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教育報導 記者 吳婷】9月26日,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導,搜狐網、搜狐母嬰、搜狐教育聯合主辦的「2020搜狐養育大會」在京舉辦。大會聚焦兒童生長的哺育、撫養,啟蒙教育,母嬰行業發展等話題,共同探討科學育兒新主張,帶父母發現愛孩子的智慧和力量。
搜狐公司運營及人力資源副總裁張雪梅在開場致辭中表示,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影子。親子成長是雙向的,養育不僅是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孩子在父母的生命旅途中架起一道道彩虹橋,不斷「教會」父母學會耐心、寬容、內省。父母要用適切的養育方法,在擁抱育兒智慧中,陪同孩子共同修剪生命的枝葉,不斷塑造與進步。
中國關工委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鄔明朗教授在會上表示,要實現科學養育,首先要有好的格局,要回歸養育的本質,要認識和尊重嬰幼兒兒童自身的發展規律,引導和建立面向未來和科學養育的架構。
鄔明朗認為,未來是面臨著由信息社會向概念社會的過度,要求下一代除了健康的基礎外,還需要同時具備:第一、數據收集與邏輯分析的能力。第二、高概念化、高感性化的能力。第三、綜合性、複合性一專門多數能的能力,創造新和選擇能力。第四、高智商和靈活應變的能力。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
新生代的「後浪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國務院婦兒工委兒童工作智庫專家孫雲曉提到,以父母為主、祖輩適當參與的兒童養育方式有利於家庭的建設和發展;如若父母拋棄責任,把主要育兒任務交給祖輩,將不利於三代人的發展。他強調兒童能否在6歲前與父母造成親密依戀的關係,對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教授介紹,「大腦具有畢生發展的可塑性,但學前階段以前(6歲以前)是大腦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神經元的分化和突觸的形成在早期基本完成。」邊玉芳認為,兒童的早期生活經歷會對大腦產生永久影響,受父母與兒童共同活動、選擇(決定)社會經歷的影響,情感安全和依戀也是孩子成長的剛需,在0到6歲的養育裡一定要基於養育的規律,心理發展的規律。
資深兒童心理學家金韻蓉老師認為,「社會力」是成功者的人格特質。培養孩子的社會力主要是要培養孩子善良與感恩的心、紀律和責任感、勇氣與進取、誠實和正直。但最重點的要關注在紀律跟責任感。她強調,我們必須跟孩子共同討論後做決定。只有孩子最清楚,我能夠做到什麼東西,我不能夠做到什麼。一旦設定的紀律,大人和孩子都要遵守。
成長教育專家蘭海老師則表示,「放下」自己,才能夠真正的看見孩子。想要更好了解自己的孩子,第一不要有任何的偏見,第二不要有任何的假設,第三不要自以為是。蘭海認為,觀察與分析孩子可以從三個角度出發,首先是物理環境,其次是人文環境,最後是心理環境。
在生命最初1000天應該避開哪些雷區?如何才能不留遺憾?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範玲表示,生命最初1000天對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是機體組織、器官、系統發育成熟的關鍵時期;是決定後代未來健康的最關鍵時期。範玲認為,成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以及女性比較常見的多囊卵巢綜合症,跟胎兒宮內的發育是有關係的,如果孩子生長的過大或者是過小,即「宮內生長不良「,將來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成人疾病。
美中宜和亞運村院區兒科主任李瑛談到,「兒童健康已成為社會問題,過敏性疾病發病率突飛猛進,同時過敏伴隨著睡眠障礙,易怒焦慮,學習和社交困難;不良的養育方法導致的體格發育問題已經成為極大的社會問題;電子產品依賴的低齡化導致的不僅僅是近視,還有專注力差,交流障礙等等心理和行為問題;家庭科學養育知識的缺乏,信息來源內容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兒童健康成長。新時代賦予這一代兒科醫生的使命:給孩子專業的呵護,給家長正確的方法。」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生導師王利剛介紹,過去幾十年我們對孩子身體和營養的關注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對孩子精神和心靈上成長的認識正處在一個探索期。在探索期,「養孩子」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方式。他認為,我們應該逐步放權,在以往時代的父母都擁有一種「教化的權利」,但在實施教化的過程中我們壓制了孩子自身的生長力量。只有家長放權了,孩子才能夠從「他控」的狀態進入到「自我調控」的狀態。
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於仁文表示,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決定一生的健康。除了消瘦,生長發育緩慢、肥胖都是營養不良。在懷孕期270天裡,我們要為胎兒的生長發育做充足的準備,在孕期的時候一定要把營養補充好。他強調,嬰兒期0到1歲的時候,依然是以母乳為唯一的膳食能量和營養的來源。喝乳粉的嬰兒只是在家庭無奈的情況下,不方便哺育幼兒的情況下用乳粉來替代。那些號稱嬰兒奶粉的營養比母乳還好的,肯定是非常嚴重的誤區。
此外,輝瑞中國疫苗市場部負責人車豔給年輕父母提出了建議:對於孩子打疫苗這件事不能太「佛系」。「現在國家的免疫規劃已經有14種疫苗,要求每個孩子都要按期接種,這叫做免疫規劃內疫苗。同時還有免疫規劃外的自費疫苗,這些疫苗對預防孩子的傳染病也非常重要。疫苗的知識對於媽媽在準備懷孕、懷孕和生育的過程中,包括照顧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我建議年輕的父母們主動向專業人員了解疫苗相關知識,為孩子選擇適合的疫苗。」
本次搜狐養育大會還舉辦了搜狐養育研究院成立及首屆專家委員聘書頒發儀式,孫雲曉、金韻蓉、藍海等十餘位嘉賓被聘請為搜狐養育研究院專家委員。據悉,「搜狐養育研究院將在以下三個方面深耕:第一,搭建養育研究平臺。搜狐養育研究院將聯合權威機構、業內專家與領軍人物深入研究重點領域,發布研究報告,努力提出建議。第二,打造行業交流平臺。繼續以專題、論壇、專欄、沙龍、直播等線上線下活動形式,聚焦養育熱點、難點話題,凝聚智慧,迸發新理念。第三,營造創新展示平臺。利用搜狐媒體資源優勢,不斷創新內容呈現形式,升級交流互動的方式,完善養育內容評價體系,以多維的角度展示搜狐母嬰全面生態。」搜狐母嬰、教育總監郭曉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