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引力增加到多少就能夠將空氣壓縮到和水的密度一樣?

2020-12-20 刁博

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3千克每立方米,大約是水的密度的773分之一。如果壓縮空氣將其體積減小到之前的773分之一,氣體的密度就變得和水的密度一樣。也許你擔心壓縮空氣的時候能將其液化,其實只要溫度在132.45K以上,無論怎麼壓縮空氣都不能使其液化。將空氣壓縮到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同,此時氣體的壓強大約是之前的2000倍。

地球的大氣層可以產生101千帕的壓強,這個壓強是由於大氣層受到重力所產生的。可以根據P=F/S估算整個大氣層中氣體的質量,P為101千帕,S為地球的表面積,F為大氣層所受的重力。代入數據可以解得大氣層所受的重力約為5.2乘以十的19次方牛。

地球的質量比較小,不能產生足夠大的引力使得空氣的密度能夠和水的密度一樣。如果按照P=F/S去計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需要變成現在的773倍才能將大氣的密度壓縮到和水的一樣。而太陽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也不過是地球表面的28倍而已。

如果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變成現在的700餘倍,那麼地球就不再是現在的地球,大氣層也不再是現在這樣的大氣層。地球的大氣層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氣,其次是氧氣,像宇宙中含量最高的氫和氦含量卻極少。這是因為地球的引力不夠強,吸引不住比較輕的氫和氦。

木星的質量比地球大很多,其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大氣層頂端附近的壓強就能夠達到一個標準大氣壓,越往下壓強越高,能夠將氫壓縮成液態氫和金屬氫。儘管如此,木星也只是一顆失敗的恆星。如果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能夠是現在的700多倍,那麼地球在形成的過程中就能夠大量吸收星雲中的氫和氦,最終會變成一顆恆星。

相關焦點

  • 火焰上升的本質原因,是地球引力的作用!引力不是向下嗎?
    在地球上,我們常會聽說這樣的真理: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在火焰附近的空氣被加熱以後,由於密度的減小就會上升,上升的熱空氣就會造成局部區域的壓力降低,而離火焰稍微遠的冷空氣就會下降並且補充到壓力低的區域,然後再次被加熱上升,循環往復。從冷熱空氣的對流,我們就能知道,上升的熱空氣會把火焰帶上去,形成「淚滴」的形狀。
  • 水壓縮到極致,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會變成黑洞,把整個地球吞掉
    我們所理解的壓力,僅僅是人體自身能夠感受到的壓力,太大的壓力人體會承受不住,比如說被一個很重的東西壓在頭頂,一定的程度下人就會支撐不住被壓死,但是地球上的一些分子不會被壓死,它們會在壓力的作用下密度變得越來越小,小到你肉眼看不到的地步,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當水被壓縮到一定地步,會發生什麼
  • 壓縮到極限,或變成黑洞,將地球吞掉
    水能被壓縮嗎?在我們印象中,萬物皆可壓縮,但確實很少會見過壓縮液體的。其實,水只是難以壓縮,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壓縮。對此,有人真的做過相關的實驗,結果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則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為了壓縮它,科學家選用金剛石對頂砧來壓縮水,這種設備儀器的強度常常可以高達幾十個GPa。可以看到,1萬個大氣壓時,水的體積幾乎不會變。繼續增大壓力,水分子之間的距離會縮短,分子內部的共價鍵斷裂,從低密度狀態壓縮成了高密度的狀態。
  • 空間站不是萬全之策,不解決行星間的引力,離開地球也無法存活?
    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生活,就是因為地球有重力和地心引力,從樹木花草到山川空氣都是如此。正是因為地球有了引力,地球才具有大氣層,人類才能夠好好的生存。人類很早就開始和地心引力對抗,想要去太空和其他星球看看,現在這也已經成為了現實。
  • 中子星密度達百萬億噸,這是什么元素?是否表示宇宙還有未知元素
    中子數的多少決定了元素同位素的類別比如氫的同位素氘有一個中子,氚則有兩個中子,氕氘氚這三種同位素化學屬性幾乎就相同,但物理屬性卻大相逕庭,比如氕的很難達到聚變條件,而氘和氚則很容易,氕和氧構成的水就是我們常見的水,而氘和氧也能生成水,但卻是重水。
  • 為什麼說黑洞的平均密度有可能比水還小?
    黑洞密度無窮大指的是黑洞奇點的密度無窮大,如果以黑洞視界包裹區域為體積,黑洞的平均密度有可能比水密度還低,在黑洞奇點處,物質的形態與我們所知的任何物質都不一樣,也不再有元素的概念。黑洞黑洞是天文學中最神秘的天體,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其中一個精確解為史瓦西解,描述的是一個不帶電荷和無角動量的黑洞,稱之為史瓦西黑洞,比如我們把地球壓縮成半徑9毫米的球,地球就會坍縮成一個黑洞。
  • 地球上方到多少米的時候就沒有引力了?長程力無限遠方嗎?
    地球上方到多少米的時候就沒有引力了?長程力無限遠方嗎?因為引力是長程力,從理論上來講地球的引力範圍可以到無限遠處。大家也許對這個問題有些誤解。有些人認為航天探測器飛到到太空上航天員就失重了,可能這裡就沒有引力了。其實並不是,失重是因為離心力抵消了引力。
  • 水真的不可壓縮?如果將水一直壓縮會發生什麼?
    壓縮的目標是將物體的密度變為最大,那麼水為什麼不可壓縮呢?實驗證明水在3.98攝氏度時,水分子之間的距離最小,因此在3.98攝氏度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將溫度降低或將壓強增高,水分子之間的氫鍵就會相連而變成結晶,也就是冰,這種狀態下水分子之間的距離反而會增大,相應的密度也會下降。這就是通常認為水不能壓縮的原因。現實中因為各種原因,水還是有一定的壓縮係數的,只是壓縮比率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計。
  • 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多遠就會被引力拉下造成災難?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們得到了在地球上的三個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叫環繞速度,為7.9km/s,就是達到這個速度,人造天體或小天體就能夠與地球引力抗衡,既不被地球引力拉拽下來,也無法脫離引力而飛向深空,只能繞著地球轉;第二宇宙速度叫脫離速度,為11.2km/s,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脫離地球引力飛向別的行星;第三宇宙速度為逃逸速度,實際上是在地球這個位置逃出太陽引力的速度,為16.7km/s。
  • 人類對水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地球上的水為什麼沒有減少?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一顆水資源非常豐富的星球,在外太空觀看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水球,水是生命之源,由於我們的地球存在著大量的水,40億年前才能夠孕育出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演化誕生了高等智慧的生命一一人類。
  • 如果太空是真空,為啥沒有吸走地球的大氣?
    很明顯就能看出來大氣壓的力是由萬有引力提供的,就是哪個重力加速度g。如果把同樣高的空氣放到別的星球,產生的壓強也會不一樣。現在想像一下我們潛水時的感受,在水的表面,我們可以說感受不到任何來自水的壓力,但是我們越往深處,感受到的壓力就越大,這說明這個力是會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力的方向是和萬有引力方向一致。這也解釋了為啥水不會跑到空氣裡(貌似是個廢話)。
  •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空氣,但它有重量,那地球上所有的空氣重多少?
    你需要將兩個氣球充氣直到相同的尺寸,並用一根線將它們綁在水平放置的普通鉛筆的兩端。在這個位置,該結構將保持平衡,因為兩個球的重量是相同的。接下來,有必要刺穿其中一個球,這時,空氣將從這個氣球中釋放出來,鉛筆就會立即因超重而改變它原有的位置。這個實驗就證明空氣是有重量的。
  • 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球是什麼?
    恆星的質量往往都很大,比如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但由於恆星中心不斷進行著核聚變,產生了很強的輻射壓,能夠阻擋恆星自身的坍縮,所以恆星的密度會比巖質行星更低。例如,太陽的平均密度為1.408 g/cm^3,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4 g/cm^3,所以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約是太陽的3.9倍。儘管如此,由於恆星的質量很大,其核心區域的密度極高。
  • 網友問:地球引力有多強?和宇宙中其他天體比起來微不足道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引力和宇宙中其他天體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在人類世界中,人類文明用了幾千年的時間,才擁有了掙脫地球引力的能力。在自然界中,人類已發現的四種基本力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其中引力是最弱的,比電磁力小了10^36個數量級,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各種力的本質,除重力外幾乎全是電磁力,舉個例子:整個地球對一塊磁鐵的萬有引力,還不如另外一塊磁鐵對它的磁力。
  • 中子星密度極大,一立方釐米上億噸,這是什麼概念?
    在一些極端條件下,物質的性質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密度。一大坨棉花經過擠壓,能夠裝在一個很小的盒子中;空氣經過壓縮後,體積也會變得很小。當壓力足夠大,物質被擠壓得非常厲害,密度也會變得超級的高,遠超你的想像。
  • 地球引力消失五秒鐘會怎樣?
    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某人謙虛、清醒和務實,腦袋裡沒有充滿了理想主義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但說實話,讓我們真正「腳踏實地」的並不是謙遜的品質,而是引力。哪怕地球失去引力僅僅五秒鐘,我們所知的一切生命都將就此終結。引力可以將不同的物體拉向彼此。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強;距離越短,引力也越強。地球顯然質量很大,離我們也非常近。
  • 水可以被壓縮嗎?水被壓縮後會變成什麼樣?
    畢竟,「液體不能被壓縮」這個概念深入人心,不過,這不過是一個為了簡化計算而確立的概念,從事實的角度出發,水其實是可以被壓縮的,而且任何的液體都可以被壓縮,只需要施加壓力就可以改變它的體積,只不過,壓縮後的液體改變是非常小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科學家們才會為了簡化計算,表示「液體不能被壓縮」。
  • 脈衝星的密度高達10億噸每立方釐米,如此高的密度是怎樣形成的?
    地球的半徑6000多千米,在地球重力的限制下,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不會超過2萬米。如果地球能變為中子星,那麼地球的直徑將縮小至20多米。換算一下,那麼中子星表面的山峰或者說凸起最多不超過10釐米。中子星表面的逃逸速度為1~15萬千米每秒,大部分物體的運動速度很難達到這麼高。除了光,掉到中子星上面的物質基本上就出不來了。
  • 關於壓縮空氣露點溫度的知識
    關於壓縮空氣關於壓縮空氣露點的知識壓縮空氣露點的知識,什麼叫露點?它有什麼有關?未飽和空氣在保持水蒸氣分壓力不變(即保持絕對含水量不變)情況下降低溫度,使之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溫度叫「露點」。溫度降至露點時,溼空氣中便有凝結水滴析出。溼空氣的露點不僅與溫度有關,而且與溼空氣中水分含量的多少有關,含水量大的露點高,含水量少的露點低。
  • 如果打穿地球,那麼從一頭到另一頭會發生什麼?|No.205
    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均與黑洞相同,而內部性質卻截然相反,黑洞能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但是按照白洞理論,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所以白洞是一個只發射、不吸收的特殊宇宙天體。 對應於黑洞的從有到無,白洞的從無到有顯然更神秘也更令天文學家們費解,目前白洞對我們而言依舊是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