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通報10月份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PM2.5齊河縣改善最好

2020-12-10 海報新聞

近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我市今年10月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

細顆粒物(PM2.5)數據,10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52.3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7%。最好的是齊河縣,為45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65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個同比改善,12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改善的是齊河縣,為4.3%;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惡化23.9%。

可吸入顆粒物(PM10)數據,10月份,全市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為105.5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4.8%。最好的是樂陵市,為97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118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全部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惡化幅度最小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惡化4.4%;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陵城區,惡化24.4%。

二氧化硫(SO2)數據,10月份,全市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16.1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5.0%。最好的是德城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11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夏津縣,為24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3個同比改善,2個同比持平,8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寧津縣,為14.3%;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惡化75.0%。

二氧化氮(NO2)數據,10月份,全市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49.5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20.1%。最好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城區,為44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齊河縣,為56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個同比持平,12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持平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樂陵市,惡化56.3%。

化學需氧量(COD)數據,10月份,全市COD平均濃度23.50mg/l,同比改善6.4%。 13個縣(市、區)中有9個達到該指標Ⅳ類標準,其中最好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13.00mg/l。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7個同比改善,5個同比持平,1個同比惡化。其中陵城區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為43.1%,慶雲縣同比惡化幅度較大為41.4%。

氨氮數據,10月份,全市氨氮平均濃度0.21mg/l,同比改善57.1%。11個縣(市、區)達到該指標Ⅲ類標準,其中最好的是慶雲縣0.05mg/l。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1個同比改善,2個同比持平。其中,慶雲縣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為87.9%。

相關焦點

  • 德州通報10月份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鄭東巖)近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我市今年10月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細顆粒物(PM2.5)數據,10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52.3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7%。最好的是齊河縣,為45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65微克/立方米。
  • 我市通報10月份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記者 鄭東巖)近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我市今年10月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細顆粒物(PM2.5)數據,10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52.3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7%。
  • 德州通報2019年11月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德州通報2019年11月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2020-01-29 09:47 來源:德州新聞網
  • 德州市通報4月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5月29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我市今年4月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細顆粒物(PM2.5)數據。4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38.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3.5%。最好的是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為82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臨邑縣、平原縣,為101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全部同比改善。其中: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齊河縣,為19.5%;同比改善幅度最小的是臨邑縣,為6.5%。二氧化硫(SO2)數據。 4月份,全市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16.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4.0%。
  • 池州PM2.5和PM10雙下降 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池州市人民政府,10月31日下午,池州召開2019年環保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等重點工作完成情況。截止到10月24日,池州市大氣環境中PM2.5濃度平均值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2%,達到年度時序進度;PM10濃度平均值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空氣品質優良率為74%,同比下降了12.8個百分點。1-9月,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各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 德州通報11月份鄉鎮空氣品質排名 綜合指數樂陵鄭店鎮最好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對2020年11月份德州市鄉鎮(街道)空氣品質排名情況進行通報。
  • 4月份德州13個縣(市、區)環境質量排名公布
    大眾網·海報新聞德州6月2日訊(記者 徐付彪)近日,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全市13個縣(市、區)2020年4月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詳細排名如下:4月份空氣環境質量情況細顆粒物(PM2.5)4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38.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3.5%。最好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32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禹城市,為44微克/立方米。
  • 臨邑5月份水質最好
    德州新聞網訊近日,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對全市5月份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進行了通報。細顆粒物(PM2.5)濃度最好的是德城區、臨邑縣、運河經濟開發區(27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寧津縣、慶雲縣(3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最好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71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齊河縣(9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濃度最好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8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禹城市(2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濃度最好的是德城區、平原縣(18
  • 去年德州PM2.5改善幅度為1.9%,列全省第一位
    據介紹,2019年6月,鑑於市級機構改革和人員變動情況,德州市調整充實了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主任」,10名市級有關領導任副主任,31個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任成員,對全市生態環境工作統籌協調、決策部署、指揮調度。
  • 邯鄲市1月份空氣品質排名情況通報
    近日,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市20個縣(市、區)2020年1月份環境空氣品質考核排名和揚塵汙染指數排名情況進行了通報。按照《邯鄲市各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通報排名和獎懲問責辦法(試行)》計算方法,對20個縣(市、區)2020年1月份環境空氣品質考核進行排名,考核排名綜合得分由好到差的順序依次是武安市、叢臺區、魏縣、廣平縣、館陶縣、磁縣、臨漳縣、肥鄉區、涉縣、永年區、邯山區、邱縣、成安縣、冀南新區、經開區、大名縣、曲周縣、雞澤縣、復興區、峰峰礦區。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 常平空氣品質最好
    12月22日,市大氣辦發布東莞上周(12月14日至12月20日)空氣品質狀況,一組數據更印證了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東莞空氣品質處於優良狀態,其中優6天、良1天。全市空氣品質指數為2.52,珠三角排名第5位。PM2.5周均值為21微克/立方米,臭氧周均值為75微克/立方米。
  • @德州人 快來看看咱家鄉的11月空氣品質咋樣-大略網
    來源:記者:李磊  日期:2020-12-22 09:36:38    近日,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對2020年11月份全市鄉鎮(街道)空氣品質排名情況進行通報。
  • 關於2020年11月份各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獎懲情況的通報
    關於2020年11月份各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獎懲情況的通報運環委辦函〔2020〕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運開區管委會:>根據《運城市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責任量化考核方案》(運環委發〔2020〕2號)文件要求,現將2020年11月份各縣(市、區)、運開區管委會環境空氣品質考核得分及獎懲情況進行通報:一、空氣品質分組考核情況第一組:得分從低到高(積分越低,空氣品質改善幅度越大)排名依次是:新絳縣(1.00)、河津市(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pm2.5是什麼意思。PM其實是顆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簡稱,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一般這種顆粒的數值太高的話,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pm產生的主要來源就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在燃燒過程中排放的殘留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 2019年鄭州空氣品質為新標準實施以來最好的一年
    近段時間,鄭州市天氣雖冷,但空氣品質不錯(資料圖)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河南商報記者陳朋衝2019年,鄭州市空氣品質如何?1月15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9年鄭州市空氣品質情況。
  • 珠海上半年空氣品質排全國第三,PM2.5下降22.7%
    南都訊隨著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珠海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最新出爐的2020年上半年空氣品質排名中,珠海躍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3位,較2019年同期提升4位。今日(7月14日)上午召開的珠海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專場)召開公布了上述信息。據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上半年珠海空氣品質同比去年有所改善,PM2.5、PM10、CO、NO2和SO2汙染物濃度均值同比下降,PM2.5汙染物濃度達到17微克/立方米,達到世界衛生組織二級標準。
  • 前兩個月,浙江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邵甜10月底,生態環境部等10部委和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印發了《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吹響了第3輪秋冬季攻堅衝鋒號 。受不利氣象條件、汙染物排放增加、區域傳輸等綜合性因素影響,秋冬季(當年10月~次年3月)空氣品質是全年較差的時段。因此,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以下簡稱「秋冬季攻堅」)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戰役。
  • PM2.5同比降28.1% 浙江各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