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由「水滴籌」獲15萬餘元為何被訴退還?孩子去世後事件大轉折

2020-12-23 北晚新視覺網

浙江嘉興的莫先生為病兒在「水滴籌」平臺上籌得善款15.3萬餘元,孩子病逝後,平臺卻收到舉報稱莫先生未將全部捐款用於患兒治療。為此,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水滴籌」)將莫先生告上法庭,要求其退還全部籌款並支付利息。近日,隨著這起案件在朝陽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網際網路募捐如何財盡其用不讓善心錯付的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張蕾/攝

案情:患兒父親被訴退還善款

前天下午2點,在朝陽法院三層大法庭,被告莫先生的視頻畫面被切進審判區的大屏幕, 「水滴籌」的兩名代理律師則落座原告席。因莫先生人在外地,來京訴訟不便,法庭徵得原被告雙方同意後,決定通過遠程庭審系統進行在線開庭。

2018年4月15日20時許,莫先生在「水滴籌」網絡服務平臺發起個人大病籌款項目,為兒子治病籌集醫療費。莫先生的兒子默默(化名)於2017年9月13日降生,出生兩個月後即被醫院確診為維斯科特-奧爾德裡奇綜合症(免疫缺陷病)。莫先生在「水滴籌」上設定的籌款目標為40萬元整。

根據「水滴籌」的記錄,截至2018年4月16日21時55分籌款結束時該項目共獲得捐助6000餘次,籌得捐款15.3萬餘元。當晚莫先生即申請提現,經平臺審核後,「水滴籌」於2018年4月18日16時許向莫先生的銀行帳戶一次性支付了全部捐款。

2018年7月23日,默默因病去世,事件也在此出現轉折。

默默去世後,「水滴籌」平臺即收到舉報信息,稱莫先生並未將籌得款項全部用於患兒治療,也未積極尋求救治,導致患兒健康狀況逐漸惡化,直至去世。「水滴籌」提交的證據材料顯示,其中一名舉報人正是莫先生的愛人。

對此莫先生辯解說,因為孩子的事,他和愛人正在鬧離婚,「這是因為我們倆家有了矛盾之後,舉報人都是我老婆那邊的人,不是廣大群眾、愛心人士,這個舉報的性質不一樣。」

「水滴籌」表示,根據平臺《用戶協議》等規定,籌款項目發起人有責任和義務監督所籌款項全部用於受助人的治療。當受助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去世時,籌款項目發起人應當立即通知平臺並退還籌得款項;如果發生隱瞞真實情況或發起人、受助人獲得籌得款項後放棄治療或存在挪用、盜用、騙用等行為時,平臺有權要求發起人、受助人退還全部籌得款項。

焦點一:籌款後卻選擇了放棄治療?

「水滴籌」起訴莫先生的理由之一,是認為莫先生在獲得籌款後並未對孩子積極救治,相反卻放棄了治療。「醫院告知患兒病情危重需要繼續治療,家屬卻不顧醫務人員勸解,堅持要求出院。出院之後僅進行了常規檢查,直至患兒死亡,都沒有治療。」原告律師指出,默默出院後身體狀況越來越差,2018年6月24日醫院檢查患兒存在重度營養不良等情況,說明默默未曾被妥善照料。

「原告說我沒有積極為兒子治療,這一點我反駁。不是我不想給他治,醫院已經沒辦法了。」通過視頻,莫先生講述了自己為默默求治的經過。莫先生說,默默被查出患有免疫缺陷後,進行了臍帶血移植手術。孩子出院回家後,再次因心臟問題住進了ICU病房。「醫生也找不到病因,孩子本身有先天性心臟病,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醫生說孩子存活下來的希望不大,除非進行心臟移植。但孩子一歲都不到,不具備這個條件。」

「醫生告訴我們,孩子在ICU裡也只能拖上個兩、三個月,而且沒有生活質量,每天就是呼吸機、麻藥和輸液,最後結果還是一樣。」莫先生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和妻子選擇放棄治療實屬無奈之舉。

焦點二:治病的善款被挪用還債?

治病的實際花費以及善款的去向是昨日法庭審查的重點。案件審理期間,法官曾親自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調取了默默的住院病歷,經計算,默默的醫療費用總計35.4萬餘元。經過法庭梳理,其中醫療保險報銷了15.8萬餘元,默默獲得上海市罕見病救助基金資助2萬元,愛幼慈善基金資助1萬元,嘉興市南湖區民政局對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款2.8萬餘元。再加上莫先生從「水滴籌」平臺獲得的籌款15.3萬餘元,醫保報銷加救助款總額超過了實際治療費用支出1萬餘元。

對此莫先生提出,除了住院病歷的記載,另有門診費和臍帶血等支出近4萬元,但他只能提交部分票據,有些票據找不到了。

原告律師在庭上指出,在獲得籌款後,莫先生將其中10萬元轉到了其父親的帳戶用於償還姑父的借款。「根據平臺規則,發起籌款後籌得的錢應全部用於醫療費用的支付。」「水滴籌」平臺認為莫先生存在挪用善款的行為。

「我當時也不知道這個錢不能用於還債。」莫先生解釋說,當初為了給孩子看病他從姑父那借了錢, 「姑父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籌得善款後我想著先還了,用錢的話好再借。」

焦點三:被告隱瞞真實經濟情況?

原告律師還提出,莫先生和其家庭成員均有收入來源,且家裡還有三個門臉房可供出租,每年租金收入就有6萬元,被告完全有能力負擔全部的醫療費用。「但被告發布的求助信息卻稱其與妻子均沒有工作,與他申請其他資助填寫的材料不一致。他在南湖區民政局申請救助時填寫的材料家庭年收入為7萬餘元,且沒有填寫租金收入。」 據此,「水滴籌」認為,莫先生在平臺上發布的信息存在虛假、隱瞞的行為,在沒有必要性、緊迫性的情況下仍發起籌款。

但莫先生表示,他都是按照平臺的要求發布信息,還開具了很多證明材料,不存在虛假募捐行為和誠實信用問題。「我妻子從懷孕3個月開始保胎一直沒有工作,我從孩子患病就一直在醫院陪護,家庭經濟情況確實不足以承擔巨額的醫療費用。」莫先生稱孩子生病前他在一家化工廠做電工,月薪3000元,孩子生病後單位為他辦理了停薪留職。「我名下一輛車、無房,發起籌款時確實沒錢了,也不知道後面還需要多少錢,當時醫院也說不清楚。」

「平臺的訴求我也可以理解,大家都是為了生病的孩子。如果讓我還我肯定還,只是我現在真沒錢。而且我和老婆正鬧離婚,孩子不是我一個人的,這錢不應該我一個人出。」莫先生說。昨日,此案未當庭作出判決。

追訪——如何保證網籌善款用到實處?

解燃眉之急,讓急需幫助的人獲得幫助,網際網路大病求助無疑是個善舉。然而近年來通過這種途徑籌措善款也引發過一些爭議。2018年6月25日,四川崇州胡彩雲和3歲兒子蕭蕭雙雙被滷水燙傷,蕭蕭胸前、雙下肢、臀等部位受損,燙傷面積達到55%。7月3日,蕭蕭的爸爸周宇在水滴籌平臺發起了眾籌,一天之內籌到近40萬。但隨後,這起籌款遇到不少質疑的聲音——「有兩套房子」「車都是兩輛」「給小孩買了300萬保險」,為此,周宇一怒之下申請了退款,選擇借錢治病。

如何核實受捐人的經濟情況,保證善款用到實處,不讓善心錯付,是每一個捐贈者關心的問題。根據「水滴籌」提供的數據,自2016年7月平臺上線以來截至2018年12月底,「水滴籌」已成功為幾十萬名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提供了免費的籌款服務,累計籌款金額超過120億元。

昨日庭審結束後,「水滴籌」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說,為了讓愛心人士更充分地了解求助患者的家庭經濟情況,「水滴籌」不斷加強患者信息披露,要求患者充分說明其家庭經濟情況(包括車產、房產等),盡力提供相關權威證明,並將這些信息通過患者的社交網絡進行公示。「社交驗證、輿論監督是平颱風控系統的一部分,同時我們也會通過居委會、村委會等進行第三方輔助驗證。求助人提現後,我們也會持續要求其更新治療進展和錢款用途,面向所有用戶的舉報通道仍然保持開通,平臺會通過輿論信息系統實時關注全網相關信息。」

該負責人表示,「水滴籌」平臺發起本案訴訟也是希望儘可能履行平臺職責,打擊不誠信行為。「作為籌款發起人,應當嚴格遵守網絡募捐相關規定,並對於社會的善意葆有感激、敬畏之心。」

記者從「水滴籌」了解到,目前已有22人因非大病籌款、編造或誇大求助信息、隱瞞個人財產信息等行為被納入「水滴籌」黑名單。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蕾   實習生 張雪

相關焦點

  • 水滴籌籌款15萬元,家屬舉報孩子父親是拆遷戶,法院判全額返還
    新京報記者 劉洋 攝事 發 :幼子身患重病,水滴籌獲助15萬28歲的莫先生與許女士系夫妻。2017年9月,二人喜得一子。籌款結束後,莫先生立即向水滴籌提出了提現申請,資金用途表述為用於孩子抗排異、抗感染和心臟治療。4月18日,水滴籌將籌款153136元全額匯款給莫先生。2018年7月23日,莫先生之子死亡。
  • 水滴籌的錢沒用完怎麼辦?法院這麼判
    二人在2017年剩下一子,但孩子出生不久被查出患有名為威斯科特-奧爾德裡奇症候群的重病。此病不多見,治療費用高並且治好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即便如此,任何一個父母都不想放棄自己的孩子,莫先生想到了通過水滴籌來籌措款項。2018年4月,莫先生向水滴籌平臺申請,當天就通過了審核。第二天晚上9點多,籌集終止,期間共籌集15萬多元。
  • 「掃樓」籌款、按單提成 水滴籌透支社會愛心引質疑「詐捐」犯罪...
    同時,平臺在打款後也會持續要求發起人更新患者治療進展和錢款用途,面向贈與人的舉報通道仍保持開通。近期,某失信籌款人挪用款項,被水滴籌起訴退還了全部籌款,便是通過平臺的持續跟進機制發現並處理的。對於志願者的提成從哪裡出?水滴籌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提成」實為公司自有資金支付給線下服務團隊的酬勞,並非來自用戶籌款。
  • 水滴籌為新生兒的生命蓄力
    出生後小玲瓏的情況十分危急,無法呼吸。因所在醫院的醫療設備不齊全,需要立即轉院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搶救。小小的生命卻牽動著很多人的心,貴州省交警一大隊民警在得知情況後,立即為小玲瓏開闢「綠色生命通道」,火速將小玲瓏送往省醫接受治療。
  • 水滴籌成「故事會」?別讓捐款人寒了心
    不過,「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事件正在打擊公眾的信任之心。「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員工在醫院招募求助者,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每單最高提成150元……」近日,一則關於水滴籌的視頻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上述視頻指出,水滴籌為搶佔市場,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 風波後的水滴籌——初心不變 服務升級
    經歷輿情風波後,水滴籌線下團隊經過培訓,已恢復試運行。水滴籌表示,將進一步迭代優化工作流程,並一如既往為困難大病患者服務。讓求助更容易,讓施助更便利,一直是水滴籌的目標。一直以來,水滴籌平臺不向發起人及求助人收取任何費用,並自掏腰包補貼支付通道手續費。
  • 「水滴籌們」搶的是什麼
    鬥毆者停職並被處行拘4月15日,有網友稱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內,有水滴籌工作人員與輕鬆籌工作人員因「掃樓掃病房勸病人立項,碰到對手搶生意」發生肢體衝突。此後,這一事件迅速發酵。4月16日,就鬥毆事件的最新進展,水滴籌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4月13日,水滴籌員工趙某同某公司員工劉某因口角爭執發生肢體衝突,目前趙某已經收到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安機關對其採取了行政拘留14日,並處罰款500元的處罰決定。此外,水滴籌表示,公司因趙某嚴重違反公司相關規定,即日起停職反省,並予以重大違規處分。公司再次就員工鬥毆事件誠摯道歉。
  • 水滴籌再遭質疑!女子偽造子宮癌病歷,不到10天籌了4萬多元
    近日,廣東中山神灣公安破獲一起利用水滴籌詐騙案——一名曾被詐騙的女子因不甘心被騙錢,於是偽造子宮癌病歷,利用水滴籌實施詐騙,詐騙金額45461元。目前鄭某君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進一步審查中。近日,神灣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根據市公安局下發線索,在坦洲一出租屋抓獲1名涉嫌偽造病歷在水滴籌平臺詐騙的嫌疑人鄭某君。 經查,鄭某君在2019年曾因刷單被騙4萬餘元,其心有不甘,想「賺」回被騙的錢 。
  • 十字路口的水滴籌:香餑餑成燙手山芋
    視頻中,水滴籌的線下推廣人員在醫院的病房裡挨個詢問病人,為其辦理籌款幫助,這一過程中對患者病情、經濟情況等信息的審核過程幾乎沒有。這些所謂的志願者,實行末尾淘汰制,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水滴籌等眾籌平颱風波向來不少,不夠真實的求助信息曾一次次引發討論,這一次,被曝光的視頻將水滴籌的求助真相大白於天下,成了點燃大眾情緒的一根導火索。
  • 糖尿病爸爸跑出租救白血病兒子 水滴籌、水滴公益聯合籌集18萬
    從此以後,周伍又當爹又當媽,每天送完兒子去幼兒園後趕往工地做工,放學後由兒子的爺爺把兒子接回家。妻子離開以後,兒子常常不解地問周伍:「媽媽去哪裡了?晚上媽媽都不抱元元睡覺了,是不是元元做錯事情,讓媽媽不開心了?」看著兒子這麼沮喪,周伍只好用善意的謊言安撫他:「媽媽去上班了,等媽媽不忙了就會回家看元元。"周伍不曾想到,命運給他的磨難還遠未結束。
  •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籌18萬為3歲女童延續生命
    水滴籌、水滴公益共籌18萬為3歲女童延續生命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2-21 16:11:09 近日,王喜亮(化名)這名來自貴州省織金縣茶店鄉大營村的父親可謂是喜憂參半。
  • P的病歷能發起10萬愛心捐款?水滴籌:嚴厲譴責
    水滴籌:嚴厲譴責騙同情行為) 澎湃新聞記者 王去愚連續道歉的水滴籌,又被曝出P的病歷也能發起愛心捐款。12月9日晚間,有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水滴籌道歉6天後,「我P的病歷還能發起10萬愛心捐款」。
  • 水滴籌集結網友力量共助9歲男童對抗白血病
    曉聰爸爸在聽到「白血病」三個字後,大腦一片空白,他不明白為什麼一向健康的兒子怎麼會患上這麼重的病。冷靜下來的曉聰父親又開始為治療費發愁,數十萬元的費用對於他無異於天文數字。賣房、借錢,依然無法湊足治療費用。曉聰爸爸含淚在水滴籌上發起了求助,希望能得到愛心人士的幫助。
  • "眼癌女童之死"事件:爺爺將剩餘1301元善款捐出
    此前,曾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稱,其家人曾在水滴籌等平臺募集15萬元,募集善款後不為其治病,而且為家中兒子治療唇顎裂,涉嫌「詐捐」。5月25日,王鳳雅家人回應稱,真實募集的善款只有3.8萬元,其中水滴籌募集的善款為3.5萬元,治病後剩下1301元。此外,家中兒子治病費用於去年4月已經解決,不涉及此次募捐善款。太康縣公安局民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過調查,此事不構成刑事案件。
  • 汝州小夥患重病 「水滴籌」3小時籌善款過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春通訊員郭營戰文圖 7月24日上午11時,由記者實地採訪並在騰訊旗下公益平臺「水滴籌」發起的救助溫泉鎮官中村28歲小夥陳亞鵬的愛心活動,一經發帖,即被秒刷屏,短短3個小時內即籌到善款過萬,網友紛紛跟帖支持愛心捐款,並祝願小夥子早日康復
  • 水滴籌創始人致歉怎麼回事 水滴籌創始人沈鵬為什麼致歉說了什麼
    從誕生第一天起,我們就是為了解決一個社會問題出現的,水滴公司的創業初心是「用網際網路科技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我們聚焦網際網路大健康保險保障領域,希望為廣大網民提供事前保險保障的同事,也能夠為他們提供患病後的救助。沈鵬還表示,水滴籌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個人求助服務費模式的開創者,因管理問題導致這次風波引起了大家的憤怒,作為創始人我必須承擔責任,再次向大家致歉!
  • 15歲陝西學霸患病水滴籌求助 牽動全校師生
    最近,在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 15 歲的孫楠牽動著市民和綏德一中的全體師生的心。這位高一三班的學生去年 3 月被確診為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必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水滴籌與輕鬆籌在腫瘤醫院搶病人,水滴籌到底怎麼了?
    今年的4月13日,在河北石家莊,水滴籌員工與輕鬆籌員工在醫院大打出手,只為多拿下幾款單子。無獨有偶,5月19日,在重慶腫瘤醫院內,水滴籌與輕鬆籌再起糾紛,雙方又一次為掃樓立項大打出手。首先我們要先明確水滴籌員工的掙錢制度。水滴籌員工採用的是高薪+績效考核,5單有效單的話是80元/單,6-10單是100元/單,最高能到150元/單……而且更關鍵的是,水滴籌還有末位淘汰和每月最少35單制度。
  • 水滴籌回應漏洞多說了什麼 水滴籌回應漏洞多怎麼回事
    近日,梨視頻拍客的一段臥底「水滴籌」視頻成為微博熱搜。梨視頻拍客臥底發現,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視頻中曝光了水滴籌籌款的眾多漏洞。對此,水滴籌對外回應稱,針對日前媒體報導線下籌款顧問引發的公眾討論,水滴籌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由水滴籌總經理牽頭,線下各區域籌款顧問負責人以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水滴籌同時強調,視頻報導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後將給以嚴懲。
  • 質疑水滴籌「公益變生意」被要求撤稿,水滴公司,不受慈善法監管
    自媒體質疑水滴籌「變公益為生意」:沉澱百億資金池 利用慈善「賣保險」流傳於社交網絡中的圖片顯示,該溝通撤稿函由北京水滴互保科技有限公司名義發出,蓋有公章,撤稿函投訴一篇名為《水滴籌,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億》的稿件,涉及帳號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