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和你結婚」你會如何回答?千萬別笑孩子太幼稚

2021-12-22 丁香媽媽

「我要和媽媽結婚!」

「天天不願意和我結婚嗚嗚嗚」

聽到三、四歲的孩子稚聲稚氣又滿臉真誠地說出這些話,很多爸媽一邊心都要化了,一邊又有點懵——

我要……怎麼回答 TA?

今天我們就請來有著十多年幼兒園教學經驗的常潤老師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聊一聊我們該如何回應孩子的「求婚」,該如何和孩子談「愛」。

其實,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時期都會有這樣的情感和表達,一般出現在四歲以後。

一方面,隨著健康親子關係的發展,他們開始有自信與他人建立更深層的情感聯結了;另一方面,他們的性別意識開始萌發了,開始對異性感興趣。

而在童話故事裡、電視劇中、參加婚禮時,孩子們都會頻繁接觸到「結婚」兩個字。

「結婚」,這兩個字在他們心中,就是喜歡,就是我想和你一直在一起,就是兩個人關係特別特別好的意思。

因此有些孩子會向父母求婚,有些會向舅舅、小姨求婚,有的則是要和同齡的異性好朋友結婚。

還有些孩子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會在行為上有所表達,比如充滿愛意地看著爸爸或媽媽、或者總想和喜歡的小朋友坐得很近,這些都是孩子社交與情感認知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面對寶寶真誠地「結婚邀請」,很多家長最糾結的莫過於,我到底該怎麼給孩子回復,才能不傷孩子心呢?

其實別擔心,坦然接納、平常心回應,就可以了。

如果你聽到孩子這樣說,說明孩子很愛很愛你,你在他心中是一個很棒的爸爸 / 媽媽!

因此,首先不用感到尷尬,也不用覺得孩子幼稚。你可以坦然地接納它,把它當做孩子為你頒發的一個階段性獎狀。

有的爸爸媽媽一聽到「結婚」兩個字,會或嚴厲、或戲謔地告訴孩子:「爸爸只能和媽媽結婚,你也還小,要很久很久以後才能結婚,現在這樣說羞羞!」

這樣做是不對的,會給孩子形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三、四歲的孩子隨著認知和想像力的發展,每天會沉浸在自己各種各樣的想像中,非常感性。

他們會說「我是超人,我有超能力」,會說「我是艾莎公主」,也就自然會說「我們結婚吧」、甚至「我要生小寶寶了」這樣的話。

這些都是孩子站在當下對自己未來的一種美好想像,一種自信的彰顯。

他們覺得自己很有能力了,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了!

首個登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特朗,就曾經在小時候邊玩邊和媽媽喊話:「媽媽,我要去月亮上了!」媽媽也同樣進入到他想像的情景中,幽默地回答到:「好的,別忘了等下回來吃午飯!」這個回答就很棒。

所以我通常建議爸爸媽媽帶上一顆童心,走進孩子的世界,用情感去回應孩子的想像、延續他們拋來的話題。

當孩子向你發出結婚邀請時,不妨開心地回應:

「是嗎?!那我可真是太幸運了,有這麼好的寶貝愛我!」

三、四歲的孩子還理解不了婚姻在法律和道德層面的意義。拒絕、講大道理和邏輯分析只會傷了他的感受,並不會加速他的認知。

平常心去回應,孩子會感覺自己有能力給別人愛,也值得被愛,從而在生活中會更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當然啦,過不了一段時間,孩子就會意識到:誒?我好像應該和同齡人「結婚」,然後開始有喜歡的異性同學。

等到了小學,他還會在某一天突然要求你和他保持距離,不要在同學面前做出很親暱的動作。那時候,你沒準還會懷念現在的小甜蜜呢!

等孩子社交範圍變大、上了幼兒園,他們會接觸到很多的小朋友。這時候,他們發出結婚邀請的對象,就不再是爸爸媽媽,而變成了另一個小朋友。

這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一樣的,大人不要去做道德評判或者邏輯分析,可以像朋友一樣地傾聽他、和他聊一聊:

「哇,你這麼喜歡 TA,TA 一定很棒吧,你喜歡 TA 哪裡?快跟我講講~」

這樣說會讓孩子覺得,你信任他能做出好的選擇,也願意隨時做他的傾聽者。那麼他在未來青春期也會更加自信地表達愛、更開放地和你訴說他的情感動態。

但比起想要和別的小朋友「結婚」,常常令家長更擔心糾結的,是另一件事兒,那就是——

娃被拒絕了!

假如孩子的結婚邀請,被心愛的小朋友拒絕了,我們該如何引導傷心的娃呢?

當然最重要還是平常心!

爸爸媽媽不要讓孩子覺得,被拒絕是一件很可憐的事情,否則反而把事情搞大了。

三、四歲是童言無忌的年齡。

我們在幼兒園常常聽到孩子之間說 「我才不要和你結婚!」或者「你不是我的好朋友!」之類的話。

這些話聽起來「狠」,但其實並沒有故意傷害的意思。

孩子們會這樣說,只是因為社交經驗有限、詞彙有限、換位思考能力也有限、還不知道如何委婉地去表達罷了。

如果大人的反應太敏感,被拒絕的孩子反倒會認為自己被針對了,從而越來越在意別人怎樣說自己。

同時,爸爸媽媽也不要急於安慰孩子或者馬上替他想一個解決辦法,可以先了解一下情況,再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引導他。

如果他是自信而外向的,我們不妨鼓勵他繼續去溝通,自信地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你不願意和我結婚呢?」

我們之前就遇到過對方孩子回答:「因為你總是不小心把我搭的積木弄倒!」

然後兩人商量以後小心一點,問題就解決了。

平常心應對拒絕、鼓勵進一步溝通會讓孩子懂得,發生拒絕和衝突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能夠以積極自信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

如果孩子性格偏敏感和內向,我們就不要太去鼓勵孩子「再試試」,因為這樣的鼓勵,在內向的孩子看來,反而會是一種壓力。

爸爸媽媽可以用「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引導孩子放下——雖然他拒絕了你,但你選擇的權利還在,沒關係,可以再找別的小朋友呀~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會鬆一口氣,不至於變得傷心難過,也可以教會孩子理解社交中自己和別人的權利。

每個人都有勇敢表達愛的權利,但每個人也都可以選擇拒絕。

總之,無論是以上哪種情況,孩子願意和你訴說他心中的愛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是勇敢和自信的表現。

雖然「結婚」這兩個字在大人心中可能有些敏感,被孩子說出來又似乎帶了些幼稚。

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它是純粹的、清澈的「喜歡你」。

爸爸媽媽可以拋開擔憂,帶上一點童趣,一顆平常心和一些幽默感,陪伴孩子度過這個特殊而甜蜜的階段,並教會孩子學會愛吧!

PS. 今天是七夕,祝大家生活甜蜜蜜!娃不鬧騰,隊友給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你該如何回答?
    唯有給孩子補上「死亡教育」這一課,才是上策。早上,我告訴兒子清明節要帶他回老家,給太爺爺掃墓。沒想到,他卻猝不及防地問了我一句:「媽媽,你也會死嗎?」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問過類似的問題,關於死亡,他們有著同樣的困擾和擔憂。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這樣回答,讓孩子受益終生
    去上班,才能賺錢給你買零食玩具呀。我也不想上班,但是為了寶寶,再累也願意啊。大人都要上班的,所以我必須去啊。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這樣回答孩子。工作是為了謀生本沒錯,但工作卻不僅僅是為了謀生。父母隨口的一個回答,有可能是孩子對職業的最初理解。職業啟蒙沒做好,不僅會對孩子職業觀產生負面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這樣回答,讓孩子受益終生
    沒辦法啊,大家都要去,我也不想的呀。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這樣回答孩子。工作是為了謀生本沒錯,但工作卻不僅僅是為了謀生,至少對於孩子們來說是這樣。父母隨口的一個回答,有可能是孩子對職業的最初理解。職業啟蒙沒做好,不僅會對孩子職業觀產生負面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 「媽媽,我長大要和你結婚」,面對孩子幼稚的求婚,不要一笑而過
    婚禮上,琪琪的兒子對她說:「媽媽,我長大也要和你結婚兒子說:「我知道,就是像你和爸爸一樣,永遠在一起。」寶媽笑著說:「原來寶寶想永遠和媽媽在一起啊,但是媽媽和孩子之間是不能結婚的哦,不過媽媽還是會永遠和你在一起的。」
  • 「媽媽,我要和你結婚」,千萬別忽視孩子的這句話「悅寶園分享」
    媽媽,我要XX做我的老婆女孩會說:我要嫁給爸爸我想當XX的女朋友我愛XXX,我要做他妻子孩子婚姻敏感期的常見問題媽媽/爸爸,我要和你結婚 回答:媽媽和爸爸已經結婚了,不可以和你結婚喲孩子要和同性結婚 回答:正常和他們討論同性和異性婚姻的區別 孩子要和異性爸媽之外的成年人結婚
  • 「媽媽,我想和你結婚」,媽媽的回答和引導方式將影響孩子一輩子
    文/遠方媽媽很多父母經常提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說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或者交了新朋友就想嫁給他?4歲的朵朵是個熱情開朗的小姑娘,在幼兒園的人緣很好,大家都喜歡和她玩。有一天,媽媽接朵朵放學回家的路上,朵朵和媽媽興奮的聊起了幼兒園新交的好朋友小亮。朵朵說小亮人特別好,給了自己一塊大白兔奶糖,自己要嫁給亮亮。
  • 「媽媽,我要和你結婚」,千萬別忽視孩子的這句話
    男孩會說:  媽媽,我想娶你  媽媽,我喜歡班上的XXX  媽媽,我要XX做我的老婆  女孩會說:  我要嫁給爸爸  我想當XX的女朋友  我愛XXX,我要做他妻子  這些語言信號,可不是孩子「早戀了」,而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來了~  不必驚慌
  • 「媽媽,你為什麼忙得沒時間陪我?」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當她真正獨立後,哪怕不再需要這個簡陋的玩具,也一定要買下來慰藉當年的自己。她的父母可能永遠也會不知道,這件貌似平常的小事,讓孩子默默記了二十年。其實,她在意的,早已不是玩具,而是童年時代那種「得不到」的焦慮感和無力感。這種感覺,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地鐵上,聽到有個女孩問媽媽:「隔壁媽媽不上班,每天都在家裡陪寶寶,你為什麼不能陪我?」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好?」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你的回答太重要了
    最近一次,帶兒子參加閨蜜聚會,聊起孩子們上學的事情,她竟然哭了:「兒子就是不貼心啊,看你們家姑娘,每天上學都依依不捨,我家臭小子就是個沒心肝的,壓根不曉得我一個人在家多想他。我想得狠的時候,眼淚就吧嗒吧嗒掉。」老師了解到這個情況後,試探性地問這個孩子:「你哭,是因為擔心媽媽嗎?」孩子回答:「我不想媽媽哭。」研究發現,母親的情緒能被孩子捕捉到。
  • 千萬別輕易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樣孩子當然不會學到正確的方式,因此「提醒注意」就要提上日程了。給孩子正確的示範。跟家人也要有禮有節,比如跟孩子爸爸說「你能幫我拖一下地板嗎」,得到幫助之後要鄭重地說「謝謝你」。跟孩子用求助的方式說話。
  • 「我要和媽媽結婚」,父母的回答會影響寶寶未來的婚姻幸福
    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時候,可能回家了會跟你說:「媽媽,我喜歡xx ,我要做他女朋友/老婆。」 一個網友的回答有些扎心:我一臉幸福地玩結婚遊戲,然後媽媽當著全院小朋友,一邊罵我不要臉,一邊拎著脖領子把我拽回家後,從那之後,對結婚兩個字就莫名恐懼。
  • 「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母女倆開始互相埋怨:「從小就叫你學鋼琴、學跳舞、學編程,結果都是學一半就喊累、無聊,不想學,沒一個堅持下來的,看,後悔了吧!?」「我一個小孩懂什麼,我說不學就不學,你當媽的也不知道逼我一下!」「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幹嘛要我逼?!」……我邊聽邊苦笑。
  •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你的回答很重要,可別再答錯了
    「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在家陪我好不?」當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麼回答?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啊?」媽媽回答:媽媽要賺錢才能給你買吃的買玩的供你讀書啊。孩子默默地低下了頭:原來我讓媽媽那麼累。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前兩天,送孩子去書法班的時候,在小區門口看到一位媽媽,她正拽著孩子往車裡進,孩子哭著掙扎:「我不想學舞蹈了,我不去,太累了……」媽媽怒吼著:「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給我去!」當孩子皺著眉頭跟我們說:「媽媽,我不想學了!」我們又該如何應答?
  • 「爸爸媽媽為什麼要上班?」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愛樂•育兒】
    :「隔壁媽媽不上班,每天都在家裡陪寶寶,你為什麼不能陪我?」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產生只有無能的人才去工作的想法,也讓父母充滿無力感。父母的這種無力感,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如果我們必須上班,那就先給孩子好好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上班」吧。
  • 「我要媽媽!」|如何有效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
    「偷溜」這個方法是很糟糕的,相信很多了解過一些育兒知識的媽媽,都不會再去使用。這個做法,沒有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反而會適得其反,下一次,孩子會把媽媽看得更緊,以防止她突然消失不見。長此以往,沒有被妥善安撫的情緒、不安全感,很可能還會讓孩子泛化出其他應對行為,千萬別不當回事喔。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簡單明確的「三步法」第一步,無論多難,一定要和孩子正式告別。
  • 「神獸錦囊」你和孩子約定的規則為什麼會無效?
    (3)把」請」去掉,因為是「規則」不是「請求書」。前面都改成:「我會…」(4)請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寫字的坐姿 – 孩子不知道什麼叫做「正確」。建議你直接寫請按照這張照片的坐姿寫功課。如果媽媽發現坐姿與照片偏了,會用恩恩(或甚麼聲音)的一聲,我會需要依照片姿勢調整。
  • 「媽媽,我可以吃冰淇淋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昨天,帶孩子去商場,在一家冰淇淋店門口,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名5歲左右的小女孩,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想吃冰淇淋」。卻不想媽媽直接說「不行」,果斷地拒絕。孩子用乞求的口吻說:「媽媽,我真的很想吃,我就吃一次好不好?」
  • 4歲女童曝「前世記憶」這樣選媽媽
    嬰兒與母親 不論是「胎前記憶」或「胎內記憶」,指的就是寶寶降臨到媽媽肚子裡之前的記憶,或是還在媽媽肚子時的記憶。日前一名網友在「靈異公社」分享4歲大女兒自曝還在當小天使時的胎前記憶。原PO提及,女兒在晚上突然對她說:「以前我跟妹妹當小天使的時候,一直追著媽媽跑來跑去、跑來跑去這樣!那時候妳還沒有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