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上午,鹽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鄧飛波率區教育局、區衛生健康局、區住房和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部門負責人做客《民心橋》欄目,圍繞「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山海鹽田」這一主題,就鹽田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等熱點問題,與廣大聽眾進行在線交流互動。
節目一開始,鄧飛波首先與聽眾分享了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鹽田區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接下來,鹽田區將感恩奮進、乘勢而上,以「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為「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增光添彩,努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標杆,率先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彩樣板。
談發展變化:
一座改革創新之城向高質量發展加速蝶變
鹽田區1998年正式掛牌成立,建區20多年來,結合區位和資源優勢,鹽田區大力促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形成了港口物流、黃金珠寶、濱海旅遊、生物科技等四大傳統支柱產業。近年來,鹽田區大力推動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加快構建以高端航運服務、生命健康、人工智慧、科技金融為重點和總部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總額較建區之初分別增長19倍、11倍、25倍。
「一季度,GDP同比正增長1.1%,全市唯一實現正增長;上半年,GDP正增長4.0%,增速全市第二;前三季度正增長5.2%,增速位列全市前二,成為全市各區中一抹亮色。」談及建區以來取得的發展變化,鄧飛波以一組數據細述了鹽田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果及強勁的發展勢頭。「昔日的鹽田,正發展成為產業特色鮮明、經濟頗具規模、社會安定祥和、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鄧飛波說。
今年10月,鹽田區面向全球舉辦了2020年鹽田區招商大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100多家企業共同參與,共籤約41個重點項目,總產值達1245億元,其中包括4個百億級總部企業,以及金融服務、航運物流、國際貿易、海洋文旅、生物科技、健康醫療、環保新材料等領域總部項目、高效科研平臺、創新創業優質科技項目,充分展現了鹽田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誕生全國第一家保稅區沙頭角保稅區,創辦全國第一個農村股份制性質的企業沙頭角群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居站分離」社區治理模式、和諧勞動關係綜合配套改革、城市GEP核算體系……近年來,鹽田區委區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力用足用好這一「關鍵一招」,在與生俱來的改革基因和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之下,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改革創新成果相繼在這裡誕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這片熱土上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面。
談民生幸福: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夯實和諧穩定之基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鹽田區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面,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實現社區傳播病例「零發生」,轄區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社會大局平安和諧穩定,成為全省首批列入並一直保持的低風險地區。
在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鹽田區還千方百計穩增長、全力以赴拼經濟,先後制定出臺撐企「15條」、穩增長「18條」等系列惠企政策,並通過成立招商小分隊、企業服務專班等形式積極協調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困難問題,為轄區企業提供「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保姆式服務,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得益於一系列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的完備舉措,鹽田區在「復工復產」「招商引資、安商穩商」「動能轉換」「項目建設」「民生事業發展」等多個方面跑出了「加速度」,不斷釋放出產業興鹽、創新驅動的強大動能,進一步鞏固了鹽田持續向上的良好發展勢頭。
經濟發展是解決民生的物質保障,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近年來,鹽田區聚焦民生需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數據顯示,鹽田區超七成的財政收入用於民生支出,今年以來共統籌安排1000萬元用於救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此外,鹽田區高標準完成學前教育「5080」目標,中高考成績實現新突破;「三甲醫院」全速推進,新婦兒醫院和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大樓加快籌建;對口幫扶地區均已達到脫貧摘帽標準。
「眾所周知,鹽田區旅遊資源豐富,生態資源稟賦優良,不久前,我們榮獲了『中國天然氧吧』及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榮譽稱號。」鄧飛波在節目中推介濱海鹽田優質的旅遊環境,並邀請廣大市民聽眾「坐著地鐵來看海」。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生態大區,如何成功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雙贏」?「森林覆蓋率接近6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4.09平方米,全市第一;海濱棧道長達19.5公裡,河流、近岸海域、飲用水源水質在全市唯一實現100%達標,是全國第一個自來水直飲示範區;PM25連續5年超歐盟標準,空氣品質全市第一,先後獲評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九連冠」、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區等一批國字號榮譽……」一個個數據背後,是鹽田區近年來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的生動實踐,在首屈一指的生態環境及眾多生態福利之下,一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之城已初步形成。
談「十四五」規劃:
緊盯「七大目標任務」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接下來,我們將推進城區環境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城區品質『一年就變樣,兩年大變樣,三年全變樣』目標,打造『處處皆是景』的美麗濱海城區。」節目中,對於鹽田區將在「十四五」時期「如何走」「怎麼幹」,鄧飛波給出了「答案」,他表示,鹽田區將在城市空間統籌利用、營商環境優化、科技創新、開放型經濟、民生服務供給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中探索突破,積極謀劃建設一批重大文體地標、特色文體設施,繼續在生態環境治理體制創新上先行示範,全力推動「民生七有」目標落細落實,推動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優質均衡,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鄧飛波以一個個具體舉措勾繪出鹽田未來發展新藍圖。他透露,接下來,鹽田區將全力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聚焦「旅遊+消費」主體功能,加快打造沙頭角口岸10萬平方米的免稅購物天堂。推動「一核四區」的空間發展架構取得顯著成果(即以中英街、沙頭角口岸、田心工業區等為核心,聯動鹽田港片區、海鮮街片區、梅沙片區、東部華僑城片區等四個重要片區),打造深港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宜居宜業宜遊區域範例。同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加緊謀劃深鹽第三通道、軌道交通18號線西延等關係轄區長遠發展的重大事項,積極儲備一批生產力布局、科技創新、生態保護、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大項目,高質量完成深鹽路景觀提升、半山公園帶等民心工程,為深圳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貢獻鹽田力量。
據悉,「十四五」期間,鹽田區將聚焦「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7大目標任務,持續釋放「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強大動能,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大力推進文化強區建設,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率先建成美麗中國典範城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深圳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貢獻鹽田力量。
現場回應網友問題:
馬上就辦解決居民熱點訴求
節目中,鹽田區教育局、鹽田區衛生健康局、鹽田區住房和建設局等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對聽眾提出的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的民生熱點問題一一作了回應和解答。對於市民反映的問題,鄧飛波表示,將積極謀劃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對於能馬上解決的問題,將立行立改,馬上解決;對於不能馬上解決的問,將主動研究、加快解決,及時反饋。」鄧飛波表示。
針對「民心橋」節目中聽眾所反映的香徑南街市政路燈有關問題,當天下午,鄧飛波率各相關部門前往現場開展實地調研,推動市民反映的民生熱點問題儘快得到落實解決。在充分調研後,鄧飛波要求相關部門要第一時間著手處理好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及時整改該路段市政路燈的亮化問題,儘早為市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鹽田區融媒體中心編輯 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