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紀日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2020-12-13 奇門說說

公元紀日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速查幹支紀日法:

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紀數減一,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6。G 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幹,Z 除以12的餘數是地支。計算時帶[ ]的數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幹支日。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97

除以10 餘數為 7 ,天幹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餘數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幹支日是庚申日

相關焦點

  •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天幹: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 公元年份換算天幹地支的方法
    幹支是天幹和地支的總稱。把幹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幹支表」。一、天幹對應數字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或10)二、地支對應數字例:  2019年(2019-3)/10餘數是6,所以得對應天幹為己。(2)公元年份-3後除以12,得餘數可得對應地支。例:  2019年(2019-3)/12餘數為0,所以得對應地支為亥。(3)所以得:公元2019年為己亥年。
  • 一學就會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10   1   2  3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相對應。
  • 天幹地支的時間與空間
    那麼,十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都知道是代表五行的力量,十二地支,代表的也是五行的力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五行的力量是從哪裡而來。 其實十天幹的五行力量,是來源於五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我們的身體,跟這個宇宙的行星運行息息相關,這些行星,都會釋放磁場和能量,進而影響到我們的五行能量的變化。 為什麼說天幹地支是代表時間和空間呢?
  • 【常識備考】天幹地支紀年法
    回復「公告」,進入公告查詢通道回復「時政」,查看時政周播回放回復「備考」,獲取事業單位備考禮包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八字初學者必背的核心內容 五行與天幹地支
    序 上一章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陰陽與五行,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講解天幹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係。 一個完整的八字命局預測盤就是由天幹和地支組合的,圖片會放到本章節的結尾處。
  • 「天幹地支」是四維宇宙尺度的唯一準繩
    幹支何以名如果幹支放在一起說,是分陰陽的,幹為陽,所以叫天幹,也叫天元;支為陰,所以作地支,也叫地元。十天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與河圖對應配合,就會有很多妙處,方位五行都有所演化,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八字入門基礎—天幹地支及天幹地支的算法
    何為天幹地支?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乾貨丨天幹地支算法(內附掌訣圖)
    之前小易對於天幹地支的了解僅限於背出「十天幹」、「十二地支」的二十二個字兒,但對於每年的紀年如何運算並不清楚。實際上無論是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還是有機化學中甲烷乙烯等有機化學的命名,天幹地支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我們息息相關。
  • 農曆天幹地支算法+天幹地支年月日時算法
    1.幹和支的含義:幹支是天幹,地支的合稱。即: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幹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12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60幹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天幹地支紀年法考題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天幹地支紀年法考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壬戌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狗年   【答案】B   【解析】「天啟」是年號;壬戌年採用的是古代天幹地支紀年法;壬戌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狗年。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   2. 天幹地支是中國古代紀年的一種方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按照傳統幹支紀年法的推算規則,辛丑年的下一年是( )   A.
  • 2019年廣東事業單位公基知識:天幹地支紀年法
    廣東事業單位招聘網今天給大家科普下和天幹地支紀年法相關的知識考點,幫助大家掌握更多有關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常識知識。   一、基本介紹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幹支紀法」。   天幹地支,取意於樹木的幹和枝,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
  • 天幹地支紀年法
    天幹地支紀年法 2018-11-19 14:14:45| 來源:中公教育
  • 中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天幹地支」你知道多少?
    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的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古代先民對天象、時間,觀測、記述的一套獨特的紀年曆法體系。天幹與地支,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中國古代用以記錄年、月、日。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地區也曾跟隨中國,使用幹支來記錄時間。
  • 天幹地支的月份算法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老的年歲算法,除了可以用來表示年份外,還可以用來推算月份。推算月份的前提有三個,第一個前提是要知道當年的天幹地支,這一點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有寫過,想知道的可以去看,這裡就不再贅述;第二個前提是要知道天幹地支分別對應的數字(月份),我總結成了圖,即圖一;第三個前提是要知道24節氣是如何表達月份的。我也總結成了表,即圖二。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常識備考:天幹地支紀年法
    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天幹地支紀年;從漢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號加天幹地支紀年;民國初期用民國誕生時間來紀年兼或使用公元紀年,民國以後廣泛採用公元紀年。   三、時間換算   (一)年幹支推算   1.年幹公式:(年份-3)÷10看餘數   2.年支公式:年支=(年份-3)÷12看餘數(整除餘0,即餘12=醜)   2015年幹=(2015-3)÷10=餘數2,2=乙,故2015年天幹為乙;   2015年支=(2015-3)÷12
  • 【幫你記常識】天幹地支紀年紀月法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說說天幹地支天幹地支組合成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稱「幹支紀年法」。天幹與地支分別取義於樹木的「幹」與「枝」。天幹有十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由於天幹地支配合產生的周期以天幹「甲」與地支「子」為開始,因此人們又將這個以六十為一個過程的周期稱為「甲子」。天幹周期和地支周期在明確地告訴人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內,在天上存在著一個以十進位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序,在地上存在著一個以十二進位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自然運動程序,它們都是出自於大自然的創作,是不可人為更改的自然規律。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天幹地支與五行
    何謂天幹?天幹在古代是計時的符號之一。用來記年記日,代表十年或者十天。按照順序十天幹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為單數,屬陽;乙、丁、己、辛、癸為雙數,屬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