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是無限的,皆因人本性貪婪。誰不曾幻想過自己的座駕,用料頂級、寬大豪氣、孔武有力、配置琳琅滿目呢?故汽車才有象徵名利之能、有彰顯地位之用,只是能達到用汽車來展示權貴之人,不過爾爾。
有錢就一定快樂嗎?「有錢的快樂你想像不到!」不過話說回來,從前你要說GLS也能玩得快樂,我是不太相信,但這次恐怕我就要信了。日前梅賽德斯-奔馳全新一代GLS正式發布,仍定位為大型7座豪華SUV,在近期首次發布官圖後,全新一代奔馳GLS有望搶在年內正式入華。
不談「定義」和「再次發明」一事,這次強敵在呢
GLS雖說在梅賽德斯家族裡手握大權,但它確確實實只是一個走過兩代車型,最初這個車系叫GL,後來轉繼為GLS,總共短短十餘年車系歷史的車型。然而就在這十餘年間,GLS因為獨特的定位快速建立起市場認可,要知道2006年當時尚沒有「大型豪華7座SUV」這一細分,夠大的沒它豪華,夠豪華的沒它大,於是它便成為獨樹一幟的存在。
第一代奔馳GL
說實話,很多車企都「不忍」看奔馳獨食,想要與其分一杯羹,但這麼多年能和GL/GLS對標的對手,還真不多,不是說LX570、QX80、領航員這些不行,這三款都是在北美出生的車型,都更傾向於全尺寸風格。而GLS等了那麼多年,它的真正對手終於出現了,正是寶馬X7。
在蔡澈博士退休之際,寶馬曾在官微發出「奔馳一生、寶馬相伴」一條微博,如此虛懷若谷的寶馬,絕對是奔馳最值得尊敬和重視的對手。而X7絕對是今年寶馬熱度第二高的新品(第一還用問,3系呀~),上市至今數月,X7在終端仍需加價才能購買。
這一代奔馳S級(W222)在推出之時便號稱「再次發明汽車」,確實在豪華轎車的定義上,奔馳S級擁有絕對高度。但在如今全新一代X7具有先發優勢時,GLS的日子可不會再這麼容易了,畢竟X7也非常優秀。而為了應對強敵,全新一代的GLS又有哪些改變呢?
曾幻想它的虎軀震山河,卻不曾想到它變得圓滑
自2017年最新一代CLS推出之際,就預示著梅賽德斯-奔馳將其過往所有美學設定通通打破。更融入仿生?還是更強調弧度?更加強調現世代元素?可能說都有。當全新的家族式設計灌入全新一代GLS時,它似乎變得更像成熟了,我是指外形。
GLS有著梅賽德斯家族頂級權杖,在非純種越野和非賽事化部門裡,GLS和S級掌握著除邁巴赫系列外的最高權力。但考慮到現款GLS畢竟「年輕」,有限的十餘年時間裡粗獷狂放點未嘗不可。
第一眼看到全新一代GLS的外觀時,或許你不會覺得多驚豔,它有著一副與GLE高度相似的前臉。這麼一來導致新一代GLS的整體設計也變得更加圓潤優雅,不再需要用粗壯的線條向人們宣示自己的威武霸氣;細節上看,GLS身上運用了更多曲面去取代了之前的稜面,使得它外觀要變得柔和許多,進氣格柵尺寸比現款車型更大,但這絲毫不影響本身的力量感,只是顯得更加內斂而已。
標誌性的三叉星徽LOGO搭配更加立體的雙橫條幅設計,使得全新GLS看起來更加具有力量感,前大燈組是區分GLS和GLE最明顯的部位之一,「三道槓」日間行車燈代表了GLS有著和S級平起平坐的地位。誇張的前保險槓採用魚鱗紋裝飾,並在其上增加鍍鉻裝飾條。
不得不說,見過X7實車的小夥伴們,可能都覺得X7有點過於龐大,而GLS在縱向尺寸數據上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讓買車君不得不想起前陣子《哥斯拉2》中的巨獸對決。全新GLS的側面設計傾向於化繁為簡,更有一種重劍無鋒的感覺。不過換個角度想想,如此修長的車身尺寸走在路上,想必也不需要再用設計元素額外增加辨識度了吧。
尾部設計是全新GLS最「渾圓」的一處,相比GLE的尖角設計,全新GLS在燈腔內部採用了回字形設計,且燈組外部無尖銳線條。不僅如此,全新一代GLS的尾箱處運用了一種貼近靈長類生物臉頰的設計,看起來完全沒有侵略性。
盡攬格局,裝備精良
幾乎沒有懸念的是,全新一代GLS沿用了和GLE高度相似的內飾設計,畢竟二者同屬MHA模塊化平臺,在研發思路上有許多共通之處,而過去ML(GLE前身)也被認為是GL的7座加長版,可見他們的關係不一般。不過幸好,二者都將告別那按鍵密布的油膩中控了。
內飾觀景我們相當熟悉,也沒必要再多作介紹,標誌性的雙屏自然不會缺失,內置MBUX信息娛樂系統等必然是例牌菜。新菜式則是在中控位置加入了奔馳的智能語音控制系統Hey Mercedes,支持語音控制目的地輸入、電話呼叫、音樂選擇、天氣播報、撰或聽文字信息等便利功能,並可接受日常言語式指令(如,我餓了、今天天氣然後等)。擋把旁與GLE同款的粗壯扶手似乎預示著全新一代GLS也有強大的越野追求。對於GLS,我們更應該去研究其寬大的座鞍,和它的第三排。
雖說全新換代的GLE也推出了自己的7座版本車型,但這對於真正時常有超過6位嘉賓乘坐需求的消費者來說,顯然是不會買帳的,這時就需要GLS和X7這種正兒八經的大型7座SUV。所以這是7座版的S級麼?我們無法通過官圖直接告訴屏幕前的你,第三排有多大。只能說假如第二三排同時放倒的情況下,全新GLS有著2400L的恐怖容積!
然而,畢竟是三排座SUV定位,GLS不可能真的把後座做得如S級般璀璨,即使是2+2+2的版本,也不足以讓二排所謂的兩個航空級座椅得到S級那般待遇(其實也有辦法可以實現,寫在文末),但我們仍可以通過官圖看出,GLS在座椅包覆性設計和坐墊厚度上,明顯比現款有下更多功夫。
俗話說「開寶馬坐奔馳」,但我們還是要將鏡頭給回前排駕駛室的檔把處。試問大家,你認為全新一代GLS的潛在消費者,需要它能有上天下地的本領麼?買車君不這麼認為,但梅賽德斯-奔馳依然為全新一代GLS裝備了Rocking mode actived系統,也就是和GLE身上那套一樣的「車震」脫困系統。
這套「車震」系統可通過四支空氣彈簧不斷跳動,來不斷改變四個車輪的附著力,從而幫助脫困。放在GLE上還能說是不違和,但放在GLS身上則難免有些怪異,畢竟拖著6位「貴賓」一起去越野再顛幾下,仿佛不太合禮數。或許這套系統只是全新GLS的一個基調:我是旗艦,我啥都有,你可以不刻意使用,但我能保證你需要的時候我不掉鏈子。
如果說「車震」模式無用,那這套空氣懸架附帶的E-ACTIVE BODY CONTROL則是不可多得了,四輪傳感器實時感應並時刻收集路面反饋,對懸架阻尼加以調整,這就是傳說中的奔馳「魔毯」懸架,哪怕路面崎嶇,車上的貴賓們依然可以享受到不動聲色的平穩感。
「魔毯懸架」圖解
作為一個有越野驕傲的豪華品牌,梅賽德斯-奔馳自然是要為GLS配上4MATIC四驅系統。而動力電氣化也是這次GLS換代的重點之一,無論是搭載3.0T L6發動機的GLS 450,還是搭載4.0T V8發動機的GLS 580,都將搭上48V輕混動系統。別忘了,前面說到的所有可變懸架系統,都是由這套48V輕混系統直接供電。
老實說,了解完全新一代GLS後,是不是恍惚有種「也不是很強」的錯覺?確實,假如你的對比參照是新一代GLE,那GLS確實只是變長了座位變多了而已,但那是因為GLE已經太過優秀而導致的錯覺!如果單看全新一代GLS,它威武、奢華、舒適、智能、體面樣樣俱到,幾乎已經囊括了人們對汽車的所有想法。不過話又說回來,它能做到如標題所說的,成為一款「7座版的S級麼」?
恐怕不能,假如一臺本身已經超過2噸重的大型6座/7座SUV,還要做到S級那般的車廂待遇,那它肯定會不堪重負。嗯……..但假如只有四座呢?這倒是非常可能,這不,邁巴赫GLS級已經在來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