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模式繞不過傳銷質疑:拉人裂變 賣會員還是賣貨?】5月底,阿里上線了首款社交電商APP」淘小鋪」;淘寶APP內,主打分享返現的產品「淘寶高手」也在悄悄內測。2年前,吳曉波曾問雲集CEO肖尚略,「淘寶、京東有沒可能以插件的形式,做一個類似雲集的東西?」肖尚略回答,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2年後,淘小鋪APP界面與雲集APP店主版已很是相似,每一個商品標價後都跟著醒目的「賺***」。會員返利模式的「社交電商」春天來了麼?5月4日,當雲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社交」與「下沉」已是電商持續增長的主旋律。暮春的杭州,梅雨季還沒來臨,晴一天、雨一天,恰似雲集上市後的股價漲跌,從衝高到破發、再回調,市場對於這種商業模式始終存疑。一面是根植社交快速擴大的零售渠道;一面是「入會費」、「拉人頭」、「團隊計酬」的傳銷嫌疑。
引言:社交電商:未來集市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銀行帳戶。只要399你就能當老闆了」,「在家就能賺錢,而且級別越高賺的越多」,淘小鋪步入未來集市以後的模式,又能走多遠?
未來集市平臺規定,用戶投資399就可以成為店主,之後每招一個就可以賺100元,有20個直屬店主第21個開始可以賺200元。同時升級優質服務商,不僅自己招一個店主賺200元,同時店主再邀請的店主還可以賺100元。
總結:拉人頭是賺錢的一切源頭。那麼淘小鋪呢?
淘小鋪普通掌柜模型就這麼簡單,假如你發展了1000個鎖粉,淘小鋪做大之後,大家開始在上面養成消費習慣,平均每個月消費1000元,產生利潤100元。那麼一個月總利潤就是1000人*100元=10W,然後乘以20%,等於2W。這就是你的月收益了,更開心的是,你什麼都不用管,也不用運營,完全是被動收益。而如果你稍微做點社群維護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
理論歸理論,假如歸假如。不管怎樣,任何項目都有人去推廣,去賺錢,你要相信你自己,拉人頭,多拉人,多努力,肯定可以賺錢的,想要賺多少錢,就看你有多少的努力魚價值的資源及人脈與推廣能力,如果你不能推廣到人,那麼還是別花時間去浪費。
小編在做未來集市的過程中團隊幾萬人,大概也就賺了20來萬,在做未來集市的過程中,太多太多的新會員他們是沒法拉到人頭的,所以你要相信,任何賺錢的人都是有推廣能力的,有技術的人,去努力的人,人頭為王。
未來集市模式的改變?
在未來集市樹大之後,模式不得不改變,模式一改變基本上整個團隊全部死了。很簡單,人為財死,推廣不賺錢,推廣什麼玩意呢?
在社交電商被未來集市血洗一次的情況下,個人覺得,不管是淘小趣,制度不如未來集市,不如有品有魚等其他社交電商情況下,做團隊只是扯蛋。
但是不可否認,賺錢的人還是有的,不管現在的未來集市,斑馬會員,有品有魚,任何的社交電商都是:拉人頭,人頭是賺錢的一切根本,不要指望人人都能賺錢,賺到大錢,不現實,多花點時間,建立自己的渠道,建立自己的流量,建立自己的技術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