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準/TMLF/CBS…,央媽的貨幣政策工具依據在哪?

2020-12-22 度小滿金融

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新近發布。從報告中,我們能大致了解到央行的職責目標,及其推出各種貨幣政策的原委。央媽是親媽,為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操勞無度,或許你以前對它忽略、甚至偏見太多。

1.央媽不以賺錢為目的

我們都知道商業銀行(如六大行的工農中建交郵、招商/浦發/中信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及東亞/滙豐/渣打等外資銀行)是一家企業。既然是企業,就得以盈利賺錢為目的——銀行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存貸款的利息差。

也因此,銀行會像其他企業一樣遭受監管,又因為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所以其遭受的監管會更嚴厲。

央媽是對央行的親切稱呼,央行是中央銀行的簡稱,雖然也有「銀行」兩字,但跟商業銀行中的「銀行」完全不同(我們一般說的銀行指商業銀行,中央銀行一般都簡稱央行),央行就是對商業銀行進行更嚴厲監管的政府機構(當然銀保監會也參與對銀行的監管)。

所以,央行被稱為是銀行的銀行、管理銀行的銀行,它實質是一個政府管理機構——就像工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門一樣,理所當然的央行就不以賺錢盈利為目的了。

那央行的目的是什麼呢?它的職責目標又在哪呢?

幾乎每一個主權國家都有自己的央行(歐盟是一個例外),其職責大同小異:管住貨幣發行的總閥門以保證物價穩定、監管銀行等金融機構以保證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根據經濟的起伏強弱來減少/增加貨幣的供應以刺激經濟、保持匯率穩定以維持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平穩……這些都需要央行制定不同的貨幣政策並具體執行。

如果簡要描述央行的職責目標,就是:物價穩定、匯率穩定、金融安全,期間就會制定並實施一系列的貨幣政策以達到這一目標,其中就有我們最常聽到的「逆周期調節」、「熨平經濟周期」等等。

2.央媽的貨幣政策工具

為了杜絕某些現象、解決某些問題、鼓勵某些行為、達到某些目的,央媽就會制定不同的貨幣政策,並為實施這些貨幣政策而創建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

當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此時就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中投放更多的貨幣,大家的直接感受就是貸款利息低、額度高且貸款很容易。那如何實施呢?需要對應的貨幣政策工具啊,如降準、降息、增加逆回購/MLF/SLF等操作力度。

而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時,就需要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了——從市場回收更多的貨幣,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貸款利息漲了、貸款額度小了、放款速度變慢了、申請貸款更難了,對應的貨幣政策工具就是升準、加息、增加正回購等操作。

以上是最常規的貨幣政策制定及具體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監管思路的調整,現在的貨幣政策就更有針對性、目的性,而這在該《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貸資金進不了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另外還存在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縣城/農村相比一二線城市,發展還相對落後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央行就制定了相應的貨幣政策:鼓勵銀行向中小微企業/縣域農村地區加大貸款力度,並且還要保證利息較低。

於是對應的貨幣政策工具就來了:

定向降準——向中小微企業發放更多貸款的銀行可以降低存準率、縣域農村金融機構(農信社/村鎮銀行等)執行更低的存準率;

TMLF——向中小微企業發放更多貸款的銀行,可以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向央行獲得更多的(可放貸)資金;

CBS(央行票據互換)——銀行要放貸得有更多的資金啊,那怎麼辦呢?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為了增強永續債的流動性,央行創設了CBS——可用永續債置換成央行的央票。

3.本輪貨幣政策的亮點

以往的貨幣政策是常規化操作,其缺點是影響普遍、沒有針對性,就像撒胡椒麵一樣「雨露均沾」,其結果就是廣為詬病的「大水漫灌」——不管這塊地需不需要水,都一樣的被灌溉一遍。如果從貨幣的角度說,就是不管這個行業/領域需不需要錢,都會給一筆大額信貸資金,並由此產生惡劣影響——2008年信貸寬鬆後,很多企業增加貸款擴大生產,後果就是產能過剩。

本輪貨幣政策的最大亮點是精準施策、定向滴管、適時調整、預調微調,並對市場預期進行合理管理。

貨幣政策是寬鬆了,但向誰寬鬆呢?向實體企業寬鬆、而不是像樓市/股市寬鬆,所以實體企業貸款更容易、而地產商貸款/買房貸款/股市融資卻很難;是要貨幣放水了,但向哪個領域放水呢?向中小微企業放水、向居民消費放水,所以中小微企業貸款更容易且利息更低、旅遊/買車/裝修等消費貸款就更容易。

所謂適時調整/預調微調,就是根據經濟的變化、市場的需求、人們的預期進行貨幣政策及時調整——感覺經濟要熱了,那就緊緊貨幣;感覺經濟在下行,那就松松貨幣;發現有人以中小微企業的名義貸款去買房炒股,那就抓住嚴懲。

正像《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關於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欄中說的: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引發風險,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劇扭曲和繼續累積風險,其核心是服務好實體經濟。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不意味著貨幣條件維持不變,而是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動態優化和逆周期調節,適度熨平經濟的周期波動,在上行期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在下行期對抗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通過以上講解,是不是對央媽的貨幣政策及其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呢?

相關焦點

  • 詳解央媽最常用的貨幣政策
    在投資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央媽的各種政策,比如:央行開展8000億MLF操作、央行繼續深化LPR改革、貨幣政策保持三個不變、逆回購、降準……等等。是不是聽得一臉蒙圈?這些政策是利好還是利空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央媽最常用的各種貨幣政策。央媽是如何通過貨幣政策影響市場的呢?
  • 央媽的愛千萬種 你get到哪幾種?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 張勤峰 彭揚 降準、降息,定向降準、定向降息,定向工具、直達工具,天量逆回購、天量麻辣粉、天量再貸款再貼現……不要懷疑央媽的愛,2020年央媽展示了真愛。2020年,央媽的愛千萬種,你都看出了哪幾種?有一種愛叫雪中送炭央媽是愛市場的。
  • 結構性貨幣政策的本質機制和作用是什麼?
    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是理解這三條趨勢的關鍵,也是近年來央行頻繁創新和使用的重點工具。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的創設和使用內嵌於宏觀經濟背景,對其展開分析不僅有助於我們判斷未來金融條件趨勢,還有助於我們理解當前中國經濟所處階段。故而打開貨幣政策工具箱,我們不妨來重點「數一數」結構型貨幣政策工具。
  • 央媽頻繁放水意義為何
    簡單說,央行逆回購就是央媽花錢向金融機構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再把有價證券賣給金融機構的行為。說白了,就是央媽看市場缺錢,找個理由向金融機構撒點錢,讓金融機構應急的騷操作。其實大家對逆回購,並不陌生。
  • 央行稱「25日起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傳言不實
    因定向降準謠言,4月23日晚間,央行再次闢謠,稱「25日起定向降準」傳言不實。這已是近一個月內央行的第二次闢謠。4月23日,有傳言稱,央行25日(周四)起擬對部分農商行及農信社等農村金融機構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金融時報報導稱,央行表示,該消息不屬實,央行目前並沒有新的定向降準政策。
  • 央行定向降準什麼意思 對股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那麼,央行定向降準什麼意思,對股市有何影響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央行定向降準是利好嗎 央行定向降準是央行貨幣政策之一,是說針對某金融領域或金融行業進行的貨幣政策調整,主要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 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精準施策支持小微民企健康運行
    自2018年起,央行建立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佔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優惠。此前兩年,考核結果均在1月25日出爐。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央行完成了2019年度考核,一些達標銀行得到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優惠,另一些銀行由原來得到0.5個百分點優惠變為得到1.5個百分點優惠,對這些達標銀行定向降準了0.5個至1個百分點。
  • 冬天的溫暖,就是央媽的一大碗麻辣粉兒
    Lending Facility)的諧音,正式名叫中期借貸便利,是央行用來調節中短期市場流動性的工具。通過麻辣粉,央行向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招標,各家銀行可以將自己持有的國債、金融債以及信用債等符合要求的債券抵押給央媽,然後獲得流動性資金。期限可續作,一般為3個月到一年。
  • 央行將擇機實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釋放長期流動性
    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滿足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流動性需求,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引導貨幣信貸、社會融資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穩住宏觀槓桿率,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妥善應對疫情衝擊與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
  • 此次定向降準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央行回應
    此次定向降準兼顧主動推動和事後激勵,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完成2019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考核,一些達標銀行由原來沒有準備金率優惠變為得到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優惠,另一些銀行由原來得到0.5個百分點優惠變為得到1.5個百分點優惠,總的看,對這些達標銀行定向降準了0.5至1個百分點。
  • 美國實行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對人民幣及中國房價有何影響?
    美國的無限量貨幣寬鬆會把美國的通貨膨脹向其他國家轉移,薅其他國家的羊毛。 2、人民幣面臨被動升值壓力 美元貶值導致人民幣面臨被動升值的壓力,人民幣升值,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降低,全球的疫情現在非常嚴重,累計確診了超過50萬,本來外貿出口企業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一旦人民幣升值,外貿企業雪上加霜,因此人民幣匯率穩定是當務之急,相信央媽的手腕。
  • 央媽救命了!降息又降準,六大影響與你息息相關(附最全解讀)
    答: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完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對部分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加強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鼓勵金融機構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等多種工具組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適當下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 國務院: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延續
    12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這意味著今年創設的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將繼續延用。按照此前的安排,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工具使用時限分別是2021年3月底、2020年底。本次國常會後,二者都適當延長。
  • 人民幣「七連跌」畫外音 央媽的抉擇將影響你的錢袋
    就在9月30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樊綱表示,不能只推改革,不顧經濟增長;前幾年大量熱錢炒作導致人民幣升值,目前貶值是糾正,也順應一籃子貨幣的普遍貶值。其話外音或暗示——人民幣將步入貶值預期通道嗎?事實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同時保持國內資產價格與匯率價格的『雙高』。」北京戴蒙德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管大宇說。他認為,人民幣走貶是大勢而趨。
  • 本月央媽降息再落空,徐州9大銀行房貸利率最新出爐!
    就在今天,央媽再次發布了2020年第六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利率為3.85%,5年期LPR利率為4.65%,兩者對比上兩個月均無發生變化。短期看降息預期或將推遲連續兩個月按兵不動,很多人開始質疑央媽曾經「寬鬆貨幣政策」等一系列承諾。那麼央媽為啥連續兩月按兵不動?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1.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性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性本報記者 焦源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預計,短期的物價變化不會對貨幣政策調控正常化節奏形成明顯幹擾。
  • 曾剛: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性 促進融資結構優化
    貨幣政策調控正常化是漸進調整,下一步有必要在邊際上控制宏觀槓桿率增速,推動社融恢復到與實體經濟增長相匹配的水平。與此同時,應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性,促進融資結構優化。用現行通脹指標的穩定作為幣值穩定的標準,並將其作為貨幣政策調控判斷的參考已經不太合適。應考慮補充和完善現有通脹指標體系,將資產價格變動納入其中。
  • 敲黑板劃重點,央媽的指導意見你敢不聽嗎?
    第一,我國經濟恢復了嗎?九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可以理解它是應用了多少錢,同比增長了10.9%,這個數值是高於GDP和CPI增長速度的。 第三,我們手裡的錢還會繼續貶值嗎?是的,不過速度會放慢一些。前面由於疫情影響,央行採取特事特辦的處理方式,超發了不少貨幣。在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基本平衡。既然我們經濟上已經恢復了,那麼央行也不會再繼續下猛藥投放更多的流動性了。
  • 歷數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發明的貨幣政策工具
    央行無疑在本輪救市政策裡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金融危機後,全球主要央行創造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  二、金融危機後歐洲央行發明的貨幣政策工具  (一)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長期再融資計劃LTRO(Long-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  (1)實施情況:歐洲央行在歐債危機期間於2011年12月9日歐盟峰會後提出兩個三年期的LTRO,一筆於12月21日拍賣,這次LTRO被稱作歐洲版QE(歐洲版量化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