停止。那麼時至今日,長壽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近日,我們特別走進中國十大「長壽之鄉」,以鮮活事例為大家揭秘長壽養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