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創新鹽田招投標承包模式 穩定農村經濟社會關係

2020-12-22 閃電新聞

齊魯網濰坊3月21日訊近日,昌邑市下營鎮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工程招投標代理服務中心對廒裡村、北王村和小韓村到期鹽田進行了公開招投標,招標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參加,並邀請法律服務所見證。

昌邑市下營鎮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工程招投標代理服務中心把全鎮各村二萬元以上的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和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全部納入中心管理。對於村級二萬元以下的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和工程建設項目,經村兩委、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在本村採取公開、公平的方式進行。

針對前些年,因鹽田承包周期長,原鹽市場價格波動太大導致的鹽田承包費糾紛問題,下營鎮致力於穩定鹽田承包關係和村級社會穩定,借鑑了土地租賃費小麥折價的方式,於2017年12月,對小劉村到期鹽田承包試點推行了每年固定噸數原鹽折價的鹽田發包招投標模式。

2018年1月10日,下營鎮委下發了《關於印發的通知》,在資產資源工程招投標方面,對鹽田招投標做了新的規定:「從2018年起,新到期鹽田的承包,一律採取每年每畝固定噸數原鹽折價招投標的方式,承包費原鹽折價價格以昌邑市濱海鹽化有限公司當年出鹽平均價格為依據」。

北王村作為新《辦法》實施後第一批鹽田到期的村,參加了本期鹽田發包公開招投標。北王村到期鹽田淨水面積2022公畝,在上個承包期內,每年承包費為53000元。經本次招投標,中標方投標噸數為每年每公畝1.53噸,按昌邑市濱海鹽化2017年全年出鹽平均價格130.64元/噸計價,北王村發包鹽田2018年度承包費為404156元。通過公開招投標,村集體收入比原來有了明顯的增加,穩固了新任村兩委班子的群眾基礎。

新的鹽田招投標承包模式,既能在原鹽價格上漲時,保障發包方村集體經濟組織得以獲得合理的鹽田承包費收入;又能在原鹽價格下跌時,確保承包方負擔經營能力範圍內的合理的鹽田承包費,避免出現像前些年承包方毀約不交承包費,損害村集體和村民利益的現象。

通過嚴格履行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民主程序、公開公示和招投標,下營鎮逐步建立起民主、公開、透明、科學的農村「三資」管理新機制,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關於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託,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情況,請審議。    (一)延包後續完善工作紮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關係進一步穩定。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學習宣傳力度,採取電影、宣傳片、報紙、板報等多種形式,向基層幹部和農民群眾廣泛宣傳和培訓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農業部、林業局等部門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推動農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體系日趨完善。
  • 諸暨創新推出農村「工匠庫」 昔日泥水匠變成項目承包人
    這次周國普承包的是自己村裡一條道路硬化工程,工程預算造價20多萬元。按照以往的做法,村級工程由浬浦鎮政府組織施工企業招投標。而這次參與招投標的卻不是施工企業,是本村入選「工匠庫」的5名農村工匠。他們依次搖取競選號後,又通過搖號的方式最終確定預中標人。在過去,像周國普那樣的農村泥水工想要做工程,基本上都是從這些施工企業那裡轉包而來的。
  • 基層「微改革」釋放「大能量」 鹽田街道創新構築社會治理新格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陳琳君 鄭創彬 通訊員 朱永桂)為創新基層治理機制,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鹽田街道堅持用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今年以來,積極探索社會矛盾糾紛「三前移」(信息摸排前移、宣傳引導前移、多元調解前移)創新項目,有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逐步探索出一條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模式
  • 鹽田區長鄧飛波做客《民心橋》 暢談鹽田高質量發展蝶變之路
    2020年11月12日上午,鹽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鄧飛波率區教育局、區衛生健康局、區住房和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部門負責人做客《民心橋》欄目,圍繞「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山海鹽田」這一主題,就鹽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等熱點問題,與廣大聽眾進行在線交流互動。
  • 致力打造陽光村務 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在整個農村和諧穩定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少數村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挪用、私吞和揮霍集體資金或村民補貼等作風不實、為政不廉問題,嚴重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因此需要以營造廉潔氛圍、構築「三資」監管平臺、健全完善約束機制等措施為抓手,致力打造陽光村務,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要強化宣傳教育,營造廉潔氛圍。
  • 探索創新土地關係依然是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根本任務
    通過改革,不斷探索創新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新渠道,改革農業經營新形式,拓寬農民增收新途徑,最終處理好土地的高效利用問題,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問題,農民與集體的關係問題,農民與市場的關係問題。總之,系統集成深化農村改革,只有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和農民致富問題,才能最終激活農村土地市場一池春水。
  • 山東濰坊廢棄鹽田、灘涂上的3GW「光伏+」基地規劃
    山東濰坊廢棄鹽田、灘涂上的3GW「光伏+」基地規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山東省濰坊市發改委牽頭,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建立在廢棄鹽田上的3GW光伏基地的規劃已經浮出水面。在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主辦的首屆「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中,西勘院資源及總圖所所長馬高祥介紹了濰坊的「光伏+」規劃。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釋義-第二章 家庭承包 第四節 土地...
    本法的指導思想和立法宗旨是以憲法為依據,全面準確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精神,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其中,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長期穩定,是制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
  • 2020濰坊昌邑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招聘公告
    2020濰坊昌邑農商銀行客戶經理招聘公告 2020-12-25 10:08:09| 來源:昌邑農村商業銀行 山東昌邑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邑農商銀行)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 關於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意見
    ​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關於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製的意見       在土地公有基礎上,實行分戶承包、統一服務相結合的雙層經營,已經成為鄉、村合作經濟組織在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經營方式,應當認真總結經驗,健全土地承包管理制度,逐步走向規範化,使家庭經營和集體經營的優越性都充分發揮出來。
  • 海外工程承包如何升級國際PPP模式
    這十幾年來,國家支持中國承包商「走出去」的成本比較高,基本是以國有金融資本提供融資為基礎的EPC + Financing模式。儘管這種模式極大地帶動了工程承包規模和國內製造業的出口,但承包商僅關注EPC項目完工交接,項目債務風險將由中國政府承擔。如何既能降低我國國有金融資本風險,同時降低東道國主權外債風險,又保持中國海外工程承包持續穩定發展,將中國承包商的利潤鏈延長,是當下需要思考和探討的課題。
  • 社會工作組織模式創新的若干思考
    但是,我們發現效率優先給中國帶來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場競爭下的分配格局,造成社會問題急劇膨脹。當今群眾最為關心並期待改善的是社會公平和社會建設問題。本文作者認為,前者需要通過國家宏觀調控來解決;後者則需要通過政策與制度創新,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來解決。其中,如何構建社會工作組織創新模式應是社會建設中需要優先突出解決的問題,這因為關係著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 社會資本推動社會創新:建立社會創業的生態圈
    傳統的治理模式只有兩個,一是市場資本主義化——企業以盈利為目的發展,體現為個人主義,強調理性經濟人、個人的交易權利、交易關係和競爭邏輯;另一種叫做層級,即政府採用幹預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體現為集體主義,強調雷鋒精神、社會人、來自大集體的暴力壟斷權、權力關係和權利邏輯。
  • 隆回縣2020年首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仲裁案開庭
    隆回新聞網訊(通訊員 鄒婷 粟嘯宇 陽小龍)9月2日,隆回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庭公開審理三閣司鎮村民黃某與羅某的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這是2020首例開庭調解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矛盾糾紛案件。為切實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法權益,隆回縣仲裁委員會嚴格按照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法及仲裁規則,依法依規進行此次開庭仲裁審理。在庭審現場,按照法律程序,當事人雙方及委託代理人各自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分別將對方提供的證據進行相互質證,開展公開辯論,回答仲裁庭的提問。
  •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專題 | 基於地權改革與社會治理的鄉村振興法治思維
    具體而言,就是要打破鄉村振興的領域隔閡,守住農村地權改革底線,正確把握「三塊地」的改革方向,兼顧國家、集體與農民利益;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地位,強化鄉村黨組織權威,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形成民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秩序,同時規範集體經濟組織、大力發展鄉村社會組織;雙線構建「掃黑除惡」長效機制,完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 權威訪談|鹽田區委書記陳清:產業興鹽、綠色發展,做好改革的「開路...
    現在,總書記賦予深圳新時代的歷史使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何嘉琪:我們了解到,鹽田擁有全國第一家農村股份公司、第一個保稅工業區、第一個合資共建共管的港口等多項「全國第一」,在新徵程上,鹽田如何繼續踐行「全面深化改革」?
  • 農村土地承包有變化?以下兩項措施,農民期待嗎!怎麼回事?
    在農村,耕地使用實行家庭承包製已經有很多年,這是一項穩定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制度。以前,農業發展相對緩慢,大部分村民也是靠種地為生,基本的收入來源都是靠種地維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糧食價格低迷、生活成本增加等問題導致大量的農民放棄了種地,選擇去外面務工生活,農村閒置下來的土地也因此增加了。
  • 沙縣農商銀行:激活農村生產要素 暢通農村經濟內循環_中國經濟網...
    沙縣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蘇朝強表示,該行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省聯社黨委關於金融助力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部署,不斷加大金融創新力度盤活農村閒置資源暢通農村經濟內循環,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讓更多農村資產轉化為金融活水,有效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助力鄉村振興。
  • 永越達招標網持續發力「網際網路+」招標採購 解決企業招投標難題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招投標行業現已進入急速轉型期,招標人、採購人和招標採購從業人員更加需要及時掌握行業政策和法律法規。我國最早於1902年採用招標比價(招標投標)方式承包工程。1980年,國務院《關於開展和保護社會主義競爭的暫行規定》,揭開了中國招標投標的新篇章。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農村各項改革正在紮實開展,一些重要改革事項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推進,農村經濟社會深刻變革,農村改革涉及的利益關係更加複雜、目標更加多元、影響因素更加多樣、任務也更加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