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協和醫院兒科林鳴
主題:性早熟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性早熟」就像是一個禁忌雷區,家長們總是聞之色變。
寶寶才幾個月大,乳房就莫名其妙變大,一點點的蛛絲馬跡就能輕易點燃父母心中的焦慮:我家孩子是不是也「性早熟」了?孩子性早熟、發育早,以後就長不高,這可怎麼辦才好?
嬰幼兒乳房變大就是「性早熟」嗎?
不一定。
我們在臨床中將2歲以內嬰幼兒出現乳房增大(部分可以摸到硬結,甚至出現溢乳現象)的情況稱之為「微小青春期」,但這種往往並不是「性早熟」。
而是因為寶寶出生時「繼承」了媽媽體內的性激素,而寶寶自身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抑制功能不完善,就導致了「短暫的乳房發育」,而不是傳說中的「性早熟」。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個體性激素調節功能逐漸完善,這種「短暫的乳房發育」就會逐步消失,大多數寶寶會在2歲以內便恢復正常。
這種非常規發育現象,往往是因為寶寶太小,身體各項機能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出現的。寶爸寶媽們不必過分驚慌。
不過,也不排除還有一些寶寶是「單純性乳發育」。寶爸寶媽可通過自檢排查「病因」:家裡是否在使用茶樹油、薰衣草油、含有胎盤提取物的這些產品。如果有,建議立刻停止使用。
如何辨別「微小青春期」和「性早熟」?
如果出現反覆陰道出血,也不一定是性早熟,需要排除生殖器外傷、感染、復發性功能性卵巢囊腫、McCune-Albright綜合症等情況。
而對於單純的「微小青春期」,寶爸寶媽們完全不用擔心,也不需要額外的特殊檢查及治療,一般在2歲內,相關的症狀都會跟寶寶say byebye~
但如果!2歲以後還沒有消退,家長們就要警惕起來,儘快帶寶寶去醫院找兒童內分泌科的醫生做詳細檢測評估,儘早排查治療。必要時,可以做性激素激發實驗來明確寶寶是否有「中樞性性早熟」。
如何科學地關注寶寶的發育情況?
乳房變大不一定是「性早熟」,也有可能是「微小青春期」,還有可能是「單純性乳發育」。那寶爸寶媽在養育0-2歲孩子的過程中,該如何科學地關注寶寶的發育情況,不要被一點點「小狀況」嚇得草木皆兵呢?
1、每三個月給寶寶測量一次身高(身長),是否有超過同齡人的身高增長速度;
2、關注寶寶乳房體積變化,是否有逐漸變大的趨勢;
3、外陰分泌物是否有增多,例如小內褲或紙尿褲上看到黏糊糊的分泌物;
4、是否有其他第二性徵出現,例如生殖器色素沉著,長陰毛、腋毛,男孩睪丸增大等。
參考文獻:
[1] Jennifer Harrington, MBBS, PhD, Mark R Palmert, MD, PhD. 性早熟的定義、病因及評估. UpToDate 臨床顧問.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definition-etiology-and-evaluation-of-precocious-puberty. (Accessed on Apr 01, 2020).
[2] Franklin S L. Effects of unintentional exposure of children to compounded transdermal sex hormone therapy.[J].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reviews, 2011, 8(3).
[3] Nebesio T D, Eugster E A. Pubic Hair of Infancy: Endocrinopathy or Enigma?[J]. Pediatrics, 2006, 117(3): 95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