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連結】民生「更優解」 株洲動能勁——湖南脫貧攻堅紀實之株洲長卷
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0/12/04/8682602.html
紅網時刻記者 曹緹 株洲報導
12月9日,紅網、時刻新聞年度大型策劃「湖南脫貧攻堅紀實系列長卷」《民生「更優解」株洲動能勁》推出後,迅速被各大媒體轉載,在朋友圈中刷屏,還獲得株洲市領導的點讚。耳目一新的內容和設計,將株洲精準扶貧工作和成效進行了全方位展示,一個個鮮活的脫貧故事引發了扶貧人和貧困戶的強烈共鳴。
株洲市委宣傳部新聞和傳媒監管科四級主任科員黃金海在工作崗位。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為株洲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開心。」扶貧長卷發布後,株洲市委宣傳部新聞和傳媒監管科四級主任科員黃金海第一時間進行了轉發。他說:「照片裡的貧困戶拿著小南瓜,笑得合不攏嘴,我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同時,我也看到了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扶貧幹部付出的大量心血與汗水,他們都是值得敬佩的人。」
茶陵縣棗市鎮虎形村沈良秋的朋友圈。
「看了扶貧長卷後,我的心情非常激動,脫貧的一幕幕經歷,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在扶貧幹部的朋友圈裡看到了株洲扶貧長卷後,茶陵縣棗市鎮虎形村貧困戶沈良秋感慨萬千。
3年前,沈良秋的母親重病,孩子還在上學,土坯房岌岌可危。精準扶貧的春風吹到了他家,在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一系列政策的幫助下,他成功脫了貧。如今,他自己搞起了龍蝦養殖,不等不靠,還帶動周邊的貧困戶一起脫貧。就如他在朋友圈裡說的:「我就是想做一個真正的『不倒翁』,扶得起,立得住,站得穩,走得遠。」
炎陵縣霞陽鎮龍上村譚建中全家福。
株洲長卷裡講述的脫貧故事,在眾多脫貧戶中引起共鳴。看到新聞後,炎陵縣霞陽鎮龍上村貧困戶譚建中非常欣喜,他第一時間就轉發給妻子。
「不等不靠謀新路,自力更生奔小康。在新聞中,我看到了自己和老婆在集體婚禮上的照片,我們的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再也看不到貧困帶來的煩惱。」現在,譚建中夫婦都有了「鐵飯碗」,工作之餘還種了油茶、板慄、黃桃,1歲多的小孩成為全家人的心肝寶貝,小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株洲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健康在扶貧現場。
「扶貧長卷製作用心,精準扶貧成效顯著。」這是株洲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健康看到新聞後的最大感受。同樣,在開展扶貧工作中,他也用心付出,用情傾注。
王健康是原市派駐到炎陵縣下村鄉坳頭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在扶貧工作隊派駐坳頭村的幾年時間,他帶領隊員「白天上門摸底子,晚上開會洗腦子,辛辛苦苦找路子」,使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業、旅遊都走上了「快車道」。「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才能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好。把扶貧政策吃透,把產業抓準,把溝通教育到位,才能真正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王健康表示。
淥口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剛(左一)給貧困戶講解扶貧政策。
「這個扶貧長卷直觀系統地展示了株洲脫貧攻堅工作的舉措和成果。」淥口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朱剛曾在扶貧系統工作,看了扶貧長卷後,他的感觸很深:「扶貧先扶智,株洲創新開展了『脫貧之星』評選活動,有效激發了群眾脫貧內生動力,讓貧困戶個個都立志成為致富帶頭人,這是穩固脫貧不返貧的關鍵。」
民生「更優解」,株洲動能勁。在扶貧長卷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的及時引導、政策的保障以及廣大扶貧幹部、駐村工作隊的辛勤付出,極大地催生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夯實了貧困村的集體經濟,為後續開展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茶陵縣秩堂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劉鋒(右)走訪結對幫扶貧困戶。
「扶貧長卷就像一曲感天動地的扶貧讚歌,唱響了時代的主旋律。」劉鋒是茶陵縣的一名基層幹部,從2016年以來,結對幫扶了近10戶貧困戶。談起扶貧工作,他感嘆道:「看到貧困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興旺發達、村集體經濟進一步提升,以及貧困戶生活越來越好、各項保障越來越到位,我感到開展扶貧工作真的是一件有利未來的大好事、得民心的大實事,能參與其中,我無比自豪。」
攸縣酒埠江鎮扶貧專幹王潔在整理扶貧資料。
「從扶貧長卷中,我看到了炎陵的黃桃、醴陵的黃菊、攸縣的葡萄等等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脫貧攻堅的歷程和成就催人奮進,我非常期待株洲的新面貌。」看過報導後,王潔興奮地表示。
王潔是攸縣酒埠江鎮的一名扶貧專幹,她把扶貧當成一份有意義的事業。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時,身為90後的她第一時間響應,並全力以赴地投入其中。脫貧攻堅工作任務重、難題多,為把工作幹好,「5+2」「白+黑」是扶貧幹部的常態。但王潔不覺得累,她的心中有著滿滿的幸福感。
株洲市派駐醴陵市板杉鎮板杉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黃小雲(中)與貧困戶交流。
「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是脫貧密碼,幹群協力戰脫貧,才能帶領貧困戶闊步奔小康!」市派駐醴陵市板杉鎮板杉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黃小雲表示。醴陵市板杉村原是省級貧困村,由於交通不便且缺少支柱產業,日子能否越過越甜,當時村民的心裡也沒有底。是什麼讓板杉村有了新的希望?這離不開幫扶工作單位株洲市中心醫院的傾情幫扶。工作隊駐村來,黃小雲帶領隊員竭盡全力開展消費扶貧,傾力打造產業扶貧示範基地,以強有力的消費扶貧,助力產業發展。
每個脫貧群眾都有不同的脫貧故事,但他們臉上的幸福笑容是相同的。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株洲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