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與能力—英國「決心」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研發背景(一)

2020-12-14 華山穹劍

裝備16枚"北極星-3"的"決心"級(Resolution Class)彈道飛彈核潛艇

冷戰中皇家海軍擁有的"決心"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是一支決定性力量。作為一個中等核大國的威懾基石,4艘前衛級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構成了當時英國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全部。然而,在探究英國皇家海軍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技術成色之前,這4艘戰略核潛艇是在怎樣的一種動機和能力背景下被決定建造的?這是首先需要搞明白的一個問題。也是令人感興趣的一段歷史……

前言

1956年英國皇家海軍上將蒙巴頓參觀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攻擊型核潛艇

戰後,英國原子彈研製的基礎很好。由於戰時跟美國的核合作,戰爭結束時,"(除美國外)英國比任何其他大國都更接近為核國家"。1952年10月3日,英國第一枚杯239原子彈在澳大利亞的蒙特貝洛島(Monte Bello Islands)附近海域停泊的一艘軍艦上試爆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實現了英國人多年的夙願。光有原子彈還不能說具備了核威懾能力,它還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投擲系統。英國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馬不停蹄,僅僅在原子彈爆炸一年之後的1953年11月,第一批"自由落體" (Free Fall)式的核航彈"藍色多堪河"(Blue Danube)交付給駐威特靈的皇家空軍轟炸司令部使用。1954年後期,英國政府決定發展比千噸級原子彈威力更大的聚變核彈。並在1955年3月的國防白皮書中宣布,"製造氫彈。"此後3年多的時間,轟炸司令部指派聯隊指揮官約翰.羅蘭茲(John Rowlands)領導專門小組,對相關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使之對核武器的科學技術、後勤和儲備以及訓練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作為英國一系列"核練兵"活動的頂峰,1956年10月11日第49轟炸機中隊的"勇士"轟炸機在南澳大利亞馬拉林加的演練中成功投下了一顆"藍色多堪河"實彈。1957年5月15日,皇家空軍一架機身註冊號為XD818 的"勇士"戰略轟炸機又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現在叫基裡蒂馬蒂環礁Kiritimati Atoll)投下了英國第一枚氫彈,行動代號"鐵錨"。這標誌著英國獨立核威懾政策的形成,英國從此真正的跨入了核俱樂部的大門。說它是"獨立"核威懾政策形成的標誌,是有依據的。因為這是自蘇伊士危機以後歐洲國家所表現的第一次自行其事,令美國大為光火,同時皇家空軍"3V"系列型號轟炸機表現出來的核打擊能力也令美蘇刮目相看,不可小覷,這表明英國真正"重新"擁有了對國際事務施加獨立政治影響的能力。然而,此後的英國核戰略卻經歷了由空軍為主導向依靠海基戰略核力量的轉變,其表現則是兩代9艘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建造。

對戰略核武器沒有熱情的皇家海軍

「3V"轟炸機中的"火神"(Vulcans)

1956年3月的國防白皮書宣布,英國決定製造氫彈,並以熱核武器武裝的戰略轟炸機為主要核威懾手段。這實際上是將英國核戰略的主導權,交到了英國皇家空軍的手裡,而這種選擇有著非常充分的理由。事實上,阿爾弗雷德.古德伯格(AlfredGoldberg)在《英國核威懾的軍事起源》一文中便直接指出英國核威懾深深植根於皇家空軍的歷史經驗當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皇家空軍的英勇表現,為未來空中威懾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廣島和長崎的轟炸增強了皇家空軍對戰略轟炸效力的信心,它的需要是英國核威懾的軍事起源。更何況,在遠程彈道飛彈技術成熟以前,空軍的作戰飛機一直是原子彈唯一的實戰投擲系統。英國人當時認為,空中兵器具有高速突防能力,既是運載核武器的工具,又是支援地面和海上作戰的手段,因此空軍在其軍事戰略、特別是核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1956年英國防務報告明確指出:"主要的戰爭威懾手段是空中原子力量。"顯然,英國國防部把組建空基核打擊力量作為優先考慮的重點進行支持。這是原子彈發展初期其運載工具發展的必然。當時,其他國家也在重點發展空基戰略核力量作戰平臺----重型轟炸機。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裝備大量新型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改進型B-50轟炸機,,以及研製體積更大、航程更遠的B-36 轟炸機;蘇聯則根據美國的B-29仿製了圖-4轟炸機;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時,美國的戰略空軍由 B-36、B-47以及B-52戰略轟炸機的早期版本構成;差不多同一時期,蘇聯也研製出圖-95 "熊"式(釆用禍輪螺槳發動機)和米亞-4"野牛"等對等機型。各國重點研製重型轟炸機的世界潮流和趨勢,再加上皇家空軍在戰略轟炸中傳統強勢地位,英國投擲核武器的戰略性任務首先落在皇家空軍的頭上當屬自然。

"3V"轟炸機中的"勝利者"(Victors)

戰後初期英國發展空基戰略核力量是順勢而為的事情。在1952年10月首次核試驗後,經過改進,1953年11月7日,英國皇家戰略空軍司令部接收了第一枚用於實戰部署的原子彈,該彈重量為4540公斤,被命名為"藍色多瑙河"(Blue Danube)。英國同時展開了戰略轟炸機載具的研製,著名的"3V"系列轟炸機的研製在1952年和1953年被給予"超級優先權"。在50年代中後期它們陸續加入皇家空軍的戰鬥序列:"勇敢者"(Valiants)、"勝利者"(Victors)和"火神"(Vulcans)等三種"V"型轟炸機(V-bomber)以投擲核彈。1954年,駐紮在英國的最後一架B-29返回美國。1955年英國成立了第一支"勇敢者"轟炸機中隊。這三種V型轟炸機重型轟炸機都是亞音速轟炸機,能以高空高速滲透至敵人的領空,其中又以"火神"最為優秀。1956年11月,皇家空軍配備了核彈藥和投彈裝置。由此,皇家空軍具備了實際的核打擊能力。1958年底,皇家空軍V型轟炸機有12個中隊,82架飛機,其中"勇敢者" 7個中隊54架,"勝利者" 2個中隊10架,"火神" 3個中隊18架。大大提高了皇家空軍的核打擊能力。英國針對前蘇聯境內核打擊的目標包括了 98座城市,這些城市全部在距離英國本土 3400公裡的範圍以外,覆蓋人口總數達數千萬。英國初步建立了對前蘇聯的核威懾。到60年代初,英國共有約180架"3V"轟炸機。1961年,皇家空軍"3V"轟炸機已經能投擲氫彈。隨著空中核打擊力量的初步形成,英國根據戰略的需要擬定了若干針對前蘇聯境內目標的空中核打擊計劃。1962年,英國空軍開始實施快速反應警戒(Quick Reaction Alert, QRA)計劃,從發布命令到飛機起飛15分鐘全部完成,進一步提高了戰略轟炸機的戰備狀態。

"3V"轟炸機中的"勇敢者"(Valiants)

不過,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不同於皇家空軍,英國皇家海軍對核武器一直缺乏熱情;也不同於美國海軍,因為美國海軍幾乎同美國空軍一樣快地接受了、甚至爭奪原子彈。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曾作為帝國榮耀的皇家海軍仍然設想的是海上傳統戰爭,計劃的是打"非核"戰爭,仍不相信原子彈對海洋的嚴重威脅。傳統的皇家海軍軍官,對原子彈的唯一擔心,只是害怕蘇聯裝核彈的"特洛伊"木馬船隻襲擊英國港口,英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之所以在舊軍艦上進行核試,主要原因就是海軍想檢驗核爆炸對港口的影響。戰後的10年的時間裡,皇家海軍主要集中於反潛力量的建設,不但對核武器"缺乏熱情",甚至認為軍費緊縮的大背景下,接收大量核彈藥,將導致艦隊規模的進一步縮減,因此對在英國核戰略中扮演主要角色持排斥態度,"本能"地逃避可能的"核職能"。英國政府也不認可海軍在核戰爭中的地位。1951年的國防白皮書認為皇家海軍的主要作用仍是保護海上通道免受蘇聯海、空攻擊。1952年的國防白皮書也確認未來世界大戰將是核戰爭,"核後戰爭"雖有可能,但英國政府無力對此段戰事提供積極準備。該白皮書除了批示海軍應多注重其"質"而非"量"的提升外,也進一歩否定了海軍在核戰爭中的地位;1954年邱吉爾首相所特別成立的"斯溫頓委員會"(Swinton Committee)更是在客觀上將皇家海軍的核地位打到了谷底。該委員會在其報告內否定了海軍在核戰爭中的角色與任務。直到1959年,英國皇家海軍才跟核武器接上緣。這一年,皇家海軍得到了首枚戰術核武器------"紅鬍鬚"(RedBeard),裝備在當時皇家海軍航母的艦載機上。然而如果說1959年,英國海軍得到了首枚核武器"紅鬍鬚",可以算作英國海基核力量發展的開始,但由於此時還是利用航母的艦載飛機進行投擲,英國海軍對此並不是特別在意。也不認為幾件戰術性核彈藥的裝備,就會改變皇家海軍的組織形式和發展軌跡,只能算是英國核政策中一種可有可無的補充手段。英國政府也持類似的觀點,因為過度的對海軍進行核武裝,讓其承擔更多地"核職能"是不划算的。

1950-1960年代的英國皇家海軍認為,軍費緊縮的大背景下,接收大量核彈藥,將導致艦隊規模的進一步縮減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美證實中國正造兩艘秦級核潛艇 配12套發射裝置
    在這一歷史背景的前提下,中國海軍新型核動力攻擊型潛艇肯定不會例外,那就是以發射巡航飛彈為主要使命,而且必要時從魚雷管發射逐步過渡到發展垂直發射系統。資料圖:英國前衛級核潛艇  前衛級潛艇大量採用美園和本國生嚴的先進電子設備,包括飛彈射擊指揮儀、慣性飛彈系統、光電潛望鏡、綜合戰術武器系統和2054型多功能綜合吉納系統等,大大提高了潛艇的作戰能力。20世紀80年代,英國著手開發第二代戰略核潛艇「前衛」級,這也是英國最新一級戰略核潛艇。
  • 世界最貴:美軍造新一代戰略核潛艇 單價50億美元
    「哥倫比亞」級潛艇水面航行的設想圖。9月21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和英國一同研發名為「哥倫比亞」級的新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以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俄亥俄」級核潛艇。這將成為美軍史上最強大戰略核潛艇。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網站報導稱,「哥倫比亞」級潛艇首艇的造價包括研發經費估計需要104億美元,未來每艘造價也可能達50億美元。
  • 美國戰略核潛艇與低當量核彈頭
    近日,美國W76-2型低當量核彈頭開始交付海軍,並裝備到俄亥俄級「田納西」號戰略核潛艇上,作為「延伸威懾」的一部分在大西洋戰備巡邏。這個舉動非常危險,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潘多拉」魔盒。美國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美國「核三位一體」海基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稱霸全球的「殺手鐧」。
  • 中美俄戰略核潛艇飛彈發射筒數量都是4的倍數,絕不僅僅是巧合
    剛剛過去的兩個星期裡,戰略核潛艇這種「大殺器」狠刷了一把存在。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美國敲定了「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詳細設計方案,中國也被風傳正在建造新型戰略核潛艇;俄羅斯接連三次試射潛射彈道飛彈,展示了戰略核潛艇的不凡實力。
  • 法國海軍新一代「水下殺手」——「絮弗倫」級攻擊核潛艇簡析!
    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和歐洲最強大軍事法國,除了擁有4艘可與英海軍「前衛"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15 900噸)媲美的「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14 300噸),又擁有世界上最小的攻擊型核潛艇,即6艘「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1983-1993年服役,水下排水量僅有2670噸) ,一同構築成法國海基核力量。
  • 最近試射的「布拉瓦」在俄羅斯戰略核武器庫中啥地位
    在此背景下,「布拉瓦」飛彈這一俄重要戰略核武器的研發尤其受到關注。    【21次試射,8次失敗】    【短期難被替代】    根據俄軍方研發計劃,「布拉瓦」飛彈是俄最新式三級固體燃料彈道飛彈,將被用於裝備俄第四代955型戰略核潛艇。預計在2040年後,該飛彈或成為俄海洋戰略核力量的「中堅」。
  • 十年建成新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 潛入深海根本找不到:防不勝防!
    美軍助理防長所指的從概念轉向工程的核武改造計劃,其實就是美軍正在加緊研製的B-21隱形戰略轟炸機和哥倫比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建造工程。特別是作為替代美軍現役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的哥倫比亞級第五代戰略核潛艇,更是美軍全力發展的主要核戰武器,儘管每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造價達到了130億美元左右,但五角大樓還是一次下單12艘,並要求負責研製的通用電船公司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在2030年把一艘達到出海備戰條件的新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交到美國海軍手裡,並於2039年全部完成12艘該級核潛艇的建造任務。
  • 它們是中國戰略威懾的重要武器 可打擊美國任意一個城市
    當時蘇聯的專家以及美國的專家同時認為,中國的核工業基礎薄弱,僅擁有原始狀態的國防工業,而且根本不具備研製核反應堆、潛艇或彈道飛彈的能力,不僅外國專家認為如此,就連國內的某些領導人也認為在此基礎上研製核潛艇有點不現實,但就是在這種簡單的條件下,中國集中力量,在一次一次失敗中不斷總結,國產第一代核潛艇終於在1974年8月1日服役,這就是091型「漢」級核潛艇。
  • 展示核威懾力,俄羅斯戰略核潛艇齊射4枚洲際飛彈
    展示核威懾力,俄羅斯戰略核潛艇齊射
  • 鑄造國家安全戰略支柱的海外樣本
    為實現「三位一體」核力量整體升級,美國目前正在研製的核武器包括B-21戰略轟炸機、「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新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新型空射巡航飛彈、新型潛射彈道飛彈和B61-12核炸彈六個主要項目。據美國新版《核態勢審議》報告估算,美國要在未來30年維持核軍備及實現其現代化,需耗資逾1.2萬億美元。
  • 22秒齊射4發洲際飛彈,全部命中目標,俄軍展示瞬間滅國能力
    在演習期間,俄軍的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從恩格斯機場和烏克蘭卡機場起飛後發射了巡航飛彈,德爾塔-DIV型戰略核潛艇卡累利阿號從巴倫支海面下發射了「藍天」潛射彈道飛彈,俄戰略飛彈部隊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了「亞爾斯」陸基洲際彈道飛彈。
  • 美國核潛艇初露崢嶸,而096身在何處?
    ,核潛艇的研製門檻也非常的高,目前只有英法美俄中五大國和印度具備了建造能力。而要說最先進的核潛艇還得是美國造,美國是傳統的海上強國,對核潛艇的運用經驗最為豐富,其俄亥俄級核潛艇在世界的排名中至今名列前茅,該型核潛艇設計與上個世紀70年代,一共建造了18艘,其中4艘已經改進為巡航飛彈核潛艇,能夠搭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實施對陸打擊,剩餘的14艘則攜帶了24枚『三叉戟』ⅡD5型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每枚飛彈可搭載12枚W88四百萬噸熱核彈頭,
  • 俄海軍接收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中新社莫斯科5月29日電 (記者 王修君)28日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公司發布消息稱,俄羅斯最新型戰略核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已交付俄海軍。俄聯合造船集團公司下屬的謝夫馬什造船廠總裁布德尼琴科當天表示,該潛艇具有最先進的性能,是戰略飛彈載具中的新成員。該潛艇指揮官德魯什說,在此前的測試中,潛艇成員已經掌握了這艘潛艇的性能並準備好完成交付的任務。
  • 俄羅斯核潛艇齊射4枚洲際飛彈 銳評:強化核力量威懾 增加與美博弈...
    12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俄太平洋艦隊「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戰略飛彈核潛艇,根據戰備活動計劃,齊射了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報導稱,這一試射行動證明,該飛彈和「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已形成完整作戰能力。
  • 英國疫情又加重:一艘戰略級核潛艇爆發新冠,170餘名船員被換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快有一年了,這一年間每個國家對新冠疫情採取的不同措施直接導致了現如今各個國家新冠感染情況的巨大差異。有優秀如我國新冠感染人數不斷減少,也有惡劣如美國等感染人數與日俱增。而英國就和美國一般,在疫情之初政府沒有足夠的重視,疫情爆發之際又採取了錯誤的群體免疫治療法,導致英國如今的局面已然失控。在英國國內出現了大批的新冠感染者。截止12月3日,英國新冠疫情確診病例已達到1674314列,日新新冠確診病例達14879例。
  • 俄最強核潛艇齊射4枚核飛彈,向美發出強硬信號
    日前,俄羅斯國防部罕見對外公開了俄羅斯最先進「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莫諾馬赫號的行蹤,這艘核潛艇在鄂霍次克海向俄羅斯西北部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奇扎飛彈靶場,整個飛行過程橫跨俄羅斯全境
  • 永遠不要低估核潛艇的二次核反擊能力!5艘即可30分鐘摧毀全世界
    從美國西維珍尼亞號(West Virginia)戰艦上發射三叉戟II型彈道飛彈(Trident II D-5)。 這些潛艇非常強悍,只要一臺這樣的戰爭機器便足以"消滅"288個城市大小的目標,將它們化作放射性灰塵。美國佛羅裡達號(Florida)潛艇上的軍官。
  • 美國「海狼」級核潛艇:水下噪聲低於海洋噪聲,為何沒大量建造?
    眾所周知,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得到戰略優勢,在軍備方面不惜大筆砸錢,當然錢不是白砸的,美國用美元也的確堆出了一個又一個武器猛獸。比如B-2「幽靈」隱身轟炸機,比如F-22「猛禽」戰機,名號無一不是如雷貫耳。
  • 32枚魚雷重出江湖,搭配4艘特種核潛艇,一發可摧毀一個航母編隊
    眾所周知,俄羅斯的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都是這個神秘國家的海上精兵,裝備有大量威懾力十足的海上武器,比如「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無畏級驅逐艦等先進水面艦艇,保證了俄羅斯不斷強化在全球各地區軍事力量的戰略舉措,儘管這樣採用軍事力量維護自己的利益行為也引起部分國家的警惕
  • 清一色用核潛艇,為何這三國的海軍要拋棄所有常規潛艇?
    當今世界,潛艇部隊是海軍水下戰力的核心組成,在人們的印象中,美俄的潛艇部隊是戰力超強的,尤其是事關海基核威懾能力的彈道飛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方面,可謂獨步全球,但如果問一句哪些國家海軍是只有核潛艇而沒有常規潛艇的,也許大家第一回答就是美國海軍,但其實英法兩國的潛艇部隊也早已實現全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