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公益廣告】
斯拉河畔的村莊 餘蘭 攝
2017年4月19日是我來到桃花湖村的第一天,那天天很藍,雲很白,一下車便看到金燦燦的油菜花染遍田間山頭,與美麗的斯拉河相互交織,絢爛的湖光山色躍入我的眼帘,也刻入我的心扉。桃花湖村真美,美得像一幅畫卷,可美麗的景色也掩蓋不了貧困,那年桃花湖村的貧困發生率為42%,是平壩區8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一定要踏踏實實的紮下來,切切實實地做些事」,我在心裡告訴自己。從此駐紮,至今已近四年。
齊伯鎮桃花湖村駐村幹部李書走訪貧困戶 餘蘭 攝
就像英勇的志願軍入朝參戰一樣,根本沒有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從駐村第一天起,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艱苦繁重的工作,腦海邊縈繞的都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樣慷慨激昂的詩詞,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我堅信我們必定能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立下愚公移山志,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走訪貧困戶、解決群眾困難、助推產業發展等各項工作應接不暇,毫不誇張的說,夙興夜寐、廢寢忘食是我那時的工作常態。
李書了解貧困戶孩子上學情況 餘蘭 攝
2018年我們村作為平壩區的代表之一接受國家脫貧攻堅第三方驗收評估,毫無疑問那是一次關鍵性的大考,大家為此夜以繼日地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村裡帶來歷史性的改變。出乎意料的是,當知道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的那一刻,我的心情竟無比平靜,沒有預想中的歡呼雀躍,更沒有絲毫放縱的慶祝。後來想想,其實那是我和我的戰友們用熱血和汗水換來的「胸有成竹」的自信以及「水到渠成」的從容。更重要的,是我們深知脫貧攻堅仍然任重而道遠:如何讓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再改善一些,如何讓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一些、錢更好賺一些,如何讓村集體經濟更壯大一些,如何讓桃花湖村徹底根除貧困,這些仍然是我們必須擔起的責任。
李書到貧困戶家了解用水情況 餘蘭 攝
駐紮桃花湖村的日子讓我對桃花湖村有了深厚的感情。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桃花湖村的歷史長河中不足掛齒,但於我而言,是一件件太陽下溼透的衣服,一雙雙泥土地上開了口的鞋子,一個個伴著蟬鳴伏案的夜晚。如果要問我駐村幾年有沒有遺憾,我有,每每想到無法陪伴照顧已近老年的父母,想到妻子二胎生產前自己開車住院,想到三年多前還需常抱懷中的女兒明年竟然已要進入小學,我會對家人心懷愧疚。但如果要問我值不值得,我會肯定地說值得。這聲值得,是鵝抱二組貧困戶劉興和用上電時的開心,是甘草組貧困大學生邵曉琴獲得教育資助時情真意切的「謝謝」,是黑夜下鄉村小路旁亮起的路燈,是老百姓在集體產業年終分紅時的笑顏。
李書到貧困戶家了解用電情況 餘蘭
如今斯拉河畔的桃花湖村,老百姓安居樂業、道路四通八達、產業蓬勃發展,就像金光燦燦的油菜花,遠遠望去便是一片豐收的景象。此時,雖已立冬,但站在田間的我,輕閉著雙眼,想像著那南風吹過的油菜花香和那金色的海洋,請允許我和如此美麗的畫卷合張影,在這個努力過、奮鬥過的地方留個美好的紀念。
桃花湖村通組路 餘蘭 攝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江勤群 整理)
主 辦:平壩區融媒體中心
監 制:鄒美倫
審 核:王明領
本期製作:餘 蘭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在那美麗的小山村——安順市平壩區齊伯鎮桃花湖村駐村幹部 李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