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物藏品首次「合璧」《船政與臺灣》特展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兩岸文物藏品首次「合璧」《船政與臺灣》特展
2014-06-26 17:55: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福州市副市長、馬尾區委書記林飛一行參觀考察臺北上引水產市場。 馬宣 攝

《船政與臺灣》特展吸引了兩岸媒體的關注 。 馬宣 攝

《船政與臺灣》特展,6月17日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拉開帷幕。. 馬宣 攝

  中新網福州6月26日電 (馬宣)由兩岸聯手舉辦的紀念「沈葆楨撫臺140周年——《船政與臺灣》」特展,現正在臺灣臺北、高雄展出。福州馬尾區委宣傳部26日對外披露,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提供的一批船政文化老照片、船政學堂學生畢業證和航模等文物藏品,在此次特展上與臺灣方面相關文物及藏品首次「合璧」,集中與臺灣公眾見面。

  此次特展也開創了船政文化交流首次進入臺灣南部的先河。福州市副市長、馬尾區委書記林飛帶領參展團於16日至20日赴臺參加了該特展活動。

  馬尾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次特展旨在紀念「沈葆楨巡臺140周年」,緬懷沈葆楨等船政先賢經營臺灣的艱辛與成就,並共同續寫船政文化歷史,以進一步加深臺灣民眾對中國船政發展歷史的了解。

  該特展展品共分船政老照片、學生畢業證書和航模三部分。特別是,上述三部分兩岸文物及藏品的珠聯璧合,較完整地續寫了中國船政文化的發展歷史,而且其在臺灣的聯袂亮相,進一步增進兩岸人民的了解和情感。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牽頭組織的本次特展,分別於6月17日—9月15日與海軍軍官學校校友文教基金會聯合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於6月20日—7月20日與張榮發基金會聯合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展出。

  在這次特展上,原海軍軍官學校新老校友奔走相告,校長伍世文、葉昌桐上將,以及臺灣「海軍」鄭本基、歐陽良「中將」,宋炯、張宗仰、史忠義、朱德穩「少將」等匯聚展覽,青絲堆雪,思昔撫今,同尋海軍船政之根。

  沈葆楨在臺灣的第六代後人沈呂汀、沈呂百、沈冬,也與大陸的第六代後人沈丹昆由特展而相聚於寶島,共緬先祖沈葆楨保臺建臺之豐功偉績。

  通過此次特展,沈葆楨一個半世紀之前的海洋意識得到了兩岸認同。林飛在應邀為高雄科技工藝館題字留言中寫道,「通過船政與臺灣展,讓兩岸民眾加深兩岸一家親的認識,深化對海洋意識、海權意識的認識。」

  林飛表示,將加大船政文化建設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儘快在福州建立沈葆楨紀念館,出版《沈葆楨傳》等系列叢書,讓沈公在中國近代發展中對民族復興、保臺建臺、海洋意識和海權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得以擴大。

  訪臺期間,林飛一行考先後考察了高雄港、中信造船公司、統一企業總部、清祿企業總部、中華映管企業總部、新竹科技園、松山文創園、上引水產企業以及大陸進島企業中建(海峽)臺北分公司等,與他們就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開展「以臺引臺」及借鑑和引進新型經營模式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完)

相關焦點

  • 兩岸聯手首次在臺展出船政文物藏品
    兩岸聯手首次在臺展出船政文物藏品 2014-06-16 18:29: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福州6月16日電 (於千)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提供的一批船政文化老照片、船政學堂學生畢業證和航模等文物藏品16日啟程赴臺展出。
  • 「福建船政」特展臺北揭幕 珍貴文物首次亮相臺灣
    中國臺灣網12月23日臺北消息   為期六個多月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臺灣特展22日下午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揭開帷幕。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
  • 兩岸合辦《船政與臺灣》特展
    人民網臺北6月20日電(記者吳亞明、尹曉宇)今天上午,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和臺灣張榮發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船政與臺灣》特展,在臺北的長榮海事博物館開幕。 為期1月的本次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介紹1874年6月沈葆楨撫臺期間及其繼任的船政大臣、船政畢業生等,在臺開山闢路、興辦義學、發展經濟等奠定臺灣近代化基礎的史實,以及船政系列學校學生活躍在臺灣各行各業,參與經濟建設的歷史業績等。 福州市副市長林飛致辭時表示,在沈葆楨巡臺140周年時舉辦這次活動,旨在讓更多臺灣民眾了解船政文化,並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
  • 福建交流團今赴臺 兩岸首次聯辦船政展將揭幕
    20日上午,由福州市政協副主席陳今明帶領的福建船政文化赴臺展覽交流團啟程赴臺。  備受海峽兩岸共同關注的福建船政文化展,22日將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揭幕。  福州市政府新聞辦人士對記者稱,此次船政文化展由臺灣長榮海事博物館與福州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在臺展出9個月時間,這是兩岸首次在臺聯辦福建船政文化展,也是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
  •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臺北首次舉辦「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 2008年01月19日 0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月十八日下午,「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在臺北舉行。    一月十八日下午,首次在臺北舉辦的「臺灣民俗文物大觀」特展進行預展,一位觀眾對特展中「閩南寢室」的洞房內裝飾布置頗感興趣,用數位相機仔細拍攝。
  •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特展在臺北舉辦
    「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特展在臺北舉辦 2010年12月24日 08:1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福建船政赴臺特展側記:一條船承載強國夢
    福建船政赴臺特展側記:一條船承載強國夢 2010年12月23日 14:1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在臺北開幕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楊慧 劉斐)為促進兩岸集郵交流、擴大集郵業務合作,由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與中華郵政公司郵政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14日在臺北開幕。自2013年以來,「海峽兩岸珍郵特展」每年輪流在兩岸舉辦。
  • 臺海觀瀾:福建船政文化赴臺辦展延續閩臺前緣
    中新社福州12月21日電 (記者 羅欽文)首次由海峽兩岸聯合在臺舉辦,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兩岸福建船政先賢后裔、船政學堂校友相聚臺北,將使22日下午在臺北揭幕的「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展覽備受矚目。
  • 當事人講述《富春山居圖》合璧背後故事
    他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講述了這幅傳世名作分處兩岸60餘年後實現首次合璧展出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謀劃合璧楊建新介紹,與目前仍分藏兩岸的《四庫全書》、「三希帖」相比,《富春山居圖》是唯一一件文物分處海峽兩岸的稀世珍品,而它問世後的600多年裡發生的傳奇故事,更賦予了它額外的價值和意義。
  • 大連市民營博物館首次受邀入臺灣科教館特展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12月18日,大連金石灘生命奧秘博物館以中國民營博物館身份,首次受邀於臺灣科教館進行《深海巨怪》特展,也是我市民營博物館首次與臺灣科教館進行學術及文化交流。如此之多的體型巨大、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展品,堪稱是國內陳列展覽中的首創,將給臺灣地區的觀眾帶去一個近距離的真實海洋生物世界。  本次展覽是臺灣科教館首次引入大陸民營博物館展品進行展示,也開創了我市博物館與臺灣科教館交流的先河。  據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教授介紹:這次與臺灣科教館合作,積極促進了兩岸科學與文化的交流,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
  • 福建船政赴臺辦展幕後故事:同舟共濟 共襄盛舉
    23日,「福建船政——清末自強運動的先驅」在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正式開展,這是福建船政首次在一水之隔的臺灣舉辦大型展覽。170多件福建船政文物及其他展品首次亮相臺灣,得益於海峽兩岸「船政人」的共同助力。  2009年5月,福州馬尾船政文化管理處主任黃有鋒隨同馬尾經貿文化代表團在臺灣參觀了臺北長榮海事博物館。
  • 金身"合璧"兩岸情 見證河北北齊釋迦牟尼佛像高雄"身首合一"
    原標題:金身「合璧」兩岸情   5月23日,臺灣高雄佛光山星雲大師(右)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會長勵小捷出席「金身合璧 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佛首捐贈儀式」。新華社發   5月23日上午,臺灣高雄佛光山,久旱逢甘霖,滿眼綠意。
  • 祭侄文稿被臺北故宮借展日本引爭議,為何難來大陸
    兩岸對這些『南遷』文物的所有權歸屬上原有分歧。臺灣方面擔心他們的藏品到大陸展出可能會遭扣押,一直要求內地制定『司法免扣押』法規才肯借出文物」。所謂文物「司法免扣押」,季濤解釋,主要是保障擁有爭議文物的博物館,在相關文物赴外展出時,不會受到司法追訴或扣押,確保外借文物能安全返回。美國、英國、日本等國曾籤訂了「司法免扣押」條款,但大陸至今沒有制定這一條款。
  • 《臺灣鴻禧美術館藏品系列展》在武漢展出(圖)
    《臺灣鴻禧美術館藏品系列展》在武漢展出(圖) 2008年12月02日 18: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鴻禧美術館藏品系列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展。作 者:張暢   中新網12月2日電 享有「臺灣小故宮」之稱的臺灣鴻禧美術館的館藏珍品,於2008年12月2日至2009年7月31日在湖北省博物館展出。此次系列展共有展品326件(套),展覽分四部分,其中書畫展的展品包括文徵明、八大山人、「清初四王」以及近現代著名繪畫大師的作品。
  • 跨年特展裡的祥瑞、名跡、文物以及畢卡索的紙
    」特展呈現南北朝造像的「益州風範」; 在北京,國家博物館的考古大展、紅樓文化展、首都博物館的「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在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巨幅名畫」與「四方來朝——職貢圖特展」等均極具看點。
  •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組圖)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組圖) 2014年07月29日 10:55:59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相聚一堂 共論船政文化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26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福州召開。來自兩岸17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圍繞船政與兩岸共同抗敵禦侮的主題展開研討。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賀信中指出,抗敵禦侮、臺灣光復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記憶。
  • 「大秦文化特展」為臺灣民眾帶來豐盛視覺盛宴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臺北訊 5月6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與甘肅省文物信息數據中心承辦的「大秦文化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隆重開幕。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甘肅省文物局副局長肖學智、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何傳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館長陳訓祥,以及臺灣各界人士共3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
  • 通訊:「左營」聯結兩岸 馬尾船政文創打造「小臺灣」
    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中新社福州4月14日電 題:「左營」聯結兩岸 馬尾船政文創打造「小臺灣」  作者 林春茵 劉可耕  300年前,清政府在馬尾亭江鎮閩安設左營、右營水師,並赴澎湖列島、高雄等地駐守。時至今日,臺灣高雄仍留左營,亦為海軍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