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產能置換新辦法落地 2018年鋼企兼併重組有望提速

2020-12-25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月10日訊(記者 李春暉)「建設爐子、就須置換」「等量置換調整為減量置換」……工信部近日出臺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對鋼鐵產能置換的範圍、類別、比例、時限等都進行了從「嚴」規定,杜絕個別企業打「擦邊球」、變相新增產能的現象。

  同時,新辦法重申了產能置換的市場化原則,並且理順了建設方、出讓方和政府部門的權責關係,更便於企業之間圍繞產能進行「交易」。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將有望提速。

  對於建設產能:

  「全覆蓋」式推行減量置換

  在2015年時,工信部曾經出臺過《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老辦法」),但實施以來,產能置換工作存在置換範圍不清晰、置換比例執行不嚴格等問題,不少企業「鑽空子」新增產能。

  為避免個別項目逃避置換,切實做到嚴禁新增產能,工信部近日出臺了新辦法,對置換範圍、比例、拆除時間、公示等都進行了詳細規定。

  在置換範圍上,新辦法提出無論建設項目屬新建、改建、擴建還是「異地大修」等何種性質,只要建設內容涉及建設煉鐵、煉鋼冶煉設備,就須實施產能置換,即「建設爐子、就須置換」。

  在置換比例上也更加嚴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置換比例繼續執行不低於1.25:1的要求,其他地區則由老辦法中的「等量置換」調整為「減量置換」,同時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執行更嚴格的置換比例要求。

  等量置換是指建設產能等於退出產能;減量置換是指建設產能小於退出產能;置換比例是指退出產能與建設產能之比。

  新辦法還提出了「兩個時限」:產能置換方案公告的時間要求在項目備案前,沒有完成公告新項目不能備案,更不得動工建設;用於置換的設備要在新項目投產前拆除到位,產能置換方案中應退出的設備沒有拆除到位時,新項目不得點火投產,包括試生產。

  對於退出產能:

  「1個必須」+「6個不得」 杜絕 「數字遊戲」

  在以往的產能置換工作中有玩「數字遊戲」的現象。「一些地方、企業打政策『擦邊球』,將已經列入去產能任務的或是地條鋼取締範圍的產能,再用於置換新產能,導致產能『越減越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中國網財經介紹。

  為杜絕這一現象,新辦法對可以用於置換的產能提出了「1個必須」和「6個不得」。

  「1個必須」是指用於產能置換的冶煉裝備須是國務院國資委、各省級人民政府2016年上報國務院備案去產能實施方案的鋼鐵行業冶煉裝備家底清單內的冶煉裝備,和2016年及以後合法合規建成的冶煉設備。「就是說合規的、已經通過審批的產能,才能用於置換。未經審批私自建的,哪怕設備、技術符合標準,也不能用於置換。」王國清稱。

  「6個不得」則是指用於產能置換的產能不得為:列入鋼鐵去產能任務的產能、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地條鋼」產能、落後產能、在確認置換前已拆除主體設備的產能、鑄造等非鋼鐵行業冶煉設備產能6類產能。

  推行「1個必須」和「6個不得」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嚴禁新增產能。

  「十三五」的前兩年,我國鋼鐵完成去產能超1.15億噸,「十三五」1.5億噸的去產能上限目標已經完成了超七成,但是「行百裡者半九十」。「前期的去產能工作中,一些違規產能、落後產能被淘汰掉,這些相對來說好做一些。後續到了轉型升級優化階段,就需要企業拿出真本事。未來去產能工作會越來越艱巨。」王國清表示,「相關規範和監督措施必須到位,避免死灰復燃。」

  遵循市場化原則 行業兼併重組有望提速

  在「建設爐子、就須置換」和「1個必須」、「6個不得」的要求下,鋼鐵企業若想擴大規模、提升競爭力,就需要與其他企業進行產能置換,並給予相應經濟補償。

  新辦法提出產能置換要按照市場化原則,由建設方和出讓方自願協商達成一致後主動提出申請。「6個不得」中的「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不得用於置換」,也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市場化產能置換的公平性。

  新辦法還理順了建設方、出讓方和政府部門的權責關係:退出設備的企業是按期拆除置換設備的實施主體,是獲得經濟補償或新項目潛在收益等權益的受益主體;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是產能置換方案的審核主體,是監督置換設備拆除到位的責任主體;跨省產能置換中,出讓方所在地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所屬中央企業)是監督本省內(本企業內)置換設備拆除到位的責任主體。

  「2018年鋼鐵行業兼併重組肯定會提上日程。後去產能時代,企業盈利增長不會再滿足於去產能帶來的行業整體提升,而是會追求自身競爭力的提升,產業集中度會向60%發展。」王國清表示。

  「產業集中度60%」是工信部在《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時前十家鋼鐵企業要達到的目標。而2015年時,前十家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只有34%。

  事實上,2018年伊始,已經有鋼鐵企業披露了兼併重組的最新進展。1月2日,東北特鋼集團旗下撫順特鋼發布公告稱,錦程沙洲(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為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對東北特鋼的重整收購已經通過了國防科工局、商務部反壟斷局及證監會的相關審批。

(責任編輯:王擎宇)

相關焦點

  • 新一輪「去產能」周期開啟 鋼鐵企業如何「煉就金身」
    摘要 【新一輪「去產能」周期開啟 鋼鐵企業如何「煉就金身」】一邊是新一輪去產能工作加速推進,一邊是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啟動更新,今年上半年經營有所改善的鋼鐵行業,正迎來新一輪政策洗禮,鋼鐵企業如何應對行業變化?
  • 鋼鐵行業策略報告:供給優化漸入佳境,需求轉化迎來新周期
    行業內兼併重組增加,產業集中度有加速提升趨勢2019 年以來,鋼鐵行業兼併重組項目增多,中國寶武接連重組馬鋼、重鋼、太鋼,河北 敬業先後在國內收購雲南安寧永昌、廣東泰都鋼鐵;北京建龍集團收購山西文水海威、寧夏 申銀特鋼,德龍控股收購新天鋼,遼寧方大收購四川達鋼。產業集中度有加速提升趨勢。
  • 唐山去鋼鐵產能推重磅整合 豐南城區鋼企搬遷新建380億項目
    唐山市鋼協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次搬遷的相關事項早已確定,屬於產能置換,聯合重組也將進一步淘汰產能,推動產業升級。不過,在一位鋼鐵分析人士看來,新建廠區將耗費大量資金,而不景氣的大環境,極有可能讓企業背負沉重債務,對企業來講不一定就是好事。
  • 蘭格研究:2019年國內鋼鐵市場回顧及2020年展望
    2020年鋼鐵行業運行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回暖疊加貿易摩擦緩解,鋼材出口有望止降;置換產能集中投產將給市場帶來供應壓力,鋼鐵市場將呈現寬平衡格局,鋼鐵市場價格中線將繼續下移,鋼鐵企業利潤將進一步下滑。
  • 武安四家鋼企重組整合成立河北銘鑌鋼鐵有限公司 減量置換建設600...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世界金屬導報社記者獲悉,河北銘鑌鋼鐵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3億元,由新金鋼鐵、文安鋼鐵、烘熔鋼鐵、永誠鑄業4家鋼企共同組建,標誌著武安市鋼鐵企業整合重組又邁出堅實一步。
  • 鋼鐵行業的「冬天」來了 但並不會太冷
    他所說的不會太冷,指的是並非像四年前行業深處「寒冬」時的那樣:鋼鐵去產能歷經數年未減反增,中國鋼鐵產能近12億噸,國內鋼需量僅7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67%。2015年,鋼價下跌之慘創世紀新低,行業全線虧損,中鋼協會員企業虧損645億元,虧損面達50.5%。企業陷入越生產越虧損怪圈。
  • 沙鋼永興併購重組匯鑫、博盛、安陽新普鋼廠!安陽11家鋼廠變4家
    當時小編也膚淺的以為只是個環保收官之年,環保只是個環保,但當河南環保這一輪組合拳之後,才露出了水面之下的河南鋼廠兼併重組大戲。在近期河南嚴厲的環保政策之下,11月底,市場傳出安陽匯鑫鋼鐵,安陽博盛鋼鐵,安陽新普鋼鐵,沙鋼永興四家河南安陽鋼廠併購重組,由沙鋼永興收購其他三家鋼廠。
  • 產能過剩行業面面觀 | 信用新形勢下,如何修正鋼鐵企業信用分析邏輯?
    一、近一個周期以來鋼鐵行業信用品質變化情況及未來展望 2016年政策驅動下的去產能有效控制了鋼鐵行業供給,且伴隨經濟周期回升企穩,行業供需格局持續改善。行業經歷了2017年的「鋼強礦弱」、中小產能關停、「地條鋼」出清,景氣度於2017~2018年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 鋼鐵行業加快發展 電爐鋼勢在必行
    2020年,在國家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擴大政府投資等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下,建築等鋼鐵下遊主要行業需求增長,拉動鋼材消費量上升。特別是下半年,房地產新開工及施工面積、汽車產量、船舶產量均有所增長,有力支撐了鋼材消費穩定增長。需求上升也帶動了產量的上漲。《報告》指出,11月中國粗鋼產量為8766萬噸,同比增長8%,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的全球佔比有望達到60%。
  • 《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印發
    》(國發〔2013〕41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要求,嚴禁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現就做好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產能置換工作    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是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
  • 置出鋼鐵資產轉投金融領域 華菱鋼鐵重組方案塵埃落定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次重組其實也為其它鋼企未來發展開拓了新的思路。去年,在鋼鐵行業低迷之時,華菱鋼鐵淨利潤虧損29.6億元,今年上半年,儘管市場環境有所改善,但公司依然虧損了9.4億元。而對於此次華菱鋼鐵的轉型,有多位券商分析師表示,在轉型之後未來業績會出現可持續性的改善。
  • 兩起鋼企破產案最新公示
    2018年8月14日,唐山市豐南區人民法院以(2018)冀0207破申6號裁定受理福建瑞鑫隆貿易有限公司對唐山貝氏體鋼鐵(集團)福豐鋼鐵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申請,並於2018年9月14日作出(2018)冀0207破4號決定書,指定管理人。
  • 關於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6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統籌做好職工安置、「殭屍企業」處置、結構調整、兼併重組、轉型升級等工作,總量性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初顯成效。
  • 鋼鐵航母中國寶武年產鋼突破1億噸!中國鋼企問鼎全球第一
    中國首家億噸鋼企的出現,是中國鋼鐵行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縮影。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產量僅15.8萬噸,不足當時世界鋼產量的千分之一。1996年,中國粗鋼產量突破1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鋼國。到今年,中國粗鋼產量預計將首次突破10億噸,超過全球粗鋼產量的一半。鋼材自給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缺鐵少鋼,發展到目前大部分鋼材品種的完全自給。
  • ...鋼鐵「十三五」規劃或6月出臺 工信部考慮建設一兩家超億噸粗鋼...
    導致鋼鐵行業虧損慘重的「禍首」是產能過剩。而業內普遍認為,「去產能」的解決之道在於提高產業集中度,由寡頭調整自身生產節奏以控制市場供需平衡。4月9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在北京舉行的2016(第七屆)中國鋼鐵規劃論壇上稱,正在編制中的鋼鐵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將「引導兼併重組」作為十大發展重點之一。
  • 「周評」期現共振上漲 鋼市高質量發展的成本前移?
    (廢鋼價格走勢)當前影響廢鋼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1、期螺拉漲帶動現貨 鋼企利潤尚可;2、全國多數鋼企備戰冬儲之時,需求旺盛,廢鋼價格極難打壓;3、資源長期偏緊缺。三、本周重點宏觀及產業信息《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已於近日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 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粗鋼產量有望...
    原標題: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粗鋼產量有望突破10億噸   1、鋼鐵行業
  • 太陽能行業:產能置換政策修訂 光伏壓延玻璃擴產鬆綁
    事件  12月16日,工信部公開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徵求意見。  新版徵求意見稿明確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新建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並公告項目信息,項目建成投產後企業履行承諾不生產建築玻璃。同時要求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產能不能用於產能置換。  評論  1、光伏壓延玻璃產能置換政策修訂落地,符合市場預期。
  • 2020年11月鋼鐵行業大事件
    原標題:2020年11月鋼鐵行業大事件   11月1日,中國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