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福建船政文化赴臺辦展延續閩臺前緣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中新社福州12月21日電 (記者 羅欽文)首次由海峽兩岸聯合在臺舉辦,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兩岸福建船政先賢后裔、船政學堂校友相聚臺北,將使22日下午在臺北揭幕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備受矚目。

福建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人士行前在此間向記者表示,赴臺舉辦福建船政文化展是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民族愛國自強精神的活動,旨在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同時讓臺灣民眾更深入了解福建船政在中國近代教育、科技、軍事、工業製造、中西文化傳播等方面的影響和成就。

據了解,本次展覽分船政創辦、科教夙興、產業先驅、海軍搖籃四個部分,展出文物及輔助展品70餘件、珍貴圖片100餘幀。其中,1887年船政電報學堂學生接受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之邀參與鋪設的從臺灣淡水到福建閩江口川石島的海底電纜殘段,船政大臣沈葆楨開發臺灣的歷史文物,福建船政學堂從1866年創辦到1949年各沿革海軍官校學生名錄等實物遺存,呈現了福建船政與臺灣的深厚關係。

福建船政與臺灣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據載,1874年,福建船政的創辦人沈葆楨曾帶領福建船政建造的艦船和船政學堂培養的海軍將士組建的福建船政水師官兵巡臺撫臺,並通過開禁、開府、開路、開礦等措施建設、開發臺灣,促進了臺灣近代化的進程,在臺灣的發展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頁。臺灣史學家連橫評述道:「析疆增吏,開山撫番,以立富強之基,沈葆楨締造之功,顧不偉歟!」

福建船政學堂作為中國近代海軍的縮影,是後來沿革到臺灣高雄的海軍軍官學校的前身。臺灣的一些軍政要員及祖輩多籍於這所學校,如今仍有許多船政學堂及其沿革後各海軍官校畢業生的後裔和學子都生活在臺灣。而且,他們紛紛來閩,尋訪先祖足跡,向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文物,延續前緣。

2010年3月,年已90歲高齡的臺灣海軍軍官學校航海第七屆畢業生倪行祺先生,坐著輪椅專程來到福州馬尾,參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並捐贈文物資料,直呼「了卻今生夙願」。自2005年以來,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已收到來自臺灣的海軍軍官學校畢業生及其後裔捐贈的各時期海軍學校資料、照片及一些老海軍人士手稿、實物相關文物資料500餘件。

近年來,福建船政文化以其豐富的歷史積澱和獨特的人文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兩岸學者致力於福建船政文化的研究和推廣,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遊客來到福州馬尾、閩安戍臺古鎮、船政大臣沈葆楨故居地——三坊七巷歷史文化名街等地遊覽。

截至2010年10月,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已接待來自臺灣的遊客2萬餘人次,其中包括連戰、蕭萬長、鬱慕明、鄭昭明等許多臺灣知名人士。2006年,以「龍脈相承、青春中華」為主題的臺胞青年夏令營開營儀式就在船政文化博館舉行。

福建船政文化已成為閩臺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紐帶、橋梁與平臺。據悉,本次福建船政文化展在臺結束後,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將把代表福建船政造船三階段的「萬年清」、「鏡清」、「平遠」三艘船模,贈送給臺灣長榮海事博物館永久展出,再續閩臺船政前緣。(完)

相關焦點

  • 「福建船政」特展臺北揭幕 珍貴文物首次亮相臺灣
    本次船政特展由福州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與臺灣長榮海事博物館聯合舉辦,在22日的揭幕儀式上,福州市政協副主席陳今明帶領的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與船政首任大臣沈葆楨後裔沈呂遂、嚴復後裔嚴仲熊、前臺灣海軍總司令葉昌桐上將,前臺灣海軍官校校長、海軍副總司令鄭本基中將等船政學堂在臺校友、先賢后裔及民意代表曹爾忠等臺灣知名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研討福建船政在近代中國科學技術、新式教育、工業製造、國防建設等諸多領域的發展和變遷
  • 福建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赴臺 23日在臺開展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福州消息 令海峽兩岸共同關注的福建船政文化展將於12月23日至2011年6月5日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展出。20日上午,由福州市政協副主席陳今明帶領的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啟程赴臺。據悉,在臺期間,交流團將會同長榮海事博物館舉行船政文化展茶會、出席特展開展儀式。
  • 福建交流團今赴臺 兩岸首次聯辦船政展將揭幕
    20日上午,由福州市政協副主席陳今明帶領的福建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啟程赴臺。  備受海峽兩岸共同關注的福建船政文化展,22日將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揭幕。  福州市政府新聞辦人士對記者稱,此次船政文化展由臺灣長榮海事博物館與福州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在臺展出9個月時間,這是兩岸首次在臺聯辦福建船政文化展,也是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
  • 福建船政赴臺特展側記:一條船承載強國夢
    福建船政赴臺特展側記:一條船承載強國夢 2010年12月23日 14:1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福建船政赴臺辦展幕後故事:同舟共濟 共襄盛舉
    23日,「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正式開展,這是福建船政首次在一水之隔的臺灣舉辦大型展覽。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得益於海峽兩岸「船政人」的共同助力。  2009年5月,福州馬尾船政文化管理處主任黃有鋒隨同馬尾經貿文化代表團在臺灣參觀了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相聚一堂 共論船政文化
    開幕式上,閩江學院講師史玄之和臺灣政治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張智瑋一起接過船政文化兩岸青年博士考察隊隊旗,他們將在研討會後開展以閩臺共同抗敵禦侮歷史為主題的田野調查。  9月26日,與會者在觀看海峽論壇·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十屆回顧展。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 臺海觀瀾:對比臺灣 閩鄉村遊欲「化蛹成蝶」
    臺海觀瀾:對比臺灣 閩鄉村遊欲「化蛹成蝶」   中新社福州苗慄縣姜麻園,以生薑為主題,讓遊客可體驗生產過程、品嘗薑汁奶茶、下榻賓館、購買生薑伴手禮,成為獨特的生薑文化體驗園……臺灣鄉村遊的「精緻之美」,給福建省首批鄉村旅遊考察團留下深刻印象。  在臺灣,鄉村旅遊與工業、農業、林業、漁業、文化等實現了跨界聯姻。
  •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特展在臺北舉辦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特展在臺北舉辦 2010年12月24日 08:1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合辦《船政與臺灣》特展
    人民網臺北6月20日電(記者吳亞明、尹曉宇)今天上午,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和臺灣張榮發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船政與臺灣》特展,在臺北的長榮海事博物館開幕。 為期1月的本次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介紹1874年6月沈葆楨撫臺期間及其繼任的船政大臣、船政畢業生等,在臺開山闢路、興辦義學、發展經濟等奠定臺灣近代化基礎的史實,以及船政系列學校學生活躍在臺灣各行各業,參與經濟建設的歷史業績等。 福州市副市長林飛致辭時表示,在沈葆楨巡臺140周年時舉辦這次活動,旨在讓更多臺灣民眾了解船政文化,並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
  • 福建將引進臺灣職業化教育體系 推進閩臺合辦二級學院試點
    人民網福州4月1日電 今日,福建省海峽兩岸高校交流促進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在福州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今年福建省將推出深化閩臺教育交流重大舉措,推進閩臺高校合作辦學、校際交流、互派教師、合作科研,逐步推進閩臺合作辦學項目和閩臺合辦二級學院試點工作。 會上,福建省教育廳表示將積極推進拓展閩臺教育交流合作空間。
  • 代表委員議發揮對臺優勢:閩臺合作拓展廣度深度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2013年,福建積極落實《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其後續協議,實際利用臺資同比增長87.6%,閩臺貿易額同比增長7.4%,閩臺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取得這一優異成績,實屬不易,表明閩臺合作得到縱深拓展。
  • 福建船政文化展在臺北落幕
    福建船政文化展在臺北落幕 2011-09-08 13: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程冉  中國臺灣網9月8日臺北消息 日前,由馬尾船政文化博物館與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在臺灣臺北圓滿落幕。此次展覽歷時8個月,包括臺灣船政後裔在內的2萬多名臺胞前來參觀。
  • 第六屆閩臺中小學生八閩文化之旅夏令營福州開營
    王彥 攝   中新網福州8月9日(許琳晶 繆米米)「相約閩都·尋夢朱子」第六屆閩臺中小學生八閩文化之旅夏令營,9日在福州馬尾開營。來自臺灣24所中小學近160名師生與70名福建學子將攜手共度為期8天的八閩文化之旅。
  • 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動啟幕
    呂明 攝中新網福州2月24日電 (葉秋雲)作為第十二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天下娘奶回娘家」信俗活動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陳靖姑故居啟幕。圖為信眾護送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回娘家。
  • 兩岸文物藏品首次「合璧」《船政與臺灣》特展
    馬宣 攝《船政與臺灣》特展吸引了兩岸媒體的關注 。 馬宣 攝《船政與臺灣》特展,6月17日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拉開帷幕。. 馬宣 攝   中新網福州6月26日電 (馬宣)由兩岸聯手舉辦的紀念「沈葆楨撫臺140周年——《船政與臺灣》」特展,現正在臺灣臺北、高雄展出。
  • 陸客赴臺個人遊兩周年 閩臺旅遊合作「枝繁葉茂」
    如今,越來越多的福建人已經像張麗莎一樣,選擇臺灣自由行。據統計,廈門開放赴臺個人遊兩年以來,共審批赴臺個人遊申請逾4萬人次。  讓閩臺旅遊業界樂見的是,赴臺個人遊的實施加速推動閩臺旅遊雙向往來。2012年8月,繼廈門之後,福州啟動赴臺個人遊,同時赴金馬澎個人遊範圍擴大至海西19個城市。2012年,經福建口岸赴金馬澎和臺灣本島旅遊的人數突破2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 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
    (臺海觀瀾)信俗文化牽起「兩岸一家親」中新社福建寧德1月7日電 (記者 葉茂)在福建,媽祖、陳靖姑、閩王、開漳聖王等眾多與臺灣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信俗文化,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的橋梁與紐帶。目前,全球陳靖姑信眾達1.2億人,尤以福建與臺灣為多。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的宮廟有500多座,配祀的宮廟有3000多座,信眾逾千萬人。黃光輝說,每年到祖廟進香祈福的臺灣信眾越來越多,2019年有登記的臺灣團隊就有120多個,共計1萬餘人次。
  • 馬尾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21日開街
    21日,記者一步入馬尾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股濃濃的船政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舞臺上,一群舞者且歌且舞,化身勇敢的水手,盡展「闖海」風採,生動詮釋了船政人敢闖敢拼的精氣神。街區位於中國船政文化城中心地帶馬限山公園區域內,串聯起船政格致園與馬尾造船廠區域福建船政建築群(輪機車間、繪事院、鐘樓),使整個船政文化景區形成統一整體。21日10:00,隨著「萬年清」汽笛鳴響,馬尾船政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正式開街,前來參加開街儀式的市民紛紛讚嘆:「開街儀式別出心裁,太有儀式感了!」
  • 閩臺中小學生展開八閩文化之旅
    信息 閩臺中小學生展開八閩文化之旅 2016-07-1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福州7月15日電 (林春茵)第四屆閩臺中小學生文化之旅夏令營
  • 福建佛協副會長說訪臺:加深閩臺佛教界法誼
    福建佛協副會長說訪臺:加深閩臺佛教界法誼   中新社福州3月13日電 題:福建佛協副會長說訪臺:加深閩臺佛教界法誼  作者 劉可耕 李棟財  15日,一個福建佛教界代表團將前往臺灣參加「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增伽論壇」,展開為期一周的閩臺佛教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