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德州PM2.5改善幅度為1.9%,列全省第一位

2020-12-11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金剛 信岱威

6月4日,德州市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第七場生態環境領域改革攻堅新聞發布會。據悉,德州市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2019年,德州市四項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全面完成。下一步,切實抓好清潔取暖、加強揚塵精細化管理、加快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建設三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

據介紹,2019年6月,鑑於市級機構改革和人員變動情況,德州市調整充實了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主任」,10名市級有關領導任副主任,31個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任成員,對全市生態環境工作統籌協調、決策部署、指揮調度。市生態環境委下設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運輸結構調整、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大氣汙染防治、渤海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危固廢治理、揚塵治理、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油品質量監管、自然資源保護、宣傳教育、考核監督等14個專業委員會,分別由副市級領導任專業委員會主任,督促落實各自領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

同時,2019年,德州市生態環境委辦公室以貫徹落實「四減四增」為重點,圍繞「1+1+8」汙染防治攻堅方案,持續推進中央、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舉全市之力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全市四項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大氣主要汙染物SO2、NO2、PM10、PM2.5濃度分別為15、34、103、53微克/立方米,其中,PM2.5改善幅度為1.9%,列全省第1位。境內5條主要河流水質21項指標均達到Ⅴ類標準,其中4條國控考核斷面類別提升率75%,超額完成國家約束性指標。土壤環境總體安全可控,危固廢管理更加規範,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1+1+8」汙染防治攻堅戰628項年度工作任務已全部按序時進度完成。

另外,結合全省生態環境工作要點,經市生態環境委研究,我市圍繞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土環境質量及汙染物總量控制等四個方面,確立了年度工作目標: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57微克/立方米以內,力爭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59%;南運河、漳衛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徒駭河等5條主要河流國省控考核斷面21項指標年均值均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全面提升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水平,確保2020年度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抽查合格率不低於90%。保障土壤安全,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於90%,杜絕土壤環境安全事件;全面完成「十三五」總量減排任務,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10.6%、11.8%、28.2%、21.9%。

進一步制定細化了全面規範檢測機構市場監管、切實抓好清潔取暖、加強揚塵精細化管理等20項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經對我市生態環境現狀認真分析研究,發現在影響我市空氣品質諸多因素中,揚塵汙染最常見、散煤治理是難點,只有牽住「牛鼻子」才能找出「新路子」,將切實抓好清潔取暖、加強揚塵精細化管理、加快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建設三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

強化考核獎懲。以縣市區環境質量、鄉鎮空氣品質考核排名通報為抓手,倒逼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落實汙染治理減排屬地責任,注重生態環境治理考核結果應用,嚴格通報約談,嚴肅追責問責。重新修訂《德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量化考核辦法》,在原來考核縣市區的基礎上,增加對市直部門的考核,進一步壓實縣市區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和市直部門監管責任,實現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相關焦點

  • 德州通報10月份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PM2.5齊河縣改善最好
    細顆粒物(PM2.5)數據,10月份,全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52.3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7%。最好的是齊河縣,為45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65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個同比改善,12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改善的是齊河縣,為4.3%;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惡化23.9%。
  • 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信息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公布前十月《全省45個市轄區PM2.5濃度排名前10位和後10位名單》。黃山市黃山區、屯溪區、徽州區排名前三位,其中黃山區空氣品質最好,PM2.5濃度為17微克/立方米。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1月18日,環保部網站發布了2017年12月和1-12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品質狀況。其中,在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裡,去年空氣品質最差的是石家莊,最好的是海口。
  • 上半年河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達到歷史同期最低值
    今年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5%,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5.31,同比下降14.5%;優良天數為119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平均濃度4、5、6月連續三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方舟子:pm2.5對肺癌發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從2000年到2014年,共有14項研究pm2.5與肺癌風險的定量研究結果發表,這些研究有的發現pm2.5不增加肺癌風險,有的發現增加肺癌風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的相對風險為0.81~1.39,合計為1.09。也就是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風險增加了9%。
  • 京津冀PM2.5汙染明顯改善 累積降幅達到51.9%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賈楠)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聯合發布報告顯示,經過近六年的治理,京津冀PM2.5和PM10汙染已經有了明顯改善,京津冀平原地區PM2.5累積降幅達到51.9%。
  • 2020年我市水和空氣環境質量成績出爐 大氣改善幅度肇慶全國第一!
    1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2月的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肇慶水環境質量在全國排名第12位,空氣環境質量在全國排名同15位,其中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一位。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空氣品質出現反彈面對惡劣的大氣環境,2018年聊城市出重拳、下猛藥,空氣品質顯著改善。僅2018年上半年,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76,同比改善15.1%。源於此,聊城市還獲得了省級生態補償資金2824萬元,居全省第1名。在此基礎上,聊城2018年全年的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 邯鄲:PM2.5平均濃度下降率連續4個月排全省首位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喬賓娟)從邯鄲市環保局了解到,根據河北省環保廳最新公布數據,今年7月份,邯鄲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26.2%,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9.4%,改善幅度均為全省首位。這也是4月份以來,該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率連續第4個月在全省排名第一。
  • PM2.5同比降28.1% 浙江各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 蕪湖PM2.5濃度又降啦!
    在省生態環境廳出版的報告裡就可以看見蕪湖有3個市轄區的PM2.5濃度低於我國標準值75μg/m並且同比改善幅度位於全省前三!垃圾分類建設環保蕪湖自去年11月11日蕪湖市全面啟動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讓各類垃圾找到自己最合適的歸屬,讓可再生資源發揮價值,讓城市更加美麗環保!
  • 河南2019年大氣環境成績單發布: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目標
    」第9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汙染防治攻堅強力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9年我省PM2.5、PM10、SO2、NO2、CO年均濃度分別為59微克/立方米、96微克/立方米、11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1.8毫克立方米、與2015年相比,下降幅度分別為26.3%、28.9%、71.8%、17.1%、40%,均為近5年來最好水平,尤其是SO2年均濃度下降達71.8%。NO2年均濃度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SO2和CO年均濃度均連續6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 邯鄲市連續兩個月PM2.5濃度下降率全省第一
    今年以來,邯鄲市精細化管控措施,強化大氣綜合治理措施力度,空氣品質持續好轉,連續兩個月PM濃度下降率全省第一。從市環保局獲悉,邯鄲市4月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6.34,同比下降率為19.6%,河北省11個地市正排第一位,PM2.5濃度為5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率為24.7%,河北省11個地市正排第一位。
  • 省環保廳:11月各市州PM10和PM2.5均不同幅度上升
    省環保廳:11月各市州PM10和PM2.5均不同幅度上升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6-12-19 00:37:23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  除自然源和人為源之外,大氣中的氣態前體汙染物會通過大氣化學反應生成二次顆粒物,實現由氣體到粒子的相態轉換。    pm2.5多少算正常?我國的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看不見。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
  • 改善幅度全省第一,這個空氣品質國控點是怎麼做到的?
    交匯點訊 最新一期的《江蘇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簡報》通報顯示,自江蘇全省開展「百日攻堅」行動以來(10月1日-11月23日,下同),南京市草場門大氣國控站點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濃度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5%。
  • 德州通報10月份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與去年同期相比,13個縣(市、區)中,1個同比改善,12個同比惡化。其中:同比改善的是齊河縣,為4.3%;同比惡化幅度最大的是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惡化23.9%。可吸入顆粒物(PM10)數據,10月份,全市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為105.5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4.8%。最好的是樂陵市,為97微克/立方米;最差的是運河經濟開發區,為118微克/立方米。
  • 河南PM2.5月均濃度值連續5個月均優於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10月23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省9月份以及1-9月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前三季度,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51.0%;9月份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優、良天數比例為49.1%,信陽、駐馬店、三門峽3市較好,安陽、濮陽、新鄉較差;焦作、鶴壁、商丘3市被預警提醒。
  • 「2+26」城市PM2.5冬季排名:邯鄲邢臺安陽濃度最高
    、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人民政府:為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有關要求,根據國控點監測數據(已扣除沙塵影響),我部對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以下簡稱「2+26」城市)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細顆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