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外國人在瓊創辦熱帶海南英文網 6日將暢談海內外創業歷程

2020-12-13 環球網

專題:海南籍島外創業精英暨海歸、外國人 在瓊創業精英高級分享會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 月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12月6日,一次本土精英與國際精英同場「論劍」的創新創業峰會蓄勢待發,「海南籍島外創業精英暨海歸、外國人在瓊創業精英高級分享會」將迎來兩位外國人在瓊創業團隊代表——熱帶海南英文網執行長派屈克?奎因(愛爾蘭人)、熱帶海南英文網總編輯喬西·索羅堅(加拿大人)。4日,南海網記者專訪了二位外國創業精英,與他們一起,對赴瓊創業的歷程與體會進行了回顧。

派屈克·奎因:分享中外創業經驗 向西方推介美麗海南

目前擔任熱帶海南英文網執行長的Patrick Quinn 派屈克·奎因,是該網站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同時也是目的地營銷專家、攝影師。奎因先生祖籍愛爾蘭,早年供職於歐洲多家化工、醫療企業,從事質量控制和項目管理。

奎因先生旅居海南7年,深入了解海南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並於2015年初創辦Tropicalhainan.com,面向歐美人士提供關於海南的商務、文化、旅遊資訊,致力於海南國際旅遊島和商務目的地的海外形象推廣,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官網高級顧問。

「我開始創建熱帶海南英文網的時候,是因為在網站這個平臺可以著手我感興趣的項目。」奎因先生告訴記者,起初,海南的英文資訊是非常有限的,外國人很難找到相關及時更新的商業旅遊信息。熱帶海南英文網應運而生,運用英特網與西方社交媒體向世界展示美麗的熱帶海南島。

據奎因介紹,不同於其他海南英文網,熱帶海南英文網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全西方視角的海南島,同時,也是一個東西方互通有無的平臺。奎因說到:「作為西方人,我們了解西方人的需要及期待。」

「我們準確地根據西方人的不同需求定位市場,知道如何向熱愛戶外的澳大利亞人推廣海南的高爾夫、衝浪、徒步;向荷蘭人推廣他們喜愛的露營假期;向德國人推廣公路旅行;把海南的本地文化旅遊推介給美國人等。」 奎因如是說。

對於網站目前所傾力打造的平臺,奎因介紹道:「我們積極展示海南島的美,那些被匆忙的人們遺忘的原始美。同時,我們也積極宣傳本土專業的企業、聯繫西方資源、協助他們走向世界。」

奎因表示,通過不斷地正面積極地推廣積累,熱帶海南英文網讓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了海南島、了解了海南島、對海南島有了好印象、贏得良好的聲譽。他說:「這是一個需要堅持積累的過程,熱帶海南英文網腳踏實地地助力海南島國際旅遊島的發展。」

對於即將舉辦的分享會,奎因也表達了極大的期待,他說:「我將會與大家分享的是海外網際網路市場推廣、西方社交媒體、海外電子郵件推廣,以及我在歐洲與中國的創業經驗。」

「期待與大家互相學習,及相互合作的機會。分享會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希望可以有更多信息共享,了解其他創業者的創業智慧,也期待有合作的機會。」奎因滿懷期待地說到。

喬西·索羅堅:為西方人帶來「海南體驗」 對比海外情況暢談創業

另一位外國人在瓊創業團隊代表——熱帶海南英文網總編輯Josh Sorochan喬西·索羅堅,來自加拿大。目前負責與公司目標和編輯方向相一致的編輯團隊合作創建項目,同時負責協調管理員工工作,保證項目的按時完成。

在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喬西表示,自己剛到海南時很快就意識到所遇到的麻煩是沒有英語語言解決辦法的。他說:「由於關於海南旅遊、生活、商業、文化的英語信息匱乏,很快我就加入了熱帶海南英文網的隊伍,網站為西方人提供準確可靠的海南相關英文資訊,為在島內生活的外國人提供及時更新的英文信息,為他們融入島內生活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島外、國外的外國人展示了海南島的美。」

據喬西介紹,網站由歐洲人與北美人管理與運營,旨在為西方人帶來非凡的「海南體驗」。喬西說到:「網站創建需要大量的優質信息資源,我們希望獲取更多關於海南的英文信息,得到企業機構、政府部門的關注與支持,共建海南國際旅遊島。」

對於6日的分享會上自己將會與其他嘉賓一起分享哪些內容,喬西表示:「我將主要分享『互聯+』時代,作為外國人在海南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結合我自己在海南創業、生活的感受。同時,對比加拿大的情況來與大家展開聊一聊」。

相關新聞>>>

12月6日來海口聆聽瓊籍島外創業精英和海歸精英如何創業

連線四位島外瓊籍嘉賓:歸鄉之心似箭,非常期待6日的分享會

相關焦點

  • 倆外國人在瓊創辦熱帶海南英文網 6日將暢談海內外創業歷程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 月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12月6日,一次本土精英與國際精英同場「論劍」的創新創業峰會蓄勢待發,「海南籍島外創業精英暨海歸、外國人在瓊創業精英高級分享會」將迎來兩位外國人在瓊創業團隊代表——熱帶海南英文網執行長派屈克•奎因(愛爾蘭人)、熱帶海南英文網總編輯喬西·索羅堅(加拿大人)。
  • 南海網攜手熱帶海南英文網 向世界發出「海南聲音」
    籤約現場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6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周靜泊陳麗娜)6月20日,南海網與熱帶海南英文網在海口共同籤署了合作協議。今後,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優勢,攜手打造並刊載更多關於海南的精品英文內容,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了解海南的文化、旅遊與風土人情,在海南發現商機。
  • 海南新設園區吸引東協及臺港澳青年來瓊創新創業
    駱雲飛 攝 中新社海口12月28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政府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海南生態軟體園建設中國(海南)–東協及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園(簡稱東創園),給予一系列支持政策,引進東協及臺港澳青年來瓊創新創業。
  • 海南解答在瓊外籍人才就業創業問題:政策送上門 服務心貼心
    海南日報海口12月9日訊 (記者李磊)近日,省委人才發展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給在瓊外籍人才送《海南自由貿易港外籍人才服務保障系列政策問答》(以下簡稱《政策問答》)上門活動,進一步顯現海南自貿港尊才愛才、求賢若渴、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在瓊外籍人才幹事創業活力,獲得了廣大在瓊外籍人才的一致好評。
  • 海南周刊|中國熱帶農業科研先驅:「農痴」韓宗浩
    作為海南最早的一批農學家,韓宗浩懷抱赤子之誠,傾盡一生心血,投身到海南熱帶農業的開創實踐中,為橡膠成功北移作出貢獻,推動海南成為全國水稻育種基地。海南地處熱帶北緣,雖有光、熱、水氣候資源全國最豐之優,亦有寒、風、旱、澇災害之劣。經歷幾代農業科學家及廣大農技工作者的艱辛努力,在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後,海南的熱帶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韓宗浩先生,就是其中第一代的開拓楷模。
  • 海南周刊| 中國熱帶農業科研先驅:「農痴」韓宗浩
    文\韓中元  1976年5月31日,我國熱帶農學家、原海南熱帶農業研究所副所長韓宗浩先生追悼會在海口舉行。作為海南最早的一批農學家,韓宗浩懷抱赤子之誠,傾盡一生心血,投身到海南熱帶農業的開創實踐中,為橡膠成功北移作出貢獻,推動海南成為全國水稻育種基地。  海南地處熱帶北緣,雖有光、熱、水氣候資源全國最豐之優,亦有寒、風、旱、澇災害之劣。
  • 從瓊A到瓊F——海南各地市名稱由來及歷史沿革簡要
    海南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暖熱,雨量充沛。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常住人口944.72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8.9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507元。
  • 來瓊工作外國人分為ABC三類 海南實行分類服務和管理
    《辦法》的制定,旨在進一步規範來海南工作外國人的服務和管理,切實維護外國人及其聘用單位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本省人才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大力吸引各類急需緊缺的外國人才,不斷加大開放力度,穩妥有序推進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 「兩岸夫妻」在瓊創辦寶島夜市集 新潮且有「煙火氣」
    「兩岸夫妻」在瓊創辦寶島夜市集 新潮且有「煙火氣」 2020-07-18 09:28:18  將夜市取名為「寶島夜市集」,是因為許正章和妻子詹夏莉分別來自臺灣島和海南島,他們在上海因工作相識、相戀、共同打拼,後又為了照顧家庭回到海南,上演了一段「婦唱夫隨」的愛情佳話。此外,夜市不僅集合大陸各地美食,還引進多家臺灣知名小吃。  寶島夜市集面積近4000平方米,分為特色小吃區、餐酒吧區、文創商品區、早安巷、全日藝文廊、周末市集等經濟功能區。
  • 【改革開放看海南】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熱帶森林覆蓋率高達99%
    中國江蘇網11月25日海口訊(記者 童金德)今日上午,「改革開放看海南」2018年全國融媒體採訪團走進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採訪團一行對園區植被的高覆蓋率以及海南優越的生態環境大加讚賞,也對企業保護動植物和科普教育事業的努力表示肯定
  • 教師節特刊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立足海洋 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卓越 攝■ 容朝虹 易建陽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前身是瓊州學院,在近7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持為海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服務的辦學宗旨,走出了一條自強自立的發展道路,被譽為「海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的搖籃」。
  • 在瓊外國人:抗疫期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烈責任感和強大凝聚力
    在瓊外國人的戰「疫」故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許多人不得不待在家裡,生活在海南的外籍人士也不例外。在這段突然延長的假期裡,他們在日常瑣碎中找樂子,重新發現生活的意義。他們盡己所能,與海南人一同並肩抗「疫」。由於他們的參與,海南抗擊疫情中有了一股暖暖的國際溫情。
  • 6月6折 去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看熊貓啦!
    6月6折 去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看熊貓啦!6折仲夏六月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等您來探索海野別出一格各類猛獸自然散養遊人驅車在車行猛獸區內穿行隔著車窗看獅子互相嬉戲看黑熊和你揮手
  • 在瓊外國人的抗疫故事:有任何物資需要,請告訴我
    在瓊外國人的抗疫故事■ 本報記者 王玉潔2月21日,海南大學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280份雞肉三明治和石鍋拌飯。這份禮物由韓裔美國朋友全大衛送出,理由很簡單,他想請「宅」在宿舍的學生們吃頓飯。連日來,海南外事部門通過「海南外事」「海口外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了英語、俄語、日語、韓語、西班牙語、漢語等6種語言的疫情防控知識。海南大學愛爾蘭籍教師布萊恩·法雷爾成了小小「傳播官」,總是第一時間把中國的疫情防控進展同遠方的親友分享,打消他們的顧慮,增強防疫信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澳門14家媒體來瓊採訪交流
    「本次澳門主流媒體到訪海南,其陣容堪稱『豪華』,其規模已創澳門記者團訪瓊歷史之最,」省外事僑務辦(省港澳辦)主任王勝向記者透露,澳門主流媒體採訪團成功大規模訪瓊,離不開省委、省政府及中聯辦的大力支持。王勝說,上個月,在海南省代表團訪問澳門期間,省長劉賜貴向中聯辦提出,邀請澳門主流媒體實地採寫我省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以及省內各項特色產業。
  • 海南周刊丨人文美談穿越瓊浙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編者按  12月1日,「2020《海南周刊》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浙文化對話會」在海口召開。  海南與浙江的歷史文化淵源,源遠流長,水乳交融。  對於海南島黎族先民的來源,學術界至少有三種說法,其中就有來自浙江河姆渡之說;早在西漢時期,就有浙江會稽人孫幸、孫豹父子先後出任珠崖郡守;北宋就有浙江商人來瓊貿易沉香的記載,南宋道家金丹派南宗創始人張伯端也是浙江籍人士,南宗五祖則是海南籍道人白玉蟾;明初瓊山教諭趙謙是浙江餘姚人,對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勃興,貢獻巨大……  海南島不只是浙江文化的承接地,對浙江也有反哺和輸出
  • 我省全方位解答在瓊外籍人才就業創業熱點問題
    我省全方位解答在瓊外籍人才就業創業熱點問題政策主動送上門 服務人才心貼心本報海口12月9日訊(記者 李磊)近日,省委人才發展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給在瓊外籍人才送《海南自由貿易港外籍人才服務保障系列政策問答》(以下簡稱《政策問答》)上門活動,進一步顯現海南自貿港尊才愛才、求賢若渴
  • 瓊僑歌謠,出海傳鄉音(僑界關注)
    2007年,瓊僑歌謠入選第二批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瓊僑與故鄉聯結的紐帶。日前,第十六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在海南三亞舉行。大會歡迎晚宴上,由馬來西亞表演團隊帶來的瓊僑歌謠,再次用海南鄉音喚起各地瓊籍華僑華人的共同記憶。有鄉音才有鄉情「阿公赴南洋,阿婆把家當。
  • 俄羅斯塔斯社關注海南抗疫情況 半個月刊發25篇俄文、英文疫情報導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2月6日消息(記者 周靜泊)近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中國出現並蔓延,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一直密切關注海南抗擊疫情的情況,截至2020年2月5日,共刊發了25篇俄文、英文相關報導,其中7篇報導由南海網、海南國際傳播中心供稿,1篇報導由海南日報供稿。
  • 海南十名返鄉大學生分享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故事
    我199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專業,先後在北京高校任教、創辦企業。2017年,我回鄉成立澄邁慧牛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貧困戶一起發展小黃牛產業。目前我們的團隊共有16人,其中返鄉大學生10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2人,大專6人)。  近年來,我們的合作社從小到大,發生了幾大變化:一是脫貧幫扶從定點幫扶到輻射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