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于佔元這個名字都十分的陌生,但如果說到教徒弟,他比近些年因為甄子丹而全國聞名的李小龍師父葉問厲害得多。用桃李滿天下形容于占元就再也合適不過。自世紀70年代起,在整個香港電影動作市場,只要有功夫片的地方都基本上可以見到于占元徒弟的身影。要麼是替身、要麼是導演、要麼是武術指導、要麼是動作設計、要麼是主演、要麼是反派等等。說他們撐起香港電影半壁江山也一點不為過。
于占元1905年出生在北京,年輕時候是京劇演員,名氣不大。後來來到香港謀生,剛開始既在臺上唱戲又在銀幕上演戲,後來他創辦了一所「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剛聽名字,妥妥的國家一流大學的感覺,比起北京的中央戲劇學院的名字還有嚇人。但要論規模,即使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上三流,校舍破敗,條件簡陋。但從成就上說,「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卻一點也不差。
于占元教育認真,從來沒有誤人子弟。學生拜師、學藝、籤生死約依足了舊式梨園行的規矩,父母一旦將孩子送入戲校,契約期內便要完全聽憑師傅的教導照顧了。教育態度十分嚴格,來到學校不管你的家庭背景如何都一視同仁,當然鞭打棍錘是少不了的了。雖然于占元創校的初衷是為了謀生,但教育、養活這幫孩子也一點也不容易,據原本的大師兄元庭透露,他當時一頓就要吃九碗飯,而洪金寶要吃八碗飯。
弟子們在學校期間每天的操練包括腳上功夫、唱戲、排戲、打鬥方式、特技動作等。另外還有如拉筋、劈腿、翻跟鬥等動作。除了練功外,他們更要做打掃、清潔、洗碗等的事務。他們每天都是在接近十九小時艱苦訓練中度過的。可以說,他們的童年是在體罰、打、罵、練中成長起來的。
于占元教育出來的徒弟包括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武、元秋、元俊、元泰、元武、元寶等人都在動作片行業中有各自的成就,包括袁和平、袁祥仁、以及他的女兒于素秋都是他的「俗家弟子」。這班人不但是香港電影中的中流砥柱甚至佼佼者,更是影響到整個中國甚至是好萊塢動作電影。
我們常說的七小福是于占元創建的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于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每次表演他們都派七人上場,不同種類的戲派的人也有不同。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終於維持不下去了,他的徒弟也就各自解散。然而在于占元的悉心教導下,學生們不但懂得尊師重道,多才多藝,更重要是懂得同氣連枝,有飯齊齊吃。首先滿師出道的洪金寶把自己的一幫小師弟們都陸續帶入了影視界這一行。即使如今的成龍早就是名滿天下的國家巨星了,但無論他是無名小卒還是國際巨星他都從來是被大師兄洪金寶欺負的。
據洪金寶透露,因為當年他們在學校只能說國語,所以到現在只要他們的師兄弟每逢見面都會情不自禁的轉換成國語交流,幾十年來,只要和班師兄弟聚在一起,大家瞬間變成了孩子,一見面就會吵架,就會頂嘴,就會互損對方,有時候甚至吵到翻臉。儘管如此,他們從來沒有隔夜仇,可以說他們的關係甚至比很多親兄弟姐妹的感情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