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以客觀題為主
學習動機的含義及分類
含義關鍵詞:
引起 如有學習動機才來聽課,引起學習行為
維持 如將學習行為維持下去,一直到解決問題
朝向 如將學習動機朝向與學習相關的事情,聽課、查資料等
學習動機的三個功能:激發功能、維持功能、定向功能
兩個基本成分:
內部學習需要(學習內驅力) 如興趣、好奇心
外部學習期待(學習誘因) 學習結果的主觀估計 如獲得教師職位
學習動機的分類:
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動機性質):
內部學習動機:學習動力來自於知識內部 如學生覺得心理學有意思,自己去查資料
外部學習動機:學習動力來自於知識外部 如學生為了參加考試才來學習
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不適當的獎勵容易把學生的內部動機轉化為外部動機
德西效應:如果某人做某事是因為內部動機,就不要給予外部獎勵,否則會
削弱內部動機。
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
高尚的學習動機:如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低級的學習動機:如為了名利而讀書
根據學習動機起作用時間的長短:
近景的直接性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作用比較短、離現在近 如學習是為了通過考試
遠景的間接性學習動機:離現在比較遠的,往往指向個人將來的動機
如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根據動機在活動中作用的大小:
主導性學習動機:作用最大的一個、起主要支配作用的動機
輔助性學習動機:起次要、輔助作用的動機
奧蘇伯爾根據學校情境中的學業成就動機:
認知內驅力:
內部動機,學生對知識感興趣
自我提高內驅力:
為了地位、榮譽、物質獎勵等產生的動機
如為獲得三好學生稱號、獎學金、班幹部的職位等產生的動機
附屬內驅力:
獲得長者們(如家長、教師)或同學的讚許或認可 加強情感聯繫
題幹關鍵詞:家長、老師、長者、同學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中介:學習行為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線):
題型:簡答題
1.動機水平與行為效率呈倒U型曲線。每種難度的任務都有最佳水平,動機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任務完成。
2.隨著任務難度的提高,最佳動機水平逐漸降低。對於中等難度的任務,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對於比較容易的任務,中等偏高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任務的完成。對於比較難的任務,中等偏低的動機水平最有利任務的完成
如大考大玩,小考小玩
學習動機理論
強化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
提出者:馬斯洛
學派:人本主義
成就動機理論
提出者:阿特金森、麥克利蘭
分類:力求成功的動機 追求成功者傾向選擇成功概率為50%的任務
避免失敗的動機 避免失敗者傾向於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成敗歸因理論
題型:選擇退、簡答題、材料分析
提出者:韋納
含義:人們對自己成功或失敗的反思
六因素:
能力:內在、穩定、不可控因素
努力:內在、可控、不穩定因素
運氣:外在、不可控、不穩定因素
任務:外在、不穩定、不可控因素
身體狀態
外界環境
三維度:
內部、外部
穩定、不穩定
可控制、不可控制
歸因為努力比歸因為能力效果更好,因為努力是可控的
失敗時可以歸為外部因素,也可以歸因為努力,即成功失敗均可歸因為努力
賽裡格曼的習得性無助實驗
個人經常失敗,當他再遇到事情,即使這件事非常容易,也不會做出努力。
習得性無助的表現:
1.動機降低 不再主動挑戰
2.認知出現障礙 在學習時效率低,覺得自己學不會
3.情緒失控 情緒低落、悲觀
歸因理論的教育意義:
題型:論述
1.根據學生的自我歸因,可預測以後的學習動機。歸因於努力成功可能性大,歸因於運氣以後可能不會獲得成功。
2.學生的自我歸因雖未必正確,但卻是重要的。通過歸因,對自己進行全面認識。
3.長期消極歸因不利於學生個性成長。即習得性無助。
4.教師反饋是影響學生歸因的重要因素。引導學生正確歸因。
口訣:與眾不凡
自我效能感理論
提出者:班杜拉
人的行為的影響因素:
先行因素:在做某事之前的因素影響動機
結果期待:對某種行為導致某種結果的期待,如好好聽課能學好
效能期待(名詞解釋):
對自己能否順利完成某項活動的估計
結果因素:
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直接經驗 個體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 這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替代經驗 看別人做事產生的經驗 如看曾經不如自己的同學考上
言語說服 別人用語言勸說 如別人的安慰
情緒喚醒 處於積極情緒,做事積極;處於消極情緒,做事打不起精神。
科溫頓的自我價值理論
1.高驅低避型。趨向成功不怕失敗型。「成功定向者」「掌握定向者」
2.低趨高避型。不求有功,只求無過。「逃避失敗者」如為自己失敗找理由
3.高驅高避型。想成功,怕失敗。「過度努力者」「隱諱努力(偷偷努力)」
4.地驅低避型。「失敗接受者」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學習動機理論
題型:簡答題
如何培養與激發學習動機:
1.啟發式教學
2.控制動機水平
3.妥善獎懲
4.指導歸因
口訣:根據起因,控制獎懲。
堅持打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