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重大項目,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項目基礎地基近期已經完成,日前,開始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
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採用國內首創的「馬蹄狀」校園建築結構,以環狀「學習超市」為核心,實現了不同學科、專業和產業間便捷互動。中建八局太倉、崑山地區負責人,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項目總指揮羅會健具體介紹說,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按照對未來大學及其校園的理解和融合式教育的辦學理念,遵循共享、共生、綠色、創新、生態以及「整體規劃、統一預算、完備到位」的原則統一規劃、開發建設。校園建築採用扁平化、多元性、融合式的組織模式,以環狀「學習超市」(整合優秀國際國內教育資源,線上線下雙軌教學場所)為核心,人工智慧、先進計算機等6個行業學院均布其中,串聯起一系列的教學科研扁平化空間組合,涵蓋學、研、訓、創、產、居、商等關鍵要素,實現了不同學科、專業和產業間便捷的互動,以國內首創的「馬蹄狀」校園建築結構,實現緊湊型的產業融合模式,激發最大效果的創新動能。
除了新穎獨特的教學樓建築,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還在校園內開闢了三條校內河道,匯聚於校園正中心,打造優美宜人校園環境的同時,以潺潺流水綿延不絕的寓意,彰顯高校育人樹人的理念初衷。
9月4日,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建設現場,挖機、工程車正在施工作業。現場塔吊基坑內,工人們正在為邊坡覆蓋一種藍色薄膜。中建八局三公司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項目執行經理陳波介紹,項目創新引入試用綠色裝配式土釘牆防護技術替代原掛網噴漿護坡,為基坑坑壁、坑坡進行全面覆蓋,避免了傳統施工中的揚塵問題,也整體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成本降低了2成左右,效率提高了4倍,而且這些材料是可回收的,這樣從長遠看就大大節約了成本。這種技術借鑑自河北雄安新區施工建設,在江蘇省內工程中屬首次嘗試。」
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預計2022年交付,建成後可容納6200多人。記者 蘆豔 通訊員 胡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