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POST請求是使用post方式提交http請求,來獲取數據。該步驟有「常規」、「欄位」兩個標籤頁。「常規」標籤頁配置信息如圖1所示。
圖1 「常規」標籤頁配置信息
下文詳細解釋各控制項的含義:
1、步驟名稱:步驟的名稱,在單一轉換中,名稱必須唯一。
2、URL:指定請求地址。
3、接受欄位的網址?:勾選後,第四個控制項「URL欄位名」將變為可選,設置後,可從輸入流中的欄位中獲取URL。
4、網址欄位名稱:指定URL欄位的名稱。
5、編碼(空標準):請求的編碼格式,如果不填則採用默認解碼GB2312。
6、請求實體欄位:下拉框選擇輸入流中的欄位名稱,該欄位的值一般為文件路徑。
7、發布文件:勾選後將選擇第6個控制項「請求實體欄位」的欄位名稱下的路徑查找文件,之後將文件的內容作為請求正文發送。
8、連接超時:連接伺服器等待的時間,單位毫秒。
9、套接字超時:URL請求發出之後,伺服器未返回任何數據時等待的時間,單位毫秒。
10、連接關閉等待時間:連接關閉等待的時間。註:默認為-1,表示來自作業系統的默認等待時間(通常2分鐘);如果設置為1000,則會等待1000毫秒之後,連接關閉。
11、結果欄位名:存儲結果數據的欄位名稱。
12、HTTP狀態碼欄位名稱:存儲響應狀態碼的欄位名
13、響應時間(毫秒)欄位名:存儲響應時間的欄位名稱
14、響應標題欄位名稱:存儲響應頭的欄位名稱。
15、HTTP登錄:用於http請求身份驗證的用戶名。
16、HTTP密碼:用於http請求身份驗證的密碼。
17、代理主機:代理主機的地址。
18、代理埠:代理主機的埠。
「欄位」標籤頁配置信息如圖2所示:
圖2 「欄位」標籤頁配置信息
1、正文(標題)參數:http請求體的信息數據,通過獲取輸入流中指定欄位的值作為參數進行post請求,一般用於post和put操作中。
(1)名稱:輸入流中欄位的名稱。
(2)參數:請求參數的名稱。
(3)放在標題?:選擇是否設置為標頭。如果選擇是,請求參數會放入標頭(header)中進行post請求。
2、查詢參數:http請求體的信息數據,通過獲取輸入流中指定欄位的值作為參數進行post求,可以用於任何請求方式。
(1)查詢名稱:輸入流中欄位的名稱。
(2)值:請求參數的名稱
註:該步驟有三個地方可以定義請求正文參數,分別是「請求實體欄位」,「正文(標題)參數」,「查詢參數」。若設置多個,請求正文則會根據權重進行覆蓋。權重的順序為「請求實體欄位」,「查詢參數」,「正文(標題)參數」。