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子莯青青
子莯青青,今日頭條號,搜狐號邀約作者,簡書優秀作者。堅持通過《老友記》學習英語。非英語專業,裸考取得二筆翻譯資格證書。已有十幾萬字學習方法,翻譯解析分享。創建百人老友記學習群。外語學習號青青外語(qingqingwaiyu).
我終於向領導提交了辭呈。
從領導的辦公室走出來,抬頭看到自己的優秀員工海報正掛在對面的牆上,辦公室最顯眼的位置。
平時來來回回從這裡走,早就不在意這張海報了,今天反而不自覺地駐足了。
照片上的我笑得職業,自信,一副要在這裡奮鬥終生的樣子。她肯定沒有想到,幾年後的她,就要離開這裡,展開翅膀,用自己的力量去飛翔了。
不知不覺,來公司已經八年了。這八年,從一個職場小白,一個不被看見的螺絲釘,一路升級打怪,到現在在核心部門帶核心項目,回憶起來,自己都唏噓不已。
八年前,我剛剛大學畢業,穿著土裡土氣,性格內向羞澀,又不是英語專業,雖然幸運地通過了公司的面試,但是做的也是公司最底層的職位。
入職以後,因為英語口語不好,不敢開口說話,我一度是最被忽視的那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國外客戶來訪,小組的幾個同事陪客戶一起吃飯。全程看同事們和客戶非常流利用英文交流著,有說有笑。
而我卻一句話也插不上,默默地坐在飯桌的角落裡,靜悄悄地吃著飯,仿佛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一般。
最尷尬的是第二天,客戶來到公司,見到昨天一起吃飯的同事如同老朋友一般寒暄,見到我以後竟然完全沒有認來,以為是首次見面,重新做了一次自我介紹。
旁邊的同事連忙幫我解釋,當時我尷尬地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立志要學好英語。
我開始瘋狂地努力,下載了很多英語學習App, 嘗試了各種學習資料,每天背單詞,天天聽VOA.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我以為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自信滿滿等待時機展現一次。
機會很快就來了,我們搞了一次小團建,請了幾個老外同事一起做遊戲。期間一個老外同事很自然地跟我打招呼:「How are you?」 結果我的腦子裡只蹦出了一句,"Fine, thank you, and you?" 看到老外一臉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當時的內心是極度崩潰的,為什麼我已經這麼努力了,還是說不出口?
後來無意間看到朋友圈的一個英語老師說了一句話,他說,「學好英語口語,一部老友記就夠了。」
《老友記》我是知道的,相信大家也都看過,雖然很經典,但那畢竟是十年前的老美劇了,裡邊的表達還能跟得上這個時代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私信了一下這個英語老師,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他說,老友記,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美國的語言表達習慣。
老師的答案堅定了我學習老友記的信心,我開始以老友記為教材學習英語。
我開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學習老友記。
一集的內容,反反覆覆,來來回回地聽,把劇本裡的生詞一個一個全部查清楚,把每一個句子的語法,句式甚至每個玩笑的淵源都認真地調查研究.
為了記錄自己的進步,我開始在簡書上分享我的學習心得和方法。
沒想到第一篇文章就受到了幾千人的關注,更是有好多讀者留言說希望能夠和我一起學習,並鼓勵我堅持下去。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創建了自己的「看老友學英語」的微信學習社群,集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學習。
看到社群的人數一天天在增長,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堅持下去。
記得羅胖也曾經說過,基於感情做一件事,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感情有易變的本質;基於責任做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會很高,因為責任會越背越重。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找到了方法,你也可以逆襲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英文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體現最明顯的還是我在外企的工作,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和自己的努力,一路進入了核心部門,職位也連升到了高管,遠遠跑在了當年和我一起陪客戶吃飯的同事們前面。
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是,我要給印度分公司的同事開一次電話會議,全程用英文做產品知識培訓。
結果那天會議室的遠程通話不好用,迫不得已,我只能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給他們打電話。
結果打電話過程中,正好公司總監從我的座位旁經過,聽到了我。
結果培訓結束之後,我的直屬領導特意跑過來對我說,總監誇我電話溝通得很好,並且開玩笑說,下屬英語說得這麼好,她都覺得有壓力了。
後來就像剛開始的時候文中說的,我被評選為公司的Role Model,把帶有我的照片的海報貼在了了各個分公司。
那句話說得很對,英語好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不光是口語,作為一個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我報考了國家二級翻譯資格考試,裸考狀態下一次性取得了國家二級筆譯翻譯資格證書(CATTI)。
那些難熬的時光,終將照亮你前行的路。
你曾經的一無所有,都將成為你最好的背書
從2016年開始,我持續在簡書,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平臺輸出20多萬字的學習方法和心得,收到了很多讀者的反饋,他們覺得對他們很有幫助。
同時我發現周圍有好多人都有學英語的需求,卻都苦於沒有好的方法。還有好多人分不清學習的主次關係,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背幾乎用不到的單詞上面。
而且我發現市面上的好多英語學習課程都打著很炫酷的廣告,收著高昂的學費,但大部分都停留在某一個方法論的層面。
學英語其實和其它技能的學習是一樣的,看似只是在學習一項技能,但是也有其深層結構。
如羅伯特迪爾茨的邏輯層次模型,就呈現了學習過程中的不同認知層級。
我們之所以學不好英語,有很大的原因是停留在了低認知層級,低認知層級離現象結果近,高認知層級離動機源頭近。
所以當我們困在行為或者環境層,即便是有很好的學習方法,也很難學好,因為我們的舊有學習習慣和信念沒有改變。
這就是英語學習中的道術器用,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英語課程會教給大家一些學習方法,卻沒有在道術的層面上進行澄清。所以很多課聽完了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很難真正地實踐起來。
所以我想把自己的這些學習方法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少走彎路,更有效地學好英語,給生活帶來改變。
然而這個理想靠下班時間來做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放棄外企的高管工作來做英語教練的原因。
經過這幾年持續的學習,積累,輸出,我自己打磨出的一套學習理論和實戰方法,我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可以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幫到更多的普通人。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沒有信仰。
青青外語
微信號 : qingqingwaiyu
長按上方二維碼,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