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七問

2021-01-08 騰訊網

近幾天,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陽的新聞備受關注,許多人擔心治癒出院的病人仍然有傳染性,或者可能再次發病。

不僅如此,假陰性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也提升了抗擊新冠肺炎的難度,甚至有不少專家提醒,新冠病毒很可能無法在短期內被徹底消滅,人類要做好與這種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

假陰性病例是怎麼一回事?出院後再復陽的患者還會傳染給身邊的人嗎?病毒真的無法被徹底消滅嗎?

帶著這些疑問,《南風窗》記者專訪了廣東省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國家傳染病防控專家、「抗非」一等功臣蔡衛平。

他工作的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收治了廣州八成的患者,這裡還是17年前抗擊「非典」的主戰場。

以下是蔡衛平主任的解答。

什麼會導致假陰性病例?

核酸假陰性病例是多個因素造成的。

最有可能導致誤差的就是取樣能否把握好,比如說,病人在鼻咽部、咽後壁有病毒,但是醫生在其他地方取樣就會出現誤差。取樣很關鍵。

檢測方法的問題,不同的試劑之間的標準也不太一樣,結果也會有偏差。

此外,疾病的不同階段,病毒陽性部位也可能不一樣。比如早期的時候,病毒可能局限在上呼吸道,這時候在上呼吸道取樣,檢測出陽性的可能性就更高;再過一段時間可能下呼吸道病毒多了,這時候你可能取痰,核酸檢測陽性的概率就高一點。

所以我們看到,早期的病人,可能是咽拭子陽性、肛拭子陰性,但是到了後期就會出現肛拭子陽性、伴隨咽拭子陰性或者只有肛拭子陽性。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對不同階段病毒有可能躲在不同位置,儘可能地都取樣檢測,然後綜合考慮。同時,為了避免各個實驗室之間的誤差,我們可以多個實驗室用多種不同的檢測試劑去測,還要加強對醫務人員取樣的培訓。

無症狀感染者,算確診病例嗎?

現在全國大約有1000例無症狀感染患者,他們不納入確診病例,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名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沒症狀也沒有肺炎的影像學表現,自然也就不納入肺炎確診病例裡。

其實,如果將診斷名稱改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樣涵蓋的範圍就廣了,這些無症狀感染患者就可以納入進去了。如果改名,以後就要公布兩種數據,一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種是核酸陽性無肺炎的。

在臨床實踐中,這些無症狀感染患者也是需要隔離和報告,只是沒有在確診案例報告裡。並且這些人有可能正在潛伏期階段,正好無症狀階段,臨床中,有一部分無症狀感染患者後來發病轉為確診病例。

無症狀感染也叫隱形感染,在任何一種傳染病裡都可能出現,甚至有一些傳染病出現無症狀感染患者的比例達到80%,有症狀的反而只有20%。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沒法控制傳染源,但是患者一般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所以,一段時間過後,再去給這些患者測試,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有抗體。

此次疫情中的大部分無症狀感染患者都是通過對重點人群,如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才發現的,我們事後通過核酸檢測才測出來,但不能確定他們什麼時候感染,有沒有傳染性。

對於這部分患者,只要能夠發現並嚴格按照病人管理,等他核酸陰轉後再放出去,事後堅持隨訪,其實問題也不大。

事實上,如果他們周圍的人沒事,這就說明這部分患者對其他人影響不大,傳染性不強;反過來想,如果他們的傳染性強,現在的新增發病例數應該不止目前的數量。

治癒後「復陽」需要明確的幾點

出院病人檢測中有14%存在復陽的問題,有人擔心,治癒出院的病人還有傳染性,或者可能再次發病。

從臨床的特徵來看,廣東全省的隨訪病人,沒有一個復陽病人的肺部情況是加重的,從我們醫院的隨訪數據來看,與出院時的CT相比,42%的出院患者肺部吸收好轉,還有42%的人沒變化,也就是說沒加重,但吸收慢一點,剩下的人就是完全好了,肺部已經乾乾淨淨了。

對於復陽問題,現在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

第一,有沒有活病毒,如果有活病毒,肯定是會傳染的。恢復期的這些人,我估計即便他們體內仍有病毒,也是很低的量,不一定能培養出活病毒。

第二,如果培養不出活的病毒,就要看是否能擴出一個完整病毒的基因,如果它能擴出全基因序列,那就說明它應該還是一個完整的病毒,只是我們不知道它有沒有活性。

第三,它根本就擴不出一個完整的病毒基因,就和我們猜測的一樣,只是恢復期排出的殘留片段,如果所有的復陽患者排洩物裡都不能找到完整的病毒,那應該是安全的。目前,疾控中心對出院病人的104個密切接觸者的檢測來看,也沒有發現這些人被感染。

我們現在做的核酸檢測,實際上是一個定性檢測,不是定量的檢測。它只是對病毒強弱程度的一個大概預判,對病毒載量的判斷並不是很準。

從復陽案例的鑑定來看,他們的結果接近陰和陽之間的值會比較多,我們叫灰區,就相當於黑和白之間的一個灰色地帶,通俗的理解,核酸陽性和陰之間應該還有一個可疑陽性,復陽患者的病毒載量大部分應該屬於這個區域。

病毒抗體能持續多久?

至於患者身上的病毒抗體能持續多長時間,目前我們沒有足夠多的時間觀察。就算按武漢最早的病人來算,也就大概2個月的時間,具體能維持多久還需要再觀察。

按照其他傳染病的規律,對於那些可以自限的傳染病,如比較常見的,麻疹、水痘等,患者恢復健康後產生的抗體能抑制住病毒,這種抗體一般可以維持終生,所以我們很少聽說有人會感染兩次水痘。

有些是不能自限的傳染病,感染後就會變成慢性傳染病,如愛滋病,身體的免疫系統都沒法把它清除掉。

如果是急性傳染病,基本好了之後都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維持的時間長的會是終生,短的話也會維持半年以上的抗體。

這次病毒的抗體能維持多久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少有抗體在半年之內會消失的。

在復工復產的時候,有些企業會給員工做抗體檢測,認為員工檢測出抗體陰性,就是安全的。其實對企業來說,廣泛查員工抗體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企業查員工抗體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病毒傳播,為了隔離員工。

抗體檢測可以用於診斷,但不能用於確定是否需要隔離,人只要感染了就會有抗體,但他體內有沒有病毒,有沒有傳染性,和體內有沒有抗體沒關係。

員工有沒有帶有病毒是需要經過核酸檢測,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用抗體檢測來判斷他是否有活的病毒,是百分之百不準確的。

如果只是查出來IgG抗體陽性,只能表示曾經感染過現在沒事了。如果查出IgG、IgM同時陽性,有三種可能,可能是近期感染過,也可能是感染過剛好的恢復期(比如我們現在的隨訪病人),也有可能還帶有病毒。

即便是抗體陰性也有可能是感染狀態,可能是在潛伏期,也可能是在早期。那些剛感染的患者,抗體也可能是陰性的,哪怕是在剛發燒的時候,他的抗體可能還是陰性的。感染幾天以後IgM抗體才會轉陽。

這次抗疫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我認為,最壞的結果就是長期共存,如果長期共存就說明病毒能適應自然界活下來,特別是它能跨季度地活下來,比如說夏天它也能隱藏活下來,到了冬天才出來致病,就好像流感一樣。

其實,這一類型的病毒以前也很常見的,真正自己滅掉的病毒好像只有非典。

在沒有有效的疫苗之前,我們很難把一個在自然界形成的、長期流行的病毒消滅掉,從這次病毒的聰明程度來看,我覺得它能夠長期活下來是大概率的事情,也就是未來長期共存的可能性大,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肺炎病人屍體解剖發現了什麼?

近期公布的兩例屍體解剖結果,這對接下來肺炎治療會有許多幫助。

我們一直覺得病人肺部的滲出物不是很多,這次解剖發現,肺部上會有很多粘液,如果經常用呼吸機去吹,就會使粘液變幹,結成痂堵塞呼吸通道。所以接下來的治療裡,即使聽不見有分泌物的時候,也要考慮用一些溼化、化痰的東西儘可能讓分泌物排出來,避免堵塞。

其次,在臨床中看到患者的腎和心臟都有受損的症狀,這次解剖顯示,病毒是可以直接損傷腎臟和其他臟器,這也解釋了我們之前的顧慮,這些器官損傷不是治療導致的,而可能是併發症,需要我們從開始治療時就要保護好它們。

屍體解剖解決了以前我們只能猜的問題,但患者在不同時期身體表現不同,不同年齡的人的症狀改變也會不一樣,此次屍解都是中後期的病人,不能代表所有患者的情況,能解釋的問題有限,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借鑑了哪些「抗非」經驗?

在治療新冠患者時,之前戰勝SARS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鑑。

最有效的經驗是在病人管理方面,從醫療角度,那些病情不重的人,一般會出現過幾天才加重的現象,此時監測病人病情惡化,就顯得尤為關鍵。

「非典」的經驗是,不能僅僅靠設備監控或者病人主訴,也不能擔心被感染而在病房外面眺望,等著病人按燈呼叫才去看,而是要頻繁地實地監護。

我們要求醫生或護士必須在病房裡巡查,每天上下午都有醫生在巡查,護士巡查更頻繁,一旦發現病人有缺氧徵兆就立即處理,更早地介入氧療。通過這種方式,及時發現那些病情轉重的患者。

同時,有了「非典」治療的經驗,一些極端的做法就不會用了,比如現在臨床對激素使用就比較謹慎。此外,此類病毒沒有特效藥,現在用的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幹擾素、利巴韋林等藥物,也是參照「非典」當時使用的藥物。

還有一個經驗是,這次治療團隊不再是臨時組建,而是成建制團隊,此次廣東支援武漢醫療隊都包含感染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的醫生和護士,一般醫療隊都是137人,相對完整的治療團隊。我們這裡也是實行一個科室管理一個病區,寧願放棄原來的業務,也要確保團隊完整,確保團隊的默契協作。

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這次是更加積極的「氧療」,特別是患者發生炎症風暴時,往往很難辨別該用抑制免疫,還是該用增強免疫手段,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炎症風暴的其中一個原因,與患者缺氧有關,當他體內各個臟器氧氣不夠的時候,就會出現有一個應急反應,這個時候氧療就變成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

「非典」的時候是患者缺氧時才補,補到剛剛好,避免患者產生依賴,而現在只要發現缺氧症狀就介入氧療。國家的標準是病人氧飽和度要達到93%以上,我們的標準是95%以上,比國家標準還要高。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何治民

攝影| 南風窗記者 郭嘉亮 黃煥然

排版 | GINNY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點擊購買最新一期《南風窗》

在看讓理性的聲音傳得更遙遠

相關焦點

  • 成都推出應對新冠疫情防控社區社會工作案例集
    10月16日,成都市社會組織社區和社工人才服務中心、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聯合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推出《成都市應對新冠疫情防控社區社會工作案例集》,旨在貫徹落實《四川省民政廳關於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進一步引導我市廣大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做好疫情防控應急準備,積極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 新冠疫情將加劇意外懷孕風險 封鎖期間無法獲得避孕藥等衛生用品
    新冠疫情將加劇意外懷孕風險 封鎖期間無法獲得避孕藥等衛生用品  Emma Chou • 2020-07-11 17:04:
  • 五分之三的人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他們也未能感到自己的財務...
    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僅是美國人財務狀況未獲改善的部分原因。五分之三的人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他們也未能感到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任何改善。銀行利率網站資深經濟分析師馬克·哈姆裡克說:「現在看來,(新冠疫情前)長達128個月的經濟擴張期內,儘管失業率較低,但收入增長同樣緩慢。我們國家財富階梯攀登難度更大了。」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新冠疫情讓全球變了個樣
    如有任何英語問題或發現任何翻譯錯誤,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討論或指正哦~本文討論了2020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一切都變了。因從「常態」到「變化」,新冠疫情對世界帶來的影響有哪些?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巨大痛苦、疫情揭示的不公和危險,以及創新的希望,意味著一切改變的這一年將被銘記。
  • 【加拿大政府宣布延長為新冠疫情制定的救助計劃】加拿大副總理兼...
    2020-08-21 08:22:29來源:FX168 【加拿大政府宣布延長為新冠疫情制定的救助計劃】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弗裡蘭(Chrystia Freeland)和就業部長卡拉·夸特洛夫(Carla Qualtrough)於渥太華當地時間20日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聯邦政府此前為新冠疫情制定的加拿大緊急救濟金(CERB)計劃再延長一個月,並修訂了就業保險計劃,讓更多的人在新冠疫情期間獲得救助。
  • Faker為新冠疫情捐款3000萬韓幣 faker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捐款疫情現在又蔓延世界的趨勢,許多電競選手都為抗疫加油,還有不少熱心職業選手捐款,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據Faker所屬社T1透露,李相赫faker於5日向愛心福祉機構捐款3000萬韓幣用於支援新冠肺炎疫情。同時faker也發微博好找大家應援,希望不管大家在哪都能為疫情努力,真的感動,疫情無國界,愛也無國界。
  • 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 美國政府治理亂象多
    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經濟發展失衡正是治理之亂的幾個主要表現。  政治裂痕加大  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首先體現在政治裂痕加大。距離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日已過了20天。美國總務管理局局長埃米莉·墨菲23日通知民主黨人、前副總統拜登及其團隊,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川普的政府已做好準備正式開始政權過渡進程。
  • 四川為新冠疫情防控一線科技人員職稱評定開闢綠色通道
    央廣網成都3月17日消息(記者韓民權)四川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印發《關於做好全省新冠疫情防控一線科技人員評審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在評審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中,為新冠疫情防控一線科技人員提供一系列支持,為職稱評定開闢綠色通道。
  • 【特稿】疫情致國際航空市場呈現新特徵|國際航空|新冠疫情|天巡網...
    疫情致國際航空市場呈現新特徵楊舒怡一份2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國際航空市場近期呈現新特徵:越來越多旅客拖到「出行前最後一刻」才訂購機票,並且單程票比往返票受歡迎,國內航線比國際航線受歡迎。調查表明,各國面臨新冠疫情不斷調整邊界管控、隔離觀察等防疫措施,這意味著民眾出行計劃可能受擾亂,需要退訂或改籤機票、調整旅行線路甚至放棄旅行。天巡網主要為消費者提供各航空公司機票價格比較和訂票服務。公司高管休·艾特肯告訴路透社,該網站的訪問量最近數月減少60%至70%,這與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有關。
  • 新冠疫情正值高峰,印度又暴發「神秘疾病」! 數百人感染,專家擔憂...
    新冠疫情正值高峰,印度又暴發「神秘疾病」! 據海外網12月9日消息,冠疫情尚未平息,印度日前又暴發了一種「神秘疾病」,已致印度南部安得拉邦500多人住院和1人死亡,當地衛生官員和專家目前仍對該病束手無策。有專家稱,該病可能影響20萬人。
  • ...Coney Barrett)舉行確認聽證會,表明新冠疫情爆發將不會干擾...
    文 / 爾東琛2020-10-06 09:33:43來源:FX168 【美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宣布10月12日就大法官被提名人舉行確認聽證】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周一宣布,將於10月12日為川普總統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舉行確認聽證會,表明新冠疫情爆發將不會干擾此事的時間表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當前防控策略的關鍵是將新冠疫情反覆...
    薛瀾認為:當前的防控策略的關鍵在於,怎麼樣能夠把新冠疫情反覆的風險壓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在防止病毒大規模傳播和保證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之間做好權衡。財經網訊 「我們下一步需要去加強的,首先是對新型傳染病風險和其他各類風險的研究,第二點是對各種防控措施的研究,第三點是社會群體的風險溝通,最後是制定關於新興傳染病的各種風險控制的公共政策。」
  • 防新冠疫情 北京要求學校餐廳不得製售冷食生食
    防新冠疫情 北京要求學校餐廳不得製售冷食生食由於冷凍食品外包裝近期頻繁檢出新冠病毒,北京市教委要求,學校食堂不得製售冷食生食。自8月15日起,北京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大學,已可組織學生「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
  • 2020中考英語:新冠疫情考點彙編,每位同學務必列印掌握
    2020中考英語:新冠疫情考點彙編,每位同學務必列印掌握截止目前,距離中考只有1個月左右,同學們必須得抓緊時間複習了。就拿英語這門學科來說,它作為三門主科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英語的考試卷中,總有和時事熱點相結合的題,而今年相信也不例外。
  • 浙江百誠葉惠忠:新冠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並非不能克服
    但浙江百誠集團董事長葉惠忠告訴筆者,新冠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並非不能克服。最近一段時間葉惠忠也被「隔離」在家,對於一家年度營業收入穩定在60億元左右的大型商業企業的執掌者而言,這種難得而又不得不獨自在家不出門的狀態並非是葉惠忠想要的。幾乎所有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將疫情對自身的負面衝擊降低到最小,而這也是葉惠忠現在直面的課題。
  • 全球養老金指數揭示新冠疫情對未來養老金的影響
    亞洲平均指數總分為52中國整體評級位列第33位,指數評分為47.3荷蘭和丹麥保持了前兩位的位置,評級為「A」由於繳款減少、投資收益降低和政府債務增加的原因,新冠疫情對未來全球各地養老金的供給將產生負面影響日前美世CFA協會全球養老金(Mercer CFA Institute Global Pension Index)指數是第12年發布,該報告顯示新冠疫情造成的廣泛經濟影響加劇了退休人員當前和未來的財務壓力
  • 【數據可視化】新冠疫情數據可視化
    range_start=70, range_end=100),#bar.set_global_opts為對全局進行配置 ,設置圖形下方的滑塊                  title_opts=opts.TitleOpts(title='全國新增病例趨勢')))#設置圖形標題line.render_notebook()#顯示圖像1月24日左右,新增病例增速稍微提高,原因可能是新冠疫情存在
  • 義大利新冠疫情反彈 報告:共有活躍病毒傳染鏈925條
    中國新聞網消息,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義大利衛生部和高等衛生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病毒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的影響,義大利已連續兩周新增確診病例呈增長趨勢,解禁境外旅遊或使第二波疫情加速到來。
  • 新冠病毒確認二次感染,新冠疫情最終會演變成另一種普通感冒嗎?
    作者 | 掙脫枷鎖的囚徒 全球首例新冠病毒「再感染」病例確認 據媒體報導,來自香港的研究者以可靠的證據表明,一名新冠病毒感染康復者旅歐返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從而確認了全球首例新冠病毒「再感染」病例。
  • 英國首相首次承諾未來將對新冠疫情應對情況進行獨立調查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5日在英國議會下院接受首相每周例行答問時首次承諾,未來將會對英國的新冠疫情應對情況進行獨立調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議會下院答問詹森當天是在回答在野黨自由民主黨領袖的質詢時首次作出這一承諾的,此前,他已經多次拒絕了多個在野黨提出的對英國政府就新冠疫情的應對進行徹底調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