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學了一個好專業——古今中外、衣食住行、上天入地離不開你。」
2020年10月15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緒紅在虎溪校區大劇場給土木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上了「土建大類概論與研討」第一課,課程主題為「土木工程的發展與展望」。
周緒紅院士圍繞「土木工程發展的戰略意義」「土木工程發展歷史與現狀」「存在的挑戰與問題」「發展的方向」等四個部分,給學生們開展了具有「專業性、豐富性、內涵性」的「第一課」。
課程伊始,周緒紅院士以時間為軸線,先後介紹了國內外土木工程學科在橋梁、大廈、隧道、堤壩四種建築類型的發展歷程和各個階段所取得的創新突破和重大成就,引領在場師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國內外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軌跡。與此同時,他以講述「典型故事」的形式,重點介紹了美國布魯克林大橋、京張鐵路、錢塘江大橋等的建設歷程,以及相應建造者羅布林、詹天佑、茅以升的偉大事跡,向在場師生們展現了國內外優秀工程師堅韌不拔、自強不息、耐勞苦、愛國家等精神。
「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運法」等創新技術兩次修建錢塘江大橋;面對國內外的多重壓力,詹天佑不辱使命,創造性地建成了中國人自主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羅布林家族用兩代人的傳承造就了布魯克林大橋,如今,這座「一根手指敲擊出的大橋」依然在美國紐約東河屹立不倒,記載著不被境遇打敗的羅布林家族的勝利與榮耀……
其中,周緒紅院士在講述京張鐵路(北京—張家口)的建設故事時,動情地介紹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臨危受命,在困難重重中,毫不退縮,用勇敢和智慧,建成了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擊碎了國外工程師的冷嘲熱諷和西方列強對中國人民的輕視。同時,周緒紅院士還向大家展示了歷經百年巨變,中國的鐵路已經四通八達,「今天,京張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裡自動駕駛;張家口至北京最快運行時間只需47分鐘;中國高鐵線路總長遠超世界其他總和……曾備受國外譏諷的『鐵路小國』,如今讓世界刮目相看。」
周緒紅院士介紹,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土木工程經歷借鑑、引進、創新發展後,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土木工程在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橋梁建設能力與規模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我國土木工程學科發展還存在不少挑戰,在滿足需求、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和解決工程老化四個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周緒紅院士指出,在高性能工程材料突破性發展、土木工程基礎理論研究和設計技術、土木工程領域科技含量、土木工程產業化技術、工程美學和工程管理水平六個方面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
對此,周緒紅院士認為,我國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思路,應當採取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基礎理論,優化設計方法、建造技術和行業軟體,探索新體系、新形式、新理論、新方法,採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軟體,加強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以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產學研跨界綜合與高新技術綜合,推動我國土木工程科技創新走在世界前列。
周緒紅院士表示,他對2020級土木工程學院的新生寄予厚望並針對現場學生們的問題進行了答疑。他希望土木學院大一新生增強個人社會責任感、歷史責任感和環境責任感,培養專業知識、跨學科知識、分析能力、社交能力、協調能力、系統集成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全方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勤奮學習、夯實基礎、練就本領,將自己的專業興趣與國家需求結合起來,為擔負起祖國建設的重任做好準備,做面向未來的工程師,在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課程結束後,現場掌聲雷動,學生們反響熱烈。2020級土木工程學院的學生鄧健楠十分激動地說:「沒想到一進校就能聽到周院士的課,很驚喜也很感動。通過這堂課,我加深了對學科的認知,堅定了學習土木工程的信心。周院士在回答我『關於中國的海洋資源,土木工程可以在這方面有哪些發展』的問題時,用深刻的言論、豐富的例子讓我更清晰地明白了土木在國家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還有不少同學表示,通過此次課程,明白了學好土木工程這一門學科,不僅有利於自我價值的實現,更有利於國家的發展需要;體會到了土木人的寶貴精神,堅定了學好土木工程專業的信念;個人的發展理應同國家發展結合在一起,要在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據土木工程學院書記華建民介紹,「土建大類概論與研討」課程,旨在讓新生更加了解土建大類專業;讓新生們更加熱愛這個專業大類;最重要的是,讓新生們通過此次十分難得的授課,激發學生們努力學習土建大類專業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此外,華建民表示,「此次授課是周緒紅院士在百忙之中『一口答應』,並親自整理素材、備課、多渠道核實數據等,歷經半個月時間,一字一句精心為學生們準備的。這種認真、嚴謹和用心,不僅讓同學們更深刻地領悟到了土建大類專業的內涵,熱愛這個大類專業;這種認真的態度、對專業的熱愛、對國家的情懷也讓老師們十分感動,可以說既是給2020級大一新生最好的『第一堂課』,也為老師們上了一堂課。」
周緒紅院士對土木工程學院2020級全體大一新生說:
「你們生長在一個好的時代——祖國建設需要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蓬勃發展,國家科技發展整體水平已位居發展中國家的前列,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已站在世界前列,面向未來的土木工程也將「上天入地下海」,為我們提供了用武之地,能親眼目睹國家的進步是幸運的,能夠親身參與祖國的建設更是幸福的。我相信,這一定是一個土木工程人才輩出的時代。
「你們學了一個好專業——古今中外、衣食住行、上天入地都離不開你」
土木工程雖然是傳統學科,但它生命無限、活力無窮、創新無涯。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的要求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創新的動力和源泉。
「你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命運自己掌握、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一致」
作為新時代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大學生,要勤奮學習、夯實基礎、練就本領,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把自己的專業和興趣與國家的需求結合起來,為擔負起祖國建設的重任做好準備,在祖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知識、能力、素質是你們走向未來、走向成功的橋梁!我期待你們有一個美好的土木人生。
文案:蔡子傑 張海燕
攝影:甘軼凡
編輯:楊欣昕
指導: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