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承受升學壓力 家長"代言"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2020-12-13 央視網

不想承受升學壓力 家長"代言"讓孩子出國讀高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0日 11:19 來源:廣州日報

     
    [內容速覽]目前,許多學生家長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對送子女出國讀高中表示出了極大興趣。然而,專家指出, 中學生出國讀書要極為慎重。這對家庭財力和學生素質都有較高要求。

  

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國際教育展上,許多家長對送兒女出國讀中學表示出極大興趣,在諮詢現場普遍扮演著「代言人」的角色。(王維宣 攝)

    上周六、周日(17、18日),由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的中國國際教育展在廣州東方賓館舉行,吸引了超過7000名學生、家長到場。記者發現,參展的外國中學、學院攤位前一片熱火朝天,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諮詢到國外讀中學或預科的相關事宜。儘管學費是國內的幾十倍、留學籤證更難拿,但很多家庭還是打算把孩子的「留洋計劃」提前到高中。

    初三女生lolo

    嚮往國外中學課程多彩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出國讀高中的原因形形色色,但幾乎每個學生和家長都提到一點:不想留在國內,承受巨大的升學壓力。而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院校代表和國內資深專業人士都表示,國外也有升學壓力。如果只是為了逃避高考而選擇出國,可能適得其反。

    在廣州市某省一級中學讀初三的女孩lolo覺得,學英語、適應新環境、孤身在異國他鄉等種種困難都比不上現在的辛苦。「我一直都嚮往國外的中學,課程豐富多彩、好多選擇,而且不是單單聽課、做練習這麼枯燥。」lolo告訴記者。

    初三女生小閒

    專程從廈門來穗諮詢

    記者發現,由於初中學生大都未滿18歲,因此家長在諮詢現場普遍扮演著「代言人」的角色,他們的考慮和意願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孩子的選擇。

    初三女生小閒和媽媽專程從廈門趕到廣州,在英國某私立高中展位前,瘦削清秀的小閒用英語侃侃而談,頗為自如。

    小閒的媽媽汪女士承認,女兒想出國讀書,「很大程度上受了我和她爸爸的影響」。由於工作與外國人士聯繫較多,汪女士夫婦在家中常談論起國外的地理、風俗、民情、教育等等,沒想到這些都被女兒聽在耳裡,記在心裡。這次遠道而來,就是應女兒的要求。

  何女士

    希望孩子將來進一流大學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公立中學的展位前,四十多歲的何女士坐下來就說:「給我介紹一家最好的中學!」何女士希望通過在國外讀高中,為孩子將來成功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深造奠定良好基礎。

  梁先生

    孩子在國內讀書太辛苦

    儘管兒子已經在某省一級中學讀到高二,梁先生還是決意要送兒子出國,哪怕可能要多花一年時間念英語。「太辛苦了!」梁先生提起兒子每天的日程安排就頻頻搖頭:「一大清早就去上學,晚上回來吃完飯又坐到書桌跟前寫作業,睡覺時間都不夠!十幾歲的小夥子,走路就彎腰駝背!到學校裡一看,一大片戴眼鏡的,小小年紀卻無精打採,這是何苦呢?」

    現狀 廣東「小留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

    實際上,近些年來,廣東省出國上中學的學生人數一直都居全國前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車偉民告訴記者,廣州的「小留學生」人數甚至超過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在他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還是廣東經濟發達,富裕的人比較多,具備送小孩出國的經濟實力;其次是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和「外向」,願意走到外面去,民間的交流也比較活躍。

    在本月初澳大利亞駐廣州總領事館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澳駐華使館教育科學與培訓處的高級主管博德也指出,在該國中學留學的所有中國學生中,廣東籍孩子是最多的,而且近年來一直如此。

    但無論是中、外政府教育官員還是資深專業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都提醒家長和學生:出國讀中學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開闊眼界、創造更好的升學機會、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等,但也有風險,如語言不通、不能融入環境、學習跟不上、生活自理差,甚至結交壞朋友從而墮落等等。因此,家長和學生都應更理性地面對出國讀中學,出國前就要制訂長遠計劃,選擇合適的國家、院校、課程乃至監護人。

    專家意見:出國要符合條件

    在國外學習壓力也不小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車偉民認為,出國讀中學之前不妨先看看是否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條件一:家庭財力夠雄厚

    首先是家庭經濟能力怎麼樣,能不能承受,能承受什麼樣的學校。與大學不同,國外的高中幾乎沒有獎學金,這就要求家長具備雄厚的經濟實力:以英國為例,在一所公立中學讀一年書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加起來就要將近20萬元人民幣,私立學校則更高。如果3年完成高中學業計算,起碼要六七十萬元人民幣。況且,在國外讀中學的學生幾乎都會選擇留在國外讀大學,這意味著家長有可能還要支付大學的費用。

    條件二:學生素質要夠好

    其次是學生自身的素質:要有較強的自制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這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很多資深人士都提到,孩子在國外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說,能不能獨立用英文填寫學校、政府部門的表格?怎麼跟房東「砍價」?怎麼跟外國孩子打成一片?上課敢不敢主動發言?所以,孩子得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而且在國內就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樣,身處他鄉、無人管理的孩子才能正確面對和處理各種困難。

    條件三:壓力承受能力強

    最後,也是家長和學生往往忽視了的一點是:國外的學習壓力也並不小。而家長不惜工本送孩子出國讀高中,最終還是希望念所好大學。

    廣州的Jesse在廣東省實驗中學讀完高一以後赴美留學。如今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她回憶高中生涯,坦言那是個艱難的過程。「美國的高中和大學差不多,要選課、課室不固定,課間和午休的時間都很短,而且每六周出一次成績單,壓力好大!我的英語在國內同齡人中算很不錯的,但一開始上課就跟不上。」Jesse說,當時最頭痛的是歷史,因為要用英文系統學習美國和歐洲歷史,查閱書籍、寫讀書筆記:「那麼多專有名詞,又枯燥,看得頭都大了!」但她承認,這種苦讀的經歷對以後適應語言、環境是不錯的練習。(記者 黃茜)

責編:陳鴿

相關焦點

  • 出國讀高中,怎麼樣?
    啟德留學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賈鴻巖表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很多家長會為讓孩子在國內讀國際高中還是出國留學而糾結,但無論何種選擇,其出發點都是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更加快樂地成長。    白皮書顯示,談及選擇送孩子出國讀高中的動機,有54.63%的家長認為國外高中教育質量更優,有45.77%的家長希望孩子獲得國外高中的學習體驗、為直升國外大學做準備,還有28.83%的父母認為國內高中學習壓力過大,怕孩子承受不住,因此選擇出國接受教育。
  • 九成學生願赴港讀高中 學費和升學途徑成焦點
    核心提示:不少學生和家長對赴港讀高中都表現出了濃厚興趣。記者隨機調查了武昌區的56名初中生和部分家長,他們最關心的前兩項內容是學費和升學途徑。有50人表示會選擇赴港讀高中,佔89.3%,理由是香港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學費和升學途徑成焦點不少學生和家長對赴港讀高中都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 專家:出國讀高中的五大優勢
    所以,第一,選擇公立或私立高中及配套的語言學校很重要;第二,孩子在國內的學習成績,英文水平也很重要,尤其是孩子自己要有「我要讀好書」的 願望。 專家表示,出國留學的應該是優秀的孩子,而不是沒有出路了就去國外,如果用母語讀書都讀不好,在一個全英文的環境中會怎麼樣可想而知了。
  • 家長全球"擇校" 專家:出國讀中學≠進海外名校
    日前,7所美國私立名高中來滬攬才,招生諮詢會人氣滿棚。滬上留學熱日趨年輕化,不僅部分高中畢業生選擇出國讀大學,越來越多中學低年級學生也在為留學做準備。上海因私出入境服務中心「留學港」美國室諮詢顧問張恆瑞老師說,家長不應有「讀國外中學進國外名高校更易」的心態,留學只是一種手段,適不適合還得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
  • 孩子考不上公立高中,讀私立高中還是職業中專?
    每年到初中生畢業季,很多家長就發愁,因為自己的孩子可能因為偏科,不願意學習,以及種種原因,沒有考上一所公立高中。這時候家長就在思考,是多花幾倍的學費送孩子去私立高中還是讀職業中專,面臨著兩難的境地。其實,孩子家長對於私立高中和職業中專都不是很了解,只是聽某某親戚說,某某老師說或者某某招生老師說等等。其實孩子該上私立高中還是職業中專需要看情況,看你家孩子屬於哪一種?先對兩者作一下比較。
  • 對話佛外國際部:入學面談無壓力!孩子想出國留學應該這麼選…
    很多家長會「慕名校而去」,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能適應,例如傳統初中的升學壓力等。國際化學校並不是「單一的出國留學」,它包含了許多維度:國際視野培養、國際理解力……最重要的是愉快輕鬆學習的氛圍。
  • 41%的孩子進了職高,學生升學壓力很大,家長:不報補習班真不行
    可對於家長來說,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孩子的一場人生大考,因為它的成功與否和未來的學習密切掛鈎。尤其是中考,可能大家對於中考並不怎麼重視,畢竟在我們的理解中,就算中考失利了,也還是可以繼續學習的。但是對於家長而言就不一樣了,更何況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們將近有41%的同學在中考之後會進入職高就讀。
  • 讀省內高中國際班須中考 浙江家長:去省外或直接出國
    讀國際班也要中考  「休息時間比以前少了很多」  去年12月,浙江省教育廳公布《關於完善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與改革普通高中學校招生的指導意見》,要求今後除了保送生外,其他所有升入高中的初中生都得參加中考,包括高中國際班。  消息一出,把很多備考國際高中的學生和家長急壞了。
  • 面對日趨殘酷的中考升學壓力,我們究竟需不需要普及高中教育?
    #面對越來越殘酷的中考升學壓力,家長們也是越來越焦慮。家長們對中考的焦慮甚至一度超越了對高考的焦慮。眾所周知,現在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高中的錄取率率基本都在50%左右,而高考的錄取率卻達到了70%~80%,顯而易見,現在中考的錄取率要遠遠低於高考的錄取率,自然,孩子和家長的升學焦慮就會提前,中考考不上高中就意味著再也無緣高考,沒辦法上大學,在中考時所承受的壓力變得更大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所以才有了家長們呼籲普及高中教育的聲音。
  • 美國留學讀本科,要不要讀國際高中/國際班?怎麼選?
    家長朋友好!我是施冬健,管理學教授,第一代(1995年起)美國升學顧問,早期北京新東方留學移民公司總經理,前《出國與就業》雜誌顧問,開設留美私塾9年,留美代表作:《美國大學的中國招生政策》。我曾經兩度留學,攻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BA、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
  • 家長如何扛住升學壓力,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
    作為考生家長,如何在考前成為孩子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開學「疫」課堂》Day2【心理篇】: 家長如何扛住升學壓力 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對於中考、高考,孩子可能沒什麼壓力,但是家長出現了嚴重的焦慮緊張不安,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
  • 北京升學:各年齡段學生該如何進行升學規劃
    下邊都是家長給的建議。對孩子未來有規劃有想法的家長已經想到這了,並已經提前開始準備應對措施,到時候面對這件事一定是遊刃有餘。如果真等到高中的時候再去解決,我認為多少可能會有點力不從心。歷史這只是一個小例子,我想說的主要還是家長在孩子升學路上的規劃問題。
  • 孩子將來出國留學,國際高中和國外高中,誰的優勢更明顯?
    對於打算本科出國留學的家庭,一定有過這樣的糾結:高中怎麼選?是在國內讀普高、還是國際高中,或是去海外讀高中?所以,不少家長會選擇這個階段送孩子出國提前接受國外教育。2、語言提升。初到一個國家,最不可避免的就是接觸這個國家的人民和語言,孩子到美國讀高中可以熟悉美國校園環境和生活方式,提升語言能力,結交國外的朋友,最重要是了解美國的文化。這些對於將來在美國上大學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 孩子沒考上高中,家長卻不願意孩子讀中專,這是為什麼呢?
    中考早已結束,可到現在仍有一部分學生無學可上,很多家長寧願讓孩子浪費一年也不願意讓孩子讀中專,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無非是以下兩個原因:一、中專太亂孩子考不上高中那麼去中專學一門技術,將來去做技術工作,理論上講這個決定沒有什麼問題,因為行行出狀元,但是中專的學習環境卻令人擔憂,中專的學生大多數都是些初中知識都不牢固的學生,他們即便是努力去學,也很難提高成績。
  • 紀錄片《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國讀高中》:如何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如今,國內學生出國留學的年齡越來越小,低齡留學的「低齡標準」也從出國讀本科「降到」了出國讀高中,甚至還出現了出國讀初中、讀小學。伴隨著低齡留學逐年升溫,學生家長們在擇校時也遇到了一個「老大難」問題——出國留學到底讀混校,還是讀單一性別學校。因為在英、美等國存在著很多男校、女校。對於習慣國內男女混校的學生家長而言,一時不知如何取捨。
  • 關於「國際高中」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發生了變化!
    在最近一次百度檢索中,「國際高中畢業不想出國留學怎麼辦」,「國際高中和普通高中有什麼不同」,「國際高中有學籍嗎?」,「國際高中畢業可以讀國內大學嗎」等同類型問題成為搜索多頻次的關鍵詞。註:截取自百度搜索 關鍵詞「國際高中」有的家庭學生本身不想出國,但迫於家長比較強勢,按照家長意志行動,家庭缺乏內向的溝通,往往學生學習成績不好,找不到感興趣的課程;有的學生自己也想出國,但是因為基礎差,家長又比較忙,成績無法達到申請條件;有的家裡經濟狀況突然出現問題無法支撐學生海外讀書,等等原因。
  • 普高、國際高中、國外高中各有優勢,為何越來越多人選國際高中?
    很多家長還沒來得及對各類高中做深入的了解,馬上面臨擇校難題。上國內普高還是出國上高中,還是在國內讀國際高中?未來參加高考還是出國留學?這些問題猶如一座座大山擺在家長們的面前。這篇推文是給即將中考又有留學意向的同學準備的,知事君帶來滿滿的乾貨。普高、國際高中、國外高中各有什麼不同?
  • 南京市出國讀高中人數3年翻番 孤獨感成最大問題
    數字  3年來出國讀高中的學生數翻番  2014年1月份,在媒體工作的洪女士將兒子送到了紐西蘭讀高中。「一直想著讓孩子出國留學,本打算中考後先在國內上個國際班,讀本科再出國,「思來想去,既然鐵定了心要出去,就乾脆讓兒子早去3年適應一下。」她說。
  • 孩子出國讀高中 入名校機率高?·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王潔)隨著招生季的臨近,最近很多家長在微信公眾號「杭州日報學點點」上留言。一位家長就提到:孩子未來想出國讀書,有一種說法是高中直接送出國,在當地直接參加高考,可以申請到名牌大學的機率更高,這樣的說法靠譜嗎? 杭十四中的惠老師一直負責國際班工作,接觸的學生也較多。她分析,啥時候送孩子出國,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 為什麼中國的精英階層紛紛將孩子送出國
    孩子的親友,對於他的出國感到震驚,15歲的他已經比同齡小孩具備很多競爭優勢:在南京最好的初中念書,初一就有遊學英國的經歷。記者發現,這波少年留學潮中,主角不再只是那種成績不好在國內混不下去的「壞孩子」,而更多的是像陳小天般的優等生。正在美國加州一所私立高中念高三的宋雨晨,初中是在上海浦東排名第二的中學念的,他們班上45個同學,有一半出國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