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新生代父母育兒焦慮,自然養育專家來支招

2020-12-25 人民網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物質上的豐富,但隨著快節奏生活趨勢愈演愈烈,疲於生計的人們普遍出現幸福感缺失的現象。其中,迎來新生命的父母們焦慮問題尤其突出。近些年來,激烈的社會競爭催生出越來越多的「焦慮緊張型」父母,嬰幼兒養育逐漸開上快車道,甚至出現了以攀比心態養育孩子的現象。

新生代父母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也因此對孩子抱持著高期望值,變為大量的育兒壓力。據相關報告顯示,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較焦慮」、「非常焦慮」,90後家長已開始為孩子教育「未雨綢繆」,80後「二胎」焦慮處於較高水平。

與此相關的另外一個社會現實是,許多新生兒的父母只意識到了面臨的育兒壓力,卻往往忽略了焦慮也在影響著嬰幼兒的成長。從成長幸福指數來看,雖然父母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在孩子身上,但他們的成長幸福指數卻呈下降趨勢,即便是剛剛降臨世界的孩子,也在承受著各種「成長的壓力」。

在地球的另一端,根據2013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顯示,荷蘭是富裕國家兒童幸福指數排名第一的國家,兒童享有安全、幸福的童年生活。而在此報告中,英國排行為16,美國排行26。

可以說,現代生活與幸福感缺失的矛盾,已經擺在越來越多家庭面前,成為必須應對的當務之急。這其中,具有較高幸福感的荷蘭奉行的「自然養育」育兒法,或許能為焦慮的中國父母提供一些借鑑與參考。

對抗焦慮,個性化養育的自然法則

抵抗焦慮的育兒之道,還需業內專家的專業指導。近日在重慶舉行的2019嬰幼兒營養與養育研討會,便邀請到了國內外400餘名嬰幼兒營養與養育專業人士齊聚一堂,聚焦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營養與養育問題,探討和分享研究成果。同時,在核心專家的主持下召開的「中國嬰幼兒自然養育專家論壇」中,由皇家菲仕蘭營養學苑攜手兒保專家共同呼籲的「一起自然成長,營養與養育並重」,緩解家庭焦慮與重塑個性化養育的價值體系,獲得各界與會代表的一致首肯。

自然養育專家組李教授表示,影響兒童發育的因素,一個是遺傳,一個是環境,環境又包括營養、睡眠、運動三大問題。家長對孩子越來越重視,與社會經濟造成的時間壓力越會產生不對等問題,因此產生的育兒偏差,更需大家一起去倡導回歸本質。

我們的一生都和自然有著不可分割的牽絆,孩提時代在大自然中所接受的滋養更是影響深遠。而現代化的社會,生活在各種規劃準則的孩子和成人們,正逐漸失去與大自然親密的關係。

自然養育,重塑育兒領域的三觀價值

嬰幼兒作為這個世界的新訪客,我們有必要讓他們更好的融入成長環境,呵護他們的成長軌跡。經過大量研究成果的證實,參加論壇的各位兒童養育專家一致提出了「自然養育」的理念。如何讓孩子在自然中成長,如何提升養育質量的同時增加孩子的幸福感,成為了各位專家攻堅的重要方向。

兒童發展中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自然,一個是養育。父母要為孩子的成長發育提供環境、營養、體驗、視覺、信息等必要的條件,讓每一個小孩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朱宗涵教授

可以說,自然養育的概念是對嬰幼兒來到這個世界並開啟新生活的良好開端。在備受挑戰的社會價值發展中,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指導意義。這其中,「自然養育」理念以三個維度的全面高度,有效幫助嬰幼兒建立起健康積極的「成長三觀」,讓孩子收穫更美好的成長前景。

1/親近自然,勇於探索未知的世界觀

生命源於自然,孩子也應該擁有自然生長的環境。從書本、電腦的平面世界中走出來,接觸自然,認知更廣闊的天地萬物,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然是孩子們成長的課堂,在自然中親身獲得的各種體驗,更有助於孩子學會成長所應具備的各種能力,開拓視野,認知世界,收穫成長能量。

2/一起成長,建立健康積極的家庭觀

健康積極的生活狀態,真正有效的陪伴引導,在網絡世界與現實生活中保持平衡……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嬰幼兒的生活與成長環境。

當有新的生命到來的時候,通過規劃有序的家庭生活,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有愛的成長環境來實現自然養育。自然養育專家組田教授表示:創造一個豐富的家庭生活,儘可能地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使孩子獲得豐富的體驗、經歷、感受,讓孩子在學習中成長,在家庭自然的環境中成長。健康積極的自然生活觀不僅將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父母也會得到成長。

3/自然成長,尊重發展潛能的成長觀

嬰幼兒成長中除了基礎的營養攝入問題外,理念上的認知與育兒實踐的結合更為需要重視。孩子的成長是日積月累的緩慢過程,同時每個孩子的天性也不盡相同,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放手讓孩子自然成長,在自主自發的歷練中激發更多的可能,才是更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

自然養育專家組陳教授就表示:比起我們現在的高投入以及高成本時間的投入,真正應該重視的科學撫育包括了家長的養育方式、餵養的理念和對於營養知識的認知程度。

針對以上思考,專家們總結道:「自然養育中,自然就是指遵循孩子們先天遺傳帶來的生長發育模式,切忌拔苗助長;同時創造合適的養育環境,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們把遺傳所帶來的「稟賦」充分發展成孩子的各項生活、學習、社交等的能力和積極的心態,這才是對孩子良好的早期教育。」

相信過程,相信自然生長的力量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的網絡流行表達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全民熱議。也讓更多家長反思孩子成長中的選擇與做法,而自然養育的觀點因此也取得了更多家長的採納與實踐。

在自然成長的成功案例上,荷蘭無疑是具有學習價值的育兒範例。在研討會現場,荷蘭皇家菲仕蘭旗下美素佳兒品牌高級市場總監安陳瑾女士,介紹了來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荷蘭的孩子是全世界排名第一快樂的孩子」。

美素佳兒品牌高級市場總監安陳瑾女士

和當下中國父母普遍焦慮孩子成長緩慢的家庭常態不同,事實證明遵循自然養育的理念和方法,往往能使養育孩子釋放出很大程度的歡樂。更多專家也希望能把荷蘭的自然育兒理念帶到中國,讓中國嬰幼兒的成長三觀更加科學有效。

在此大背景下,美素佳兒不僅將堅持為中國寶寶提供自然的營養,還將持續向中國家長推廣「自然養育」的育兒理念。自2019年來,美素佳兒通過舉辦「一起,自然成長」落地展、自然成長營落地等一系列360°可持續行動計劃,邀請家長們近距離體驗、學習親子如何一起「自然成長」,將自然養育的育兒理念真正有效傳遞至新生代父母中,讓更多中國的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自然成長」。自然養育的美好前景,也將針對社會上廣泛家庭的育兒焦慮,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

註: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廣告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李楠樺、仝宗莉)

相關焦點

  •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2020-12-13 0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崔玉濤「自然養育」系列新書發布
    2015年11月7日,作為中國頗具影響力的權威育兒媒體,父母必讀育兒傳媒攜手超人氣兒科醫生崔玉濤召開新書發布會,宣布再度聯合推出——「崔玉濤談自然養育」全新系列圖書。《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理解生長的奧秘》新書發布會現場  該套圖書是繼育兒暢銷書籍《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後的又一力作,充分體現了這位深受千萬父母信賴的優秀兒科醫生一貫倡導的理念與思維方式
  • 家庭醫生在線聯合雅士利瑞哺恩,全方位助力新生代父母育兒
    近日,家庭醫生在線攜手雅士利瑞哺恩,盛邀三甲醫院一線兒科專家,隆重推出了「寶媽課堂」直播IP,為新生代父母提供了專業實用的線上育兒指導。 目前已經擁有了以鍾南山、侯凡凡、周岱翰等12位院士、國醫大師為首的由百餘位醫學權威組成的專家顧問團,以及由400餘位知名一線臨床專家組成的醫學委員會。 而在本次「寶媽課堂」直播中,家庭醫生在線積極調動自身資源優勢,迅速與多家知名三甲醫院的一線臨床兒科專家聯繫,並在短時間內與38位專家達成了合作科普的意願。
  • 家長如何幫高三學生緩解壓力?大學生怎樣應對焦慮?心理學專家來...
    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心理學教授給師生家長支招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學專家給出4點建議用「心」戰「疫」⑱:防疫期間如何科學認識疫情,緩解擔憂恐慌?聽心理學專家詳解:心理學專家為你支招:聽心理專家詳解:面對疫情出現「3F」身心反應怎麼辦?
  • 孩子脾氣犟總和父母頂嘴怎麼辦?育兒專家支招,家長們學起來
    表姐表示,現在這樣的畫面在她家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每次說一件事孩子就會和他們犟,總是和父母頂嘴,還絲毫不願意佔下風。這裡是文章圖片\1.jpeg其實,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三四歲的孩子或者七八歲的孩子,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小傢伙們總是會和家長頂嘴,脾氣也是各種犟。這時候怎麼辦呢?
  • 新生代父母的焦慮何處安放?
    於是,無論自己怎樣辛苦,父母都要想盡辦法,為孩子做一切超前的教育,讓孩子有一個好的開端。新生代父母的焦慮「你給孩子都報什麼班了?」不少8090後身份轉變為父母后,開啟了新的人生階段,也開啟了新的焦慮。新生代父母的焦慮,除了孩子應試教育之外,更加關注素質教育,因此,與健康直接掛鈎的少兒體能教育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 高考焦慮,心理專家來支招
    「其實考試焦慮並不可怕,適度的焦慮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關鍵是要避免過度焦慮。」心理諮詢師表示,敏感多疑,苛求完美的孩子更易產生焦慮情緒,此外,父母把成績作為孩子跳龍門的唯一門檻 2、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的無間歇的看書,適度運動,適當的體能活動,能提升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靈敏度,又緩解心理緊張,每日的作息時間要相對穩定。 3、可以抽空與家人、朋友適當交流,緩解一下學習考試的壓力,或者聽聽歡快的音樂,讓神經系統放鬆一些。
  • 二孩時代育兒觀念升級,世界嬰童網S+項目為新生代父母「減負」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實施,我國或將迎來人口出生率增長拐點,在二孩時代到來的同時,80後和90後新生代父母也逐漸成為育兒主力軍。對他們 來說,科學育兒讓寶寶健康成長是基本要求,如何優化育兒方法、發掘孩子個性、培養智商情商雙發展則成了更核心的育兒需求。
  • 少年大不同:專注家庭教育,頂級專家為你育兒支招
    公號:少年大不同(ID:sndbt2018),專注家庭教育,頂級專家為你育兒支招。更多好文好課給你從容和智慧,讓我們一起做不焦慮的家長,讓孩子成為自己。
  • 海南農墾總局機關幼兒園園長支招緩解孩子...
    海南省農墾總局機關幼兒園園長葉朝珍做客《校長在線》,為幼兒家長分享幼兒階段的育兒經驗,支招緩解新生入園「分離焦慮」。南海網見習記者 李昊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8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胡麗齊)「孩子進入新環境,入園時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分離焦慮對孩子身體有哪些方面影響?」新學期即將來臨,8月27日上午,南海網邀請海南省農墾總局機關幼兒園園長葉朝珍做客《校長在線》,為幼兒家長分享幼兒階段的育兒經驗,支招緩解新生入園「分離焦慮」。  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2020-08-2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小銜接父母怕輸,用「2W1H模型」,3步幫你緩解「起跑線」焦慮
    :「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育兒焦慮是父母緊張不安的情緒與愛的混合體,而幼小銜接階段的焦慮,最典型就是「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據人民網相關報告顯示,在新生代父母中,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較焦慮」、「非常焦慮」,90後家長已開始為孩子教育「未雨綢繆」,80後「二胎」焦慮處於較高水平。《飛馳人生》中沈騰飾演的張弛有一句經典臺詞:「我沒有想贏,我只是不想輸」。
  • 教育大咖徐慶格來武陵源國學堂開講,支招父母育兒之道
    開講現場現場家長與老師交流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11月18日,武陵源國學堂邀請北京大學MBA、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後裔徐慶格先生來學堂開講,支招父母育兒之道 。課堂上,他從家長怎麼科學育兒方法,為家長如何了解孩子心理狀況、了解孩子壓力來源、在家如何同孩子和諧相處支招。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同的媽媽可能有不同的煩惱,但焦慮是她們育兒的「主旋律」。有的焦慮來自與老人產生的育兒衝突,有的則因為丈夫明明是「豬隊友」還要「雲養娃」,有的甚至因為育兒焦慮引發產後抑鬱症……「特別是當全家只有媽媽一個人秉持科學育兒時,育兒難度可想而知。」一位媽媽說。
  • 《崔玉濤談自然養育》套裝書京東獨家上市
    急得家長帶孩子來北京找崔玉濤大夫看病,結果並不是腦部問題,而是平時給孩子的鍛鍊太少導致的。家長著急的問題不一定是病,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成長規律,只要符合自然規律的孩子就是健康的。但家長如何才能正確認識孩子的成長規律?  由《父母必讀》雜誌出品、崔玉濤育學園推薦的套裝書《崔玉濤談自然養育》,近日起在京東商城獨家銷售。崔玉濤在書中通過實際案例,教家長了解孩子的發育知識,給孩子最好的養育。
  • 解決育兒早教痛點,構建良好親子關係,兒童早期教育專家來支招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不要輕易去給孩子下定義、貼標籤,而是應該去了解孩子看似奇怪行為的真實需求。那些看不見的內心需求,才是引導和糾正孩子看得到行為的核心所在。小七老師是兒童早期育兒專家、微博認證兒童教育TOP1博主、線上課程粉絲超200萬,同時在全國進行大型育兒講座超300場,現場獲得指導答疑的家長累計數十萬。
  • 搞定育兒三要素,做一個不焦慮的父母
    第三種,自我焦慮:在這種不友好、缺乏支持和鼓勵、壓力山大的環境當中,媽媽們很難對自己做好母親懷有信心、很難相信自己的直覺、思考和判斷,很難遵從自己的內心,很難不從眾,很難不焦慮。現在的教育專家很多,而且眾說紛紜,今天這個教育專家說紙尿褲不能用太久,明天那個教育專家說紙尿褲要用到孩子有了自主排尿功能為止。
  • 蘇德中:緩解父母焦慮 讓幸福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據中國兒童基金會與北大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所做的「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有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 「神獸」宅在家,復工的父母怎麼辦 專家來支招
    &nbsp&nbsp&nbsp&nbsp「神獸」宅在家 復工的父母怎麼辦&nbsp&nbsp&nbsp&nbsp專家支招,讓你學會做智慧父母&nbsp&nbsp&nbsp
  • 為什麼自然養育的孩子最幸福,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
    也許,寧鉑的父母也從未想過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神童」,會過上這樣的人生。,就像我身邊的很多媽媽一樣,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開始焦慮了:母乳是否充足?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的育兒焦慮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焦慮會使父母教出低能兒,因為焦慮的父母都會有很強的控制欲,總是想著包辦和控制孩子的一切,這樣孩子就沒法自己探索學習新技能,也不能自主做選擇,很容易成為生活的低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