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 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2020-12-13 紅商網

  一方面,I.T目前在全球擁有的800家門店,其中有超過700家分布在中國香港和內地。據I.T集團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年度業績顯示,中國香港及澳門市場佔集團總營業額33.9%,香港市場的業績所佔比例並不小。

  然而近兩年受到香港大環境的影響,該地區服裝行業舉步維艱。截至2020年2月29日I.T香港地區的年度營業額同比減少23.5%至26.202億港元,經營虧損為6.717億港元。

  另一方面,入境旅客是I.T業務的主要動力之一,隨著年初疫情導致全球旅遊業陷入停滯,香港入境旅客在2020年急挫,第三季度的入境旅客人次較一年前同期劇減99.7%,跌至極低水平。2020年第三季度末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與2019年同期相比,年初至今收縮了7.2%。

  上述外界原因之外,事實上,導致I.T退市的根本原因,或許是其遲鈍的數位化轉型。雖然2011年I.T集團開始推出電商業務,但一直到2017年,才推出官方電商平臺,2018年才推出電商小程序。轉身時間太晚,導致其錯過了電商紅利期。

  並且I.T主要採用買手制,在價格方面沒有過多的協商空間,但隨著電商崛起,網際網路彌合了信息差鴻溝,使得依靠信息差紅利建立生意的"中介"的商業模式開始失效。包袱沉重的I.T集團逐漸被高昂的租金和代理費拖垮,逐步逼近了零售天花板。

  可以看出,I.T選擇退市或許更多的是想要重新整合自己的實力,集中資源發展品牌經營業務,重振旗鼓。但未來I.T能否重新崛起暫且不說,它如今的私有化退市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I.T私有化退市,

  給行業敲響了怎樣的"警鐘"?

  其實I.T私有化退市並不是首例,香港買手店鼻祖Joyce Boutique載思集團扛不住連續四年虧損,於去年底獲大股東溢價約91.78%提出私有化,以約1.23億港元的超低價退市。

  曾被視為I.T集團最大競爭對手的YOHO!的聲勢在今年也有所減弱。據時尚商業快訊援引消息人士早前透露,YOHO!今年已進行了多次裁員,不斷收緊預算。HYPEBEAST上半財年收入也同比大跌28.9%至2.85億元,淨利潤大跌24.1%至2089萬元。

  其中有些品牌並不像I.T一樣受到香港市場的桎梏和數位化轉型太慢的影響,而他們日漸式微的原因更多的來自於日益複雜的競爭環境。

  其一,則是像Hypebeast、YOHO!等原本深耕這一領域的老牌玩家,以及藉助天貓以及Net-a-Porter、Farfetch等國際電商平臺崛起的新興潮牌。由於產品定位相似,I.T與於這些品牌的競爭無疑是一場持久消耗的攻堅戰。

  其二,隨著國產商品質量不斷提升,原創、獨創能力不斷體現,國人對國貨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國潮"開始大行其道。李寧、匹克之後,運動品牌安踏、361度、特步,甚至男裝品牌太平鳥、森馬、波司登等一系列服裝品牌相繼登陸世界各地的知名時裝周,推出自己的國潮系列,直接衝擊了原本的潮牌市場。

  其三,Zara、H&M和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對潮牌甚至是國內整個服裝市場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快時尚平價、時髦且較快的更新速度吸引力更多的消費者,而I.T品牌千元的較高客單價和較低的辨識度,在對比中並不佔優勢。

  消費者對於服飾的喜好的快速迭代市場有目共睹,因此不僅是I.T,擴大到整個潮牌市場甚至是服裝行業,如果不能迎合時代的趨勢,勢必會被後來者所取代。

  總而言之,服裝特別是潮牌更新換代的速度市場有目共睹,以I.T為首的中國第一代潮流帝國衰落的縮影,其實也為行業內的企業敲響了警鐘,想要不被吞噬就只能緊跟潮流。至於I.T在退市之後能否透過選擇性品牌發展以及實施地區策略及新商機重拾增長,港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

  來源:港股研究社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I.T

相關焦點

  • 「潮流鼻祖」I.T集團退市,潮牌行業「日薄西山」?
    眾所周知,隨著90後、00後開始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潮牌和潮玩行業熱度節節攀升,為什麼曾經受到市場認可的I.T要從港股退市?它的退市又會為這一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就品牌運營來看,I.T集團旗下囊括了I.T, i.t, ete! 與double-park等多個品牌。大I.T主要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小i.t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巔峰時期,I.T集團旗下擁有超過300個代理品牌和超過10個自創品牌。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潮牌時代,剛剛度過而立之年的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卻宣布將私有化退市。近日,I.T發布公告稱,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其業務因疫情暴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 「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潮牌鼻祖」將私有化退市?潮牌正在興起,I.T怎麼賣不動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澤炎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潮牌時代,剛剛度過而立之年的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卻宣布將私有化退市。早在2002年,I.T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被視為內地潮流的啟蒙者。不少趕潮流的年輕人都曾經買過或者逛過I.T店。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I.T集團在資本公開市場已經活躍了15年。但是,當現在潮牌時代大行其道之際,I.T卻落寞了。2016年初開始,I.T集團股價不斷攀升,但是在2018年6月達到峰值後便不斷回落。今年上半年,I.T集團淨虧損超過3億港元。
  • I.T 集團退市,潮流不再後繼有人?
    此重組計劃生效後,集團將在有效期後即刻退市,創辦人沈嘉偉的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50.65%的股權,CVC控股公司將持有I.T集團49.35%的股權。然而,從I.T集團的業務佔比來看,從2016年開始,中國市場就已成為了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此外,目前集團全球800多家門店中,位於中國大陸的門店已超過500家。近年來,I.T集團沒有更好地適應中國消費趨勢,缺少對中國市場精準的把控或許也是本次退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 賣不動潮牌搬來美妝當「救兵」,「香港潮流鼻祖」I.T集團內地「不...
    「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在內地多品牌集合探索上又邁出了一步。近日,藍鯨財經注意到I.T集團旗下i.t在內地門店引入韓國美妝品牌3CE。這也是I.T集團在香港以外地區營運非鞋、服領域品牌的一次重要「試水」。
  • 潮牌鼻祖I.T私有化:耗資13億港元現金 邱淑貞為老闆娘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8日報導香港潮牌鼻祖I.T集團(股票代碼為:0999)日前宣布私有化。I.T Ltd.與Brooklyn Investment Ltd.商定私有化。私有化後,股權結構交易完成後,I.T集團將退市,沈嘉偉家族在I.T的持股降至50.65%,CVC持股49.35%。
  • 潮流帝國I.T的沒落
    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深度|潮流帝國I.T的沒落
    鑑於業務愈發多元,I.T集團把旗下業務分為「I.T」和「i.t」兩條線,一個發售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定位高端的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另一個則主打STYLENANDA、IZZUE等較為年輕的日韓潮牌,在全國30多個一二線城市一度擁有超過500家直營零售店。
  • 香港潮牌鼻祖I.T沒落了?拖欠房租成被告,老闆是邱淑貞老公
    據港交所公告,I.T集團獲創始人及私募基金CVC聯合財團的私有化要約,其他股東持有的股份將以3港元/股註銷,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溢價55%。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日,創辦人集團(沈嘉偉、沈健偉兄弟)直接及間接持有I.T集團63.61%的股份,剩下的4.35億股由其他股東持有,同時也是此次私有化的收購目標。
  • 香港潮流服裝集團 I.T 將以13億港元私有化退市
    中國香港知名潮流服裝集團I.T表示,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其業務因疫情爆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I.T 集團表示,由於市場環境嚴峻,受到了零售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幹擾,以及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公司同意了這筆交易。它說:「這些因素要求公司重新制定戰略,進行更深層次的業務轉型和重組,以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 New balance裁員繼續 I.T將私有化退市?
    因疫情衝擊,New balance不僅宣布關廠,裁員潮還將繼續;而「潮牌鼻祖」I.T將私有化退市,也是由於其業務在疫情暴發下以及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中國商網)奇點君點評:加碼數位化業務會導致裁員越來越頻繁吧~3「潮牌鼻祖」I.T將私有化退市?
  • 這個潮牌鼻祖巨虧,很多大連人買過
    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 潮牌近年已經從「小眾」向「大眾」蔓延,成為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 香港潮流服裝集團 I.T 將以13億港元私有化退市
    最近,中國香港知名潮流服裝集團 I.T 表示,其業務因疫情爆發和零售行業轉向線上而大幅縮水。 I.T 表示同意通過一筆約13億港元的現金交易私有化退市。
  • 香港潮流教主I.T大裁員,或將交由二代打理-虎嗅網
    憑藉引入一系列當時還未入駐香港的品牌服飾,該集團迅速在年輕消費者中樹立了時尚潮流的形象,後於2002年進入中國內地, 在上海新天地開設了當時除香港外的首家旗艦店,被視為內地消費者潮流意識的啟蒙者之一。I.T集團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大I.T」和「小i.t」兩條線2005年,這個多品牌零售商正式登陸香港證交所上市。
  • I.T:女神依舊潮牌落寞
    2005年3月4日,香港潮牌鼻祖I.T(00999-HK)上市,風光無限。單單老闆娘邱淑貞的站臺已獲喝彩聲一片,且據聞老闆娘眼光極佳,經她挑選採買的服飾必能在香港市場大賣。而其一個自創品牌的形象創作總監還是影后張曼玉,兩位女神讓I.T穩站香港潮牌市場C位。
  • 早報| New Balance贏得與新佰倫的侵權案;I.T公布2019年度潮流榜單
    義大利時尚集團IGFD於上海開幕自營型百貨集合店 義大利時尚集團IGFD旗下自營型百貨集合店LE TEMPLER ON THE BUND落戶於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新店面積超過5000平米,旨在為消費者帶來一站式的潮流購物體驗。
  • 廈門萬象城引進潮牌首度曝光 STAYREAL、i.t等品牌首進福建
    今日,廈門華潤萬象城官微公號首次曝光項目引進的潮牌品牌,其中不乏首進福建/廈門的品牌。   從披露的潮牌名單來看,STAYREAL、i.t、Aape、izzue等品牌首進福建,PUMA Select、Fred Perry、Fiona Chen、AIR JORDAN等品牌首進廈門。
  • 西安大悅城輕奢潮流品牌最強集結,燃爆時尚族群
    就在行業還在為大悅城國際品牌的超豪華陣容側目,消費者為之沸騰時,西安最強輕奢潮流品牌矩陣再度亮相,時尚族群得以燃爆,大西安的顏值和氣質正在以「大悅城」的方式進行重新定義。      除輕奢精品配飾外,潮流服飾更成為大悅城奪目的濃濃一筆。    年輕又有型人士的潮流風向標   i.t
  • 只會討好年輕人的潮牌,註定被年輕人遺忘
    與實際營收規模相比,泡泡瑪特近千億的市值顯然有些過高了,但即使質疑聲不在少數,資本還是堅定表現出了對潮流經濟的看好:國金證券分析認為,潮流玩具市場未來五年預計增速超過晶片行業。潮流品牌有多落魄,從潮流鼻祖I.T的退市中也能感知一二。
  • 香港潮牌I.T入股瑞典網紅品牌
    12月23日,香港潮牌零售商I.T發布公告稱,該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恩豪國際有限公司已於12月22日與瑞典品牌Acne Studios訂立股份購買協議,I.T將斥資4.23億港元購買Acne Studios37.5萬股,佔該品牌已發行股票的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