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的課程體系很複雜,涉及到力學、數學、電學、製造學等,這些都是基礎學科,不像計算機編程那樣有很強的變現能力,同時,機械行業的整體不景氣,導致機械行業的薪資較低,那機械專業的職業生涯怎麼規劃呢?
本科
本科專業的課程都是基礎學科,這些距離真實的生產實踐很遠,導致學生對專業有懷疑,懷疑自己學的東西是否真的有用,如果沒有用的話,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學習的動力。因此,很多學生的基礎知識並不紮實,在沒有清晰的職業嚮往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考前突擊力求六十分萬歲。再加上本科階段很少有實踐實習的機會,因此對於大多數本科生的就業機會很少涉及到專業的研發,一般圍繞生產管理、銷售等環節。還有很多學生畢業即轉行了,這很正常,世界上不需要那麼多專業不精的學生,而大學的鍛鍊也滿足了其他非技能行業的需求。
對於畢業後想繼續從事機械行業的學生,紮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動手能力絕對是日後騰飛的翅膀,畫圖、機械設計、加工工藝、編程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事業的起點,而且從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的開始。
研究生
研究生相對本科生最大的區別在於:接受了初級的研發鍛鍊。說初級也只是知識的系統化的應用,針對某個課題,提煉之前學過的知識,給出了一個解放方案,並給出了結果,這就是一般的研究生論文。本科生一般只是學習了知識,而研究生開始應用知識,而博士生是在創造知識。
機械研究生應該掌握的技能有:熟練的繪圖技能,solidworks, UG, PRO/E等,不要求掌握全部功能,但至少對簡單的造型要會;matlab或python要會,數值計算是不可或缺的;有限元要掌握,簡單的workbench要熟悉流程;測試軟體開發或簡單信號處理的程序要會寫,像labview這種簡單的編程環境要掌握。如果能掌握簡單的硬體開發,那算是閃光點,可以在機器人系統、動力學控制等比較前沿的崗位某得不錯的職位,當然還有一些機械的同學去做圖像處理,基本也是應用現成的算法,不會去研究算法基礎,也不算轉行,基本還是信號處理的那些內容。
總結
對於大多數草根來說,技術是永遠的生產力,無論哪個行業,保持技術的先進性一定有好的機會。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觀察、閱讀、思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