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持續了半個多月的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在2021年到來之前,戛然而止。新年伊始,冷空氣活動頻繁,連日來的大風天氣雖然吹來了冷空氣,但也吹散了汙染物,吹藍了太原的天。
未來幾天空氣品質有何變化?為啥冬季汙染天氣高發?太原市是如何控制冬季汙染的?1月11日、12日,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未來幾天,汙染過程或再度出現
三九寒天,天氣別樣寒冷,但夾雜著冷氣的空氣似乎清新了不少。「上個月,空氣品質不好,我早晨基本都沒出來。」1月11日,在太原市龍潭公園晨練的張大爺說,「元旦後就好多啦,感覺天都比以前藍了。希望這樣的好天氣可以多持續幾天!」
然而,冬季的「好天氣」似乎總是反覆無常。1月11日,根據我省環境空氣品質近期實時監測數據和中央氣象臺氣象模式預報結果,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未來幾天的空氣品質預報。數據顯示:1月12日,受偏北氣流作用,沙塵傳輸影響,全省範圍自北向南存在一次沙塵汙染過程,太原市環境空氣品質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13日至15日,受偏南氣流影響,擴散條件較差,太原、朔州、臨汾、運城、晉城等城市存在中度或以上汙染過程。太原市環境空氣品質以輕至中度汙染為主,短時可能達到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16日至17日,受新一輪冷空氣作用,擴散條件有利,空氣品質由北向南逐漸好轉,太原市環境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10或PM2.5。
太原藍再現,與環境容量增加有關
上一輪汙染過程,發生在2020年。12月初,太原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預警期3次延長,整個城市都籠罩在一層灰白色的霧靄中,人們的心頭似乎也蒙上了一層陰鬱。
進入1月,太原藍為什麼會再現?太原市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解釋說,大氣汙染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汙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氣象條件。其中,氣象條件是邊界條件,決定了一個區域有多大的環境容量,也就是說這個區域可以容納多少汙染物排放量,還不造成環境質量超標。「1月以來,冷空氣活動頻繁,擴散條件轉好,太原市的環境容量增大。」他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雖然環境容量增大,但汙染物的排放量是個自變量,它依然是引起環境質量變化的決定因素。
氣象條件是自然因素,是不可控的,它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波動性,隨著小時、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會有很大的變動。這就說明,一個地區的環境容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氣象條件變化而變化的。在冬季,由於更容易形成靜穩天氣的條件,往往更容易造成大氣邊界層較低、逆溫等情況發生,所以冬季的環境容量較小。另一方面,冬季要取暖,又會增加汙染物的排放量,這一減一增,導致了冬季頻繁出現重汙染天氣。
控制汙染物排放,才能守護藍天
太原的冬季,溫度多在零攝氏以下。一直以來,冬季採暖期的散煤汙染是影響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太原採暖期空氣品質綜合汙染指數是非採暖期的數倍,重汙染天氣也集中出現在採暖期。
「由於汙染物的排放是引起環境質量變化的決定因素,控制冬季汙染,一方面要控煤,更重要的則是降排。」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通過不懈的努力,太原市「禁煤區」面積已達1574平方公裡,累計完成數百個村莊和城中村的清潔供暖改造,基本實現了平原地區清潔供暖全覆蓋,削煤率達九成以上。
在降排方面,去年一年,太原持續向結構性汙染開刀,關停淘汰落後焦化產能912萬噸,涉及焦化企業10家,太鋼集團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市6家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市35蒸噸以上的在用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04臺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6676輛;秋冬季20%機動車實施了限行……
去年12月,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太原及周邊11個縣(市、區)和2個企業開展定點督察工作。督察組緊盯重點區域主要汙染物排放情況、環境空氣品質變化情況和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全面聚焦大氣汙染物排放重點企業、重點排汙環節,採取夜查、突查、核查等方式,持續開展現場檢查,共檢查企業(單位)2326家,發現500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653個,整改完成率超過90%。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對焦化、鋼鐵、電力、化工等行業的290家重點涉氣工業企業實行駐廠監管,堅決摁住了重點區域汙染物排放量,扛住了去年12月份3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只有降下來汙染物排放,才能守得住藍天!據介紹,去年12月,太原市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城市倒排第76名,較去年同期排名前進28名,未出現中度及以上汙染天氣,總體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山西晚報客戶端
[編輯:白麗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