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磁器口到團結村 一座內陸山城的開放軌跡

2020-12-19 人民網重慶視窗

原標題:重慶人文地標大揭秘|從磁器口到團結村:一座內陸山城的開放軌跡

  文化巴渝消息,中華有一城,生於西南群山之間,長於長嘉兩江之畔。

  地處西南一隅,區位偏僻、出入艱辛,曾讓這座城飽受交通閉塞之苦。

  一如大詩人李白所言:「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又如美國漢學家費正清所說:「這是一個極為不幸的人類居住地,連一塊平地也沒有,在城裡往來要像山羊一樣忽上忽下,一切東西都似乎蒙上了四分之一英寸厚的灰塵……

  先天不足,後天來補。

  生活在這座城的人們,懷揣著打破閉塞、通達四海的夢想,展開了一場持續千百年的漫長接力。

  在跨越山海的守望中,在經年累月的努力後,這座城不僅突破了地理阻隔,更日益崛起成為中國西部聯通全球的開放高地。

  這座城,就是重慶。

  今天,就請各位看官跟隨巴渝妹的腳步,在重慶兩大開放地標間輾轉,體驗一下這座內陸山城走向世界的艱辛軌跡——

  上篇·磁器口

  石碼頭下,石板路上,流經磁器口的嘉陵江,濤聲依舊。

  透過這濤聲,你能聽見昔日縴夫的號子,能看到百舸爭流,甚至能再次乘上那些著滿載瓷器和巴蜀特產的舫舟,去往夢想的下一個渡口。

  磁器口,不僅是聞名全國的旅遊景區,更濃縮了重慶包容開放、通達域外的歲月痕跡。

  緣起·「龍隱」傳奇

  4月3日,綿綿細雨中,剛剛重新開放的磁器口古鎮略顯寂寥。

  沿著一塵不染的老街,巴渝妹在古鎮中徜徉。

  抬頭仰望,但見老街一側山坡上,一座古剎屹立雨中,很有些詩人晏幾道筆下「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的詩情畫意。

  古剎名曰「寶輪寺」,始建於宋,興盛於明清。

  這座寺廟,見證了磁器口傳奇的緣起。

  話說明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為爭奪皇位,自封地發兵南下,進擊當時的都城南京。

  燕軍一路高歌猛進,成功攻克南京,朱棣如願登上皇帝大位,是為明成祖。

  民間傳說,黃袍加身之際,朱棣心裡卻老不踏實。

  為啥?

  因為被他廢掉的「前任」、建文帝朱允炆——「失蹤」了。

  正史記載,金陵城破時,建文帝自焚殉位。但無數野史卻又傳說,建文帝沒死,而是趁亂逃出了都城,流亡外地。

  關於建文帝的去向,坊間野史眾說紛紜。其中一種傳聞就認為,建文帝來到了位於磁器口的寶輪寺。

  據《巴縣誌》記載:「府北三十裡有白巖山,山上有寺曰寶輪寺。」傳說,廢帝朱允炆流亡至此,見寶輪寺香火旺盛,僧侶眾多,前來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遂靈機一動,剃度藏進了寶輪寺中。

  這一藏,便是五年。

  後來,建文帝曾隱居於此的消息漸漸在百姓間傳開,人們便將寶輪寺喚作「龍隱寺」,寺廟所在地也被稱作「龍隱鎮」

  六百多年後,在這座古剎門前的雕梁鬥拱之下,猶可見「龍隱禪院」的匾額高懸。

  再後來,龍隱鎮經歷明末清初的兵亂,人口凋零、百業疲敝。

  就在古鎮似乎真要「隱」入歷史之際,一場「湖廣填四川」運動,為這裡注入了勃勃生機。

  磁器口的傳奇,就此漸入高潮。

  巔峰·綻放在浪花上的夢想

  午後,陰雨初歇。

  磁器口老街另一側,隨數十級石階順坡而下。

  石階盡頭,便是磁器口古碼頭遺址

  如果說寶輪寺見證了磁器口傳奇的緣起,那麼這看似毫不起眼的古碼頭,便記錄了這個傳奇的高潮。

  三百多年前,為恢復巴蜀地區的生產力,清廷決定以行政手段「徙民遷蜀」。

  這便是舉世聞名的「湖廣填四川」運動。

  這場持續百餘年的大移民,拯救了幾乎倒退回原始狀態的巴蜀地區,也拯救了瀕於消失的龍隱鎮。

  清朝初年,懷揣著對故土的眷戀和開拓新家園的夢想,數以百萬計的移民從東部各省西入重慶,繁衍生息。

  來自福建的江生鮮便是其中之一。

  到重慶後,江生鮮決定靠祖傳的制瓷絕技餬口,於是在當時屬龍隱鎮地界的歌樂山青草坡創立沙坪窯,憑藉當地豐富的瓷土資源,燒碗制壺、創業謀生,此後生意順風順水。

  在江家窯廠的示範下,龍隱鎮窯廠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運輸瓷器的力夫、馬幫和銷售瓷器的門店也雲集於此,形成了瓷器生產、運輸、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據史料記載,龍隱鎮瓷器產業最盛時,曾雲集大小窯廠70餘家。

  因此,早在清康熙年間,官府公文便開始將這裡稱作「瓷器鎮」。

  從清朝直至民國,龍隱鎮產業不斷壯大,無數「重慶造」的「蜀瓷」被力夫和馬幫運出窯廠,馱到磁器口碼頭裝船,再順江而下行銷嘉陵江及長江沿線。

  龍隱鎮,由此成為舊時重慶聯通全國的橋頭堡,也見證了「開放包容」的基因,一點點融入這座內陸山城的血脈。

  至抗戰時期,作為戰時首都的重慶,成為整個抗戰大後方的物資中轉基地。

  磁器口也被賦予了全新使命——向嘉陵江中上遊轉運棉紗、布匹、煤油、鹽糖、洋廣雜貨、日用百貨、五金顏料等工業產品,同時集散大量土特產。

  據史料記載,當時每天都有300餘艘貨船進出磁器口碼頭,平均載重10噸以上。古鎮上,商號、貨棧和各種作坊星羅棋布,多達1670餘家,另還有攤販760餘戶

  其間,「龍隱鎮」漸漸被喚作了「瓷器口」。又因「磁」通「瓷」,這座因瓷而興的港口,最終定名為「磁器口」。

  抗戰期間的磁器口,不僅僅是物流交匯的樞紐,也成為重慶乃至中國人文精神的一座地標。

  距古碼頭遺址不遠的灘涂上,有一排古舊的石階。

  石階旁,聳立著一塊石碑,上書一行朱漆大字:「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取景地。

  這塊石碑和其身後的石階,見證了磁器口的又一個傳奇。

  抗戰時期,大量文化教育機構內遷重慶,無數能人志士雲集陪都。

  其間,「國民政府教育部美術委員會」就設在毗鄰磁器口的鳳凰山

  傅抱石、王臨已、豐子愷、宗白華、張書族等名家巨擘,也就此和磁器口結緣,形成了聞名全國的「沙磁文化圈」。

  國畫大師徐悲鴻,亦在其列。

  客居重慶期間,徐悲鴻經常到古鎮寫生。他看到當地百姓順石階而下、到江邊艱難取水,不禁心生感懷,於是創作了名作《巴人汲水圖》

  這幅畫,飽含著大師悲天憫人的人文主義關懷,也以負重取水的「巴人」為象徵,展示出抗戰時期的中國堅韌不拔、負重前行的精神。

  磁器口,就是這種精神的載體。

  對此,沙坪垻著名文化學者李波說:「作為重慶抗戰文化的重要載體,磁器口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樞紐』,更是一個精神上的『中心』。」

  上世紀五十年代,青草坡瓷土礦逐漸枯竭,加之碼頭遷出古鎮,喧囂了五百多年的磁器口由此沉寂,直到20世紀末,轉型成為旅遊勝地。

  昔日的開放地標「華麗轉身」,重慶的開放之夢卻遠遠沒有終結。

  巧的很,同屬沙坪垻的團結村,就成為了這座城市開放新曆程的見證。

  下篇·團結村

  一條向西拓展的國際物流大動脈,讓距離沿海2000公裡的重慶,和亞歐大陸緊緊相連。

  一條向南延伸的跨國大通道,乘載著重慶開放的熾熱夢想,越過中國西南連綿的群山和密布中南半島的熱帶雨林,一路通達世界物流中樞——馬六甲海峽。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一「橫」一「縱」,兩條國際物流大動脈就像伸向世界的兩條手臂,在重慶連接長江經濟帶,形成了一個橫亙亞歐、輻射全球的巨大「Y」字,不斷推動這個內陸開放高地崛起。

  沙坪垻興隆場團結村,就是這個「Y」字的交匯點。

  一「橫」:改寫「基本常識」的創舉

  4月3日,距磁器口十餘公裡的團結村火車站,再次響起了高亢的汽笛聲。

  汽笛聲中,一列裝載42個貨櫃的中歐班列(渝新歐)駛出站臺,朝東歐國家立陶宛一路奔馳而去。

  在瀰漫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中歐班列(渝新歐)始終保持穩定發車,成為疫情期間中歐國際物流的重要保障通道。

  作為這條通道的起(終)點,團結村也備受矚目。

  要知道,僅僅在十多年前,「團結村」這個地名,還不為大多數重慶人所知。

  然而,這裡卻傳承著重慶開放的久遠基因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原來,興隆場自古以來就是重慶交通要隘。其地北接秦巴驛道、南通茶馬古道,是重慶聯通南北、通衢東西的咽喉之地。

  如今的團結村所處的興隆場及整個西部物流園周邊,還可見「一塘」「二塘」「三塘」等地名。

  對此,既是地方文史專家,又是沙坪垻區物流辦黨組書記的李波,有著異常深刻的理解。

  他說:「這些以數字接續的地名,正是當年興隆場古驛道的驛站名。」在全球化的今天,這裡再次站上時代前臺,和同屬沙坪垻的磁器口一起,成為重慶開放的一種象徵

  一種堅韌頑強、開放包容、豪爽耿直的重慶人文精神的象徵。

  團結村是怎麼做到的?

  這要從國際物流的一個「基本常識」說起。

  眾所周知,在國際物流體系中,航空運輸最快也最貴,公路、鐵路次之,水運最慢,但限制最少也最省錢。

  因此,海運一直是國際物流的首選方式。

  然而,重慶卻遠離海洋。

  因為身處西南內陸,以前重慶大多數跨國物流,必須先順長江東下2000多公裡,到上海轉船出海,再發往世界各地。

  這造成了高昂的物流成本,也成為橫亙在重慶和世界之間的一道「鴻溝」。

  如何填平「鴻溝」?

  既然向東出海太遠,那就向西走陸路,開闢一條打通亞歐大陸鐵路運輸的新通道。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新通道順利突破了沿途各國和地區在通關機制上的壁壘,有效保證了通關效率。

  這就是中歐班列(渝新歐)——一條改寫國際物流「基本常識」的跨國鐵路聯運大通道。

  團結村,由此站上了開放前臺。

  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重慶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助推內陸開放高地不斷崛起,中歐班列(渝新歐)各項功能和配套機制不斷完善和優化。

  作為新時代重慶開放地標之一的團結村,也愈發舉足輕重。

  2019年,中歐班列(渝新歐)創造了兩項「全國第一」——在所有中歐班列中,按照重箱折算列計算開行數量(即排除空箱,按照實際運輸貨物折算班列數量),中歐班列(渝新歐)全年開行重箱折算列超1500班,貨物價值超過500億元,皆位列全國第一

  在這些「成績單」背後,團結村和她所在的城市,並沒有就此止步。

  一「縱」:通達馬六甲彼岸之橋

  3月25日,長壽經開區。

  20多輛運送貨櫃的載重卡車,緩緩駛出經開區大門,朝沙坪垻一路奔去。

  車隊的目的地,正是團結村。

  當天夜裡,這些貨櫃將在團結村轉乘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往東南亞。

  和東西走向、聯通歐亞的中歐班列「渝新歐」不同,「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北走向,其目標是位於馬六甲海峽彼岸的新加坡

  2017年,為助推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作為項目運營中心的重慶,開始謀劃一條新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助推本地甚至整個西部物流得以直達馬六甲海峽,在和新加坡緊密「抱團」的同時,將成渝地區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國西部和東南亞國家協會緊緊相連。

  為此,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前身——「渝桂新」鐵海聯運大通道,應運而生。

  這條通道以國際鐵海聯運、跨境公路班車以及國際鐵路聯運三種物流組織形式,較之傳統江海聯運,在效率上優勢顯著——以重慶到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為例,傳統江海聯運需30天以上,西部陸海新通道只要20天。在操作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模式發運流程操作簡便、通關順暢,也頗受市場客戶好評。

  2019年,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平臺,重慶對東協進出口1086.7億元,同比增長43.2%,東協也因此超越歐盟,成為重慶第一大外貿合作夥伴。

  對此,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多式聯運專家組成員李牧原如是評價:「重慶市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發揮物流通道對國際貿易的帶動作用等方面已經探索出一條新路,並正在有章有序地推進新一輪建設工作。」

  而這條新通道的起(終)點,正是團結村。

  這個昔日的「小小無名地」,憑什麼再次受到青睞?

  對此,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運營平臺、渝桂新(重慶)多式聯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渝培這樣解釋:「市委、市政府將團結村作為與中歐班列(重慶)實現有機連接,形成互為補充、協同發展格局。」

  寥寥數語,道出了團結村在重慶開放大戰略中的分量。

  攤開地圖,你就會發現,以團結村為原點,中歐班列(渝新歐)一路向西,將重慶和歐洲緊緊牽繫;西部陸海新通道則一路南下,輻射到馬六甲海峽和整個東南亞。

  不僅如此,經過沙坪垻區物流辦牽線,重慶還攜手河南新鄉,共建「陸海新通道」新鄉集散中心。

  「這是中部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的破題之戰,打通了中部地區向南出海大通道,促進了中西部優勢互補,增強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集貨能力,推動物流產業鏈向縱深發展。」沙坪垻區物流辦黨組書記李波說。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啟動後,團結村的戰略價值正在進一步凸顯——團結村以及物流基地建設將進一步加強,為推動西部地區共建南向貨運通道、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提供助力;同時,中歐班列(成渝)功能也將得到增強,提高聯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在一列列國際班列出站的汽笛聲中,團結村已然成為聯接中國西部歐洲東南亞的重要國際物流節點,持續助推重慶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內陸開放高地崛起。

  走過百年前的磁器口,再來到今天的團結村——內陸山城的開放軌跡,正在全球化的天空下,延伸得越來越遠。

  來源:文化巴渝公眾號

(責編:秦潔、張禕)

相關焦點

  • 乘坐重慶旅遊專線,山城步道一路前往磁器口,再到白公館看歷史
    一座城市就是人一樣,無論它是大是小,或者實力是否長遠,但是它都有著自己獨特性格,自己獨特的魅力。重慶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無論是在它熱鬧的都市中,或者是在它幽靜的老巷裡,都向我們展現出了它獨特的一面。乘坐重慶旅遊專線,山城步道一路前往磁器口,再到白公館看歷史。
  • 到了重慶,除了洪崖洞、解放碑、磁器口你還應該去這兩個地方
    打開百度搜索,搜索重慶,給出的解釋是:重慶(山城),簡稱渝或巴,下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 沙區磁器口周邊環境整治及步道工程建成開放
    通訊員 侯利 攝重慶日報消息,「從家裡到步道走路只需10分鐘,周邊環境大『變臉』,我們有了休閒好去處。」4月8日,家住磁器口片區的居民王文才談起周邊環境,幸福感洋溢在臉上。王文才幸福感大提升的背後,源於沙坪垻區清水溪「清水綠岸」治理示範段一標段(也稱磁器口周邊環境整治及步道工程)完工。
  • 川渝聯手將內陸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沙坪垻區團結村鐵路口岸,中歐班列(成渝)緩緩駛出,開往德國杜伊斯堡。3月11日,兩江新區正式組建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辦公室,抽調專人集中辦公。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形成了一批可視化、項目化成果。截至目前,兩個國家級新區管委會已召開了2次聯席會議;籤訂合作協議15個,涉及金融、教育、港口、會展等領域;還共同舉辦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論壇等高端活動。
  • 中國第一網紅城市,不是北京杭州上海,而是一座山城!
    中國第一網紅城市,不是北京杭州上海,而是一座山城!幾十年前,旅行還是件新鮮事,但普通人想做卻做不到, 現在有時間的話旅行會變得輕鬆, 如果沒有出國的條件,在國內城市散步也是個好選擇。答案是山城重慶, 沒想到嗎?第二名是北京,第三名是上海,第六名是成都,第八名是西安。他到底怎麼能超過北京?
  • 改革開放新高地 川渝聯手將內陸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沙坪垻區團結村鐵路口岸,中歐班列(成渝)緩緩駛出,開往德國杜伊斯堡。(攝於三月二十七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3月27日10點30分,在重慶團結村鐵路口岸,一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緩緩開出,向德國杜伊斯堡駛去。  同一時間,數百公裡以外的成都國際鐵路港,一趟中歐班列(成都)也向波蘭羅茲進發。  川渝兩地這兩趟中歐班列,開行時用了同一個稱謂——中歐班列(成渝)。
  • 感受內陸開放高地的脈動
    重慶郵局海關副關長代文利告訴我們,2016年9月29日,一列載著郵包的列車自重慶鐵路口岸發出,開創了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全路段運輸國際郵包的先河,安全智能關鎖首次被運用到中歐班列(重慶)國內段監管。這把鎖又在不斷改進中被運用到了「關鐵通」中哈鐵路合作項目。安全智能鎖運用,是一種監管技術創新,還是一種跨國海關合作的模式創新,是中歐班列沿線國家海關間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重要載體。
  • 上萬公裡」山城步道」勾畫山水重慶,明年初又一批建成投用
    重慶主城是國內一座有名的山水城市,除了」兩江四岸」帶來的江城互動之美外,重慶主城依託大大小小起伏山形建立的城市景觀也是一幅有著光和影的城市版圖。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昨日發布了山城步道最新建設動態,明年初、歌樂山步道、沙磁步道等新一批的步道將建成投用。
  • 山城重慶旅遊攻略,美景美食大指南
    重慶重慶位於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遊。重慶四面環山依山而建,又有長江和嘉陵江在此交匯。別稱山城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城市。新一線城市,網紅城市,也是一座夢幻般的3D城市。大家都知道美食,美景,美女是重慶的三大名片。重慶美食,麻辣鮮香。
  • 音樂人李娟一曲《魅力山城》獻給最美重慶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們學習到了太多的創作技巧和方法,對於以前的創作難,創作要找靈感等不再恐怖和迷茫了,因此,特別感恩羽善老師的引領。有一天,當我在電視上看見「大美重慶「宣傳片的時候,再次點燃了讓我想為重慶創作一首歌曲的想法,於是靜下來開始創作,在我不斷對作詞作曲的反覆修改和調整後,終於完成了《魅力山城》這首作品。
  • 團結村貨櫃中心站刷新辦理量紀錄
    背景:2011年,中歐班列(重慶)鳴笛啟程,奏響了重慶內陸開放進行曲。從此,一列火車跑天下,從沙坪垻區團結村出發,中歐班列(重慶)、南向鐵海聯運通道早已貫通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渝滿俄、渝黔桂新……一北,一南,就像重慶內陸開放的兩根探針,堅定而準確地穿山破水,讓新時代的重慶智慧、重慶智造,與走出國門,與世界對話。進口整車、咖啡豆、柬埔寨茉莉香米、幼兒配方奶粉、德國俄羅斯「洋貨」……也隨之帶回重慶,市民坐享低價「購全球」。
  •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山水之城重慶,會是你理想中的花花世界嗎
    重慶最美的所在,源自它依山傍水的地理結構,兩江匯流形成一個三角洲,在這方小小的土地上,聳立著一座座高樓大廈,如春筍一般屹立在奔騰的江水上,何其壯美。經常聽到一句話:「到了重慶走一走,不到朝天門,就到磁器口」,足見人們對磁器口的厚愛。磁器口是重慶最著名的古鎮,有巴渝第一古鎮之稱。每次去重慶,磁器口是我必去的地方。那裡,古樸、繁榮、雅致,常入我夢,遐思千載。
  • 古韻悠悠的黃桷埡老街,會是下一個磁器口嗎?
    有人說黃桷埡老街是下一個磁器口。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觸摸妹覺得,黃桷埡老街不像磁器口那般商業化。一條老街串起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山城重慶對於文化基因的兼容並蓄體現無遺。雲南商會館、李奎安故居、謝家大院和靜廬等15處文化古建築,通過不同的方式,向人們展示著千百年來黃桷埡老街的時代變遷。
  • 不是北京也不是深圳,而是這一座山城
    北京不是深圳而是山城北京和深圳雖然是國際上有名的地方,但外國人更想去四川的重慶,雖然經濟實力不如這兩個城市,但是旅遊產業卻超過了這些城市。重慶,簡稱「渝」,別稱山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國家物流樞紐,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
  • 一個人的重慶遊,初見山城,遇見最美的山城夜景!
    這一次我本來沒有想到出去旅行的,這個小假期,我只是想躺在我的房間裡看看電視,喝杯奶茶而已,沒有想到正好趕上了舍友的婚禮,舍友是重慶人,因此我的周末除了參加婚禮以外,順便還逛了逛重慶的主要景點,從星期五我就請假了,正好三天的時間可以逛逛山城了。
  • 美麗山城-重慶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 山城之約:一部在重慶取景拍攝的電影,引出一場重慶長久的約定
    又是一年高考季,我突然之間,想起了我還欠一場山城之約。今生關於那場重慶山城的約定,是到了應該履行的時候了。當年,正是高考告一段落之後,在某次機緣巧合之下,平生極少看電影的我,和好友一起走進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這是一部在重慶取景拍攝的電影。
  • 重慶旅遊|尋路老重慶,重慶市區景點推薦|洪崖洞、山城步道等
    重慶,一座熱辣辣的,接著地氣的城。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重慶的面貌多元而複雜:歷史上,它是古代巴蜀重地,是近代國民政府的陪都 ;現在,它是名聞遐邇的網紅城市,是魔幻的山城霧都 ,也是兩江交會的橋都 。
  • 【人大新聞學子重慶行】感受重慶內陸城市魅力
    同學們在中歐國際班列「渝新歐」鐵路中心站接待大廳合影    6月20日,重慶的連陰雨告一段落,當日最高氣溫躥升到34度。    下午2時許,人大國新碩士到達中歐班列 「重慶-杜伊斯堡」線路的起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重慶鐵路貨櫃中心站),在站點工作人員杜青松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貨運中心,感受重慶作為「渝新歐」鐵路起點的支點作用。    中歐班列往來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是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2011年3月19日開行的「重慶-杜伊斯堡」線路是首條開通的中歐班列線路。
  • 爆紅抖音山城之旅
    朝天門位於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是重慶最大的水碼頭哦喵~第二站:磁器口古鎮下一個行程就是千年的古鎮磁器口,可惜突然下起大雨而且人非常的多,本貓真的走不動啦……磁器口傳統的一條石板路裡面有各種傳統小吃第三站:山城步道下午的雨越下越大,一邊躲雨一邊的我們來到下一個景點——山城步道鏟屎君說重慶江城、霧都、橋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山城步道正是修建在陡壁上的一個懸空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