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鹽田區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聽取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匯報。今年上半年,鹽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4.25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位居全市第二,10個經濟行業中,5個行業實現正增長。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不僅顯示了鹽田後勁十足的發展動能,也釋放出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鹽田這座濱海城區奮力吹響「產業興鹽」號角,以創新驅動賦能,精耕優勢產業,築牢「存量」壓艙石,厚植「增量」新動能,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跑出了經濟回暖「加速度」。
田心工業區、沙頭角保稅片區、創智核心區等連片改造項目提速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成效初顯,鹽田港東港區建設、小梅沙片區整體改造全速推進,鹽田河臨港產業帶開發進度穩居全市18個重點區域前列,鹽港東立交、坪鹽通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地鐵8號線一期即將開通運營……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鹽田區通過壯大動能,增強後勁,拓展空間,激發活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持續鞏固轄區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用一組彰顯強勁韌性的經濟數據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區委書記陳清率隊調研轄區企業
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鄧飛波調研華大基因
「硬核」舉措助力復工復產 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近年來,鹽田區堅持推進企業、行業提質增效,超前謀劃項目招商落地,繁榮城市經濟,促進消費升級,一大批優質項目先後落地,為鹽田區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尤其是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鹽田區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大力實施產業興鹽、創新驅動,加快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一步鞏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訂單不降反增,員工不減反多。疫情期間,位於鹽田區北山工業園區的安科訊有限公司,車間裡多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穩定運行,工人正加緊生產趕訂單。該企業常務副總經理鄒永存表示,公司能夠迅速復工復產並達產達效,離不開區裡派來的「店小二」。
為了支持轄區企業更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鹽田區不僅制定出臺了「撐企15條」「穩增長18條」等措施,還組建了57個「對口服務企業小組」,成立企業服務專班,對重點企業靈活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擔負起「申報審批」「督查整改」「協調服務」等職能,及時協調企業用工、融資等實際問題超1500個,落實融資需求10餘億元,累積減租5800多萬元,有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安科訊生產線開足馬力
轄區經濟復甦帶來的一系列數據躍升,其背後展現的還有鹽田區領導班子真抓實幹的擔當與作為。
要真正做到『不叫不到、叫了必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發展的金牌『店小二』,不斷做大做強鹽田經濟『蛋糕』。
」疫情期間,鹽田區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企業問計問需,要求落細落實各項紓困惠企政策,並多次強調,在做好當前形勢下的經濟工作,必須引導市場主體增強發展信心,挖掘和拓展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
不久前,鹽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班子召集轄區12家重點企業掌門人進行集中會商座談,政企攜手共謀發展、繪藍圖。
一邊是鼓勵企業化危為機,於變局中求發展,同心協力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一邊是樹立服務理念、優化營商環境,變企業找政府為政府找企業,沉下去、融進去,全力做好企業服務工作……
縱觀區主要領導工作行程,無不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鹽田正全力布局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項目儘快落地,這既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實際行動,也是推動鹽田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此外,為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為經濟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今年,鹽田區聚焦聚力項目建設,成立了穩投資、項目審批等工作專班,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同時優化重點外貿企業服務,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貸款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全力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一系列政策準、措施實的「硬核」舉措不僅讓鹽田有了直面困難的底氣以及謀求發展的信心,也彰顯出鹽田產業的硬實力以及發展經濟的真功夫。
規劃先行「拓空間」 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面對建設用地匱乏、空間承載力臨近極限等問題,城市更新成為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以來,鹽田區舉全區之力推進城市更新工作,開展了《鹽田區城市更新統籌規劃研究》課題,提出統籌更新資源、助力產業興鹽、統籌土地移交、保障公共利益,統籌空間設計,提升城市品質等城市更新工作思路與要求。
鹽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丹介紹,鹽田面積並不大,但在產業用地的規劃上,對「山、城、海」均做了全方位規劃。
「在山上,我們規劃建設有『半山公園帶』,公園帶上約50公裡的綠道,可步行也可騎行,預計今年底可開通;城市空間方面,田心工業區升級改造、鹽田港東港區等,幾乎是在原有基礎上推倒重建;海洋城市建設方面,大梅沙海濱公園整體升級改造、小梅沙片區整體更新改造也正在加速推進中……」如今的鹽田,可謂處處呈現著熱火朝天的幹事創業勁頭。
作為深圳市首個旅遊類拆除重建的城市更新項目,廣受關注的小梅沙整體改造項目日前已向國際開展建築方案設計招標,並確定了優勝方案。
小梅沙片區改造城市更新單元優勝方案效果圖
方案顯示,未來的小梅沙將以構建山海小梅沙、小城小梅沙、人文小梅沙、和諧小梅沙為設計原則,通過降低群體建築高度和體量,在近人尺度的空間和視覺中心地標建築中體會梅沙地域元素的現代風貌,形成集自然體驗與人文生活為一體的親水、錯落的多向度空間,高標準打造灣區世界級旅遊新地標,建設成為集旅、居、業於一體的世界級都市型濱海旅遊度假區。
小梅沙片區改造城市更新單元優勝方案效果圖
如同小梅沙的「重生」,城市更新既是城市的「新陳代謝」,也是城市功能的再延伸。在科學規劃產業空間布局、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基礎上,鹽田區加大成塊連片土地清理和整備力度,統籌推進舊工業區連片改造升級,加快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建設。
目前,太平洋工業區一期、協和電廠等項目主體施工正在進行,沙保片區、田心工業區等更新單元規劃編制工作正在推進,未來將有效解決轄區生產空間供給不足問題。
成坑村改造,恩上村片區舊改,橋東片區、東順郵局片區等項目建設,也將有力推進解決轄區生活空間品質不高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區宜居品質。
除了規劃提升現有產業用地外,在拓展產業空間方面,鹽田還進行了全方位的空間騰挪。
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鹽田區當前正在推進和研究的城市更新項目共41個,可釋放土地資源265公頃,可釋放建築空間1000萬平方米。
其中在建項目12個、規劃已批未建項目4個、已列計劃規劃待報批項目17個、潛在更新項目8個。
就產業空間總體情況而言,鹽田區通過城市更新預計可提供5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超額完成城市更新各項市考核任務基礎上,今年,鹽田全區上下再接再厲,打好疫情阻擊戰,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開門紅」。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完成城市更新用地供應14.44公頃,超額完成全年市級考核任務(6公頃),較去年全年完成數(10.15公頃)增長42%;實現城市更新總地價收入8.12億元,完成全年市級考核任務(11.19億元)73.19%,同比增長36.28%,土地供應完成率、地價收入完成率均領跑全市。
鹽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丹透露,目前,鹽田區這些改造、釋放的空間加起來,約等於「再造一個新鹽田」,今年年底到明年,城區就能看到顯著變化,未來五到十年,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隨著轄區重大項目加快推進、交通樞紐日趨完善,加上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實到位,下半年經濟將走得更有速度、更高質量、更加穩健。」在劉丹看來,一系列積極向好的變化都預示著,鹽田將會延續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可謂未來可期。
鹽田區2020年第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搶先布局蓄勢前行 推動重大項目提質增效達產鏟車穿梭,塔吊揮舞,一批批重大項目建設正酣
車水馬龍,機器轟鳴,一個個產業基地發展如火如荼……
一幕幕火熱的生產場景,繪就了鹽田區經濟路線圖的上揚曲線,重大項目建設發力,政策效應初步顯現,企業信心持續向好,消費市場加快復甦,也勾勒出經濟發展底氣十足的基本盤。
一個重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往往能釋放出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年初,鹽田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鹽田綜保區)二期工程通過驗收,經過改造,二期圍網內可釋放出46萬平方米可利用土地空間資源,企業有好的項目,便有望落地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其所在的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同時也是深圳第17個重點發展區域,未來,這裡將被打造成為「現代物流業」「創新型產業」及「配套服務業」為主的臨港產業體系,未來的鹽田綜保區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鹽田綜合保稅區運營效果圖
今年1月17日,在離鹽田綜保區不遠的田心工業區片區重點更新單元項目正式通過市政府審批並完成計劃公告,實現了3個月完成意願徵集、5個月完成計劃立項,成為全市第三個、鹽田第一個政府主導的城市更新項目。
未來,這裡將作為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核心項目,發展以生命健康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慧型產業,以特色金融、總部經濟和商業消費為核心的都市型產業,成為「深東商務智核、國際科創社區」,以及萬象城/海港城2.0版本的商業居住綜合體。
在鹽田,說到產業發展,就不得不提港口經濟。在過去,鹽田港是全國第一個合資建設經營的貨櫃碼頭,而今,得益於鹽田區得天獨厚的政策及資源優勢,依託於「鹽田河臨港產業帶」的開發建設,這個被稱之為全國貨櫃吞吐量最大的單一港區正朝著國際航運樞紐的目標前進。
「儘管今年1至5月,鹽田港集團營收因疫情有所下降,但6月份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波表示,今年上半年鹽田港集團的經濟發展可以概括為「衝擊很大,恢復很快」。
目前,鹽田港集團正在對後方陸域進行高效整合,希望在做好港區的同時,也把後方陸域經營好。同時,恢復海上加油項目,預計下半年能超過100萬噸。接下來,鹽田港集團將毫不動搖落實「產業興鹽」,加快推動鹽田港從「運輸港」到「貿易港」的轉變,進一步推動區、港融合發展。
如果說存量顯示一座城市發展的基礎,那麼增量反映的則是活力和後勁,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細緻周到的幫扶舉措,使得鹽田區在疫情期間的招商引資也保持了良好勢頭。近年來,鹽田區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堅持招大商、招優商、招好商,各類招商引資活動可謂精彩紛呈,招商引資項目推進也是亮點頻現,儲備了一大批新項目資源。
今年,鹽田區抓好全球招商大會籤約項目落地,加強與中國通用、招商積餘等意向項目和騰訊、平安、華為等大企業接洽,成功引進幸福西餅、海上國際LNG加注中心等60餘個優質項目,其中註冊資本1億元以上的企業達15家。
鹽田綜合保稅區招商推介會
加速集聚新動能 助力經濟躍升「加速度」要想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千方百計壯大產業實力是重要路徑。鹽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科學精準疫情防控前提下,鹽田將因地制宜培育和激發區域發展動能,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港口物流、黃金珠寶、濱海旅遊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聚發展,以高端航運服務、生命健康、人工智慧、科技金融為重點和總部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已初步確立。
7月10日,「深圳•鹽田•新生命時代健康產業合作促進會暨深圳大百匯健康智谷項目推介會」在鹽田區健康智谷園區舉辦,通過搭建園區、企業和政府的溝通橋梁,探索健康產業發展新趨勢。
「鹽田區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企業發展便捷高效,是投資置業的理想場所。」9家集中落戶鹽田大百匯健康智谷的優質企業負責人不僅對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公共配套等方面表示滿意,也對鹽田區近年來產業政策、企業服務和資源對接等方面對企業的大力支持給予了充分讚賞。
產業聚則興,人才聚則旺。
大百匯健康產業園區只是鹽田區「精心築巢引鳳來」的一個縮影之一。
近年來,鹽田區堅定踐行創新驅動戰略,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大力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通過著力抓好產業集聚區、產業園區等載體建設,優化產業集聚區空間布局和管理體制,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群,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主導產業量質齊升,這不僅實現了產業集聚集約式發展,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保障。
為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去年以來,鹽田區先後推出《鹽田區招商引資促進辦法》《鹽田區支持總部企業發展實施辦法》《鹽田區科技創新扶持辦法》《鹽田區生命健康產業扶持措施》。
今年更推出了《鹽田區促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全面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港口經濟帶、綜合保稅區等重大平臺建設,瞄準總部企業、高科技企業、金融服務業開展精準招商,全力助推「產業興鹽」戰略實施,這無疑成為吸引企業進駐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障房海桐居
產業發展了,企業和人才吸引過來了,配套建設也要同時跟進。數據顯示,2019年,鹽田區以超過七成的財政收入用於民生支出,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民生幸福標杆引領區建設全面提速。
今年,鹽田區還將不斷擴大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難發現,諸多在建的重點項目更是和民生息息相關,將在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環境的同時,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01
新建8所幼兒園、改擴建中小學10所、新增學位5760個,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率先達到50%;
02
新婦幼保健院和發熱門診加快籌建,與南方科技大學、湘雅醫院、省中醫院等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化;
03
落實公共住房大規模建房行動,建設籌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240套……
隨著轄區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全面推進、城區環境全面提升,社會大局安全和諧穩定,一大批優質企業紛至沓來,全社會投資鹽田、建設鹽田、安家鹽田的熱情空前高漲。
「夜鹽田」帶動熱經濟 依託文旅活動深挖消費空間當夜幕降臨,壹海城在燈火璀璨中迎來一撥撥前來就餐的消費群體。
今年以來,鹽田區全力促消費,鼓勵引導重點商圈、特色酒店、收費景區,採取「平臺銷售+直播帶貨+短視頻」全渠道矩陣銷售模式,謀劃推出一系列促消費、引客流、提熱度活動,有效繁榮發展了夜間經濟。
其中以壹海城為中心的海景二路片區和以奧特萊斯購物村為中心的大梅沙片區被打造成為夜間經濟示範街區,通過搭建「夜遊、夜賞、夜購、夜品、夜娛」等主題場景,帶動夜間經濟消費人氣和流量,充分激發夜間消費潛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打造多個夜間消費聚集地。
疫情期間,「雲端購物」「直播帶貨」等熱詞兒頗受追捧,在全國範圍內,不少地方陸續通過網絡直播帶貨推動銷售當地特色產品。
鹽田區也緊跟這波「線上經濟」熱潮,依託節假日推出了1元搶價值1199元直升飛機體驗券、價值300元東部華僑城兩谷兩日遊聯票、價值2666元帝王蟹、價值4800元翡翠,以及500份消費滿400元政府補貼100元的優惠券等直播優惠秒殺活動,不僅讓網友們「嗨」了一把,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超值購物體驗,也帶火了「暢遊山海 約惠鹽田」購物節品牌。
壹海城ONE MALL
無論是大梅沙海濱公園看海品美食、大梅沙奧特萊斯邊看秀邊購物,還是大梅沙文旅小鎮體驗啤酒文化、壹海城•ONE MALL購物中心逛文創集市看直升機展……
在提升文旅消費方面,鹽田區今年可謂「下足功夫」,依託現有旅遊資源,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促銷活動,不斷釋放節慶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屢得到區內外居民的積極參與和廣泛好評。
日前,持續三個月之久的第二期促消費活動再次應聲接檔上線。
「上午到海濱棧道漫步、中午在壹海城享受折扣大餐,下午在大梅沙海濱公園聽海浪拍岸,晚上約朋友到海鮮街吃海鮮、或到大梅沙文旅小鎮喝啤酒,打卡『網紅景點』,即便是行色匆匆的『一日遊』,這種充實的打卡體驗感簡直不能再棒!」第一次來鹽田玩兒就趕上「購物節」的王先生興奮地說。
濱海文旅藝術小鎮
一系列全鏈條的高品質消費促銷活動,不僅營造了「特色鮮明、周周有活動、行行促消費」的購物節氛圍,也為鹽田旅遊業復工復產達產擴產、轄區經濟社會的恢復發展添加了新動能和新引擎。
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聯動鹽田「吃住行遊購娛」全域旅遊各要素,通過整合文旅、住宿、餐飲、商圈資源和企業優惠,為即將開幕的第十九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造勢和預熱,同時藉助「線上營銷+線下活動」方式,全力推動鹽田文旅及商貿消費復甦,將鹽田打造成「旅遊+商貿」獨具特色的消費目的地,助推轄區消費力的有效提升。
「未來,鹽田區還將朝著打造公共文化改革示範高地、東部濱海體育示範高地、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示範高地的定位方向,全力推進轄區文體旅遊各項工作。」
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以「全域+全季」旅遊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旅遊+」和「+旅遊」戰略,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在優化旅遊產品供給、重大旅遊項目落地、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加強旅遊宣傳、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探索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打造濱海休閒旅遊度假勝地,全力推動鹽田旅遊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在發展文旅產業過程中,鹽田區在空間、交通、配套等方面堅持規劃先行,通過全方位、多層次謀篇布局,創新整合現有旅遊資源,搭建多個平臺,以此推動文化、體育、旅遊產業與轄區主打產業融合發展。過去一年,鹽田區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1.64億元,增長10.6%。
完善立體化交通樞紐 構築濱海區域發展大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端的產業支撐,更有賴於通達的區位優勢以及迅達的城市活力。去年底,中交(深圳)工程局總部落戶鹽田區。中交(深圳)工程局副總經理閻文生介紹,落戶鹽田主要是因為鹽田的發展前景。
據悉,8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難度很大,被稱為「地鐵施工百科全書」。
加之今年疫情的影響,使得工程推進難上加難。「落戶至今,區委、區政府給了我們很多關心,疫情期間,區委、區政府更是給予了我們大力支持,疫情發生後,相關領導多次走訪調研8號線工程。」閻文生表示,這些都堅定了企業在鹽田紮根和發展的信心。
作為深圳地鐵2號線三期的東延工程,地鐵8號線是深圳「東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優化鹽田交通格局,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實現整體騰飛也將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6月,從深圳地鐵8號線建設工地傳來好消息:一期工程順利通過項目驗收,獲得「通行證」,這也意味著該條地鐵線路已具備空載試運行條件,正式邁入開通初期運營衝刺的關鍵階段,鹽田人日思夜盼的「地鐵夢」即將在年內成為現實。
8號線一期工程海山站
眾所周知,鹽田山海旅遊資源豐富,濱海旅遊業發達,在「地鐵時代」來臨之前,節假日通往大梅沙、小梅沙、東部華僑城、中英街等旅遊景點的主要道路擁堵,也被認為是制約「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的定位,鹽田區深耕全域旅遊,推出了一批精品旅遊產品和線路,但始終缺乏一個綜合多元交通系統。」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鐵的建設不僅有利於形成符合全域旅遊發展需求的配套交通環境,緩解梅沙片區交通擁堵情況,還將給鹽田旅遊業帶來很大的整體效益提升,給鹽田旅遊業注入『新血液』,有助於吸引和留住旅遊企業在鹽田發展。
「鹽田再往東就是大鵬新區,宏觀來看這就是深圳旅遊的主軸線,因此不能僅僅考量當下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是否滿足地鐵的建設需求,而要看到地鐵8號線給深圳東部的旅遊產業帶來的影響。」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鹽田區生態旅遊、生物科技、港口物流產業都發展得比較成熟,圍繞這些產業的產業鏈所匹配的人才來到鹽田,推動產業的縱深發展。「當然,不排除會有更多新型的產業在鹽田發展,形成鹽田區第五、第六大支柱產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坪鹽通道在大水坑的施工現場
隨著深圳地鐵8號線一期等重大交通項目的加速推進,長期以來掣肘鹽田發展的交通瓶頸問題將隨之破解。
此外,大小梅沙收費站成功拆除,地鐵8號線二期、鹽港東立交、坪鹽通道、鹽龍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推進,梅沙旅遊客運碼頭等謀劃已久的項目邁出實質性步伐等一系列交通利好消息相繼傳來,深鹽第三通道、深汕城際線鹽田支線、地鐵18號線西延等項目正謀劃推進,一個內聯外暢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將日趨完善,這都將為推動鹽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盛夏時節的鹽田,招商引資馬不停蹄,重大項目如火如荼,謀劃推進爭分奪秒,一幅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磅礴畫卷躍入眼帘。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大考」前,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興鹽」和「創新驅動」的鹽田可謂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半年成績單,也以實際行動蹚出了一條明晰的港、產、城融合發展之路。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站在新時代潮頭,鹽田正以逆勢而上的穩健步伐和創新破局的強勁脈動,凝聚起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展現出強勁勢頭的鹽田,將在乘風破浪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行穩致遠中迎來新一輪輝煌。
內容來源:深圳新聞網
記者:陳琳君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