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產品服務提供系統面向全國氣象部門啟用

2020-12-20 瀟湘晨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報導 9月29日,實況產品服務提供系統面向全國氣象部門啟用。該系統可提供基於任意位置的實況服務接口,提供在線製圖工具以及示範應用,同時還配套設置數據服務專欄,以便更好地推動實況業務產品投入業務應用。

據悉,氣象實況業務是公眾日常生活中需求最旺盛的氣象服務,也是智能網格預報系統中科學和技術問題最突出的業務。

為推動產品業務應用,打通實況業務服務「最後一公裡」,該系統整合了氣象觀測數據與網格實況產品,構建了包含統一服務接口、網站服務、可視化工具以及移動應用在內的多維應用矩陣,實現觀測實況持續更新、分析實況滾動更新、實況服務全程不斷的三位一體服務體系。

當前,氣象部門在實況業務產品應用的「最後一公裡」上仍存在一定障礙。例如,真實天氣與用戶體驗不一致、數據源與圖形規範不一致等。此次實況產品的發布,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打通實況業務「最後一公裡」。

基於任意位置的實況服務接口正式上線,可面向國省應用提供統一的基於經緯度、便捷高效的的API使用流程。該接口可根據經緯度信息,提供包含氣溫、溼度、風力、降水等在內的十餘種實況數據。藉助滾動更新的網格實況與各類監測數據,為公眾提供與體感一致的氣象信息。

基於國家氣象業務內網構建的數據服務專欄,提供12類要素141種產品。氣象業務內網還提供了自動化製圖工具,可在線根據產品類型、時間段、地區製作各類圖形產品。以「雲+端」理念開發的實況三維可視化工具,更可在雲端提供數據、高質量渲染,在終端按需定製產品,針對強對流天氣、颱風等開展三維分析。

目前,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製作的實況產品示範應用——氣象實況App和氣象實況小程序已同時配套發布,可基於地理位置為用戶提供點對點的精細化服務;基於實況融合格點數據和國家站、區域站數據,自動生成圖形產品和統計信息,提供全國範圍內的暴雨、颱風、高溫等氣象決策服務。

(責任編輯:張娟)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好提前量 贏得防汛主動權——杭州市臨安區局梅雨季氣象服務側記
    15時20分,臨安區防指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15時30分,臨安區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業務服務二級應急響應。在此期間,區氣象臺共發布雨情和預報信息17次、重要天氣報告兩期,面向公眾共發布預警簡訊67.3萬人次。各部門迅速集結到位,提前對重點區域人員進行緊急轉移。精準預警、提前預警的背後,是臨安早在半年前就開始打的有準備之仗。
  • 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滿意度再創歷史新高
    工人日報客戶端1月12日電 全國氣象局長會議今日閉幕,中國氣象局長劉雅鳴稱 過去一年氣象系統大力開展智慧氣象服務,智能化提供天氣信息,推送生活參考及風險評估等個性化服務。氣象影視服務覆蓋人群超過10億,「兩微一端」氣象新媒體覆蓋人群超7.23億,「中國天氣」網日瀏覽量突破1億人次。成功舉辦第二屆智慧氣象服務創新大賽。氣象服務公眾滿意度達91.9分,再創歷史新高。
  • 李紅莉研發全國首個氣象實況分析系統—— 分析海量數據辨雲識雨
    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暴雨數值預報研究室副主任李紅莉,所從事的「數值預報」,就是為天氣預報提供重要參考數據。  「天氣預報員在數值預報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加以修正,就形成了大家獲得的天氣信息。」李紅莉說。
  • ——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氣象服務側記
    「我們每天多時段在工作群中發送基於會場位置的精細化預報服務產品,為組委會工作人員及媒體記者提供零距離的貼心服務,同時還會根據需求隨時增加服務內容。」李瀟瀟說。  今年是大連市氣象局第七次為達沃斯論壇提供氣象保障。
  • 潮湧燕趙 逐夢時代——氣象服務河北經濟社會發展40年綜述
    主動作為、積極服務,河北氣象部門用實際行動,為千年大計貢獻氣象力量。藍圖既已繪就,實踐隨之鋪展。氣象部門正以把雄安新區打造成全國智慧氣象示範區、綠色生態氣象保障先行區為目標,探索和開創現代新城智慧氣象事業發展之路,構建氣象現代化的「樣板間」。這份底氣,源於走過40年發展路的不斷沉澱。
  • 氣象部門精細化服務青島小珠山森林公園火災救援
    中國氣象報記者林澤磊 通訊員時曉曚報導4月23日14時30分左右,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發生森林火災。截至4月26日10時,青島市氣象局已發布了61期珠山國家森林公園天氣實況及未來3小時天氣預報,為救援行動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全省各地氣象部門齊動員
    全市氣象部門按照要求積極行動,在市政府通知下發的當天,市氣象局向全市氣象部門發出了《關於做好近期乾旱氣象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縣兩級氣象部門密切注視天氣變化,做好跟蹤監測和天氣會商,有針對性的開展乾旱氣象服務和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服務,為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乾旱情報、預報服務。
  • 甘肅:精準氣象服務助力蘭州國際馬拉松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於仕琪 苑海燕 王乙淙報導 6月2日,2019蘭州國際馬拉松賽舉行,來自國內外的4萬餘名選手參賽。甘肅省氣象部門為比賽提供了精細化氣象服務。  氣象部門提前主動與賽事組委會溝通,全面了解服務需求。甘肅省氣象局加強業務指導。蘭州市氣象局提前制定專項氣象服務方案,完善與賽事組委會成員單位的聯絡機制。
  • 全國氣象部門在南信大「搶」人才 提供1788個崗位
    中國江蘇網11月14日訊(記者 米格)今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苑體育館裡人流如織,全國氣象部門2015年人才招聘會在這裡舉行,中國氣象局直屬單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等165家單位在現場選聘人才,推出1788個崗位。五年來,全國氣象部門接收8366名應屆畢業生中,出師南信大的學生超過了三分之一。
  • 精準氣象服務 保障民族大聯歡
    8月13日,以「相約鄂爾多斯 共享民族盛會」為主題,以歡聚、交流、互動、融洽為宗旨的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大聯歡活動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烏蘭木倫湖廣場舉行。  作為繼民族運動會開幕式之後的又一場參與人數多,持續時間長,體現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大型戶外盛會,對氣象條件的要求較高,氣象保障服務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 南昌市局研發智能天氣實況監測系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熊劦報導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氣象局研發的區域實時氣象信息智能自動通告系統通過中國國家版權局審核並成功登記了軟體著作權。該系統是基於全國綜合氣象信息共享平臺(CIMISS)氣象大數據環境下的集天氣監測、數據分析和信息產品製作分發為一體的智能化系統,旨在建立全自動化的氣象實況「智能消息樹」,代替之前依靠人力來進行的實時天氣監測業務,全面提升業務效率。
  • 東方來風不畏風雨 國際進口博覽會氣象保障服務紀實-中國氣象局...
    完美的進博會有著近乎完美的氣象服務。在沒有高影響天氣的情況下,氣象部門對分散性弱降水定時、定點、定量的精細化預報,以及更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為進博會錦上添花。  上海市氣象局公共服務中心的楊捷作為氣象部門聯絡員,從8月就常駐進博會執委會現場指揮部,和各保障部門一道現場辦公。經過協調溝通,天氣預報信息作為重要數據列入進博會每日要情;進博會氣象服務保障系統接入進博會安保部及交通保障部,同時接入安保部的還有突發事件預警發布系統。  現場服務直接有效。
  • 氣象與旅遊保險等部門共推旅遊天氣服務
    據悉,氣象部門攜手保險公司及在線旅遊服務商合作旅遊天氣保障服務的模式尚屬首次。三方表示將結合各自優勢,為遊客帶來最新、最酷的旅遊天氣保障體驗。  此次三方合作的首款服務產品,將嵌入同程旅遊今年來大規模推出的「一元遊景點」營銷活動。今年四季度起,參與「一元遊景點」活動的遊客將有望享受「下雨賠十元」的全新福利。
  • 永康氣象紀念「3.23」世界氣象日專題:智慧氣象管天為民,愛崗敬業...
    近年來,永康市氣象局大力發展以用戶為中心、面向全媒體的智慧氣象服務,實現按需自動推送服務。青年氣象隊伍是發展和開創氣象事業智能化的中堅力量。年輕的氣象人用他們的智慧,時刻探索未知的天空,只為守護永康這片熱土。這支年輕的氣象隊伍迅速成長,用堅守崗位的履職故事踐行愛崗敬業的誓言。
  • KuWeather發布國內首款路面氣象預報系統,聯合百度地圖護航春運
    KuWeather、百度地圖聯合將路面氣象預報服務應用至「路面氣象導航」和「交通研判平臺」產品中,為出行用戶提供平安回家的保障,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可靠的參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創新服務部曹磊、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瑩、KuWeather CEO 金宏春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 深圳氣象科技創新 打造眾智共享的氣象生態圈-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
    而用戶之所以能與提供服務的創客企業完美匹配,離不開深圳市氣象局牽線搭橋。2015年底,「樂享氣象」正式啟動。深圳市氣象部門提供場地、平臺和指導,「孵化」氣象服務產品;做得好的創客,不但能夠獲得更多投資機會,還能進駐市氣象局專門搭建的平臺,便捷獲取眾創有關支持。
  • 氣象局全面部署汛期工作各地氣象部門認真落實
    3月27日,中國氣象局就召開了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謀劃今年的各項氣象服務工作,要求從思想認識、技術準備、設備檢查、網絡運維、業務規範、產品分發、預報團隊、管理制度、應急處置、對外宣傳等十個方面全面做好汛前檢查和準備工作。4月28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了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對汛期氣象服務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和動員。
  • 2010版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一體化系統啟用
    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一體化系統啟用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年會召開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2010年年會於9月16日在教育部召開。會議推選陳希出任第二屆就業網絡聯盟理事長,林蕙青為常務副理事長,並增選了部分副理事長和秘書長等。
  • 涵蓋近40個避風港氣象數據 岱山啟用漁船風力實時監測查詢系統
    日前,「岱山群眾漁業避風漁港風力實時監測查詢系統」啟用,為漁船避風再添一把安全鎖。據了解,岱山群眾漁業避風漁港風力實時監測查詢系統由岱山縣氣象局開發,涵蓋華東五省市從山東到福建沿海近40個避風漁港所對應的自動氣象站(風力指標站)數據,用戶可自行在電腦或手機上查詢所需漁港的實時風向風速。「系統根據我們岱山漁船的作業特點,基本上涵蓋了漁民所習慣的避風港口,港口選擇的針對性比較強。」
  • 全國歷史氣象記錄檔案在線查詢系統上線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餘予報導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獲悉,近日,「全國歷史氣象記錄檔案在線查詢系統」已在國家氣象業務內網(http://idata.cma)上線服務,用戶可通過該系統查詢地面氣象觀測簿、月報表、自記記錄報表等多項由紙質報表整理而成的圖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