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梁雲風 秦朔朋友圈
· 這是第3576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3k+ ·
· 梁雲風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今年的樓市,經歷了明顯的波段行情。
開年之處,因為疫情的原因,全國樓市停擺一個多月,春節行情顆粒無收;從3月份起,各地出臺刺激政策,同時國家為企業融資開閘,各地樓市迎來火爆行情;而隨著樓市的過熱,從7月份開始樓市又開始轉向,調控力度收緊,市場進入調整期,特別是8月份的「三道紅線」發布,行情、區域、企業的分化正在加速進行,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煎熬的北方樓市
9月份起,北方一些城市房價下行的新聞不絕於耳。
在天津,以往外地客扎堆的武清區、海教園房價驟降數千元,一些板塊的二手房甚至一年沒有成交量,「南湖板塊保利梧桐語小區,最近一筆成交還是在2019年9月份,今年以來一套都沒成交,周邊新房甚至比二手房便宜好幾千元,對二手房的價格衝擊很大。」當地中介介紹。
另一個引起全國關注的城市是鄭州。9月17日,河南房地產商會會長閉門會「不帶頭降價」信息讓外界看到了鄭州樓市的廬山真面目,包括河南本地房企建業、正商,外來戶萬科、碧桂園等50多家房企參會,對外披露的會議紀要表示,「大家觀點普遍一致,降價促銷對整個行業弊大於利。胡葆森、張敬國都在會上表示,不帶頭降價。」
房企承諾不降價的背後,是鄭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樓市下行,降價出貨的慘烈情況。部分房企為了回籠資金,降價、零首付、首付分期、送車位、送車等各種營銷手段盡出,當地業內人士稱,鄭州整體樓市價格已經跌回到2016年前的水平,鄭州本地的一位朋友說,鄭州的投資預期已經大打折扣。
在土拍市場方面,自2019年7月起,鄭州土拍行情急轉直下,土地市場轉涼,流拍、停拍現象明顯增多,就連逢拍必熱的北龍湖也發生了流拍。
如今,鄭州樓市庫存積壓嚴重,截至今年8月底,大鄭州範圍內12個區域中,9個區域超過了12個月去化周期的警戒線,其中新鄭片區住宅庫存量高達274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約26個月,主城區中原區庫存175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約16個月。更為嚴重的公寓項目庫存積壓到356萬平方米,12個月均去化周期達到63.5個月。
在房價最為堅挺的北京,在九月份的大促銷後,十月份房價也開始下行,中國證券報對北京地區二手房市場調研發現,北京地區二手房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鬆動,以大興、房山為代表的郊區次新樓盤整體降價幅度較大,非核心區域次新二手房價格降價幅度較大,不少房源目前報價相比上半年成交價低了5%左右。
此外,在一直備受關注的環京區域中,曾經的環京「一哥」的燕郊樓市在近兩年環京房價承壓的情況下,當地一手、二手的樓盤價格都較為低迷,相對於2017年初的市場高點,價格已經腰斬。限購政策也悄然鬆開。
在南方,中國房價最為堅挺的深圳,在715新政之後,購房名額驟減,剛需忙著打新,投資客被迫離場,二手市場接盤俠也隨之減少,成交量「一蹶不振」。據樂有家數據顯示,9月深圳新房網籤4871套一手住宅,環比上漲20%,創下全年新高;而二手住宅成交8820套,環比下滑22.1%。黃金周期間,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北上廣二手日均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0%,而深圳受調控影響,二手房成交量比去年下降47%。
不過,與鄭州、天津「量價齊跌」不同的是,深圳的業主心態更好、信心更足,二手房成交量雖因新政和新房的衝擊受冷,但在價格上仍處於上漲趨勢,呈現出「量跌價漲」的現象。
難怪有業主喊出,「降價是不可能降價的,要麼再把價格抬一抬,砍到這個數還行。」
冰火兩重天
與當下市場似乎哀鴻遍野不同,銷售數據似乎冰火兩重天。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9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1905.6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9%。1-9月百強房企操盤銷售規模同比增長9.2%,累計業績增速自7月首次回正後繼續提升。
從全國來看,市場普遍預期今年銷售總量仍有增長,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從去年的15.9725萬億元衝擊到17萬億元。
不過,從統計數據來看,市場越來越對中小房企不利,房企的分化加速。從1-9月份的銷售情況來看,龍頭房企優勢明顯,TOP3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集中度達13.7%,TOP10佔比已經到了26.4%,TOP30佔比高達45.8%。雖然市場遠未到20%房企完成80%銷售的地步,但以當前的發展趨勢,「二八定律」遲早要來。
可以說,龍頭房企的降價,將市場搶收殆盡,更有恆大這樣傳統打折搶收的房企,9月份開啟9折優惠後,到黃金周結束,38天內恆大實現合約銷售金額1416.3億元,雖然一直飽受負債率高之苦,但龍頭房企的搶收效果明顯。
而中小房企,苦不堪言。在上述9月份的河南房地產商會會長閉門會上,有開封市本土開發商抱怨,「某龍頭房企7折賣房,一個月賣了400多套房子,其他小開發商都賣不出去,往後沒有活路了。」
中小房企到底有多難呢?鄭州本土房企浩創集團為了加快資金回籠,除了加大打折力度外,旗下多個南龍湖項目採用零首付、首付分期等違規手段售房。克而瑞統計,該房企2019年銷售額為128億元,排名全國房企第124位。其2020年銷售目標為150億元。
而寶能為賣房更是豁出去了,連地鐵站牌也造假。在山東濟南的寶能城,寶能地產為了製造地鐵房的噱頭,將還在審批中的地鐵8號線站牌樹立在寶能城樓盤附近,雖然僅是「一日遊」,但房企賣房的焦慮躍然紙上。
所以對恆大、萬科這樣的頭部企業,以及一些擴張型的中型房企來說,降價求量需要擔心的至多是淨利潤,要怎麼在業績報告會上向投資者交代,而對於腰部、尾部房企來說,更多的考慮是怎麼活下去。
以零首付為例,地產行業專業人士評價稱,「這種違規銷售是在割韭菜根,導致買房完全沒有門檻,風險全部轉嫁給客戶和銀行。凡是敢做零首付的開發商都極度缺錢,因為這種做法對品牌傷害很大,開發商為保證利潤率,不可避免地減配房屋質量。」
這哪裡是賣房,簡直是送命嘛!
健康的市場通向何方?
筆者最近和一位中型上市房企的投拓總交流,該房企深耕江西市場,十年不到的時間從一家區域房企到赴港上市,走的同樣是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的老路。
「現在這條路走不下去了,房企不得不考慮健康持續發展的問題了。」他感慨,自從8月份監管方劃出了三道事關房企生死的紅線後,他所在房企已經開始主動降低負債,放慢拿地節奏,同時加大出貨力度。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集12家重點房企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並提出了「三道紅線」。
「三道紅線」的核心是降負債,控制房企的融資債務總規模。這「三道紅線」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參照這三個指標,監管部門將試點的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並分別制定限制融資額度。在邀請參會的12家房企中,「三道紅線」都位於紅檔的是4家房企,分別是恆大、融創、綠地和中梁。隨後,房企開始自查並提出整改目標。
房地產市場面臨的監管越來越嚴,也越來越頻繁,開頭我們就提到今年的行情波段,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一度放鬆的調控又在收緊,9月,瀋陽、長春、成都等二線城市陸續出臺了各自的樓市調控,到10月,三四線小城如徐州,也出臺了樓市調控政策。近期南京多個樓盤要求首付提高到5成甚至8成,導致購房者首付金額動輒高達百萬以上,很多人直接因為資金不足被擠出門外。多種政策的疊加意味著,只要市場仍躁動不安,那麼中央強硬調控就不會停止。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對品牌房企來說,更不能踩線。而一旦出現債務違約,泰禾、福晟就是前車之鑑。
從2014年底開啟的這波行情已經持續了近六年,儘管過程中調控不斷增減,但總體上仍止不住上漲的預期。從全球房地產發展的歷史來看,一個完整的房地產周期是18年左右,需要經歷「復甦—繁榮—衰退—蕭條」循環往復的四個環節,一般來說,市場分化的開始,即意味著階段間的過渡啟動了,如何把握周期,或將決定著房企到底是立於危牆之下還是走上康莊大道。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
原標題:《「金九銀十」分化:有的成功搶收,有的苦不堪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