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通報我市今年10月空氣環境質量情況和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情況。
細顆粒物(PM2.5)數據,10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52.3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7%。最好的是齊河縣,為45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65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個同比改善,12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改善的是齊河縣,為4.3%;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惡化23.9%。
可吸入顆粒物(PM10)數據,10月份,全市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為105.5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4.8%。最好的是樂陵市,為97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118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全部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惡化幅度最小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惡化4.4%;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陵城區,惡化24.4%。
二氧化硫(SO2)數據,10月份,全市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16.1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5.0%。最好的是德城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11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夏津縣,為24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3個同比改善,2個同比持平,8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寧津縣,為14.3%;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惡化75.0%。
二氧化氮(NO2)數據,10月份,全市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49.5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20.1%。最好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城區,為44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齊河縣,為56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個同比持平,12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持平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樂陵市,惡化56.3%。
化學需氧量(COD)數據,10月份,全市COD平均濃度23.50mg/l,同比改善6.4%。 13個縣(市、區)中有9個達到該指標Ⅳ類標準,其中最好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13.00mg/l。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7個同比改善,5個同比持平,1個同比惡化。其中陵城區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為43.1%,慶雲縣同比惡化幅度較大為41.4%。
氨氮數據,10月份,全市氨氮平均濃度0.21mg/l,同比改善57.1%。11個縣(市、區)達到該指標Ⅲ類標準,其中最好的是慶雲縣0.05mg/l。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1個同比改善,2個同比持平。其中,慶雲縣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為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