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左二)在某社區指導工作人員如何進行消毒配比
紅網時刻3月14日訊(記者 周曼 通訊員 陳銘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有這麼一群「逆行者」,他們深入各個農貿市場、機場、車站、酒店、企業等人群密集場所進行消毒指導,用專業的消毒技術為星城長沙護航。
黃劍,長沙疾控職業健康監護中心85後青年黨員,也是「逆行者」的一員。在新冠病毒的戰場上,他和隊友們奔波在長沙大街小巷,用專業、耐心、責任,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主動出擊,不打無準備的仗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長沙疾控緊急成立了消毒技術指導組,疫情期間,人群密集點就是病毒高發地,也是大家望而卻步的地方,而消毒技術指導就是要深入這裡。
「我報名!」黃劍主動找到組長龍建勳,「我是年輕人,之前洪災時期也有消毒經驗,讓我加入吧!」
黃劍是個「女兒奴」,下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陪女兒玩耍,女兒只要哭鼻子他就會招架不住,答應她的一切請求,妻子常說他「慣著」女兒。但這次,他讓女兒「哭鼻子」了。黃劍的妻子也是醫務人員,年前,夫妻倆就將女兒送到了益陽老家。兩人一直戰鬥在抗疫一線。「有時候女兒在電話裡哭著要找爸爸,真的挺難受的。」
得到了龍建勳組長的認可後,黃劍全心投入消毒工作,白天走街串巷一整天,已經非常辛苦了,但黃劍覺得,既然是消毒指導,那自己這個「老師」也要加強學習。
新冠肺炎是一個新的傳染病,防控方案也是隨時更新,各大公共場所的防控方案和防控重點都不一樣。深夜,黃劍的辦公室燈總是亮著的,針對每天的工作,他都會認真的記錄,並向專家請教,學習最新的防控方案和各個場所的消毒知識。
「不打無準備的仗!」黃劍每天都會確定第二天要指導的地點,先聯繫對接相關負責人,針對要指導的地方,提前摸清楚相關資料,了解復工生產情況,研判對應的消毒方案。
火眼金睛,不放過每一個消毒死角
2月13日,接到了負責開福區消毒指導的新任務後,黃劍下載了一張開福區的最新地圖壓在了辦公桌上,將開福區的商場、社區、大型小區、車站等都進行了分類標註,這其中紅色標記對應的就是那些難啃的「硬骨頭」。伍家嶺街道瀏陽河社區,有多棟開放型老式住宅區、幾十家小型印刷廠、中小型賓館等,防病情況複雜,正屬於紅色標記區域,也是黃劍關注的重點。
「長沙疾控來的專家真的不錯,專業細緻,給我們幫了大忙哩!」瀏陽河社區書記汪碩對黃劍和隊員們讚不絕口。老式社區管控非常複雜,沒有專業的物業管理,社區人手少,志願者年紀偏大,消毒防範知識匱乏,社區壓力極大。老式小區垃圾存放不規範,垃圾存放和垃圾消毒是消毒工作的重點,社區之前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消毒,但仍有工作遺漏,黃劍不怕髒不怕臭,查看了小區垃圾存放點,並發現了廁所排洩物管道容易汙染,針對老式小區的特點,給社區人員進行了指導,親自演示規範消毒,大大提升了社區消毒效率。
「印刷廠消毒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千萬不能大面積使用醫用酒精消毒啊!」在一家印刷廠過道裡,黃劍和隊員們展開了一次特別的培訓。黃劍走訪時發現,社區內小型印刷廠非常多,復工時間很早,印刷廠是消毒難點,很容易導致安全隱患。黃劍將小型印刷廠的負責人組織起來,展開了義務培訓。大家都聽得特別認真,培訓完後,他還一一解答了大家對於消毒防控的疑問。
「接下來還要把我的開福地圖裡紅色標記全部走到,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盲點難點!」看著社區志願者和印刷廠員工們帶著消毒防病知識滿載而歸,能真正幫助到社區做實防控措施,提高消毒效率,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安全,黃劍開心地笑了。
專業精準,科學消毒才有效
在某市場進行消毒指導時,黃劍發現這裡「84」消毒劑濃度是平常指導消毒濃度的10倍以上。黃劍立刻找到了工作人員詢問情況,發現工作人員因為擔心市場消毒達不到標準,影響營業,覺得消毒劑濃度越高越好,就一直使用高濃度的配比進行消毒。
「這怎麼能行,大規模使用消毒劑,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高濃度的消毒劑一部分進入土壤,一部分直接進入雨水管道,沿管道直接排放到城市河湖之中,會汙染水源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黃劍對工作人員耐心解釋。同時與社區書記一道,針對市場實際情況,逐條制定專業精準消毒預案,積極解決其遇到的防病困難,幫助市場實現「科學防病、精準消毒」效果。
某小區,進門時設置了「消毒通道」,將進入小區居民的車輪和鞋底消了個遍。居民們被消毒劑「嗆」到不行,但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支持小區工作也無人提出異議。黃劍看到這幅場景,趕緊向工作人員指出:「84有自己的使用規範和濃度要求,同時也有一定的危險性。84濃度過高或者往身上臉上噴灑,對皮膚、黏膜會產生很強的刺激性。」隨後他根據小區情況,給小區制定了「專屬」的消毒方案。
黃劍說,在消毒指導工作中發現,市民對消毒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偏差的,只有讓更多的人都普及到專業完善的消毒和防病知識,才能更好地打贏疫情戰役,每次消毒指導,黃劍都會背上很多宣傳海報和折頁,讓消毒防病知識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