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飯的小夥伴
經常會遇到這些情況
做多了不想浪費
放冰箱第二天繼續吃
貪圖省事,一次性做了好幾天的份量
……
但總聽人隔夜菜不能吃,會致癌
隔夜菜不能吃,會致癌
▲網絡上關於「隔夜菜能不能吃」的討論
近日就有一則關於31歲西安小夥
疑因吃了隔夜菜導致失明癱瘓的新聞
被廣大網友關注
到底怎麼回事?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31歲小夥疑因吃隔夜菜失明癱瘓
據福州新聞網消息,曾春曾經是一名記者,3年前疑因吃隔夜剩菜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在ICU住了近1個月。
他回憶,當時全身插滿針管,每天被下病危通知書。此後又遭遇失明、下身癱瘓,母親寸步不離照顧。他說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曾春的經歷讓人惋惜
網友們都紛紛為他打氣加油
與此同時
也讓人們重新審視「隔夜菜」的危害
如果有人說
「吃隔夜菜可能會引發致命疾病」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一碗隔夜菜,引發腎衰竭!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湖北荊州。65歲的劉大爺,在吃了前一天晚上剩下的魚蝦等食物後,不久開始發熱、腹瀉,僅過3天,劉大爺就眼眶深凹,臉色蠟黃,連路都走不動,雖然腹瀉止住了,小便卻解不出來了。經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檢查發現:劉大爺的腎臟功能基本喪失,醫生結合病情診斷為急性腎衰竭。
無獨有偶。同一病房的王先生也是因為腹瀉,導致肌酐值迅速上升,出現了類似急性腎衰竭的症狀。所幸經醫生精心搶救治療,同樣有驚無險。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腎病內Ⅰ科梁偉副教授表示,這兩位患者是因為腹瀉後沒有及時補水,造成嚴重脫水,腎臟缺血,從而引發急性腎衰竭。
30道菜450個數據
揭開隔夜菜的真相
寧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寧波食檢院)曾做了一項關於隔夜菜的科學實驗,用30道菜、450個檢測數據,解開隔夜菜的謎團。這30道家常菜主要分為肉菜、半葷半素、素菜和涼拌菜4種。
▲數據來源: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寧波市食檢院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隔夜菜、剩菜能不能吃,跟儲存條件和儲存時間有關。
4℃條件下冷藏儲存的隔夜菜,不管是肉類還是菜類,24小時內亞硝酸含量基本不變,菌落總數的增加量也非常小,因此不存在隔夜菜亞硝酸鹽超標、菌落總數超標、有毒的風險。
但是,在室溫約25℃的環境下,結果則有所變化。
如果放在25℃下,12小時後含有葉菜類的菜餚的亞硝酸鹽明顯上升,24小時後,肉菜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但含蔬菜的菜餚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明顯增高,特別是烹飪過的葉菜類蔬菜,如炒青菜、炒大白菜、炒包心菜,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圖片來源於PIXABAY
所以,無論剩菜是不是隔夜,在室溫下的放置時間最好不超過12小時,特別是蔬菜類。
當然,如果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並進行相應的密封,儘量減少細菌的繁殖對於硝酸鹽的分解,則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亞硝酸鹽的產生。
可能有人要問:
「我偶爾也會吃隔夜菜,咋沒啥感覺呢?」
別高興太早!
這8種隔夜菜超危險,不要吃
隔夜菜並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
如果放置時間超過8至10個小時
就應該算「隔夜」了
而對於這些危害猛於虎的隔夜菜
該倒就倒,千萬別手軟!
01
綠葉菜隔夜最危險
通常,莖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大量蔬菜,應該先吃葉菜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準備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熱著吃,應儘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
建議:綠色蔬菜加工後最好在4小時內吃完,特別是夏天,如果綠葉菜實在沒吃完,就不要隔夜了。尤其是菠菜和芹菜,硝酸鹽含量都比較高。再次加熱後,很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
02
隔夜海鮮損肝腎
螃蟹、魚類、蝦類等海鮮,隔夜後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損傷肝、腎功能。如果實在買多了,可以把生海鮮用保鮮袋或保鮮盒裝好,放入冰箱冷凍,下次再烹調。
03
久放半熟雞蛋很危險
很多人都愛吃半熟蛋,可是這種蛋殺菌不徹底,再加上雞蛋營養豐富,格外容易滋生細菌。久放後食用,易發生危險。所以蛋最好也不要隔夜,即煮即吃最好。
但是,如果第一次雞蛋煮熟了,而且在低溫、密封情況下儲藏,一般保存48個小時都沒有問題。
04
銀耳、蘑菇要當心
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栽培的銀耳、蘑菇等,都容易殘留很多硝酸鹽。如果放的時間實在有點久,就只能忍痛扔掉,否則可能引起腸胃不適。
05
隔夜湯不放金屬器皿
剩湯如果長時間盛在鋁鍋、鐵鍋內,會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存湯的最好辦法是:湯裡不要放鹽之類的調味料。煮好湯,用乾淨的勺子盛出當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鍋,或保鮮盒存放在冰箱裡。
06
隔夜滷味不要吃
預防食物中毒,春夏季節吃滷味不要隔夜。即使放在冰箱裡,也並非絕對「保險」。冰箱裡易滋生黴菌,還有嗜冷菌等。
07
隔夜涼拌菜
涼拌菜在加工的時候就已經受到了較多汙染,若將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經變質。
08
隔夜土豆不要吃
土豆是個好東西,但是也不能隔夜後再加熱使用,這樣不僅會造成土豆營養成分的流失,還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害。
關於隔夜飯菜的危害
大家聽得最多的就是「會致癌」
是否如此呢?
隔夜飯菜會致癌?
不超這個量就行
導致食物中有毒成分增加,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致癌物,如亞硝酸鹽,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
二是在放置時受到了外來細菌的二次汙染。
因為經過一夜存放的食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加。當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不過別擔心,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只要一次性不吃幾十公斤的隔夜飯菜,就不會有啥大問題。
但別高興得太早,雖說隔夜飯菜致癌風險特別小,但是並不代表你可以隨意吃。
▲亞硝酸鹽
隔夜飯菜除了存在亞硝酸鹽含量增多的問題,其實最大的問題是營養流失、病菌多。
問題來了——
剩飯剩菜怎麼處理?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其中第四點「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中建議: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不要在冰箱裡放超過3天,剩飯菜加熱的次數不應該超過1次。
有的剩飯剩菜並不是絕對不能吃,只要保存得當、烹飪合理,還是可以食用的。具體步驟:
01
熱食物晾溫再放
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食物的熱氣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黴菌生長,從而導致冰箱裡的食物黴變。
但也不能涼透再放進冰箱,食物長時間放在外面容易受到細菌汙染。最好的方法就是,待食物晾溫後再放進冰箱。
02
不同剩菜分開儲存
可避免細菌交叉汙染,還需要用乾淨的容器密閉儲存,如保鮮盒、保鮮袋,或者把碗盤附上一層保鮮膜。
03
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最好能在5~6個小時內吃掉,如果食物存放的時間過長,產生了亞硝酸鹽以及黃麴黴素等,加熱就起不到作用了。
04
吃前要回鍋熱透
除了合理儲存,回鍋加熱也是保障健康的關鍵。剩菜在冰箱裡儲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把菜整體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05
定期清潔冰箱
不少家庭的冰箱沒定期清潔,各類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會在溼冷環境中滋生。取出冷藏食物,立即食用,細菌會入侵胃腸,引發「冰箱性胃腸炎」。因此,三個月左右,冰箱要做一次大掃除。
圖片來源於PIXABAY
最後提醒大家:
◆ 有的隔夜菜可以吃,但還是儘量少吃,按量做菜,儘量不剩菜。
◆ 老人、孕婦、孩子、慢性病人等特殊人群,要謹慎。
◆ 剩飯菜建議在2天內吃完,超過3天最好倒掉!
天氣熱了
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一定要多注意
隱藏在身邊的食品安全小問題哦
記得分享給爸媽提醒他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