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鍋,是炒菜時最讓人煩惱頭疼的一件事情,相信常下廚的人都遇到過。粘鍋多在炒各種肉、魚、各種豆製品這種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食材,或者像土豆、山藥這類含有大量澱粉的食材時發生。本來懷著美好的心情想做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來犒勞自己、餵飽家人,結果食材一下鍋粘在鍋底上,原本新鮮的食材變得殘缺醜陋,鍋底粘著黑糊糊的一層,越炒越焦,漸漸散發出一股難聞的焦糊味,那做菜的好興致瞬間就沒了。並不是家家都有不粘鍋,也不是人人都愛用不粘鍋,我家用的就是十年前媽媽從市場上花20塊錢給買的一口普通的鐵鍋,十來年我就用為家人做各種菜餚。
其實普通的鐵鍋只要開好鍋,注意保養,並掌握炒菜時的幾個小技巧,也能做到不粘鍋。一、開好鍋,勤保養,普通鐵鍋也能變「不粘鍋」家裡常年炒菜做飯,一口好鍋非常重要。不過好不等於貴,其實普通的鍋,尤其是鐵鍋,只要開好了鍋並注意保養,也能變成不粘鍋,還不用擔心塗層脫落的問題,幾十塊錢一口鍋用個十年二十年的完全沒問題,越用越好用,健康又實惠。那麼普通鐵鍋如何開鍋?準備一塊豬板油。鍋買回來之後,先用洗潔精洗去表面的工業油膜,用軟布擦乾。灶開小火,將鍋放在爐灶上將鍋通體燒透,然後將豬油在鍋壁上用力擦拭,隨著加熱,豬板油會漸漸融化成豬油,鍋壁上變得油潤,持續加熱並用豬板油擦拭10分鐘左右。
關火,讓豬油在鍋裡浸潤一夜,鍋就開好了。之後每次用完了及時將鍋洗淨,並用軟布擦乾,或者在灶上烤乾,這樣就可以保持炒菜時不粘鍋了。如果沒有豬板油,也可以用植物油代替。將鍋洗淨擦乾後倒入適量植物油,轉動鍋子,使鍋子內壁上上下下都被油浸潤到,保持小火慢燒5分鐘以上。然後將油倒出,再次用水將鍋洗淨,用軟布擦乾,再次重複上面的步驟2-3次即可。不論新鍋還是使用中的鍋,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開鍋、保養。不過要注意的是,並不是開好鍋之後就一勞永逸了,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保養,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在日常使用中如何養鍋:①鐵鍋用完之後一定要及時用清水或溫水清洗乾淨,然後放在爐灶上開火燒乾,或者用毛巾擦乾。
千萬不要遺留水分在鍋裡,否則鐵鍋會生鏽、粘鍋。②炒完菜之後不要立馬用涼水洗鍋,最好等鍋的溫度降下來再洗,或者直接倒入溫熱的水來洗。③不要用鋼絲球來刷鍋,尤其是鐵鍋。④鐵鍋最好不要用來燉菜、煲湯等,避免長時間熬煮。若做了長時間燉煮的菜,比如燉了紅燒肉之後,最好重新做一遍開鍋的操作,能避免鐵鍋變得粘鍋。⑤鐵鍋長期不用,徹底刷乾淨、在爐灶上裡裡外外烘乾後倒扣著放,鍋不容易生鏽變澀。實際上,鐵鍋在用一段時間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粘鍋的問題,這個時候只要再簡單地開一下鍋即可。二、烹飪易粘鍋的食材時,善用「熱鍋冷油」熱鍋冷油就是行業內廚師們說的滑鍋。
在炒雞肉、豬肉等肉類,以及煎魚、豆腐等易粘鍋的食材時,熱鍋冷油是非常有效的防粘鍋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先將鍋在灶上燒熱,要燒到那種鍋內微微冒青煙的狀態,然後倒入少許植物油,轉動鍋子,使油潤滿鍋壁,將油燒熱到冒煙的狀態,然後將熱油倒出,重新倒入適量植物油,燒熱後(或者冷油)即可下入食材了。熱鍋冷油實際上用的是「熱脹冷縮」的原理。鍋充分燒熱後膨脹氣孔會打開,油會滲透到氣孔中。重新倒入冷油後鍋裡溫度下降,氣孔收縮,那些油脂就填充在了氣孔中,當鍋再次受熱後這些油脂又重新滲出,在食材與鍋壁之間形成一層油膜,從而起到了類似不粘塗層的效果。
熱鍋冷油,並不是一定要在滑鍋之後將食材冷油下鍋,實際上一般來說油還是要燒熱後再下入食材的,不過要注意不能燒得太熱,如果再次把油燒冒煙了效果就差了。三、儘量擦乾食材表面水分,或者表面沾一層麵粉或裹上蛋液比如煎魚、煎豆腐等食材時這個方法就非常簡單又實用。比如煎魚時,先熱鍋冷油滑一下鍋,然後用廚房紙巾擦乾魚表面的水分後將魚下鍋,一般就不會粘鍋,煎出來的魚皮非常完整漂亮。也可以將魚表面薄薄地拍上一層澱粉後再下鍋,也不會粘鍋。裹蛋液也同樣能起到防粘鍋的效果,因為蛋液下鍋後瞬間就會凝固,在魚、肉等食材與鍋底之間形成一層隔離屏障,自然就不會粘鍋了。
四、其它幾個防粘鍋的小技巧除了上面說的幾點之外,在烹飪一些易粘鍋的食材時還有其它幾個小技巧,也非常有效。①倒入比平時炒菜稍多的油。油在鍋和食材之間起到一個屏障作用,另外,油稍多一些能讓食材底面儘量多的面積浸泡在油中,這樣食材表面的蛋白質會儘快凝固,從而不會粘鍋。②油熱之後,食材下鍋之前,先在鍋底均勻地撒一層食鹽,再下入食材,能有效防粘鍋。鹽是不溶於油脂的,食材下鍋之前鍋裡沒有水分,所以鹽在熱油中是以顆粒狀存在的,這樣就在食材和鍋底之間形成了一層隔離,食材不會大面積的直接接觸鍋底,自然也就不會粘鍋了。
③食材下鍋之後一定要等底面定型之後再翻動。這種情況多適用於像煎魚、煎豆腐等煎炸操作。比如煎魚,有的朋友怕魚粘鍋,所以魚一下鍋就急著去翻動,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食材表面一層粘連在鍋底上。正確的做法是,魚下鍋後用中小火(防止食材被煎糊)煎,一二十秒之後嘗試著晃動一下鍋子,若魚能在鍋裡滑動,則說明底面已經定型,這個時候就要常晃動一下鍋子使之受熱均勻,也可以翻面了。這樣煎出來的魚就不會粘鍋,表面非常完整。不過像炒肉絲時則做法要相反,肉絲下鍋後就要立即翻炒,使肉絲表面均勻地裹上油脂,這樣就不會粘鍋了。綜上所說,在炒菜時防粘鍋既有鍋具方面的技巧,也有食材處理方面的技巧,又有烹飪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每一項都非常有效,但實際上在日常烹飪過程中,這些技巧都是一兩種或者多種搭配著使用的,這樣效果更好。
比如,平日做好鍋具的開鍋和保養,一些易粘鍋的食材在下鍋前先熱鍋涼油進行滑鍋,鍋裡倒入稍多一些的油,然後再放入食材,待食材底面定型後再翻動,這樣一整套的流程做下來,一般是不會發生粘鍋現象的。所以在日常的烹飪過程中,只要注意了鍋具的保養、食材的處理以及食材入鍋初期的烹飪技巧,即使是用一口普通的鍋具,也能做到燒菜時不粘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