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都知道寶寶到了八個月左右,要開始適當進食肉類輔食。
可是肉類的味道偏濃,加上韌性大,讓不少的寶寶不愛吃肉,反而偏愛吃蔬果輔食。
其實肉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能夠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胺基酸,所以寶寶不愛吃肉,媽媽也要想辦法讓寶寶吃肉。
當然,媽媽如果將這些肉類換一種製作的方式,韌性大的肉食也變成鬆軟可口的美味輔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媽媽要選擇好肉類,通常味道偏淡的肉類當屬豬肉,而豬肉中的瘦肉蛋白質的含量高,適合寶寶消化和吸收。
同時,肉類在製作的時候,寶寶的牙齒還沒有長全,媽媽可以將豬肉剁碎或者煮爛,這樣有助於寶寶進食。
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製作這道蘆筍肉丸,韌性剛好,方便寶寶咀嚼,同時製作方式簡單,媽媽輕鬆學會呢!
蘆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加上具備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補充寶寶體內所需的營養成分,搭配胡蘿蔔和土豆,讓肉丸變得更加美味,同時選擇豬裡脊,肉質鮮嫩營養,讓寶寶更加愛吃。
跟著廚工爸爸做輔食
蘆筍肉丸
食材列表和月份
參考月齡:9M+
操作時間:35分鐘
蘆筍:30克
胡蘿蔔:20克
土豆:50克
豬裡脊:30克
生粉:20克
食材分量只代表製作量,不代表寶寶添加量
詳細步驟分解
土豆去皮切成厚片,再切成碎丁,這樣更容易煮爛和打成泥。
豬肉切成薄片,放上幾片生薑去腥,放置備用。
起鍋燒水,蘆筍焯水2分鐘,撈起。
再倒入土豆和胡蘿蔔,煮5分鐘即可撈起。
蘆筍手動去掉皮,這樣口感更加鮮嫩,方便寶寶咀嚼。
將蘆筍和胡蘿蔔切成碎丁。
»月齡小的寶寶可以剁碎一些,方便咀嚼。
往料理杯中加入土豆碎丁、豬肉薄片和生粉。
開啟料理杯,打成肉泥後倒出來。
在碗裡加入蘆筍和胡蘿蔔,加少量的香菇粉和核桃油調味。
用筷子將其攪拌均勻,鍋攪拌一下增加肉泥勁道。
肉泥倒進裱花袋中,起鍋燒水,水開擠入肉丸。
當肉丸全部浮起來,再煮3分鐘即可出鍋。
這份香噴噴的蘆筍肉丸就完成,裡面有營養豐富的豬肉和胡蘿蔔,搭配口感清甜的蘆筍,打造這份蔬菜和肉類相結合的肉丸,寶寶舔著手指還要吃肉呢!這下子媽媽再也不擔心寶寶不吃肉沒營養了。
廚工爸爸做輔食經驗總結
●選擇肉類時,媽媽選擇豬裡脊,肉質鮮嫩特別適合寶寶咀嚼。
●豬肉切片放上生薑,有助於去腥闢味。
●肉泥擠出來的時候,可以搭配湯勺輔助,這樣肉丸容易成型。
知識拓展
寶寶不愛吃肉,通常的原因就是肉類的味道腥,所以媽媽在製作肉類輔食,一定要去腥闢味。
比如製作肉湯輔食,媽媽可以將肉類用熱水焯一分鐘,幫助去掉肉質裡的腥味。
同時在製作肉類,媽媽可以將肉類剁碎,這樣的肉類輔食,方便寶寶咀嚼和消化。
你家有愛扔東西的調皮寶寶嗎?快來評論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